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旅順口的陷落》是列寧同志在1905年旅順口之戰結束后寫下的一篇文章。旅順口之戰是日俄戰爭中的一場陸上戰役。自1895年俄法德三國干涉還遼后,沙俄強租了我國的遼東半島,位于遼東半島的旅順口便被作為沙俄旅順艦隊的基地。日俄戰爭爆發后,日本為與沙俄爭奪制海權發動了旅順口之戰,整場戰役共持續了5個月之久,最終以沙俄的潰敗而告終。在這場戰爭結束后,日本強占了旅順口。
”
1905年,日本和沙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東北發生了戰爭。
列寧寫了這篇文章,指出沙俄的失敗,使“舊世界資產階級感到了屈辱和挫折”,“整個歐洲”的資產階級都認為沙俄的失敗是一場災難。
按說日本并不是一個正義的存在,它的戰爭也是侵略性的殖民戰爭,是危害中國人民的。
作為今天中國人,我們可能會支持沙俄,希望他們用機槍多殺死一些日本人。在電影《203高地》中,許多中國觀眾對沙俄大量殺傷日軍表示十分欣慰。這種思想完全可以理解,畢竟日本制造了旅順慘案,在多年后的侵華戰爭中屠殺了無數中國人,不可能沒有仇恨。
但是列寧認為,日本的勝利在當時具有進步性質。
他提到了法國的茹爾蓋德、英國的海德門,這兩個人表示同情擊潰俄國的日本。
列寧稱他們是“革命的國際社會民主黨的最徹底和最堅決的代表”。
最開始我是完全不理解的。
難道不應該同時譴責日本、沙俄,同情中國人民的遭遇嗎?
后來逐漸意識到,列寧之所以能成為革命導師,一大特點就是他完全不屑于扯一些小布爾喬亞的,政治正確卻又毫無用處的軟弱廢話。
確實,這有什么用呢?
這種論調,除了標榜自身假大空的所謂“高尚道德”,暗自沾沾自喜獲得心理優越感之外,幾乎毫無用處。
他并沒有否定日本的反動性,也根本不想專注于“日俄誰更進步”。而是強調了日本打擊?“舊世界統治”和?擊潰了“俄國專制制度”這一不爭的事實,指出這一事件在歷史上起到了進步作用。
列寧是同情中國人民的(在《對華戰爭》中可以看出);也不支持資本主義日本。
不過,他對于“誰先挑起戰爭”、“誰來到誰的領土”這些咄咄不休的東西都拋掉了,眼睛始終盯著最關鍵的問題:最反動的統治集團是誰?這件事究竟是幫助他們還是打擊了他們?
他判斷進步與反動,都是依據“是否有利于革命”這一目標。
這就是列寧與普通左趣網民的根本區別。
革命對于列寧來說,是針對現實世界的,而不是四面碰瓷的線上文字性娛樂活動。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到:中文互聯網上某些完全脫離群眾和無產階級,喜歡自封“真左”、“真馬克思主義者”、“真國際主義者”,并熱衷于互相吹捧、互贈高帽的網民們,所作所為與列寧是完全相反的。
《革命俄國報》批評了蓋德和海德門,說社會主義者只能擁護工人的、人民的日本,而不能擁護資產階級的日本。
列寧批評這個報紙,稱其“荒謬”。說蓋德和海德門并沒有袒護日本資產階級和日本帝國主義,?他們只是正確的指出了其中一國?日本?在歷史上所起的進步作用。
列寧直言不諱地說,這是“……我們激進的知識分子不懂得階級觀點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必然結果。”
然后,列寧繼續批評《火星報》“混亂”、“發表庸俗的議論”。
他說這家報紙“起初大談不管什么樣的和平的廢話”、“說什么利用日本資產階級的勝利進行投機是如何不恰當”、“戰爭就是災難”。
還進一步指出“饒勒斯之流庸俗的和平辭藻,對被壓迫階級并無好處”,因為即使再在“和平的”剝削時期,人民的苦難一樣無窮。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后,列寧所批評的這一切,正在反動的自由派和所謂真“左”派群體中大行其道。
當年,在世界上占有統治地位的,是沙俄和歐洲的反動統治。
那么,2022年,現代的“舊世界”又在哪里呢?
當年“反動的歐洲+專制的俄國”又變成了誰?
我看,只能是冷戰結束后,美國作為單級強權樹立的全球統治了。
除了這一反動統治之外,你根本找不到哪一個資本主義的統治體系,可以達到當年歐洲與沙俄所維持的那種統治,今天的反動統治,在各個方面上甚至超過了舊歐洲。
當年的舊歐洲,以沙俄憲兵作為堡壘,沙俄的失敗使最反動的統治者感到恐慌;今天的美國全球統治,則是以烏克蘭等多個國家為棋子布局的,烏克蘭被打擊,同樣引起了這樣的效果。
在今天,凡是對這一秩序發起挑戰的,即使是反動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會以非正義的身份,產生出進步的歷史效果。
高呼支持美國-烏克蘭“保家衛國反對侵略”、“和平”等口號,是打著民族解放和人道主義偽裝,企圖以民族主義話術欺騙無產階級群眾,支持和維護現在這個最反動,對革命最具威脅的美國全球統治秩序。
這就是口頭上的進步,實踐上的反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