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資料:《中國共產黨歷史講義》(三六)
第三節 “備戰、備荒、為人民”戰略方針的提出。粉碎XXX形“左”實右路線的斗爭
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的號召
當我們黨堅定地在國際上展開反對帝、修、反的斗爭時,國內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繼續向前勝利發展著。在黨的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的指引下,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推動下,全黨和全國人民,奮發圖強,繼續對國民經濟進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并為逐步地建立獨立的完整的現代化的國民經濟體系創造條件。
自從一九六二年我國克服了由三年嚴重的自然災害和蘇修叛徒集團的背信棄義所造成的嚴重困難,使國民經濟開始好轉,并在國民經濟調整工作中取得了決定性的成就之后,一九六三年又取得了更大的勝利。全黨和全國人民進一步貫徹執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的總方針,堅決地把發展農業放在首要地位,把工業部門的工作繼續轉移到以農業為基礎的軌道上。國家對農業的投資和貸款,比一九六二年增加了約四分之一。黨還派遭大批干部、工人、知識分子、各行各業的工作人員以及城市閑散勞動力,去建設農村,下鄉上山,形成了巨大的熱潮。同一九六二年相比,工業部門為農業增產了化學肥料百分之三十九,農業機械百分之二十以上,農村用電量也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在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下,人民公社充分發揮集體經濟的優越性,自力更生,挖掘潛力,爭取農業豐收。這一年,全國多數省區又遭受不同程度的水旱風蟲等災害,一部分地區,例如山西河北的太行山區和海河流域,還遭到了歷史上少見的嚴重災害。但是,由于廣大貧下中農的努力,由于人民公社抗災能力的增強,出現了不少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單位,農業生產的總產量仍然有了增長,糧食產量繼續有所增加,棉、麻、煙、糖等主要經濟作物的增長速度更大。農業戰線上的新成就,為工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整個工業生產也穩步上升。在主要工業產品中,汽車、水泥、棉紗、電站設備等的產量,比一九六二年增長百分之二十以上,鋼、原油、拖拉機等增長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許多主要工業產品的質量進一步有所提高,產品的品種也有所增加。市場情況也有了顯著好轉,全國有百分之四十的職工增加了工資。國家財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結余。這一切,使一九六三年成了我國國民經濟開始全面好轉的一年。
這個偉大的勝利是毛主席革命路線的勝利,是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在這一年中,從工農兵中涌現出一大批學習毛主席著作,掌握毛澤東思想的先進代表。二月二十八日,毛主席親筆題詞,發出了“向雷鋒同志學習”(轉引自《新華月報》一九六三年第三號)的號召。五月,國防部授予上海“南京路上好八連”以光榮稱號。尤其重要的是,在工農業戰線上,大慶和大寨這兩個光輝的典范在斗爭中經受了各種考驗,不斷勝利前進,充分顯示了毛澤東思想武裝工人農民的無比威力。
在和內外敵人作艱苦斗爭中成長起來,并取得輝煌成就的大慶工人和大寨貧下中農,是中國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的光輝榜樣。他們代表了中國人民的方向,在他們的身上閃耀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而這一代頂天立地的英雄的產生,是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真正掌握了群眾的結果。在他們身上,凝結著我們黨多年來的革命傳統,他們的成就是和認真學習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的努力分不開的。大慶和大寨的成功經驗,是對各條戰線的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有著普遍的指導意義的。
偉大領袖毛主席及時總結了這個寶貴的經驗,從一九六三年底到一九六四年初,先后多次發出指示,提出了“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全國學人民解放軍,加強政治思想工作”(轉引自《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的偉大號召。一九六三年十二月,毛主席提出,國民經濟各部門,首先是工業交通部門,要從上至下(即從部到廠礦),都學解放軍,都設政治部、政治處和政治指導員,發揚三八作風,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同月,毛主席、黨中央指示全黨,要加強相互學習,克服固步自封、驕傲自滿。指出,虛心學習外省、外市、外區、外單位的先進經驗,是發展我國經濟、政治、思想、文化、軍事、黨務的主要方法之一,并號召全國學習石油工業部的先進經驗。
毛主席的這些指示解決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一個方向性的問題。按照這個指示,無論在工業、農業、商業、科學、文教等各個系統和黨政機關、人民團體中,都必須象解放軍那樣,象大慶油田、大寨大隊那樣依靠黨的領導,開展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經常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廣大干部和群眾,增強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內部的團結,建設革命的階級隊伍。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奮發圖強,開展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以建設強大的杜會主義國家。在毛主席的偉大號召下,一九六四年,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和學大慶、學大寨的運動互相結合著發展起來。黨開始在工業交通戰線上從上至下初步地建立了政治工作機
關,加強了政治思想工作。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革命精神大為振奮,企業、事業的面貌發生了大變化,從而推動了工業生產建設的新高潮的發展。一九六四年中,不但產品的數量有了發展,而且品種、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許多薄弱環節加強了,許多缺門補齊了,調整國民經濟的任務已經基本完成。在農業戰線上,隨著四清運動的發展,社會主義陣地進一步鞏固,農田水利建設卓有成效,生產也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一九六四年,我國農業獲得了自一九六二年以來連續第三年的豐收。財貿戰線也進一步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科學技術的發展同樣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一九六四年十月十六日,我國爆炸了一顆原子彈,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這集中表現了我國科學技術和工業生產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和國防現代化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這一次核試驗的成功,打破了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妄圖壟斷核武器的迷夢。十月十六日,我國政府發表聲明,指出中國發展核武器是為了防御,中國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且重申了關于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的主張。中國人民的這一重大成就和對這個重要問題的原則立場,極大地鼓午了世界革命人民,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現代修正主義和各國反動派。
“備戰、備荒、為人民”戰略方針的提出
隨著國民經濟調整任務的基本完成,我國已經面臨著一個發展國民經濟的新時期。我國自一九五七年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之后,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在黨的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的指引下,到一九六○年就提前兩年基本上完成了。蘇修叛徒集團對我國施加政治壓力,停止經濟授助,更加激發了我國人民奮發圖強、自力更生的精神。全國人民更高地舉起了社會主義建設總路線的旗幟,戰勝了各種嚴重困難,更好地組織和發展了自己的國民經濟。經過了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六三年的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工作,我國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各個方面的相互關系更為協調,鞏固了第二個五年計劃前三年國民經濟大發展中所取得的巨大成績,把整個社會主義建設轉移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礎上。我國的國民經濟不僅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而且由于擺脫了對外的依賴而可以完全獨立自主地實行有計劃的建設。因此,從一九六四年初夏起,黨就開始研究組織國民經濟新發展和新高漲的問題。擬定第三個五年計劃的任務,已經歷史地提到我們黨的面前了。
經過充分的準備,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到一九六五年一月四日舉行了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議通過了一九六五年度國民經濟計劃的主要指標,并決定更加深入地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開展比、學、趕、幫和增產節約的群眾運動,大力組織工農業生產的新發展,完成和超額完成一九六五年的國民經濟計劃,為一九六六年開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作好準備,保證和促進各項社會主義事業的順利發展。
在大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周恩來總理傳達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毛主席指出:“人類的歷史,就是一個不斷地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發展的歷史。這個歷史永遠不會完結。在有階級存在的社會內,階級斗爭不會完結。在無階級存在的社會內,新與舊、正確與錯誤之間的斗爭永遠不會完結。在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范圍內,人類總是不斷發展的,自然界也總是不斷發展的,永遠不會停止在一個水平上。因此,人類總得不斷地總結經驗,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前進。停止的論點,悲觀的論點,無所作為和驕傲自滿的論點,都是錯誤的。其所以是錯誤,因為這些論點,不符合大約一百萬年以來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事實,也不符合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自然界(例如天體史、地球史、生物史,其他各種自然科學史所反映的自然界)的歷史事實。”(轉引自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日報》)
毛主席的這個重要指示,以徹底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指引我們在階級斗爭、生產斗爭和科學實驗三大革命運動中不斷實踐,不斷總結經驗,認識客觀規律,迅速地把我國建設成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向著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邁進。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遵照毛主席的指示,提出了發展我國國民經濟的宏偉的遠景設想,這就是:從第三個五年計劃開始,第一步,用十五年時間,在一九八○年以前,建成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步,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使我國國民經濟走在世界的前列。
這個宏偉的目標,是必須用中國人民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地來實現的。還在一九六四年秋,毛主席便提出了“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轉引自《紅旗》雜志一九六九年第十期)的號召。周恩來總理在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傳達了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我們不能走世界各國技術發展的老路,跟在別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們必須打破常規,盡量采用先進技術,在一個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我國建設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的強國。”(轉引自一九六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人民日報》)走中國自己工業發展的道路,就是按照我國的具體情況,依靠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和集體智慧,充分地有計劃地利用本國一切可能利用的資源,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工業。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決不是不要學習外國的經驗。毛主席一貫教導我們:一切國家的好經驗我們都要學,不管是社會主義國家的,還是資本主義國家的,這一點是肯定的。但是,學習的時候用腦筋想一下,學那些和我國情況相適合的東西,即吸取對我們有益的經驗,我們需要的是這樣一種態度。我們的“學”,是“洋為中用”,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學是為了創,為了趕上和超過他們。
為了指導國民經濟建設的長遠規劃,使整個國民經濟建設能適應國內外階級斗爭形勢的客觀需要,毛主席在一九六五年夏提出了“備戰、備荒、為人民”(轉引自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四日《人民日報》)三項根本要求,作為我國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戰略方針。這個戰略方針充分考慮了當代世界矛盾的發展和國際形勢演變的基本趨勢,也總結了我國國內建設的歷史經驗。它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等方針一樣,具有根本的和長遠的指導意義。
這個戰略方針的制定,首先考慮到整個國際形勢在東風壓倒西風的總趨勢下的進一步的發展。這時,隨著世界人民反帝反修革命斗爭的迅猛發展,形勢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世界上的各種政治力量正在發生急劇的大動蕩、大分化、大改組,各種矛盾正在日益激化。革命的因素正在增長,戰爭的危險也在日漸發展。這個基本形勢,規定了我國人民堅持反帝反修斗爭、支援世界人民革命的偉大任務,也向我們表明,世界戰爭的威脅正嚴重地存在著,我們必須對此有所準備。我們的整個國民經濟的建設,必須立足于支援世界革命、粉碎帝修反的任何規模的侵略戰爭這個基本點上。這就是把備戰當作戰略方針的一個基本問題的依據。
毛主席提出的這個戰略方針,還總結了建國以來我國人民同自然界作斗爭的經驗,指出在物質上要留有足夠的儲備,以豐補歉,準備好戰勝災荒,以保障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勝利進行,保證在一旦進行反侵略戰爭時,全軍和全國人民有足夠的物質基礎。這個戰略方針,進一步明確規定了社會主義建設的目的,是為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服務,為中國和世界人民大多數謀利益。
為了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毛主席提出了關于全黨抓軍事,實行全民皆兵(轉引自《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一次全體會議公報》)的號召。指示各級黨委都要認真地抓軍事工作,抓民兵工作,批判那種“只搞文不搞武”,“只要錢不要槍”的錯誤傾向。針對XXX一伙的“民兵的中心任務就是全力搞生產”,“民兵無用”,“民兵過時”等反對武裝群眾的謬論,毛主席重申一九六二年發出的民兵工作要做到組織落實、政治落實、軍事落實(轉引自一九六七年八月六日《解放軍報》)的指示,號召各級黨委要把民兵搞好。首先是組織落實,要有基干民兵,有普通民兵,有兵有官。要有組織,有班、排、連、營、團、師。第二是政治落實。要做好政治工作,要設政治委員、教導員、指導員。要做人的工作,分清好人壞人。第三是軍事落實,要有手榴彈,有輕武器,要搞訓練,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毛主席關于民兵工作三落實的指示,指明了民兵建設的方向,規定了民兵建設的任務。這些指示,在城鄉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得到了貫徹,從而大大地加強了人民武裝的建設。
為了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毛主席還提出了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體系和布局問題。毛主席指示全黨,在進行工業建設和其他建設的時候,必須要有敵情觀念和戰備觀念,要有縱深的配備和戰略部署,不僅要有國家的戰略后方,而且各省市自治區、各協作區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后方。“地方應該想辦法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首先是協作區,然后是許多省,只要有條件,都應建立比較獨立的但是情況不同的工業體系”。(轉引自《紅旗》雜志一九六九年第十期)要正確處理沿海工業和內地工業、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關系,使全國工業部署逐步平衡起來,有一個合理的布局。在加速經濟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強國防建設。工業建設要注意做到平時和戰時相結合,民用與軍用相結合。各省都要搞軍事工業,先搞修理,后搞制造。要改變舊中國留下的“南糧北調”和“北煤南運”的不合理現象。把大小三線建設好,一旦帝修反發動侵略戰爭,我們就有許多可靠的大大小小的工業基地,有充分的物資供應,有更寬廣的回旋余地,使敵人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毛主席、黨中央的領導下,全國和各協作區的戰略后方基地的建設,迅速開展起來了。為了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毛主席重申了“一定要有儲備糧,年年儲一點,逐年增多”(轉引自一九六七年五月三十一日《人民日報》)的指示。除了國家儲備之外,還必須動員人民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民儲備糧食,實現藏糧于民的要求。人民公社要組織廣大社員努力增產,厲行節約,在完成商品糧交售任務和適當提高口糧標準的條件下,努力儲備糧食。搞好積糧工作,在反侵略戰爭中,就可以為贏得戰爭勝利打好物質基礎;在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就能以豐補歉,戰勝災荒,在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斗爭中,就能使群眾更加信賴社會主義集體經濟,農村社會主義陣地就會更加鞏固。廣大貧下中農積極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增產不忘積糧,平時想到戰時,豐年想到歉年,自覺地堅持儲糧,普遍建立小糧倉,為備戰備荒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偉大領袖毛主席提出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從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出發,進一步闡明了社會主義生產的目的,科學地體現了社會主義基本經濟規律,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它指導著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沿著馬克思列寧主義路線,勝利前進。
《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的發布。粉碎XXX形“左”實右路線的斗爭
反對帝修反的斗爭和國內社會主義革命與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都是在黨內兩條路線的不斷斗爭中取得的。在這幾年中,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同XXX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斗爭也進一步深入地開展了。
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以后,XXX一伙繼續頑固地推行修正主義路線。他們把革命和建設對立起來,只講建設,不要革命,只講發展生產力,不準改革生產關系,只講生產斗爭,不搞階級斗爭,竭力宣揚“業務掛帥”、“技術第一”。說什么:“企業的第一位任務是生產,生產不好,政治是空的。”他們把精神和物質對立起來,只講物質因素,不講精神因素,見物不見人。他們主張“物質刺激”、“鈔票掛帥”,叫嚷什么“只講政治掛帥,不講物質刺激,工人什么也看不到,生產能上來嗎?”他們追隨蘇修叛徒集團,完全否定無產階級政治掛帥,妄圖把社會主義建設引到資本主義的邪路上去。全國范圍的學大慶,學大寨,學人民解放軍的群眾運動的興起,逼得XXX之流不敢再公開鼓吹“利潤掛帥”,“生產第一”,于是就改頭換面,玩弄起折衷主義的把戲,來反對無產階級政治掛帥。這種折衷主義,用二元論冒充馬克思主義的兩點論,把矛盾的雙方并列起來,抹煞它們的主次之分。他們否認政治與業務這一對矛盾中,政治總是居于統帥的地位。主張“政治和業務都第一”,“輪流突出”,“在一個時期以某一種為主”,妄圖把政治這個靈魂抽掉。這兩條路線、兩種世界觀的斗爭,在實際工作中的各個方面都尖銳地進行著。
(原注:薄XX《在全國工交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六年
薄XX《在修改〈工業七十條〉大組會上的發言》,一九六五年三月)
在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發展道路問題上也存在著尖銳的斗爭。XXX一伙對抗毛主席“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轉引自《紅旗》雜志一九六九年第十期)的偉大方針,他們拜倒在資產階級腳下,否定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鼓吹洋奴哲學、爬行主義。他們叫嚷發展生產技術要“向資本主義國家學”,“學不到就買”,提倡“靠買外國專利來迅速提高技術水平”。甚至胡說什么“資本主義管理企業的經驗,特別是壟斷企業的經驗要學習”,“打破蘇聯一套,一下子打不破,因為自己沒有一套。”在這條修正主義路線的干擾下,許多部門的工業和基本建設工作,仍然被蘇修的一套理論、規程、程序、制度、方法,嚴重地束縛著。許多單位,不管建設什么項目,總是貪大求全,不注意專業化和協作,不注意采用新技術和新工藝,非生產建設應有盡有,標準又高,結果是用人很多,占地很廣,投資很大,效果甚小。這是基本建設工作中違反正確路線的一個嚴重傾向。
(原注:XXX《在薄XX匯報工業情況時的插話》,一九六三年十月
薄XX《在工交工作會議和工交政治工作會議領導小組匯報時的插話》,一九六五年二月
XXX《在薄XX匯報工業情況時的插話》,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XXX《在計委領導小組匯報計劃工作時的講話》,一九六四年九月)
這時,XXX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千擾特別嚴重地表現在農村四清運動中。
自從《中共中央關于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發布后,各地黨委,按照中央的精神,加強了對運動的領導。各省、專區、縣,都對本地區的運動進行了初步的調查研究,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規劃。各地采取點面結合的方法,以點帶面,分期分批地開展運動。運動的試點單位,有的是一個大隊,有的是一個公社,也有的是一個縣。點上的地區,比較系統地深入地進行了一次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面上的地區,占全國的絕大部分,也一般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教育,并為以后開展系統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打下基礎。一九六四年,全國有百萬以上的干部,深入城鄉基層,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指引下,全國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蓮勃地發展起來了。
正當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進一步在全國展開時,黨內以XXX為頭子的一伙修正主義分子利用他們竊取的權力,對無產階級進行了猖狂的反撲。他們采用反革命的兩面手法,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口號接過去,拋出了一條形“左”實右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妄圖撲滅由毛主席親自點燃的粉碎資本主義復辟勢力的革命烈火。早在一九六三年九月,在XXX的指使下炮制了《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草案)》(即《后十條》),同毛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前十條》相對抗。十一月,XXX又指派資產階級分子王光美,到河北省撫寧縣盧王莊公社桃園大隊“蹲點”。他們經過多次的密謀策劃,到一九六四年七月拋出了所謂《關于一個大隊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經驗總結》(“桃園經驗”)。并在同年九月盜用中央名義,把它批發到全國。還根據這個“經驗”對《后十條》作了修改,拋出了一個《修正草案》,這是一個形“左”實右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的代表作,是反對毛主席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反動綱領。
這條反動路線的主要問題首先是竭力掩蓋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矛盾,公然篡改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性質。XXX胡說什么當前農村的主要問題是所謂“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黨內外矛盾的交叉或者是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交叉”等,用這種奇談怪論來代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個階級、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其目的,是妄圖改變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取消無產階級對資產階級的斗爭,取消無產階級專政,保護階級敵人,復辟資本主義。以這種反動謬論為出發點,XXX提倡在運動中實行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這就是這條形“左”實右的反動路線的主要內容。XXX炮制了所謂“兩面政權”的反動謬論,說什么“現在,‘和平演變’和反革命兩面政權,是敵人和我們斗爭的主要方式”,甚至荒謬地說基層政權已被階級敵人把持的,在華北達三分之一,河北百分之六七十,山西幾乎全部。他把我國廣大地區的無產階級政權說成是“反革命兩面政權”,把廣大干部污蔑為“階級敵人”,為“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制造根據。他們蠱惑人心地叫囂什么“干部的四不清是普遍存在的,大大小小的干部都有問題,不可相信”,別有用心地提倡“不論干部好壞,先斗他幾次再說”,胡說什么“有棗沒棗打三竿,有魚沒魚淘干了看”。而在另一方面,他們對那些貪污盜竊、投機倒把分子,聚賭抽頭、橫行霸道、欺壓貧下中農、拉攏腐蝕干部的壞人,甚至現行反革命分子,卻包庇起來,不準群眾揭發和批判。
(原注:XXX《在湖南省直屬機關及地市委負責干部會議上的講話》,一九六四年八月十日)
為了推行這一條形“左”實右反動路線,在工作作風和工作方法上,XXX極力提倡神秘主義的所謂“扎根串連”,反對群眾路線,反對用階級分析的方法進行調查研究。他公開攻擊毛主席倡導的對社會情況進行調查研究這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已經“過時”了,胡說什么現在“貧下中農,或者是工人”“不向我們說真話”,“用那個開調查會的方法,找人談話,已經不行了。”“調查會調查不出問題來”。他鼓吹“工作隊到村,要從扎根串連開始。”“扎根串連,要做一、二個月的秘密工作。”他們極端害怕廣大革命群眾和干部真正發動起來,害怕牛鬼蛇神被揭露出來,因而千方百計反對群眾運動,實行國民黨式的“訓政”,壓制群眾。
(原注:XXX,《關于社會主義教育問題和兩種勞動制度兩種教育制度問題的報告》,一九六四年八月一日
XXX《一九六四年八月十日的講話》
XXX《在濟南的講話》,一九六四年七月八日
XXX《一九六四年八月一日的講話》)
XXX的這條形“左”實右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歸根到底,就是要把水搞混,搞亂階級陣線,轉移斗爭目標,保護地、富、反、壞、右,保護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過關,在農村中實行資本主義復辟。這是一條把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納入復辟資本主義軌道的路線,是一條瓦解無產階級專政,變無產階級專政為資產階級專政的路線。
這樣,從一九六四年夏天起,XXX帶了王XX先后竄到了十三個省市,到處販賣“桃園經驗”,把它冒充為中央的新精神和新部署,用來強加給全黨,嚴重地干擾了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在這條形“左”實右的反動路線的毒害下,不少革命干部和貧下中農被打成“反革命”,遭到各種體罰以至非法拘留。在一定的地區、一定的時期內,在這條反動路線的干擾下,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遭到了嚴重的損害。
XXX的形“左”實右路線一出籠,在大寨大隊等地方就受到了廣大革命群眾和革命干部中先進分子的抵制和反對。毛主席及時地發現了這個嚴重問題,并領導全黨同志向它展開了針鋒相對的斗爭。一九六四年底,毛主席親自召開了黨的全國工作會議,主持制定了《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即《二十三條》)。這個光輝的文件,粉碎了XXX形“左”實右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撥正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航向,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二十三條》尖銳地批判了XXX歪曲“四清”運動性質的修正主義謬論,明確指出:四清和四不清的矛盾,黨內外矛盾的交叉或者是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的交叉,這兩種提法,沒有說明今天矛盾的性質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性質,因此不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只有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矛盾這一種提法,概括了問題的性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毛主席在講話中針對XXX形“左”實右的修正主義路線,強調指出:“整個過渡時期存在著階級矛盾、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兩條道路斗爭。忘記十幾年來我黨的這一條基本理論和基本實踐,就會要走到斜路上去。”(轉引自《紅旗》雜志一九六六年第十三期)
這個文件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這一個極其重要的原理。毛主席總結了國際和國內無產階級專政歷史經驗所得出的這個新結論,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指明了斗爭的大方向。文件還明確指出:“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有在幕前的,有在幕后的。”支持這些當權派的,“在上面的,有在社、區、縣、地、甚至有在省和中央部門工作的一些反對搞社會主義的人。”(轉引自《紅旗》雜志九六七年第十期)文件提出的這些重要結論,清楚地指明了斗爭的大方向,制止了XXX轉移斗爭目標,打擊一大片,保護一小撮的罪惡陰謀。
《二十三條》針對XXX一伙打擊廣大干部和群眾的錯誤,強調要“依靠工人階級、貧下中農、革命干部、革命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注意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群眾、團結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干部”(轉引自一九六七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人民日報》)。根據毛主席歷來的教導,文件指出,干部的多數是好的和比較好的??创刹浚靡环譃槎姆椒āλ麄円扇烂C、積極、熱情的態度。對于犯錯誤的干部應當采取“說服教育、洗手洗澡、輕裝上陣、團結對敵”的政策。文件明確宣布,不論在什么社隊,不論在運動中或運動后,都不許用任何借口,去反社員群眾。文件針對XXX一伙的神秘主義和亂打亂罰,系統地規定了“四清”運動的工作作法。在整個運動中,省、地、縣級黨委和工作隊,必須逐步做到依靠群眾大多數,依靠干部大多數(包括放了包袱的干部),實行群眾、干部、工作隊“三結合”。工作隊必須在運動中發動貧下中農,組織階級隊伍,發現和培養積極分子,逐步形成領導核心,同他們一道工作。不要冷冷清清,不要神秘化,不要束手束腳,不要只在少數人當中活動,要大膽放手發動群眾。同時,工作要深入細致,不要大轟大嗡“要擺事實,講道理,防止簡單粗暴的做法,嚴禁打人和其他形式的體罰,防止逼、供、信。”(轉引自一九大七年九月十三日《解放軍報》)
文件強調了調查研究的極端重要意義,指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毛澤東同志的這一個教導,是我們在工作中必須遵守的。”“過去我們黨采用的開調查會等行之有效的調查研究方法,應當繼續采用。”從而,徹底批駁了XXX攻擊調查研究的科學方法“過時”了的謬論。
此外,《二十三條》還對搞好運動的標準、運動的部署、點面結合、建立貧下中農協會、農村具體政策以及工作作風、思想方法等問題,分別作了規定。并且指出這個文件的各條內容,原則上也適用于城市的四清運動。
毛主席親自主持制定的這個具有偉大歷史意義的文件的發布,宣告了XXX形“左”實右反動路線的破產。中央工作會議之后,在全國城鄉各地,廣泛和深入地宣講了《二十三條》,使億萬群眾和干部聽到了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聲音。毛主席的革命路線和廣大群眾相結合,保證了運動沿著正確的軌道勝利前進。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戰斗,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取得了偉大的成果,從實踐上解決了一批問題,為無產階級專政下的革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經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資本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遭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廣大工人、貧下中農、革命知識分子和干部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階級斗爭教育,人民公社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和發展,城鄉的社會主義陣地進一步加強了。
但是,XXX一伙并不甘心他們的失敗。當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深入發展的時候,他們打著貫徹《二十三條》的幌子,迫不及待地要使運動“剎車”,并且為地、富、反、壞、右撐腰,打擊貧下中農和革命積極分子,大搞翻案活動,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反攻倒算。他們抗拒毛主席關于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指示,利用職權拚死地捂住黨內兩條路線斗爭的蓋子,不準群眾揭發和批判修正主義路線。因此,在這一次運動中,真正的重點問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戰線上的尖銳斗爭
在政治戰線上和經濟戰線上兩條路線斗爭激烈地進行的同時,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成線上的斗爭,也越來越尖銳起來了。
自從毛主席在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發出了“要抓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階級斗爭”的號召之后,把持著這一條戰線的領導職位的XXX一伙一直千方百計地進行對抗。他們對于幾年來為煽動復辟資本主義而放出的大批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毒草不組織批判,還繼續放任封建主義、資本主義和修正主義思想占領我們的思想文化陣地。
根據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的精神,江同志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直接領導了意識形態領域里的偉大斗爭。一九六三年,江青同志到上海,在柯慶施同志的積極支持下,組織了對“有鬼無害”論和毒草《李慧娘》的批判。接著,江同志率領革命的文藝成士,首先向京劇、芭蕾舞、交響音樂這坐被地主資產階級看作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領域發動了進攻。江同志深入劇團蹲點,團結教育廣大革命戲劇工作者,熱情地向他們宣傳毛澤東思想,鼓勵他們到工農兵火熱斗爭中去接受鍛煉和教育,認真改造世界觀,創作和演出表現當代工農兵斗爭生活的革命戲劇??聭c施同志在上海向文藝工作者強調表現社會主義時代的革命斗爭,發出了“大寫十三年”的號召。無產階級爭奪舞臺陣地的斗爭也積極地開始了。
一九六三年九月和十一月,毛主席直接批判了XXX修正主義集團控制的文藝部門,尖銳地指出:那里“至今還是死人’統治著”,文化部“如不改變,就改名帝王將相部,才子佳人部,或者外國死人部。”十二月十二日,又在一份關于柯慶施同志大抓故事會和評彈改革的材料上作了重要批示:
“各種藝術形式—一一戲劇、曲藝、音樂、美術、舞蹈、電影、詩和文學等等,問題不少,人數很多,社會主義改造在許多部門中,至今收效甚微。許多部門至今還是‘死人’統治著。不能低估電影、新詩、民歌、美術、小說的成績,但其中的問題也不少。至于戲劇等部門,問題就更大了。社會經濟基礎已經改變了,為這個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筑之一的藝術部門,至今還是大問題。這需要從調查研究著手,認真地抓起來。
許多共產黨人熱心提倡封建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藝術,卻不熱心提倡社會主義的藝術,豈非咄咄怪事。”(《關于文學藝術的兩個批示》)
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揭開了文藝戰線上階級斗爭的蓋子,揭露了“死人”統治著文藝界許多部門的現象,指出了反革命修正主義文藝路線的反黨反社會主義本質。批示下達后,XXX、周X一伙慌作一團。但是,他們不思悔改,反而進一步施展兩面派手法,肆無忌憚地封鎖、歪曲、篡改甚至公開對抗毛主席的指示。一九六四年一月,XXX召集了文藝工作座談會。他在會上大放厥詞,叫嚷“歷史戲也可以演,有些歷史戲是好的。”周X根據他的后臺的旨意,作了一個報告。他做賊心虛,為自己開脫,并跟著XXX的調子,叫嚷“有些舊的東西也沒有什么明顯的壞處”,“對歷史戲、傳統戲還是不要偏廢”。他們堅持要由“死人”統治文藝部門,堅持修正主義文藝路線。在他們的支持下,文藝界中的牛鬼蛇神依然猖狂活動著。就在這時,由中國戲劇家協會主持的一次十分庸俗的晚會,充分暴露了這種受修正主義統治的團體已墮落到令人不能容忍的程度。經過群眾揭發,陸XX、周X之流把持的中央宣傳部不能不作一些表面文章,在全國文聯和各協會進行了一次假整風,并向中央作報告,企圖文過飾非,蒙混過關。一九六四年六月二十七日,毛主席又對中央宣傳部關于全國文聯各協會整風情況的報告作了批示,嚴厲地指出:
“這些協會和他們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數(據說有少數幾個好的),十五年來,基本上(不是一切人)不執行黨的政策,做宜當老爺,不去接近工農兵,不去反映社會主義的革命和建設。最近幾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義的邊緣。如不認真改造,勢必在將來的某一天,要變成象匈牙利裴多菲俱樂部那樣的團體。”(《關于文學藝術的兩個批示》)這個批示揭穿了修正主義分子的兩面派面目,指出他們這一伙如果堅持錯誤,必然要走向滅亡的命運。這時,無產階級的革命文藝也正在向修正主義勝利進軍。一九六四年七月,在毛主席的親切關懷下,全國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這標志著京劇革命取得了巨大勝利。江同志領導革命文藝戰士,嘔心瀝血,辛勤勞動,對革命現代京劇從政治內容到文藝技巧,進行不斷的精益求精的改進和提高,使革命政治內容和藝術形式不斷完美統一。
會演期間,毛主席觀看了《紅燈記》、《智取威虎山》、《蘆蕩火種》、《奇襲白虎團》等劇目的演出,肯定了已取得的成功,并對進一步的修改提高作了重要指示,還接見了全體人員,使革命文藝戰士受到了極大的鼓舞。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白毛女》、交響音樂《沙家濱》、泥塑《收租院》等革命劇目和革命作品都在斗爭中陸續誕生了。革命樣版戲的誕生,是一個偉大的創舉。從此,無產階級開始占領了京劇、芭蕾舞、交響音樂這些歷來由剝削階級占領的藝術殷堂,工農兵的英雄形象終于在文藝舞臺上站起來了。
毛主席的多次重要指示和無產階級文藝革命的勝利進軍,迫使修正主義分子不能不改變對抗無產階級革命路線的手法。毛主席在這年六月的批示下達后,周X一伙眼看再公開抗拒下去,馬上就有毀滅的危險。于是,從七月開始,在文化部搞了一次假整風,拋出了夏衍、邵荃麟等幾個人,并準備拿出一兩部毒草影片在有限的范圍內公開放映和批判。九月,毛主席對《中央宣傳部關于公開放映和批判北國江南〉、〈早春二月)的請示報告》作了批示,明確指出:“不但在幾個大城市放映,而且應在幾十個到一百多個中等城市放映,使這些修正主義材料公之于眾??赡懿恢贿@兩部形片,還有別的,都需要批判”。(轉引自一九六七年六月二日《光明日報》)在毛主席的親自指示之下,對毒草影片《北國江南》、《早春二月》、《不夜城》、《林家鋪子》等的批判才逐漸廣泛地展開起來。對修正主義文藝理論的批判也開始了。
這時,在哲學和社會科學界,無產階級也向資產階級發起了新的進攻。XXX、楊獻珍一伙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的謬論遭到徹底批判之后,一九六四年初,在反對現代修正主義的斗爭正在深入展開的時候,XXX指使楊獻珍又拋出了修正主義的“合二而一”論,公然對抗毛主席的一分為二的革命辯證法。這種謬論鼓吹“任何事物都是‘合二而一”的”,對立面的同一就是“不可分離的聯系”,就是“共同點”,“共同要求”。這種反動謬論,企圖融合矛盾,取消斗爭,否認轉化,反對革命,是徹頭徹尾的資產階級形而上學和唯心論。它的要害,就是反對我們黨對帝、修、反進行的針鋒相對的斗爭,要把無產階級“合”到資產階級那里,把馬克思主義“合”到修正主義那里,把社會主義“合”到帝國主義那里,就是反對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復辟資本主義。它是XXX修正主義路線的一個重要的理論支柱。毛主席深刻地批判了這種反動的哲學。六月,毛主席在關于培養接班人的談話中,強調指出:“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一切事物都是對立的統一。”“不純才成其為自然界,成其為社會。完全的純就不成其為自然界,不成其為社會,不合乎辯證規律。不純是絕對的,純是相對的,這就是對立的統一。”(《引自《毛主席論散育革命》)毛主席的這個教導,精辟地指明了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致命地打擊了XXX一伙的“合二而一”論。以后,毛主席還在多次講話中批判了這種謬論,深刻地闡明了馬克思主義的革命辯證法。
在毛主席革命路線的指引下,從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五年,在全國開展了對楊獻珍“合二而一”論的群眾性的批判。廣大工農兵群眾以政治思想戰線上的主力軍的恣態,沖鋒陷陣,口誅筆伐,剝開了“合二而一”論為帝、修、反和國內階級敵人效勞的反動本質,產生了許多優秀的富于革命批判精神的哲學文章。許多革命知識分子也參加了這場戰斗。XXX一伙的“合二而一”論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擊。
這一時期,在社會科學的一些部門也開始了批判資產階級的斗爭。在歷史學方面,批判了美化太平天國叛徒李秀成的謬論和反動的“讓步政策”論。在經濟學方面,批判了修正主義經濟理論。
毛主席在領導文化戰線上社會主義革命的同時,又親自領導了教育戰線上的革命,對無產階級教育革命作了多次極其重要的指示,為教育革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一九六四年二月十三日,毛主席發表了春節談話,深刻揭露了教育領域資產階級統治的嚴重現象,明確指出:“舊教學制度摧殘人材,摧殘青年,我很不贊成。”毛主席提出了教育革命的一系列任務和要求,指出“學制可以縮短。”“課程可以砍掉一半。”“考試可以交頭接耳”。學校學生“可以參加一些生產勞動和必要的社會活動。”“書不一定讀得很多。馬克思主義的書要讀,讀了要消化。”(均引自《毛主席論散育革命》)同年三月十日,毛主席在對北京一個中學校長提出減輕中學生負擔問題的意見的批示中,再一次強調指出:“現在學校課程太多,對學生壓力太大。講授又不甚得法??荚嚪椒ㄒ詫W生為敵人,舉行突然襲擊。這三項都是不利于培養青年們在德、智、體諸方面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得到發展的。”(《引自《毛主席論教育革命》)
同一時期,毛主席還對衛生工作的改革作了重要指示。一九六五年一月初,毛主席指示中央衛生部組織城市衛生人員下鄉巡回醫療,并為農村培養衛生人員。同年六月二十六日,毛主席又發出了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的號召(轉引自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解放軍報》)。尖銳地批判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服務,廣大的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應改名“城市老爺衛生部”。這些指示,擊中了衛生工作中修正主義路線的要害,并為衛生工作的徹底改革指明了方向。
國際上馬列主義同現代修正主義的大論戰,國內廣泛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和思想文化領域的斗爭,使無產階級反修防修的斗爭推進到了一個新的階段。為了適應這個新的斗爭形勢的需要,一九六四年七月,《毛澤東著作選讀》甲種本和乙種本出版了。同時,首次公開發表了毛主席的《反對本本主義》、《被敵人反對是好事而不是壞事》、《在中國共產黨全國宣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重要著作?!肚笆畻l》引言中的哲學論述,也以《人的正確思想是從那里來的?》為題,公開發表了。這些著作的發表,給了全黨和全國人民以強大的思想武器,對于反修防修、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具有極其重大和深遠的意義。
自從黨的八屆十中全會以來,意識形態領域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斗爭逐步開展起來了。尤其是自一九六三年下半年以后,毛主席對文化、學術、教育、衛生各條戰線都作了極其重要的指示,親自發動和領導了這些領域里的革命斗爭。在毛主席指示的指引下,一個群眾性的批判資產階級和修正主義的政治和思想斗爭已經逐漸興起。但是,兩條路線的斗爭是十分尖銳的。XXX一伙極力負隅頑抗,妄圖保住由他們把持著的這一部分陣地。周X策劃的文化部假整風,到一九六五年四月就草草收場了。哲學社會科學戰線的批判展開后不久,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要求剎車。在教育戰線上,XXX、陸XX之流頑固地維護舊教育制度,采用陽奉陰違的方法,進行對抗。一九六四年,XXX大肆鼓吹“兩種教育制度”,并親自出馬,竄到八個省市去推銷他的這套黑貨。毛主席關于衛生工作的指示同樣也得不到貫徹。所有這些事實表明,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在這個領域里的斗爭是你死我活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沒有一場階級大搏斗,要掃除那些阻礙社會主義革命前進的絆腳石,是不可能的。
本章小結
黨的八屆十中全會,是一個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毛主席在會上發出了“千萬不要忘記階級和階級斗爭”的偉大號召,總結了我國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經驗,更加完整地提出了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這次會議標志著中國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向資產階級發動了新的全面進攻。從此,揭開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在黨的社會主義歷史階段基本路線的指引下,我國人民為鞏固無產階級專政,建設社會主義,展開了勝利的進軍。遵照毛主席的“要抓意識形態領域里的階級斗爭”的指示,無產階級首先向京劇、芭蕾舞、交響音樂這些被XXX一伙長期控制的意識形態領域,發起了進攻。經過艱苦戰斗,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批光輝的革命樣板戲出現了,工農兵的英雄形象開始登上了文藝舞臺。同時,無產階級又在哲學、文藝、歷史學等戰線上,發動了對資產階級的批判。遵照毛主席的“要進行社會主義教育”的指示,在全國農村和城市開展了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進一步地鞏固和發展了城鄉社會主義的陣地。這一時期,工農兵群眾、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識分子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群眾運動,也蓬勃發展起來。在毛主席的“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和“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的發展國民經濟總方針的指引下,我國國民經濟勝利地實現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工農業生產和科學技術在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道路上大大跨進了一步。我國政治戰線上,經濟戰線上,思想文化戰線上,軍事戰線上,都出現了新的大好形勢,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形成了一個新的高潮。
以XXX為頭子的資產階級司令部,對無產階級進行猖狂反撲。在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他們反對毛主席提出的“這次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那些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的方針,推行形“左”實右的修正主義路線,打擊廣大干部和群眾,保護一小撮走資派。他們反對學習毛主席著作的群眾運動,反對文藝革命,反對教育革命,反對批判資產階級。他們鼓吹洋奴哲學和爬行主義,反對毛主席提出的“打破洋框框,走自己工業發展道路”的指示。并且,繼續以“三和一少”的對外的修正主義路線,對抗毛主席制定的革命的外交路線。
斗爭的反復,進一步暴露了XXX是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總代表,是中國的赫魯曉夫。決心在毛主席領導下走社會主義道路的英雄的中國工人階級、貧下中農、人民解放軍、革命干部和革命知識分子,對XXX一伙的復辟資本主義的活動,已經忍耐不住了,一場階級大搏斗是不可避免的了。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就要全面展開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