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炫目科技下的卑微勞工——讀《后工作時代:平臺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力》

王行坤 · 2023-09-14 · 來源:海螺Caracoles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看似光鮮美好的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為何對很多人來說更像是噩夢的實現

  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世界:因為某種“復制器”的出現,食物可以通過合成直接出現在餐桌上;貨幣不再存在;人類也不必為了收入,而去從事自己并不想做的工作。

  在習慣了反烏托邦敘事和日益糟糕現實的人們看來,這無疑是樂觀而幼稚的想象:怎么可能呢!即便可能,這樣的世界該多么無聊!但是來自那個想象世界中的人會這樣告訴我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驅使我們奮斗的動力已經不是聚斂財富。我們是為改善我們自己與整個人類而工作的。”

  這個人的名字叫讓-盧克·皮卡德。那個想象的世界就是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第一次接觸》的主創們在20世紀90年代所想象的24世紀的星際聯邦。

  現在看來,我們比《星際迷航》的主創們更加遠離想象中的24世紀。英國青年學者菲爾·瓊斯(Phil Jones)的《后工作時代:平臺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力》(Work Without the Worker: Labour in the Age of Platform Capitalism)就工作與勞工問題,為我們剖析了當下看似光鮮美好的數字資本主義時代,為何對很多人來說更像是噩夢的實現,而非烏托邦的臨近,為何當下的現實更接近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而非24世紀的星際聯邦。

  作為新事物的微工作:

  為什么平臺資本主義也在作惡?

  數字平臺在我們的生活中已經無處不在,須臾不可少,很多理論家將當下的資本主義形態稱為平臺資本主義。這無疑是一種新的東西,這種新東西也在工作世界造就了新事物:微工作(microwork)。其典型代表就是亞馬遜的機械土耳其人(mechanical Turk)網站(作者還提到了中國的“豬八戒網”)所發布的任務。承包商即任務發布者將零碎的任務(如標記圖片、翻譯文字、拍照片、做調查等)發布在網站上,等待著全球的網絡用戶接受并完成這些任務。這些零碎的任務就是微工作。

  有人愿意贊美這樣的工作:它能夠(為全球各個地區的貧困人口和失業人口)提供靈活的就業,體面的工資,自由的生活,仿佛這是解決工作問題的濟世良方。“微工作”這一詞匯的提出者——非營利平臺Samasource——提出了這樣的口號:“給予工作,而非援助”,意在培訓全球的難民,讓他們掌握接受平臺任務的技術,從而解決難民的貧困問題。

  但是這些任務不可能讓難民或貧民脫貧,而只能讓平臺變富。微工作沒有權利和安全保障,報酬微薄,任務瑣碎,所帶來的收益對于飽受生存壓力之苦的任務接受者來說無異于杯水車薪。所以當他們完成一項任務之后,不得不在網站上急切尋找下一項任務,惶惶不可終日。如作者所說,Clickworker或Mechanical Turk上的工人一天之內完成的“令人眼花繚亂”的任務,“范圍從音頻轉錄、數據處理、參與調查到更加模糊的差事,例如尋找當地快餐店的信息并將其發在網上。有時這種任務非常奇怪,例如mechanical Turk上的工人將自己的腳的照片上傳,能夠掙得幾美分。”(第17頁)我將這樣的任務接受者稱為卑微勞工——在從事微工作的意義上,他們是微勞工;在苦苦掙扎、難以維持生計的意義上,他們是卑微的勞工。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頗令人震撼的當代圖景:一邊是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和高端的數字平臺;另一邊是生計堪憂的難民和貧民。正是微工作將二者綁定在一起。據作者估計,全球的卑微勞工約為2000萬。他們為數字平臺提供各種服務和數據(人工智能需要大量由人類生成的數據,可以說,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這些數據可以更好地服務人工智能技術,從而讓自動化技術能夠排斥更多的工人,甚至于卑微勞工。當然這種排斥可以表現為完全失業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不完全就業的形式。“不完全就業指的是高度臨時性、隨機性和偶然性的工作,這些工作涉及大量無償勞動、嚴重就業不足或高度的就業中貧窮的狀態,或者這些工資并不能保證一個比完全失業的悲慘狀態更好的生活。”(第28頁)有些理論家也使用非正規就業或不穩定就業來指代這種狀況。國際勞工組織于2018年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有20億人正在從事非正規就業,占全球就業人口的61%以上,大部分生活在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他們缺乏社會保障、工作方面的權利以及體面的工作條件。也就是說,自動化技術不一定帶來工作的徹底消失,而是工作的不穩定化、去技能化和零碎化。這就是作者所說的“全球工作危機”。微工作就是這種危機的一個表現。

  作為舊事物的微工作:

  為什么資本主義從來不是解決方案?

  在某種意義上,微工作不是什么新事物,不過是舊事物在平臺資本主義時代借尸還魂的產物而已。正如作者所說,微工作“類似于人們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19世紀的那不勒斯或現代孟買街頭看到的人們掙扎生存的灰色景象。”(第52頁)那么舊事物到底是什么呢?

  這就不得不從馬克思的“相對過剩人口”概念說起。在馬克思看來,資本主義制度一方面需要產業現役軍來為資本創造剩余價值,但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市場競爭,同時也要排斥一部分人口,讓他們成為產業后備軍即相對過剩人口,根據資本積累的需求,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相對過剩人口可以是完全失業的勞動者,也可以是半失業的勞動者,后者處于就業與失業的模糊地帶,命運隨著市場的波動而波動。作為不完全就業者,卑微勞工不過是相對過剩人口的最新表現形式。相對過剩人口的存在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常態即恒定的存在,雖然具體表現會有所不同。

  當下的卑微勞工獲取報酬的方式是計件工資制,而計件工資也是維多利亞時代資本主義模式的一個共同特征。(第55頁)這種工資制度看似公平,似乎體現的是按勞分配原則,實際上,計件工資是由勞動力的日價值和一定小時的工作日之間的比例所決定的,它和計時工資并沒有根本區別,絲毫沒有改變工資的本質。只不過這種工資制度可以讓用工變得更加靈活。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既然勞動的質量和強度在這里是由工資形式本身來控制的,那么對勞動的監督大部分就成為多余的了。也就是說,任務發布者即承包商不需要對勞工進行組織管理,只需要將任務發布在平臺上,然后等待最佳服務。因此馬克思認為計件工資制是“最適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資形式”。

  另外,在數字平臺上,承包商和卑微勞工的地位完全是不對稱的。任務的完成時間由發布者設定,如果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勞工就不會得到報酬——規定完成任務的時間往往是非常緊迫的。即便是按時完成的任務也經常得不到報酬,任務發布者可以用很多借口拒絕支付。數字平臺表面上的中立實際上是偏向承包商的:這種中立允許任務發布者拒絕為不達標的服務支付報酬,但依然賦予任務發布者擁有這些未支付報酬工作的完全的知識產權;任務發布者完全匿名,勞工的詳細信息卻是完全公開的;平臺允許任務發布者來去自由,卻通過延遲付款將勞工綁死在網站上。這種安排對于承包商來說無疑是方便靈活的,但是對卑微勞工來說則是充滿風險的。作者將這種平臺稱為“數字血汗工廠”,它是維多利亞時代血汗工廠以更具沖擊性的姿態回歸世界。

  這一切都在提醒我們,資本主義從來就不是解決方案,無論這種資本主義是19世紀的工業資本主義,還是21世紀的平臺資本主義。技術的進步帶來的只是幸福的承諾,最終還會有很多人不得不吞下剝削與壓迫的苦果。

  卑微勞工向何處去:

  想象一個后稀缺的未來

  雖然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取得巨大突破,但是所謂大失業并沒有到來,短期之內也不會到來。以美國為例,2019年10月,美國失業率為3.5%,為1969年以來最低水平。2022年以來的失業率維持在4%以下,今年8月份的失業率為3.8%。我們并沒有看到自動化的巨大沖擊。但是在這些就業者當中,很多都是沒有保障的卑微勞工。正如作者所說,“微工作在全球的盛行,絕非健康勞動力市場的標志,而是一種危機的令人痛苦的癥狀,在這場危機中,瑣碎的任務被偽裝成正常的就業,以掩蓋遠遠超過體面工作數量的災難性的剩余勞動力。”(第72頁)

  那么這些卑微勞工如何才能改善自己的境遇?答案只能是集體行動。與19世紀的工廠工人不同,甚至不同于外賣平臺的勞工(他們可以在同一個城市的某個騎手中心集會),他們分散在全球的不同角落,絕沒有線下集會的可能,甚至在網絡上都很難彼此互聯,因為他們在網絡上的集會(如論壇)稍有“越界”,就可能被徹底封殺。這些勞工無法向自己的“雇主”提出要求或抗議,因此只能向自己所在的國家提出要求,而這種提出要求的方式也無法采取破壞或阻礙生產的形式(因為他們身處“現實的”生產之外),只能采取破壞流通的形式。“他們的成功往往依賴于阻礙城市交通的策略,迫使政府做出讓步。”(第105頁)他們雖然不能搗毀機器,但是卻可以破壞平臺資本主義時代重要的資源:數據。當然,作者也提醒,這種“搗毀”數據的做法要善用策略。

  卑微勞工所提的要求應該是具有普遍性的,也就是說能夠同時讓其他勞動者群體獲益的,如此才能實現所有勞工的團結。作者提出了“全民基本服務”(universal basic services)的要求,即國家應該滿足所有勞動者在醫療、教育、住房和飲食方面的基本保障,讓勞動者的自我再生產徹底與工資脫鉤,從而實現勞動力的去商品化。也就是說,讓勞動者沒有工資收入,也能夠比較體面地活下去。這個要求符合所有勞動者的利益。

  在我看來,全民基本服務與當下受到廣泛關注的全民基本收入理念并無本質區別,只不過前者強調服務的提供(現代國家在一定程度上已經實現了這個理念,如公共醫療和公共教育等),后者強調向所有公民定期、無條件發放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現金。這雖然聽起來像是一個遙遠的烏托邦,但全民基本收入政策已經在很多國家和地區得到試驗,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或許可以為我們提供通向未來——而非退回過去——的藍圖。

  作者將這樣的藍圖稱為“后稀缺社會”。在這個社會中,原本損壞身心、報酬微薄、瑣碎單調的微工作或許可以轉變為理想工作。一旦勞動者擺脫收入的壓力,技術的發展不再服務于資本積累,那么分配給勞動者的微工作可以為勞動者帶來真正的自由、靈活與意義,因為這些工作是從人的需求、而非資本的需求出發,被分配給勞動者的。正如作者所說,“就像在微工作網站上一樣,機器學習算法可以用來計算和分配現有的工作,但總會優先保證每個人的空閑時間和自主權。”(第129頁)另外,很多沒有意義、但是卻有利于資本增殖的“狗屁工作”將被消滅,人們將會擁有更多閑暇。于是,勞動者不必被束縛在單一崗位上,他們可以像卑微勞工那樣,一天之內從事兩三種活動(這是傅立葉、威廉·莫里斯和馬克思等都展望過的遠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熱情向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這是一種得到充分發展的力量。

  余論

  本書中文版翻譯準確、流暢,可讀性強。英文主標題的字面意思是“沒有工人的工作”,作者意在強調:沒有了傳統的全職工人,很多工作(自動化技術并沒有消滅工作)由卑微勞工承擔,他們不被視為工人,無法得到全職工人所享受的權利。譯者采用意譯的方法將其翻譯為“后工作時代”,但考慮到“后工作”一詞在學術界已有較為固定的意指(讀者可以參看筆者的相關論述),譯為“微工作時代”或許更能傳達本書的意圖。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5. 烏克蘭逃兵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倒反天罡!瑞幸給打工人節假日三薪,原因竟是…
  10.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无线观看国产精品 | 日本亚洲欧美另类在线图片区 | 日韩OL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乱码人人爽人人澡人人 | 亚洲欧洲日本综合久久 |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一级二级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