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父子恩,夫婦從……
蔡文姬,能辨琴。謝道韞,能詠吟。彼女子,
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
【注釋】
蔡文姬:名琰,東漢末年陳留人。蔡伯喈之女。相傳,一日她父親操琴,琴聲紊亂,她體會到其父心緒不寧,預料將有災禍來臨。不久,其父被判罪處死。
謝道韞:晉朝宰相謝安的侄女,曾作詠雪詩。
【大意】
父慈子孝,夫唱婦隨。
蔡文姬能辨琴音,謝道韞會詠詩。這些女子,尚且這樣聰明,男子們應當警惕,不要連個女子也不如啊!
【批判】
歷史是包括廣大勞動婦女在內的勞動群眾創造的。
但是,孔老二為了維護剝削階級的反動統治,極力散布鄙視婦女的反動謬論,胡說什么“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他根本不把勞動婦女當人看,竭力主張男女有別,拚命鼓吹“男尊女卑”,其目的正是為了維護奴隸社會的等級制度。孔孟之徒在《三字經》中宣揚君正臣義、父慈子孝的封建倫理,鼓吹“夫唱婦隨”的反動謬論,把男女說成是主從關系,把女子當做男子的附屬物。說什么:“彼女子,且聰敏。爾男子,當自警。”在這里孔孟之徒雖然編造了一些宣揚地主官宦之家的小姐如何能辨琴,詠詩的故事,但仍然掩蓋不了他們鄙視廣大勞動婦女的反動思想。
歷代反動統治者和孔老二是一個鼻孔出氣。長期以來,他們把政權、族權、夫權、神權這四條精神鎖鏈套在婦女身上,把婦女壓在階級社會的最底層。他們宣揚什么“三綱五常”“三從四德”(三從:在家從父親,出嫁從丈夫,夫死從兒子。四德:婦德,婦言,婦容,婦功),散布什么“女子無才便是德”、“婦女不出三門四戶,只能在家做飯織布”,胡說什么“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根扁擔抱著走”“娶到的妻買到的馬,由夫騎來由夫打”等等,用這些封建禮教,從頭到腳把婦女捆得死死的使她們在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生活上受虐待,整天抬不起頭,直不起腰,聽人擺布,任人愚弄。
毛主席教導我們:“全國婦女起來之日,就是中國革命勝利之時。”“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
在社會主義新中國,廣大勞動婦女,從階級壓迫和封建禮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做了國家的主人,成為推動社會前進的一支強大力量,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她們管理國家大事,挑起革命和生產的重擔,在三大革命運動中,充分發揮了“半邊天”的作用。
1974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