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紀念伊莎白·柯魯克女士】王爍 | 伊莎白與《柯魯克自傳》

王爍 · 2023-08-22 · 來源:保馬微信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原編者按:2023年8月20日,伊莎白·柯魯克(Isabel Crook)女士在北京逝世,享年108歲。1915年,伊莎白生于成都一個加拿大傳教士家庭;在20世紀40年代初,她遇到了大衛·柯魯克,從此投身革命,并加入英國共產黨。伊莎白女士是國際共產主義戰士、教育家、人類學家,新中國英語教學拓荒人,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專家、終身榮譽教授,2019年榮獲“友誼勛章”。她的人生,串起了100多年里紛繁復雜、波瀾壯闊的歷史記憶: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國革命、新中國建設,人類學研究、鄉村改造、興辦教育……

  保馬今日推送《伊莎白與<柯魯克自傳>》,以為紀念。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講述了自己翻譯《柯魯克自傳》一書的緣由,并重點介紹了柯魯克和伊莎白兩個家族從二十世紀初開始持續留下的大量與當時社會狀況相關的珍貴文獻,這些文獻以書信、日記、手稿、照片、工作記錄、會議記錄、采訪記錄、隨感、新聞報道寫作等形式保留下來,借此不但可以嘗試理解國際共產主義者眼中的中國革命,也可窺見世界范圍內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一個世紀以來的劇變在不同人群生命中留下的痕跡。

  本文節選自《柯魯克自傳:從漢普斯特德荒野到十里店》([英] 柯魯克著,王爍譯,三聯書店2023-1)。

 

  伊莎白·柯魯克(于97歲)展示她年輕時在中國的照片

  伊莎白與《柯魯克自傳》

  文 | 王爍 

 

  《柯魯克自傳:從漢普斯特德荒野到十里店》, [英] 柯魯克著,王爍譯,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3年

  2018年冬春之際,每天早晨將孩子們送至小學和幼兒園,我便鉆進多倫多大學的東亞圖書館,開始本書的翻譯。與以往的委托翻譯不同,此番自我鞭策的過程中,尚不知未來的出版社在何方。初遇本書原稿,讀了幾章我便和作者家屬說,讓我把它翻成中文吧!于是得以擁有一段無目的的勤奮時光,沉浸其中已是全部意義。多大的東亞圖書館寂靜而寬廣,最深處那張書桌總被我的資料占據,埋首其中,反復體味作者在跌宕起伏的一生中保有的熱忱與堅定,再抬頭時,常見暮色四合,不由分說席卷了整個世界。

 

  伊莎白在進行田野調查前與父母的合影

  翻譯本書的緣起可追溯至2011年。我和先生高初偶然與伊莎白女士一家結識,從那年秋天開始了與時年96歲的伊莎白每周兩次的聊天訪談。當時首先吸引我們的是伊莎白的丈夫柯魯克先生曾在華北農村拍攝的照片。1947年至1948年,柯魯克在十里店村考察土地改革期間留下了近千張照片,與以往“土改”主題的攝影不同,他的鏡頭細膩地記錄了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對傳統華北村莊方方面面的改變,以及村民們在變動中的生活日常。六十三年后,北京外國語大學校園的一間樸素客廳里,伊莎白憑借超強的記憶力,瀏覽照片以喚回當時情境,講述中夾雜的半個多世紀來對中國革命未曾停止的記錄與重新認識,勾連出一個跨度長達七十年的原始資料體系。當這批資料逐漸浮現,其龐大的體量不禁令人驚嘆:柯魯克對一個村莊土改的全景式記錄,只是兩個與中國淵源甚深的家族的檔案之冰山一角。

 

  年輕時的伊莎白與柯魯克

  1915年出生于成都一個傳教士家庭的伊莎白,中文名叫饒淑梅。她的父母在中國西南地區度過了三十多年的時光,父親饒和美是創辦華西協和大學的重要成員,母親饒珍芳創辦了中國第一家蒙特梭利幼兒園,并任成都弟維學校、成都盲聾啞學校、加拿大學校校董,饒珍芳同為傳教士的姐姐也在此時期來到了中國。1938年作為國際縱隊成員被派往中國執行特工任務的柯魯克,在成都與伊莎白相遇,并將基督教家庭中這個業已動搖的大女兒,成功轉變為自己的同道。夫婦兩人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再次回到中國,考察土地改革的同時觀察著那個掌管解放區的新政權,原計劃八個月的考察結束后,他們接受了中國共產黨的邀請,參與創辦南海山外事學校(今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前身),至此正式投身中國的革命與建設,于此度過了自己的后半生。從二十世紀初開始,柯魯克和伊莎白兩個家族的各自成員以書信、日記、手稿、照片、工作記錄、會議記錄、采訪記錄、隨感、新聞報道寫作等形式,持續留下大量與當時社會狀況相關的珍貴文獻,借此不但可以嘗試理解國際共產主義者眼中的中國革命,也可窺見世界范圍內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一個世紀以來的劇變在不同人群生命中留下的痕跡。

 

  柯魯克與伊莎白在華北農村

  這批卷帙浩繁的材料當中,靜靜躺著一部柯魯克先生的自傳。自上世紀90年代改定完稿,此書隱蔽于作者生前身后的無數榮譽之下,未曾為眾人所知。初讀之時,便很難不被作者生于英國、長于美國、畢其一生事業于中國的傳奇經歷所吸引,當讀到他因“外國間諜罪”被關押五年、經歷了與政權的摩擦之后,仍飽含深情寫下對中國人民的情感--“我從盲目的忠誠、天真的理想、不切實際的期待中解放出來,并沒有走向不同政見,而是走向了現實。……尤有這里的人民,才是我的中國”,任何一個中國人,想必為之動容。文革期間的五年牢獄生涯,從某種意義上保護了作者心目中革命的烏托邦,那間“七乘十五英尺的牢房”和“除毛澤東著作外一無可讀的漫漫長日”,推遲了柯魯克面對新世界的時刻。當他終究直面乍看之下格格不入的新時代,復讀其自傳,方覺他在動蕩世界中對信仰的堅守,與理性反思的能力,較單純而未經痛苦打磨的天真信念,更加動人。但在其一生的行跡與心跡中,最令人感佩的不是他所持有的信仰本身,而是改造世界的熱忱。上世紀70年代末,獲得平反的柯魯克被任命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的顧問,當他得知“顧問”的職責是“顧”(提建議)和“問”(提問題)時,便說,那我已經做了幾十年“顧問”了。他曾將自己比喻成一只到處叮咬的“牛氓”,永遠無法停歇對一個更好世界可能性的探索,以及創建更好世界的真誠努力。

 

  柯魯克在華北農村拍攝的照片

  本書原稿完成近三十年后,我能夠獲得與作者跨時空“朝夕晤談”的機會,首先要向作者的夫人、伊莎白女士致以深切的敬意。自2011年起,我目睹了歲月在這位人類學家、新中國英語教育的重要開拓者身上留下的印記,也見證了她終生投身社會實踐的積極與堅強。為了能繼續參加各種討論與社會活動,105歲的伊莎白每天散步數次以保持身體與頭腦機能,她緊抓樓梯扶手,不無艱難地數著“一、二、三……”向上攀爬的樣子永遠印在我心中。2019年慶祝建國七十周年之際,伊莎白獲得中國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友誼勛章”,她在人民大會堂入口處從輪椅上站起、自己走進頒獎現場的那一刻,令人歡呼贊嘆!本書作者的哲嗣柯魯先生、柯馬凱先生、柯鴻岡先生均生于中國、長于中國,雖然是深目高鼻的洋面孔,他們對中國社會的參與程度,絲毫不輸絕大多數中國人。他們支持了我沖動的熱情與毫不客氣的任務攤派,以一如既往的信任和慷慨,分擔了全書的譯校工作。在作者親屬之外,要感謝中國美術學院的高世名老師,他是尚不完備的初譯稿的最早讀者之一,除了鼓勵本書的翻譯,高老師及中國美術學院多年來對柯魯克、伊莎白及其家族研究給予了巨大支持。本書得以從個人化的翻譯體驗轉化為公眾出版物,首先要感謝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的李志毓兄。兩年前一次閑聊,志毓兄偶然得知本書情況,便以青年學者推動研究事業的敏銳與熱情,將本書介紹給三聯書店的曾誠兄。出版過程中各方均頗費思量,在此特向三聯書店及本書責編曾誠兄致謝,感謝你們在現實情境之中,為使高蹈的理想落地生根而付出的不懈努力。

 

  柯魯克在華北農村拍攝的照片

  作為譯者,無論在從事這一勞作時是多么盲目,終究懷有將打動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的隱約期望。而除此之外,翻譯亦是汲取人生力量的重要源泉。每當生命中階段性的迷茫復現,我習慣于向翻譯求助,深入書中人物的命運與情感,歷史的復雜與浩瀚,藉此獲得何以度此生的些許思考。2018年的冬季格外漫長,當春天終于降臨在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外的草地上,我也按照計劃,于五一勞動節當天完成了全書的初譯。為了慶賀,也為了遙寄對未曾謀面但相伴多年的柯魯克先生的敬意,我特意從最深處的書桌換到臨大窗的那一張,用整整一小時,看窗外春天的烏云裹挾著春雷和閃電從頭頂掠過,又從遠方不斷涌來。

 

  伊莎白·柯魯克(Isabel Crook,1915年12月15日-2023年8月20日)

 

  《十里店: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伊莎白·柯魯克 / 大衛·柯魯克著,龔厚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興隆場:抗戰時期四川農民生活調查(1940-1942)》, 【加】伊莎白(Isabel Brown) / 俞錫璣著,邵達譯,中華書局2013年

 

  《 興隆場(1940-1941)》, [加拿大] 伊莎白(Isabel,Crook) / (美)柯臨清(Christina Gilmartin)著 / 美)賀蕭(Gail Hershatter) / [美] 韓起瀾(Emily Honig) 編, 俞錫璣 顧問 / 邵達 譯 / 仲志蘭 校,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8年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少府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3.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4.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5. 烏克蘭逃兵
  6. 殖人哭了:還是中國好,別來美國做牛馬了
  7.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王忠新:清除內奸遠遠難于戰勝外敵——蘇聯“肅反運動”功不可沒
  10. 到底誰“封建”?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欧美视频77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V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