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解放戰爭全面爆發。國民黨當時在各方面力量上是優于中國共產黨的,其軍隊總兵力達到430萬人,另有海軍、空軍19萬人。而人民解放軍總數不過為127萬人,且沒有海、空軍。但是,戰爭的勝負從來不是幾桿槍、幾尊大炮、幾架飛機就能夠簡單決定的。僅過了一年,戰爭就出現了重要轉折。到1949年9月底,全國大陸絕大部分地區獲得解放。中國共產黨僅用3年多時間,就消滅了國民黨反動派800萬軍隊,推翻了國民黨反動政府。這不能不說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那么,奇跡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近日,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了著名黨史專家羅平漢教授所著《決勝:解放戰爭何以勝利》(以下簡稱《決勝》)一書,來深入解讀這段歷史。該書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穎性。
關于解放戰爭史的研究,各界歷來關注,推出了一批佳作、力作。有的著作從整體上對這段歷史進行研究,比如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所著《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有的著作側重于研究軍事斗爭,比如劉統等所著《決戰:華東解放戰爭》《決戰:華北解放戰爭》等系列叢書等。有的著作重點研究某個時間段或某個事件。比如金沖及所著《第二條戰線—論解放戰爭時期的學生運動》《決戰:毛澤東、蔣介石是如何應對三大戰役的》等。還有的著作關注域外國家與這段歷史的關系,比如鄒讜所著《美國在中國的失敗,1941-1950年》等。上述著作對解放戰爭史的描述十分詳細,并從不同角度探討了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取得勝利、國民黨為什么失敗的原因。但是,目前尚無一本著作專門探討中國共產黨取得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為填補這一空白,《決勝》一書從中國共產黨下定決心戰勝蔣介石、蔣介石發動內戰這一死結、聯合政府主張的提出、果斷出兵占領東北、解放戰士的運用、國民黨的腐敗等13個方面來系統梳理國民黨敗退、中國共產黨勝利的深層次原因。這樣的研究,其實也是從另一個側面對解放戰爭史的再次深入研究與全景式闡述。
二是深邃性。
《決勝》認為“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中國共產黨最終獲勝的根本原因。該書將這一結論作為貫穿全書的一根紅線,給讀者以深刻的啟示。首先,這一結論體現在中國共產黨要和平不要戰爭,而國民黨則是恰好相反。抗戰勝利后,中國共產黨與全國民眾希望和平建國。但是,蔣介石始終頑固地堅持反共立場,認為與日本帝國主義相比,中國共產黨才是其“最后的敵人”,意圖用戰爭來解決問題。其實,這是國民黨最錯誤的一招。試想國民黨在十年內戰期間都沒能消滅力量相對弱小的中國共產黨,那么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又如何戰勝擁兵百萬的中國共產黨呢?因此,《決勝》指出:“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違,蔣介石的失敗就在于不應該違背民意悍然發動內戰。”其次,這一結論體現在中國共產黨贊成民主,而國民黨則堅持一黨專政。1938年初,國民黨的CC系、復興社鼓吹什么“一個領袖、一個主義、一個黨”。這實際上代表了蔣介石真實的想法。國民黨代表地主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而蔣介石本人又有極強的領袖欲望和濃郁的封建專制思想,喜歡大權獨攬、個人獨裁。所以說,國民黨根本不可能真正實行民主政治。但是,要想實現抗戰的勝利以及戰后的國家建設,必須得實行民主。只有這樣,才能調動各方的力量。中國共產黨順應歷史潮流,公開提出了聯合政府的主張。其實,這是中國共產黨真心誠意給蔣介石開出的良藥。如果真能夠實現,則和平可期。可惜的是,國民黨困于極少數官僚地主資產階級的利益,拒絕了聯合政府的主張,最終其政權為人民所唾棄。正如《決勝》一書所寫:“中國共產黨提出的聯合政府的主張,雖然由于蔣介石‘實在難得講道理’最終未能實現,但它提出,對于擴大中國共產黨得政治影響,特別是爭取包括中國民主同盟在內的廣大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結成緊密的統一戰線,孤立蔣介石集團發揮了重要作用。”最后,這一結論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維護人民利益,而國民黨則是與民爭利。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維護人民利益,因而得到了人民的擁護。反觀國民黨,自南京政府成立以來就在不斷發動戰爭、參與戰爭,加之官員腐敗、經濟破敗,人民生活陷入困苦。關于這點,就連蔣介石也不得不承認。他在1947年5月31日的日記里寫道:“物價奔騰,石米漲至50萬元,經濟險惡,已至無法收拾之勢,此實政府之致命傷也。”正如《決勝》一書所指出的:“國民黨這樣進行國家治理,哪有不失敗的道理。”當然,解放戰爭的勝利還得益于其他戰略戰術的運用,比如抗戰勝利后實施“向北發展、向南防御”的策略、把戰爭主動引入國統區、在具體戰役中“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等。《決勝》一書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論述。
三是可讀性。
“黨的歷史是最生動、最有說服力的教科書”。好的黨史著作應該讓更多的人不僅能夠讀到而且能夠讀懂,即做到“大眾化”。毛澤東曾經說:“許多同志愛說‘大眾化’,但是什么叫做大眾化呢?就是我們的文藝工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工農兵大眾的思想感情打成一片。”要想一本黨史著作達到毛澤東的要求,并不十分容易。這需要作者對黨的歷史十分熟悉,有相當的專業背景,同時又要求文筆要好,在敘事、講理方面能夠調動起讀者的興趣。而《決勝》一書做到了上述要求。這本書文風樸實、可讀性強。在史實敘述方面,該書不是粗枝大葉式的論述,而是將很多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講得十分清楚,讓人們對整個事件有完整、準確的理解。在講道理方面,娓娓道來,論從史出,層層推理,讓人們易于接受、心悅誠服。在文風方面,標題醒目、語言干練,沒有濃重的宣傳口號痕跡,做到了引人入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