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新書推薦|“拉美思想譯叢”又又又上新了,這次是令博爾赫斯欽佩不已的大師烏雷尼亞的《尋找我們的表達》

[多米尼加] 佩德羅·恩里克斯·烏雷尼亞 · 2022-08-11 · 來源:海螺Caracoles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尋找我們的表達》中,恩里克斯·烏雷尼亞還論述了如何在具有多元性的西語文學中確立評判的標準(也就是他所說的“值表”?)、如何重新評估與選擇文學經典、戲劇發展的歷史、阿根廷等國家的教育改革等問題,我們在導論中不宜贅述,僅是拋磚引玉,相信讀者在對這位嚴謹而淵博的學者的閱讀中會有更多新的洞見,獲得各自的體悟。

  譯者導讀

  蔡瀟潔

  佩德羅 ·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1884—1946)是 20世紀西語美洲一位重要的批評家和文學史編者,也是美洲現代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創作涉及詩歌、散文等不同體裁,但文學史批評、教育研究和涉及語言與文化問題的各類雜文才是他寫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他的《尋找我們的表達》(1928年)、《西語美洲文化史》(Historia de la cultura en la América hispánica, 1945)和《西語美洲文學流派》(Corrientes literarias en la América hispánica, 1947)等著作是從事 20世紀西語美洲文學史研究者不可忽略的重要文獻。

  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于 1884年 6月 29日出生于加勒比島國多米尼加共和國的首都圣多明各。他的父親弗朗西斯科 ·恩里克斯(Francisco Henríquez y Carbajal)是一位熱衷文化事業、積極參政的醫生,曾任多米尼加外交部長,并在短時間內出任過共和國臨時總統,后因美軍對多米尼加的占領而被迫流亡。他的母親薩洛梅 ·烏雷尼亞(Salomé Ureña)則是一位非常有聲望的多米尼加女詩人、教育家,曾在圣多明各建立起一所師范學校和一所女子學院。這個家庭文化氛圍濃厚,當時教育、文化領域的知名人士例如霍斯托斯(Hostos)等人都曾是座上客。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十一歲之前一直接受父母的家庭教育,他從童年時起就對戲劇、文學懷有強烈的興趣,并且發展為終生從事的事業,他的兩個兄弟弗蘭(Fran)和馬克斯(Max)后來也都在文學領域耕耘。然而安穩的童年只是短暫的一瞬,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的祖國多米尼加始終經受著殖民與后殖民的復雜歷史,國力弱小,政治經濟長期起伏動蕩①,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幾乎終其一生都在不斷流亡,他人生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自己的國家之外度過的。1901年至 1904年,他在紐約生活和接受教育,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學習英語、戲劇、文學等課程,在美國所感受到的學術文化以及早期對維多利亞時期英國文學的閱讀對他后來多元文化背景和開闊學術視野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1904—1906年,他隨家人生活在古巴,積極參與當地的文化活動,嘗試撰寫文學批評等;二十歲時在古巴出版了第一本書《批評隨筆》(Ensayos críticos)。1906—1914年,他生活在墨西哥并在那里開展了一系列重要的文化工作;1914—1916年,他被迫卷入多米尼加國內復雜的政治活動中,隨著 1916年美軍占領多米尼加,其父當選共和國臨時總統后又被迫流亡,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也因此遷往美國;1917—1920年,他在明尼蘇達大學學習、任教,并獲得文學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西班牙語詩歌中的不規則韻律;1921年,他受巴斯孔塞洛斯邀請重返墨西哥,三年后又遷往阿根廷;從 1924年到 1946年的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阿根廷度過,直到逝世。②

  墨西哥和阿根廷是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從事學術及文化活動以及對西語美洲文化產生影響最重要的平臺,他在這兩個國家與其他同時代西語美洲知識分子阿方索·雷耶斯、巴斯孔塞洛斯等相互交流、共同組建文化機構、興辦文化活動、發表學術觀點;他的個人經歷如同一塊重要拼圖,參與構建了 20世紀上半葉西語美洲現代主義的文化版圖。

  1906—1914年,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第一次居住墨西哥期間參與的主要文化活動包括:參與《公正報》(El Imparcial)和《現代雜志》(Revista Moderna)的編撰工作;1907年,參與組建墨西哥會議協會(Sociedad de Conferencias),這個由墨西哥杰出知識青年組建的團體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被認為是著名的青年協會(Ateneo de la Juventud)的前身③,他們組織研討關于希臘文化、實證主義、人文主義文化等當時知識界最為關心的問題;恩里克斯·烏雷尼亞還一直致力于羅多的《愛麗兒》在多米尼加、古巴、墨西哥等地的出版與傳播,他于 1908年發表的文章《愛麗兒》是闡釋這部經典作品的重要文獻;1909年,作為核心成員組建墨西哥青年協會。青年協會是推動墨西哥現代主義運動的重要文化組織,其成員包括律師、史學家、畫家、文學家等近百人,而阿方索 ·雷耶斯、安東尼奧 ·卡索、何塞 ·巴斯孔塞洛斯和恩里克斯·烏雷尼亞等則是這個組織最核心的成員。在青年協會中,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對于西語美洲身份問題的思考獨具一格,他提出具有多元包容性的“美洲烏托邦”理念④,主張在充分認識到各國家間差異的基礎上捍衛中南美洲國家的共同利益,構建自己的文化身份,“通過無數仁人志士滿懷信仰的不懈努力與精誠合作”,實現“對完美的追求”和現代化的理想。⑤

  作為語言學者,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在這段時間還進行韻律學研究,在《現代雜志》發表文章《十一音節詩》等。在文學方面,他直接參與了對墨西哥文學經典的重新定義,例如對阿拉爾孔“國家化”的研究等。他還受邀與路易斯 ·G. 烏爾比納⑥和尼古拉斯 ·蘭格爾⑦共同編著《百年選集》(Antología del Centenario, 1910),這是墨西哥國家政府組織編寫的一部獨立時期墨西哥文學選集。此外,他還與其他青年協會成員一起參與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改革、興建墨西哥人民大學以及參加關于知識分子社會職責的大辯論等重要文化事件。1912—1914年,他先后在墨西哥大學、經濟管理高等學校和高級研究國立學校工作和任教。1921年,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在巴斯孔塞洛斯邀請下從美國返回墨西哥,積極投身到墨西哥文化改革大潮中。1922年他隨巴斯孔塞洛斯等到達阿根廷拉普拉塔大學并宣讀了他關于“美洲烏托邦”的著名論述,不久后又發表相關主題文章《正義的祖國》(“Patria de la Justicia”, 1924)。在此期間他還出版了論述西班牙語相關問題的雜文集《在岸邊我的西班牙》(En la Orilla. Mi España, 1922)等。1924年,因墨西哥政局動蕩以及與巴斯孔塞洛斯日益嚴重的思想分歧,他辭去大學的職務,前往阿根廷。在阿根廷,他先后在拉普拉塔大學和布宜諾斯艾利斯語言文學學院(Instituto de Filología)任教,并繼續活躍于知識界,他與亞歷杭德羅 ·科恩(Alejandro Korn)和博爾赫斯的友誼為人所樂道,埃內斯托 ·薩巴托(Ernesto Sábato)等后來聲名鵲起的作家都曾是他的學生;他也與作家群體交往頻繁,報刊撰寫文章并參與組建《南方》雜志。他與阿瑪多 ·阿隆索(Amado Alonso)共同編寫的《卡斯蒂利亞語語法》(Gramática castellana, 1938—1939)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他還在阿根廷重要出版社洛薩達出版社(Editorial Losada)編選出版了《世界文學與思想經典一百部》(Las cien obras maestras de la literatura y del pensamiento universal, 1938),以促進世界文學在西語美洲的傳播。⑧

  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在阿根廷期間發表的其他重要作品還有《美洲烏托邦》(1925)、《尋找我們的表達》(1928)、《西班牙語、美洲、種族和文化研究》(Observaciones sobre el español, América, raza y cultura, 1934)、《圣多明各的文化與殖民文學》(La cultura y las letras coloniales en Santo Domingo, 1936)、《阿根廷經典選集》(Antología clásica argentina, 1940)、《西班牙的鼎盛時期》(Plenitud de España, 1940)等?!段髡Z美洲文學流派》(1945)和《西語美洲文化史》(1947,去世后出版)則被認為是他學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⑨

  恩里克斯·烏雷尼亞是一位專注而勤勉的學者,在與阿方索 ·雷耶斯的通信中,他曾抱怨日益繁重的學術工作逐漸侵蝕著自己的健康。晚年,他奔波于拉普拉塔和布宜諾斯艾利斯兩所學校任教,往返于兩地的火車是他慣常搭乘的交通工具。1946年 5月 11日,這位辛勤而疲憊的大師在列車上因突發腦溢血離開了人世。⑩

  1966年,以他名字命名的佩德羅 ·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國立大學在多米尼加建立;1971年,多米尼加設立國家圖書館,并將其命名為佩德羅 ·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國家圖書館,這是他的祖國多米尼加共和國對這位為西語美洲現代文化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的思想家、人文主義者和學者所表達的敬意。

  前面已經提到,《尋找我們的表達》是恩里克斯·烏雷尼亞的代表性著作,被認為是論述現當代西語美洲文學與文化史的經典文獻。該書于 1928年由阿根廷重要出版社巴別塔( Editorial Babel)出版,確定了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作為“現代文化的思想者”的聲望和地位。它也是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流傳最廣的作品之一,尤其是最前面的兩篇即《不滿與承諾》和《我們的文學史之路》,都曾單獨成篇,被各類選集、研究、評論頻繁征引,兩篇文章產生的影響甚至有超過該書整體的勢頭。

  這本書原版題為《雜文六章:尋找我們的表達》,但是從目錄就可以看出,實際收錄的文章共九篇。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在全書末尾的“結語”里也做出了說明,但為避免讀者在閱讀時產生疑惑,我們不妨在“導讀 ”中提前介紹一下:本書收錄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從事文學工作十五年中分散發表的文章,來自報紙雜志、學術會議或他在某些書籍中撰寫的序言。“雜文六章”其實指的是全書九篇文章中的前六篇。這六篇雜文又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題為“方向”,包括《不滿與承諾》《我們的文學史之路》《走向新戲劇》三篇;第二部分題為“人物”,同樣包括三篇文章,分別是《堂胡安 ·魯伊斯 ·德·阿拉爾孔》《恩里克 ·岡薩雷斯 ·馬丁內斯》和《阿方索·雷耶斯》。除此之外,該書收錄的其他文章包括兩篇“阿根廷筆記 ”:《阿根廷友人》紀念英年早逝的阿根廷作家埃克托爾 ·里帕 ·阿爾貝蒂,《當代阿根廷詩歌》是對胡里奧·諾亞的《阿根廷當代詩歌選集》(1926年)的評價;最后一篇文章題為《美國文學二十年》,是對 20世紀前二十年( 1907—1927)美國文學的概述與評價。在作者看來,一個共同的主題使這九篇文章產生了內在聯系,那就是“這些雜文因為我們的美洲的精神這個基本主題而產生聯系:它們是關于我們的表達的研究,過去的和未來的表達”;《美國文學二十年》則“作為某種對比”,構成對這個重大問題的補充。

  本書書名是作者的好友和這本選集的編纂者塞繆爾·格魯斯伯格所擬。很多學者都認為,這個書名無疑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概括,因為“西語美洲的表達”不僅是本書的主題,同時還是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在整個學術生涯中持續關注的一條主線與核心問題。眾所周知,由于西語美洲的殖民歷史及其復雜的文化基礎等多種因素,這一地區的文化具有多元雜糅性特征,而隨著 19世紀以來宗主國逐漸式微,拉美各國紛紛“走出殖民的濃霧”,實現政治上的獨立,于是繼政治獨立之后的“文學獨立”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在《尋找我們的表達》中對西語美洲的“文學史之路”進行了梳理,陳述了西語美洲文學曾經和當時正在嘗試的各種路徑和此前做出的努力,思考并分析文學所面臨的問題,并試圖在由過去和現狀構成的復雜版圖中廓清美洲文學未來的發展方向,或者更確切地說,提出文學創作的某種標準并勾畫一幅理想的藍圖。

  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以敏銳的眼光,在異彩紛呈的諸多文學潮流、主義和作品中高屋建瓴,總能抓住關鍵性的問題,例如繼政治和精神的“獨立”之后,西語美洲如何實現文學的獨立?西語美洲說著“從西班牙學來的語言”,卻想要“說出自己的話語”,怎樣才能做到不會在“一場領導權不在我們手中的合唱里迷失自我”?在“歐洲主義者”的歐化渴望和印第安人或“克里奧爾主義者 ”對本土的執著之間如何取舍?西語美洲文學的未來究竟路在何方?

  每個問題的提出都似乎把準了時代的脈搏,正中要害。而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不僅只是一個“診斷者”,同時還是一個“指引者”,他所給出的解決方案令人深思。他提出西語美洲“有權繼承西方文化的所有成果”,不能局限于封閉的克里奧爾主義和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故步自封,同時,他認為每個民族應該在文學表達方面“定義各自獨特的特征”,并提出“各個民族的原初特征源自他們的精神本質和他們天生的活力”。他主張美洲應在不隔斷本土與歐洲,尤其是與西班牙的聯系的基礎上尋找自己的表達,這種視野體現出一種開闊的格局和綜合的眼光,能夠整合不同的文化因素,將不同與個性統一于相對的整體之中,使人感受到一種包容的態度和追求平衡與和諧的理念。實際上,對于“民族的與世界的 ”或者說“全球化與文化個性”之二元關系這個時代性經典命題,與恩里克斯·烏雷尼亞同時代的思想家如何塞·巴斯孔塞洛斯、阿方索·雷耶斯、薩穆埃爾·拉莫斯、安東尼奧·卡索等也都有豐富闡述而且各有建樹,恩里克斯·烏雷尼亞的論述與其同時代人的觀點相互激發與影響,而且有繼承自何塞·恩里克·羅多的思想,有學者提出他的貢獻在于從“表達”的角度對“西語美洲主義”(hispanoamericanismo)進行闡釋,是對從 19世紀開始涌現的種種“文學美洲主義”思潮的豐富與創新。他對文學中“純粹的表達”的追尋既是達成其“烏托邦”理念的實現方式,也是確立西語美洲文化身份構建與自我認同的一種重要途徑。?

  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所提出的“尋求我們獨特而純粹的表達”的不二法門、唯一的秘訣:“那就是深入地耕耘,努力使表達變得純粹,深入到我們想說的事物的根源,帶著對完美的渴望去潤色、去定義。”原是如此簡潔而質樸的道理,在今天讀來依舊無可辯駁,絲毫不覺得過時,因為這番言說正是準確命中了藝術創作的魅力和本質之所在。

  最后,譯者還想略微提及這本書所體現的風格與格局問題。相信讀者在閱讀中自會發現,“審慎”(discreto) 是一個在書中頻繁出現的詞。恩里克斯·烏雷尼亞認為這是一種極高的褒獎,當他在論述墨西哥文學、阿拉爾孔?的戲劇特質、詩人恩里克 ·岡薩雷斯 ·馬丁內斯?的精神時都曾用到這個詞。文字承載著品格與精神,而這個詞也可用來概括我們在閱讀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時所獲得的印象:審慎低調、簡潔準確,但同時擁有強大的力量。這種強大來自開闊的視野和理性、客觀的態度,盡管來自加勒比小國,長年流亡在外,但他從未表現出弱勢的自卑與狹小,而是以一種克制但堅定的姿態宣布自己作為西方世界知識分子的同等地位,以平等甚至更加高屋建瓴和富有遠見的視野冷靜評判,并進行大膽而審慎的表達,這種胸襟與情懷在 20世紀初的西語美洲知識分子中是有突出代表性的;同時,他還有能力用十分嚴謹而豐富的細節進行佐證,他對大量人名、作品、流派的博聞強識和精準選擇與征引令人嘆服,展示出淵博的學養和非常扎實嚴謹的治學功力。博爾赫斯就曾贊嘆說,在他看來,似乎沒有什么書是恩里克斯·烏雷尼亞沒有讀過的;馬里亞特吉?也稱:“在對這些國家文學活動的一眾批評中,佩德羅·恩里克斯·烏雷尼亞所代表的品評方式獨具風格,最不可或缺。”

  在《尋找我們的表達》中,恩里克斯·烏雷尼亞還論述了如何在具有多元性的西語文學中確立評判的標準(也就是他所說的“值表”?)、如何重新評估與選擇文學經典、戲劇發展的歷史、阿根廷等國家的教育改革等問題,我們在導論中不宜贅述,僅是拋磚引玉,相信讀者在對這位嚴謹而淵博的學者的閱讀中會有更多新的洞見,獲得各自的體悟。

  此譯本以“橘色天空”出版社( Cielonajanra)2016年紀念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逝世 70周年的版本為參考,附錄中收錄了博爾赫斯和馬里亞特吉在此書首版發行后撰寫的書評,也感謝“橘色天空 ”出版社的授權。本譯本中的注釋如無明確標示,均為譯者加注。感謝“拉美思想譯叢 ”的兩位主編滕威與魏然和本書責編張婧易,他們的鼓舞與大力協助使得這本書作為譯叢的第三冊成為可能;感謝首都師范大學西語系外教、阿根廷詩人芥末(Guillermo Bravo)和法語系同事朱軼青老師,他們對書中某些術語的翻譯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感謝本書的每一位讀者,您對譯文中可能出現的疏漏的指導與寶貴建議將是我們改進的動力。

  【注釋】

 ?、俣嗝啄峒庸埠蛧?19世紀后半葉至 20世紀初的歷史復雜起伏:共和國成立(1844)后數十年間不斷遭受鄰國海地的侵襲( 1844—1856),后又經歷西班牙殖民的反復(1861—1865)和美國的長期干預甚至直接占領( 1916),國內政黨斗爭劇烈,政權頻繁更迭,經濟震蕩,內憂外患不斷。

 ?、贠lvera, Mariana Brito. “Vida y narración Los modelos de realidad vital en las Memorias de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Hybris: revista de filosofía, Vol. 8, No. Extra 1, 2017, págs. 313—346.

 ?、矍嗄陞f會( Ateneo de la Juventud, 1909—1914),前身為會議協會( Sociedad de Conferencias, 1907),后更名為墨西哥協會(Ateneo de México, 1912),它是一個民間文化組織,同時也是一個由青年知識分子構成的群體,他們通過舉辦學術會議、公開辯論、沙龍聚會等文化活動對實證主義傳統進行政治、哲學反思與批判,同時大力推動教育改革,對墨西哥當代文化的發展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

  ④Henríquez Ureña, Pedro. La utopía de América, La Plata: Ediciones de la Estudiantina. 1925.

  2 Moya López, Lura A.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la identidad cultural hispanoamericana en ‘La utopía de América’”. Estudios de historia moderna y contemporánea de México, No. 20, 2000, págs. 67—100.

 ?、萋芬姿?·G.烏爾比納(Luis G. Urbina, 1864—1934),墨西哥作家、詩人、評論家,曾擔任墨西哥國家圖書館長。

 ?、蘼芬姿?·G. 烏爾比納( Luis G. Urbina, 1864—1934),墨西哥作家、詩人、評論家,曾擔任墨西哥國家圖書館館長。

 ?、吣峁爬?·蘭格爾(Nicolás Rangel, 1864—1935),墨西哥歷史學家。

 ?、郍uerrero Guerrero, Eva. “Reedición de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Revista de literatura

  espa.ola, hispanoamericana y teoría de la literatura, No 17, 2012, págs. 197—202.

 ?、酑arilla, Emilio. “Sobre Pedro Henriquez Ureña en su centenario”, THESAURUS, tomo XXXIX, 1984, págs. 311—316.

  ⑩Barbadillo de la Fuente, María Teresa. “Reencuentro con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 Cauce. Revista de Filología y su didáctica, No.14—15, 1992, págs. 585—598.

  ?Díaz Quiñones, Arcadio. “Pedro Henríquez Ureña y las tradiciones intelectuales caribe.as” . Revista Letral, No. 1 (Número misceláneo) , 2008, págs. 64—80.

  ?胡安 ·魯伊斯 ·德·阿拉爾孔( Juan Ruiz de Alarcón, 1572/1581—1639),黃金世紀著名劇作家。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對阿拉爾孔的研究詳見本書《堂胡安 ·魯伊斯·德·阿拉爾孔》一章。

  ?恩里克 ·岡薩雷斯 ·馬丁內斯( Enrique González Martínez, 1871—1952),墨西哥現代主義詩人、外交家。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稱其為墨西哥詩歌的“六大神明”之一,對其創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詳見本書《恩里克 ·岡薩雷斯 ·馬丁內斯》一章。

  ?何塞 ·卡洛斯·馬里亞特吉(José Carlos Mariátegui, 1894—1930),秘魯思想家、作家、秘魯社會黨(1930年改稱秘魯共產黨)創建者,代表作為《關于秘魯國情的七篇論文》(Siete ensayos de interpretación de la realidad peruana, 1928)。

  ?“值表”(tabla de valores)一詞在本書中多次出現,當可理解為恩里克斯 ·烏雷尼亞對于作家及其作品在文學與思想價值以及對文學史影響等方面的重要性進行的評估。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日本人妖一区视频 | 亚洲图片在线视频 | 这里有精品综合久久 | 中文字幕国产专区99 | 一级Av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