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慶祝黨成立三十七周年大會上的演講
陳伯達
七月一日是我們的黨的生日。黨從建立到現在,已經有三十七個周年。這是中國人民和我們的黨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經歷曲折道路,而獲得一系列偉大勝利的三十七年。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三十七年的時間不算很長,可是,人們看到,在我們黨的領導下,在毛澤東同志的偉大旗幟下,中國人民已經在自己的大地上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并且正在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突飛猛進地創造著自己的新生活。全國解放八年來造成的生產力,在某些方面說來,大大地超過了過去幾千年造成的生產力。這還只是我國生產力解凍的開始??梢灶A卜,在黨的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線路的指導下,今后生產力的發展,將更加一日千里地顯出新的面貌。
黨的領導的成就,非常顯著。因為我們的黨是工人階級的政黨,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指南的政黨,是在毛澤東同志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政黨。這樣的黨同人民群眾緊緊地結合在一起,不論在革命方面或建設方面,都會不斷地創造出使庸人目瞪口呆的奇跡。特別是在消滅人剝削人的制度之后,六億勞動人民把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大量日新月異的新事物的出現,乃是不可避免的,也將是我們現在不可能全都料到的。
幾千年來被壓迫階級早已有過消滅人剝削人、創造一個沒有階級的幸福生活的原始共產主義幻想。在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出現了多少次農民戰爭,其中許多英雄人物,就是想要建立一個“有福共享、有禍同當”的社會。但是,不論奴隸暴動也罷,農民戰爭也罷,由于當時沒有近代的大工業生產,沒有近代的工人階級,人們不可能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因而也就不可能把自己的幻想變為社會的現實。
高舉科學共產主義旗幟的,是近代工人階級的偉大革命家和思想家,首先是馬克思和恩格斯,接著的是列寧。他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總結國際工人運動的經驗和人類知識的成果,發現了社會發展的歷史規律,證明資本主義的制度必將死亡,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制度必將起而代之。我們的黨就是用這個共產主義科學,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把自己武裝起來的。這個偉大的革命科學的正確性和它的無敵的力量,一天一天地繼續為世界各國的大量事實所證明,也完全為我國的經驗所證明。帝國主義者恨透了它,咒罵著它,以鐵托集團為代表的修正主義者附和帝國主義的咒罵,而又極端卑鄙地加以各種歪曲,這些都不能絲毫有損于它的光輝。中國古代有人說的好:“人雖欲自絕,其何傷于日月乎?多見其不知量也。”
當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只能給我們指出斗爭的一般方向,給我們提出斗爭的一般指導原理,而不可能給全世界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開一張能夠醫治百病的藥方,說是吃了這個藥方, 病就好了,革命就勝利了,共產主義就實現了。他們不可能把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得好好的,給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都規定一個詳細的方案,好讓別人照章辦事,坐享其成。列寧在新的歷史階段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但我們也不能夠向他提出這種要求。
馬克思和列寧都是我們偉大的導師。我們必須認真地向他們學習。但是,革命必須依靠每個國家的人民自己去做,因此,各國工人階級的先進代表們在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般原理去指導本國革命的時候,必須根據本國的情況,對于本國的具體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不能這樣說,有了馬克思,有了列寧,就可以把自己的腦子封閉起來。恰恰相反,忠實于革命辯證論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經常要求工人階級的戰士們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深思熟慮,分別看待各種具體的事實;要善于用批判的態度去檢查別國的經驗;要認真的總結斗爭的新經驗,解決歷史提出的新任務。總之,他們都認為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不能停留在原來的地方,而應當根據生活,根據不同的歷史條件,不斷的豐富和發展這個理論。
修正主義者否認馬克思主義的一般指導原理,因而墮入叛徒的泥坑;教條主義者看不見地平線上出現的新事物,因而否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者必須在兩條戰線上進行斗爭。
中國共產黨從它誕生的時候起,就要求解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任務。大家知道,毛澤東同志所以成為中國革命的偉大旗手,就是因為他在理論上和實踐上,正確地,而且隨著革命斗爭條件的變化,不斷地解決這樣的任務,從而引導中國人民由一個勝利進到又一個勝利。
能不能說,在這個原來經濟很落后的人口眾多的國家中,解決這樣的任務是一件很容易或很平常的事呢?當然,不能這樣說。只要回憶列寧在一九一九年向東方共產主義者所說的一段話,我們就可以了解,我們在這里所遇到的復雜任務,是過去共產主義運動還沒有遇到過的,而解決這樣的任務,對于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說來,又是具有多么重大的意義。
列寧是這樣說的:
“你們面臨著一個全世界共產主義者所沒有遇到過的任務,就是必須根據歐洲各國所沒有的特殊情況來運用一般的共產主義理論和共產主義措施,必須看到農民是主要的群眾,要反對的不是資本而是中世紀殘余,要根據這種情況來運用一般的共產主義理論和共產主義措施。這是一個困難而特殊的任務,同時它又是特別崇高的任務,……。”
“你們必須找到特殊的形式,把全世界先進無產者同東方那些經常處在中世紀生活條件下的被剝削勞動群眾聯合起來。……”
列寧這番話是在全俄東部各民族共產黨組織第二代表大會上的報吿的一部分,是對當時俄國境內東部各民族的共產主義者而說的。但是,這些話的內容,在實際上超越了蘇聯的境界。在蘇聯境外的東方各國情況差不多都同樣,即農民是主要的群眾。因此,列寧所提出的任務——按照他所說,叫做“極其巨大的任務”——在實際上同樣地擺在東方各國共產黨人的面前。
毛澤東同志勇敢地而且非常杰出地在中國革命中解決了這樣極其巨大的任務。
毛澤東同志善于考察和探索中國的各種特點,而毫不受公式主義的束縛。不是從公式出發,而是從實際出發。毛澤東同志思想的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在善于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結合起來。信任群眾,依靠群眾,尊重普通群眾的智慧,從而在新的條件下,在新的環境中,增強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的百戰百勝的威力。
在為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斗爭中,在為爭取中國兩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的斗爭中,毛澤東同志同各種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 非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潮、同那種從右方面來的機會主義、修正主義和那種從“左”方面來的冒險主義、關門主義,進行了毫不調和的、激烈的斗爭。他勝利了,因為真理在他這邊,因為他提出了黨的正確的路線,提出了符合中國人民利益而不斷地鼓舞中國人民前進的宏偉理想。
事情是很清楚的:如果沒有正確地解決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這樣的任務,如果不是毛澤東思想在同各式各樣錯誤思想的斗爭中取得勝利,如果中國革命不是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前進,那末,也就沒有現在中國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
毛澤東同志所解決的問題是多方面的?,F在我在這里就若干對于整個中國人民的事業帶有決定性意義的問題來說一說。
毛澤東同志在民主革命時期的首要的、特出的貢獻,就是他分析中國的具體條件,認為必須在鄉村中建設他發展革命的根據地,把鄉村革命根據地作為共產黨領導下的工人階級和農民在政治上、軍事上和經濟上的聯盟的主要形式,并且把這樣的根據地看成是革命在全國范圍內取得勝利的出發點。過去有許多人按照西方從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革命以后一系列的經驗,按照中國辛亥革命和北伐戰爭的經驗,造成了一種認為革命起義總是要從大城市開始的觀念,而人們通??傄詾橛螕魬馉幹皇钦帒馉幍母綄倩蜓a充。毛澤東同志推翻了這些不適用于中國革命條件的老觀念,提出了以革命的鄉村包圍城市的新觀念,提出了把游擊戰爭放在中國革命中的戰略地位的新觀念,提出了在革命中經過游擊戰爭把全民武裝起來的新觀念。毛澤東同志提出的這些新觀念使黨的領導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之后,得到新的斗爭方向;隨后在抗日戰爭時期,毛澤東同志又發展了和豐富了這些觀念,而終于使中國人民和我們的黨能夠在一九四九年贏得全國的勝利。
在我國社會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創造性地解決了在中國具體條件下由農民個體所有制過渡到合作所有制、由本家所有制過渡到全民所有制的一系列的帶根本性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在革命根據地時代,毛澤東同志就已經總結了農民群眾勞動互助組織的經驗,看出這類互助組織已經存在了社會主義的萌芽,看出這類互助組織能夠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而加以推廣。全國解放之后,毛澤東同志繼續總結這類新經驗,而當全國的土地改革結束不久,就提出必須以貧農和下中農為核心,按照自愿的原則,在農民中普遍發展臨時互助組以至常年互助組,并在互助組的基礎上,逐步地和大量地發展半社會主義性質(土地入股、共同勞動、統一經營)的農業生產合作社,認為這種半社會主義的農業合作社是自然地、不勉強地吸引農民走向完全社會主義化的主要過渡形式,并從而打破了原來一些同志認為沒有農業機械化就很難實現農業大規模合作化的老觀念。關于資本家所有制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區別了官僚資本家所有制和民族資本家所有制。對于前者,在解放時就已經采用沒收的辦法;對于后者,則采用逐步改造辦法和各種國家資本主義形式,使資本主義的企業逐步轉變為社會主義的企業??傊?,不論在農業手工業方面或資本主義工商業方面,都是結合自上而下的革命和自下而上的革命,都是大量占地,而且普遍地推廣多樣性的過渡形式和過渡辦法,并且因此使經濟上的社會主義改造得到了出人意料的極其迅速的勝利。
毛澤東同志打破了我們中間一些同志認為解決所有制問題就是已經解決了社會主義道路與資本主義道路誰戰勝誰的問題的老觀念,而認為除了解決所有制方面誰戰勝誰的問題以外,還必須進一步地、徹底地在政治戰線上和思想戰線上解決誰戰勝誰的問題,否則,在所有制方面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就還是不鞏固的。一九五七年資產階級右派進行猖狂的反革命進攻,人民內部關于兩條道路的大辯論,證明了毛澤東同志這個論點。當人民群眾全面地展開了反右派的斗爭之后,當人民內部經過整風運動,大鳴大放,全面地分清大是大非之后,就出現了全民性的共產主義思想大解放的新局面。
還在江西根據地時代,毛澤東同志即已提出了又革命又建設的正確方針。在抗日時期,毛澤東同志繼續堅持了這種方針。特別是隨著一九四二年開始的整風運動之后,在一九四三年,毛澤東同志提倡的大規模生產運動,大大地壯大了解放區人民的物質力量,準備了在解放戰爭中消滅蔣介石反革命軍隊的物質基礎。在經濟、財政問題上,毛澤東同志總是把依靠群眾發展生產的問題放在第一位,批判了那種單純依靠行政而脫離發展生產軌道的片面財政觀點、片面分配觀錯誤。
全國解放以后,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是交錯著前進的。毛澤東同志在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特別是從農業合作化方面所開始的種種跡象來看,指出了中國勞動人民發展生產力的浩大的,無窮無盡的潛在力量。一九五五年,毛澤東同志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的一篇按語中這樣說過:“將來會出現從來沒有被人們設想過的種種事業,幾倍、十幾倍以至幾十倍于現在的農作物的髙產量。工業、交通和交換事業的發展,更是前人所不能設想的。科學、文化、教育、衛生等項事業也是如此。”因此,他在“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的序言中指出: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解決后,提到全黨和全國人民面前的問題,是整個經濟和文化建設的規模和速度的問題,是“經過努力本來可以做到的事情,卻有很多人認為做不到”的問題,是“不斷地批判那些確實存在的右傾保守思想,就有完全的必要”的問題。
毛澤東同志于是概括地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這樣一個總方針、總路線。而為著實現這樣一個總方針、總路線,毛澤東同志又提出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的問題。
在我們一些同志的腦子里面,對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似乎以為這里已經不存在什么矛盾,特別是在人民內部,更似乎以為不存在什么矛盾,而任務很簡單,那只是按部就班、照章辦事地“發展生產力”。在革命時代,他們承認群眾路線是需要的,但在社會主義建設問題上,他們覺得似乎已經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只要自下而上的行政命令,只要搞“業務”,有專家,有設備,也就行了,做得通了。只注意技術,不注意政治掛帥;只注意干部,不注意群眾;只注意中央,不注意地方;只注意重點(提高)建設,忽視普及建設;只注意重工業,忽視農業和輕工業;只注意大企業,忽視中小企業;只要求最新的技術,忽視群眾性的似乎“平凡”的技術革命。特別是有一種很不利于建設前進的、 很有害的右傾觀點,只簡單地在財政問題上打圈子,而忽視群眾增產節約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似乎以為不是生產支配消費、分配和交換,而是消費、分配和交換支配者生產。這類有害的右傾觀點,在實質上成為一九五六年冬季所謂“反冒進”思想的出發點。
毛澤東同志推翻了前面所述的一堆錯誤觀念,指出這堆錯誤觀念只能起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作用。毛澤東同志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這個新的深刻的觀念。他把社會中的矛盾區別為兩類不同性質的矛盾,一種為敵我的矛盾,屬于對抗性的矛盾;一種為人民內部的矛盾,屬于非對抗性的矛盾。他認為,否認社會主義時期有矛盾存在的觀點是錯誤的。矛盾隨時都是有的。舊矛盾解決了,新矛盾出來。問題是社會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方法也不同,出路不同。在我國現在,國外有敵視我們的帝國主義者,國內還有反革命殘余,還有反人民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右派,這些都是敵我矛盾;但人民內部已經出現新的矛盾,這是我國人民在前進中的矛盾。在我國過渡時期中的主要矛盾,還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是社會主義道路同資本主義道路的矛盾;這種矛盾,表現在資產階級右派同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上,是敵我矛盾;表現在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民族資產階級同勞動人民之間的關系上,以及在勞動人民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上,是人民內部矛盾。毛澤東同志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還存在著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但同資本主義社會的這些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資本主義的矛盾是資本主義制度本身不可能解決的,只能把資本主義制度引向滅亡;而社會主義的矛盾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逐步解決,從而把社會的發展引向繁榮的新階段,引向共產主義的新階段。毛澤東同志提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的基本方法,即整風的方法。公式就是:“團結——批評——團結”。在這里,可以經過大辯論和適當調整關系,隨時解決新出現的矛盾,達到新的團結,來推動生產力的前進。比如,前面所說的政治和技術,干部和群眾,中央和地方,提高和普及,重工業和農業及輕工業,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最新的技術和改良的技術,如此等等,這一系列的關系,都是現在人民內部所存在的一定矛盾。如何解決這些矛盾呢?只要一方面,而放棄另一方面,這是片面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至于有的同志甚至放棄社會主義建設的主流,而只抓支流,例如放棄“政治掛帥”而單純地去抓業務,不依靠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而單純地去依靠行政的命令和各種不切合實際的規章制度,這些更不用說是很錯誤的。
毛澤東同志的偉大貢獻,不只是創造性地提出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而且還創造性地提出實現總路線的幾個基本點:即,在繼續完成經濟戰線、政治戰線和思想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逐步實現技術革命和文化革命;在重工業優先發展的條件下,工業和農業同時并舉;在集中領導、全面規劃、分工協作的條件下,中央工業和地方工業同時并舉,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同時并舉。這幾個“同時”,幾個“并舉”,就是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的主要總結。這是一個關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總提綱。提起了這樣一個綱,也就使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由于黨提出的這個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提起了總路線幾個基本點的這樣一個綱,群眾的、地方的和中央各部門的各種首創精神也就都發揮起來了。去冬以來,中國生產力的大躍進,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出現的。
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便潛伏著社會生產力大躍進的客現可能性。但是,這種可能性,也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被壓抑(例如在一九五七年),而一經過毛澤東思想的啟發,這個社會生產力大躍進的勢如破竹、所向無故的形勢,就形成起來了。
馬克思說:“理論只要一掌握群眾,就立刻成為物質的力量。”目前中國大躍進的形勢,最突出地說明了這點。毛澤東同志上述的思想一旦掌握了群眾,或者也可以反過來說,為群眾所掌握,也就成為群眾大力開辟生產力發展道路的武器。
在這個社會生產力大躍進的形勢中,跟著就產生著許許多多新鮮的事物。這許多新鮮事物反轉過來又進一步地豐富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內容。
到現在為止,在出現的許多新事物中,有兩件很有意義而值得特別注意的新鮮事物:第一,是工業和農業的結合;第二,是教育和生產勞動的結合。'
現在不但縣縣辦工業,而且鄉鄉社社也在辦工業。總的口號叫做“全民辦工業”。這樣也就在逐步實現工業和農業的結合。在封建時代,存在了農業和手工業的結合;資本主義把農業和工業分裂了,而且使城鄉資本家剝削鄉村以自肥;現在,在社會主義革命之后,在農村中開始形成沒有人剝削人制度的新農業和新工業的結合。很多工廠雖然是叫做“用土辦法”辦起來的,但是,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土辦法”將來會變成“洋辦法”。初級的東西將來會變成高級的東西?,F在因陋就簡,但開始有個底子,前途未可限量。依靠群眾對于技術的革新和創造的沖天氣概,人們可以看得見,這類用“土辦法”辦起的“小小工廠”,就會逐步變成現代最新式的工業??h縣如此,鄉鄉社社如此,結果會怎樣呢?結果是:數量變成質量。正如劉少奇同志在黨的第八次代表大會二次會議的報吿所說的:“……在一個較短的時期內,各種工廠就會象星羅棋布那樣分布在全國各地,而我國工業的發展,當然要比只靠中央管理的若干個大企業快得多。這樣,前途必然是:一、加速國家工業化的進程;二、加速農業機械化的進程;三、加速縮小城鄉差別的進程。”
隨著國民經濟普遍高漲而來的,是廣大勞動人民和一般知識分子求知欲望的普遍高漲?,F在全國文化教育的情況,正在開始循著毛澤東同志所提出的“工農要知識分子化,知識分子要工農化”這樣的偉大方向前進。
為了適應工農業大躍進和技術革命、文化革命的需要,不但要消滅文盲,普及小學教育,鄉鄉辦中學,而且有些縣已經依靠自己的力量創辦了綜合性的或專業的高等學校,甚至有的農業合作社也辦起業余大學來。河南孟津縣平樂鄉翟泉農業社是全國合作社創辦業余大學的開路先鋒。據報載,這所業余大學設立十七個系,有學生五百一十九人。
“他們的學習特點是教育和生產密切結合。在課堂內,學習書本知識,掌握理論;到田間以作物為教材,進行實地操作試驗。”
這個新型的業余大學對于該社的農業生產已經開始作了有益的貢獻。各地工人群眾正在努力提高文化,學習科學,力爭攀登世界技術的高峰,并且在短期間內,開始取得了一系列的勝利。許多城市里的工廠已經辦了各種學校。例如,太原鋼鐵廠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一套從小學到大學的職工文化教育機構,其中包括一個正規的鋼鐵學院,參加各級學校學習的職工有一萬人。最近北京、太原、重慶等地的工人們正在沖破“通不能專,專不能通”的思想束縛,力爭通曉多種技術,要求成為又紅又專又通的共產主義式的工人。由上海求新造船廠工人開始,一些地方的工人正在出現學哲學的熱潮。他們在學習毛澤東同志“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天津的工人說:“咱光有技術,擺不出道理來,好多事都辦不了”。這就在高度的原則上說出他們學習的目的。在河南登封縣三官廟,群眾有這樣的評論:“鄉干部學習哲學后,出現了三大新氣象:調查硏究多了;主觀主義和強迫命令少了;依靠群眾的觀點加強了。”這就說明了,毛澤東同志關于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哲學著作將逐步成為啟發一般勞動群眾的智慧的鑰匙。
另一方面,去年以來,黨中央在學校中開始推行的勤工儉學,半工半讀,業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許多學校除了組織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參加生產勞動之外,并且還由師生合作,白手成家,在學校中搞起大小不等的多樣性的工廠或農場。由于教學和生產的實際相結合,課堂的功課和現場的操作相結合,又是讀書人或教師,又是生產勞動者,就使得他們的智慧很快地開了花,結了果。教學的質量提高了,同時還創造了不少先進的、甚至已有一些趕上或超過國際水平的生產品。有一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原來認為又做工又讀書的制度,會降低教學質量水平或浪費學生時間的說法,在事實面前,業已完全破產。應該了解,按照傳統的學校制度,一個人如果從小學讀起到大學畢業,總共就會花費十六七年的時間,脫離勞動群眾,脫離生產,脫離實際。這種教學制度在實際上是資本主義制度遺留下來的產物,同我們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制度是不相適應的。社會主義制度、共產主義制度應該有一套根本不同于資本主義的教育制度,即應該是把教育同生產勞動結合起來,而不是使二者彼此脫離;應該是使受教育者全面發展,成為多方面有能力的人,而不是使受教育者為片面的發展所局限,成為死背書本、“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人?,F在黨中央正在繼續硏究制定一套適合于我國條件的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制度。但是實際的模范已經大量出現了??刹豢梢哉f,在生產勞動和教育相結合方面,象前面所說的太原鋼鐵廠和河南孟津瞿泉社所辦的大學,在實際上已經走在全國許多高等學校的最前面呢?可不可以說,那樣的大學將不僅是一切工廠和合作社辦學的先進旗幟,而且還是全國一切大中小學都應當效法的先進旗幟呢?可不可以說,象各地的工人要力爭成為精通十八般武藝的“多面手”,象“紅旗”第三期刊載的湖北鄂城旭光一社開展的“萬能人”運動,“下田是農民,進廠是工人”,這些不僅是工人農民的先進旗幟,而且還應該是全國學校教育方向和學生們求學方向的先進旗幟呢?可不可以說, 我們這里的教育家們,如果要辦好教育,應該先從創造這一系列新事例的工農們接受一些教育呢?我想,都應該這樣說。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著作中認為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后可以采取的十項措施的最后兩項是:“將農業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差別狀態逐漸消滅”;“將教育同物質生產結合起來”。在現在中國的實際運動中,毛澤東同志所提出而為黨的“八大”二次會議所通過的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和它所包含的幾個基本點正在使這兩項措施的實現條件和具體形式,逐步明朗化。毛澤東同志說,我們的方向,應該逐步地有次序地把“工(工業)、農(農業)、商(交換)、學(文化教育)、兵(民兵,即全民武裝)”組成為一個大公社,從而構成為我國社會的基本單位。在這樣的公社里面,工業、農業和交換是人們的物質生活;文化教育是反映這種物質生活的人們的精神生活;全民武裝是為著保衛這種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在全世界上人剝削人的制度還沒有徹底消滅以前,這種全民武裝是完全必要的。毛澤東同志關于這種公社的思想,是從現實生活的經驗所得的結論。
很顯然,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在毛澤東同志的旗幟下,在這樣“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國民經濟和文化普遍高漲的時候,人們已經可以看得見我國將由社會主義逐步過渡到共產主義的為期不遠的前景。
從毛澤東同志的思想在我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所起的偉大作用的一系列事實看來,使我們重新回憶起列寧關于“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和“只有受先進理論指導的黨,才能實現先進戰士的作用”這類的名言。中國人民就是在毛澤東同志的偉大旗幟下前進的。
毛澤東旗幟是中國共產黨同人民群眾相結合的旗幟,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旗幟,是在中國條件下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旗幟;因此,毛澤東旗幟是中國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的旗幟。
毛澤東旗幟就是中國人民高舉的紅旗。中國人民將在這一面偉大紅旗的引導下,在不遠的將來,繼續勝利地到達偉大的共產主義社會。
毛澤東同志的思想所以強有力,所以能夠不斷地把群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就是因為他的思想是從工人階級和一切勞動人民的利益出發,適合人民群眾前進的需要,而在毎個歷史階段上總是正確地為人民群眾提供前進的方向。
“當前的遠動的特點是什么?它有什么規律性?如何指導這個運動?這些都是實際的問題。……運動在發展中,又有新的東西在前頭,新東西是層出不窮的。研究這個運動的全面及其發展,是我們要時刻注意的大課題。如果有人拒絕對于這些作認真的過細的研究,那他就不是一個馬克思主義者。”——這是二十年前毛澤東同志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論學習問題而向我們的同志所提出的要求。但是,這段話本身同時就是反映了毛澤東同志本人的思想生活。
我們應該向毛澤東同志學習。毛澤東論學習問題所提出的上述要求,對任何人都是適用的,都將起著啟發的作用。我們大家都應該以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要求來要求自己,啟發自己。我們相信,任何人,不論在任何工作崗位上,只要時刻是為人民的利益著想, 為人民的前途著想,那末,在他那里,就會產生力量,就會在自己的硏究對象上發現它的客觀規律,并善于利用它的規律來為人民造福。
在這里,我順便說一下人民日報六月二十五日發表的云南傣族一位老年婦女發現野鼠生活規律的一篇通訊和一篇談話記錄。這位老年婦女,名字叫做曹依秀,今年六十四歲。當然,我還沒有看過她,但看到報上印出的她的畫象,也就可以看出她是人民群眾中一位充滿自信心的偉大樂觀主義者。這位可尊敬的老人家,沒有念過書,當然更說不上進過什么大學,可是在昆明醫學界,竟然作過一次被稱為“引人入勝”的學術演講。她硏究野鼠生活的規律,已經有了八年。她為了什么去做這個工作呢?既不是為名,也不是為利,只有一個單純的、但卻是極高尚的動機和目的,就是為了人民,為了要消滅鼠疫。據云南日報報道:她的家鄉在一九四五年被日本侵略者放下大量老鼠,散布鼠疫。一九五一年黨和人民政府派人在那里進行防治鼠疫的工作,也就啟發了她。“從此,曹依秀幾年如一日地在早晨外出工作時,就一定要帶著鋤頭去,沿路留心看有無老鼠洞,發現了立即就挖。后來她又想到,要徹底消滅老鼠,必須摸清它的生活習慣,以后在每次挖洞前,她就留心觀察洞口周圍的情況和自然環境、洞內的情形等等,頑強地進行硏究。到現在,她共消滅了一萬多頭老鼠,進行了細心的比較觀察”。從人民的利益出發,從實際出發,一個普通的老年婦女竟然能夠掌握了野鼠的生活規律,為人民做了一件很有益的事。或許有人認為這算不了什么,野老鼠和我有什么關系?野老鼠這個問題怎么可以爬到我這個“科學家”的髙貴頭腦里來?但是,從人民的觀點看來,這位老年婦女同那些有這類想法的所謂“科學家”比較起來,簡直有不可能比擬的高貴。有許多大學生不是希望在畢業時候能夠考上一個什么“副博士'嗎?我想,這位沒有讀過書的老年婦女倒可以當一個博士,是人民的博士。她是一個不是為個人而是為群眾的真正共產主義者,是中國新社會的人物,是毛澤東式的人物。
我們大家不是很想當成一個毛澤東式的人物嗎?不是想當一個人民的科學家嗎?我就請大家想想曹依秀那樣一副為人民的毛澤東式的好心腸;我就請大家看看曹依秀那樣一派實事求是、苦鉆創造的毛澤東式的新風格。
大家大概都讀過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在實踐和理論的關系問題上,毛澤東同志是這樣說的:“認識從實踐開始,經過實踐得到了理論的認識,還須再回到實踐去。”這就是毛澤東同志平日常就說的:從實際中來,到實際中去;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曹依秀的做法也就是如此。聽說,北京大學哲學系中有的教授提出這樣的公式:“理論——實際——理論”。聽說,這是馮友蘭先生提出的公式??梢娊夥烹m然有了八年,但唯心論哲學還在羈絆著你們,要你們做一個空頭的、對人民毫無用處的“哲學家”,要你們還是從書齋里冥想的所謂“理論”中來,再回到你們書齋里所冥想的“理論”中去。難道馮友蘭先生反唯物論的公式在實際上不是表現這樣的企圖嗎?哲學系的同學應該把這個唯心論的公式倒過來,而變為這樣的公式:實際——理論——實際。
有些人只想當個“哲學家”。但是,哲學系的同學們有沒有考慮過,學哲學有沒有什么目的?做哲學家是干什么的?對人民有什么益處沒有?搞了幾年“哲學”,對人民的事業幫助過什么?人民培養了我們,我們就有義務來認其考慮一下并回答這些問題。不說別的,僅舉個例子來說吧,現在人民群眾中還有許多迷信。有各種各樣的迷信。我現在說的,是對于神的迷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或準備過進行這種破除迷信的工作?大家是不是覺得這類的工作,不值得動用“哲學家”的頭腦?我不知道大家是否都讀過列寧所寫的“論戰斗唯物論的意義”這篇論文?如果有人還沒有讀過,最好認真地把它讀一讀。列寧在那里說明為傳播無神論有進行斗爭的需要,同時又對于十八世紀歐洲老無神論者的作品作了很高的評價。大家讀過了有些什么感想,或者還是漠然置之?
在這里,我又想說一下安徽日報六月二十四日登載的“神的秘密”的一篇很有趣味、 很有意義的通訊。會肥西部官亭南面的園洞山,原來傳說有個神仙洞,最近忽然顯靈了。洞里有仙方,吃了能治病,還可以使不生小孩子的婦女生孩子。到那里求仙方的人,除了要備香燭紙馬,還得帯些花生、麻餅之類的東西去供奉。供奉之后,再把花生、麻餅之類的東西拿回來,也就成了神仙賜給的“仙方”。有很多人為了求得“仙方”,耽誤了一天生產,花了不少錢,有些老年人沒有錢買東西,急得把老母雞都賣了。但是很奇怪,等到人們叩頭之后,再爬到洞里去拿那些供奉的東西,只能拿回一點點。其余的東西哪里去了?青年們懷疑,想進洞里去看個究竟??墒怯行├夏耆苏f,東西是洞里的大仙吃了。他們不許青年人去冒這個險。一天,有一個老太婆帶了兒媳婦,去求大仙保佑,讓她媳婦養個小孫孫。這時原來不會說話的神仙忽然會說起話來了。洞里發出嗡嗡的聲音:“只要你送床花被子,就可叫她養小孩”。她們被神仙的聲音嚇壞了,爬起就跑。在山下修塘的青年人曉得這件事,捺不住了,鉆進洞里,把“大仙”抓出來了。原來這個大仙,不是別的,就是那里的一個屢教不改的二流子。我想,如果我們有些哲學家能夠發現這類神的秘密,或者把中國過去的筆記和小說所寫的許多屬于這類的故事和材料編一編,進行一些具體的宣傳工作,也就是作了一件對農民有教育意義的貢獻。可是,我們這里的一些哲學家所羨慕的,似乎不是這類的工作,覺得這算得什么?這怎能算是“哲學”?我想,這種哲學家可能自己也是想當大仙的吧。至少說來,這種哲學家,唯心論的哲學家,是大仙們的親戚朋友。
聽說,有些大學生——當然,不只北京大學,還有其他大學和其他地方的大學生——覺得自己參加生產勞動,或者到鄉村去勞動,“太可惜”了,讀了這么多的書,還要去參加生產勞動,至少是浪費。在報上我還看過這樣的消息,有一個大學哲學系的學生在鄉下曾經貼過一張大字報,認為多勞動兩個月,會把同學變成“無用之材”。不過,實際是—切的標準。什么可惜不可惜,實際總歸是會給我們做結論的。象現在工農們的求知欲望那末旺盛,將來就不會只有一個曹依秀,不會只有一個象那位已經在全國聞名的治白蟻專家李始美,而且會有成批成批的人物出來,在文化和科學知識上繼續不斷地大大超過大學生和教授。大家看了報就知道,現在有許多農民的小麥試驗田的產量高額,已經打破了世界的紀錄,農業專家簡直望塵莫及。當然,我們尊重那些有真才實學的農學家。但是,有很多農學家脫離生產,脫離實際,自高自大,藐視農民有高速度發展農業的能力,結果就被先進的農民遠遠地拋到后面去了。列寧常常愛用這句諺語:“誰笑得最后, 才笑得最好”。原來有些專家,有些科學家,笑農民落后?,F在輪到農民來笑了。農民笑得最后,而且笑得最好。你們看,是不是這樣?
當然,并不是只有在農業方面才出現這種情況。工人們的干勁和創造性,沖破了一些所謂專家或科學家原來畫的圈圈,也已經出現了一些打破世界紀錄的東西。將來會從工人隊伍里面,從農民隊伍里面,跑出一批哲學家來,他們所懂得的哲學知識要大大超過我們現在所懂的。不信嗎?實踐是會給我們作證明的,時間是會給我們作證明的。
知識分子不甘落后怎樣辦?辦法就是要決心同勞動群眾結合,同生產勞動結合。辦法就是首先不要擺出那種知識分子的架勢,而是首先要象毛澤東同志那樣,甘當群眾的小學生;就是要實行毛澤東同志的指示,把知識分子自己工農化。
只要有一顆為人民服務的赤心,只要有滿腔甘當群眾小學生的熱情,那末,任何人的智慧的發展都將是不可限量的。知識分子在學術上的成就也將是不可限量的。
許多知識分子很喜歡談什么“學術權威”,而又很害怕自己會失掉什么權威。共產主義者承認不承認權威?恩格斯在“論權威”的著名論文中早已說明了這個問題。權威是需要的。你坐在船上,就必須尊重舵手;你坐在火車上,就必須尊重司機手。問題是要尊重代表人民利益、代表人民意志的權威,是要尊重代表真理、代表進步的權威,而不應該尊重那些過了時的權威,不應該尊重那些假權威。有些人在過去一定時間內曾經是權威,但他自我滿足了,停頓下來了,天天吃所謂“權威'飯,不想再進一步。中國人有一句老話很好:“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結果人家進步,他不行了,只得當個落伍分子。至于原來就是個假權威,大家也就只好簡直了當地揭穿了它。過去是權威,現在是否還可以是權威呢?可以的,但首先是要再當當小學生。權威經常是從小學生來的。權威和小學生,經常要變化。小學生會變成權威,權威又會變成小學生。當了權威之后,不甘再當小學生,他就將不再是權威了。毛澤東同志在一九四一年“農村調查”序言里寫道:“和全黨同志共同一起向群眾學習,繼續當一個小學生,這就是我的志愿。”毛澤東同志在我們的隊伍中,在人民群眾中,經常處在最高權威的地位。為什么呢?因為他經常把自己看成是群眾的小學生。
在座的同學都叫做大學生。我在這里說話,又要大家甘當小學生,而且首先是甘當群眾的小學生。這說得通嗎?這是說得通的。有各種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大學生,又有各種不同情況、不同程度的小學生。又是大學生,又是小學生,這叫做辯證法的對立的統一。
恩格斯對于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這樣寫過:“這是一個人類前所未有的最偉大的進步的革命,是一個需要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想能力上、熱情上和性格上、在多才多藝上和學識廣博上的巨人的時代。”在現在中國,正在展開著一個比歐洲文藝復興更偉大得不可比擬的偉大的新時代。處在中國這樣大變革的時代,我們看到人民群眾的熱情奔涌,才思橫溢。這真是廣大群眾源源不絕地涌出自己創造力的偉大時代。毛澤東旗幟給了我們以明確和堅定的方向,給了我們以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的力量。讓我們在這個偉大的旗幟下,充當前進的戰士,為人民的幸福、為偉大的共產主義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這個演講記錄稿,經過本人整理和補充)
(本文整理自:紅旗,一九五八年,第四期,第一篇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