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寫了“我看《水滸傳》”一文,現在呈現給大家的是我看《紅樓夢》。
在四大名著里,《紅樓夢》及小人書是我從小時候起,唯一沒有在小孩時代看過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小時候只喜歡看“戰斗”書,不喜歡看言情片。初看《紅樓夢》這本書,應該是在1970年的夏天吧。這是我從一位比我大五、六歲的大哥那里借來的。
《紅樓夢》這本書,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我大約看了兩、三遍。初看這書時,真得是沒什么興趣,純粹沖它是四大名著之一而讀的。讀了大多半后,越發覺得沒意思。但當時由于是在文革中批關于對這本書的研究問題,而毛主席關于《紅樓夢》的論述也多。當時的想法就是,就沖毛主席“評點”過的書,也是必須要看的。所以,囫圇呑棗的看完了。
后來年齡稍大了些后,再重溫毛主席有關《紅樓夢》的“評點”,再來看《紅樓夢》,就感覺不一樣了。是毛主席的“評點”,給了我重讀《紅樓夢》的“勇氣”。所以,才又重讀了一遍《紅樓夢》。
我前幾年(距今至少十年了),曾應邀參加了一位徐州紅學愛好者的新書交流座談會。這位徐州紅學愛好者是位女教師,我在會后與她交流時,給她談了我對《紅樓夢》的看法,并引用了毛主席說過的話,“《紅樓夢》我至少讀了五遍。我是把它當作歷史讀的。開頭當故事讀,后來當歷史讀。”,“《紅樓夢》這本書是反映階級壓迫的(大意)”,我還向她講了毛主席有關《紅樓夢》的好幾次談話。她說,這些談話我從未聽說過。我還對她說,如果以階級觀點看《紅樓夢》,就可知社會的興衰及其規律。這位女教師聞我此言,大吃一驚,對我說到,孟老師,這是真的嗎?我說,是的,毛主席是說過這些話的。這位女教師表示,她是第一次聽到。我說,你參加了這么多的會,還寫了本書,還不知道毛主席說的話?她一臉真誠的回答,在那些會上從未有人講過,我給她講的毛主席曾講過的這些談話。她說,她只是聽說,毛主席對《紅樓夢》研究的打壓。
在延安時,毛主席曾與身邊的同志談讀《紅樓夢》時說,還是要看《紅樓夢》啊!那里寫貪官污吏,寫了皇帝王爺,寫了大小地主和平民奴隸。大地主是從小地主里冒出來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看了這本書就懂了什么是地主階級,什么是封建社會。就會明白為什么要推翻它!
1961年12月20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區第一書記會議上講話時說:“《紅樓夢》不僅要當作小說看,而且要當作歷史看。它寫的是很細致的、很精細的社會歷史。他的書中寫了幾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統治階級,約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壓迫的。犧牲的、死的很多,如鴛鴦、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釧、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個丫鬟。秦可卿實際是自殺的,書上看不出來。賈寶玉對這些人都是同情的。”
在七十年代時曾有個傳言,說毛主席曾要許世友看一看《紅樓夢》。許世友卻說,那吊膀子的事,有什么看頭。可見,《紅樓夢》在很多人眼中之“待遇”。而我們的毛主席卻跳出了“吊膀子”的俗氣說法,老人家從《紅樓夢》中,看到的是階級壓迫和社會的興衰及規律。這就是偉人之所以偉大的所在之處。
在《紅樓夢》中,我最津津樂道的是,劉姥姥仗義救巧兒。賈家破敗后,王熙鳳女兒巧姐被賣入煙花巷。而劉姥姥費盡了言語及錢財,終把巧兒救贖出來。劉姥姥是個來自鄉下的“親戚”,與大榮大貴的賈家不可比。但劉姥姥的善良,卻是賈家中人所不及。即使賈家敗落,劉姥姥也沒有“棄之而去”,而是不改初衷,不負王熙鳳之托。在現在的社會中,劉姥姥之類的人已是不多見了。
在87版本的電視劇《紅樓夢》中,王熙鳳死后被人用爛草席裹住,托在雪地里準備埋葬時候的場面,看了真得是讓人感嘆,這“人生”也太會愚弄人了啊。生前強悍的鳳姐,死后卻落了個如比之下場,頗有“自食惡果”之意。王熙鳳的下場,實在是一面鏡子照世人,讓人唏噓不已。
在以后,如有人要拍《紅樓夢》時,我建議能把書中的階級壓迫、反映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必然滅亡的規律做為主線來拍,我想這也會是符合《紅樓夢》所要表達的主題,也是符合曹雪芹的本意的。
我想有機會時,還會把《紅樓夢》再看一遍,不知能不能堅持讀完并讀懂。因為在1959年時毛主席曾談到,“讀三遍不夠,至少要讀五遍以上”。而我,此生還能讀幾遍呢?單就《紅樓夢》中那么多的人名,就讓我這個沒格局的人頭疼。
《紅樓夢》這本書,好就好在告訴了我們,封建王朝是腐朽的,也一定會衰敗的,夢也一定會破了的。所有這一切都是事物發展的規律,所有違背這個規律的事物和人都只能是曇花一現!這就是腐敗沒落的封建黑暗制度的必然的下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