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心。
一一毛澤東
毛澤東在1961年3月13日中央工作會議上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一切從實際出發。
毛澤東認為,調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基礎,情況不明,一切無從著手。”“要教會所有的省委書記,加上省委常委、省一級和省各部門的負責同志、地委書記、縣委書記、公社書記做調查研究。”“一切從實際出發,沒有把握就不要下決心。”要把調查研究放在一切工作之首。這是一。
二,“了解情況,要用眼睛看,要用口問,要用手記,談的時候還要會談,不然就會受騙。”“必須恭謹勤勞,把人家作同志對待,有了平等的態度,當小學生的態度,才能調查到一點東西。”
三, “要做討論式的調查”,調查對象“各種人都要”,“甚至流氓也要”。他說,1930年5月,他在江西尋烏縣做調查時,“找了幾個中下級干部,一個破產了的商會會長,一個在縣衙門管過錢糧的官吏,還有一個窮秀才,此外就是尋烏縣的縣委書記。”他還說,第一次使他曉得中國監獄全部腐敗情形的是衡山縣的一個獄吏,他和他談了兩天。
四,調查的對象可以分成三類,“一個最壞的,一個中等的,一個最好的。”派三個小組去三個地方。
五,“要做系統的由歷史到現狀的調查研究。省委第一書記要親自做調查研究,我也是第一書記,我只抓第一書記。”“只要省、地、縣、社四級黨委的第一書記都做調查研究,事情就好辦了。”
今年中央也提出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并出臺了一個工作方案。但據報端批露,“逐級調研”演化成了“逐級要材料”,任務都壓到了基層少數“筆桿子”身上。這種變了味的、形式主義的調研有什么用呢?真正要有用,還是要按毛澤東說的那樣,“作系統的親自出馬的調查,而不是老爺式的調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