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歷史資料:《蘇聯哲學紀事》(二)1954

本書編寫組、偉大的宣平 · 2022-04-27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歷史資料:《蘇聯哲學紀事》(二)1954

  (宣平說:(1)蘇聯人的全民國家全民黨那一套在這一年有了苗頭。(2)兩全理論正好借用斯大林同志蘇聯沒有了剝削階級的理論漏洞來發展的。(3)哲學家愚癡。斯大林強調基礎,不搞全面發展辯證法的原因,是因為他知道教多了,反而會失去主次之分,造成混亂,影響人民對辯證法的掌握。(4)共產黨員當記住,教條主義不可輕易的反。因為你得保證有比教條要更加先進的東西才可以,否則就是自尋死路。)

  1954年。

  1—2月。

  1月?!豆伯a黨人》第1期為紀念列寧逝世30周年發表一篇社論,題目是《在列寧主義的旗幟下,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前進,爭取共產主義的勝利》,強調反對把理論變成僵死的詞句教條。說列寧認為從社會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主要條件是全力發展我國生產力,提高勞動生產率。

  文章說,隨著社會主義在蘇聯的勝利,黨內產生各種傾向的社會基礎和根源被消滅了。但是應當記住,我們不能擔保敵對成分不侵入黨內。

  (宣平說:對了一半,錯了一半。)

  《蘇維埃國家與法》雜志第1期發表布拉杜西的文章:《列寧著作中關于法權理論的若干問題》,文章在談到按勞分配的原則是說列寧稱他為“資產階級式的權利”,是沿用了馬克思的術語,將社會主義社會的權利稱為資產階級式的權利,但是他將這一術語加上引號,以強調說明他的雙倍假定性。文章說,因此社會主義社會的權力乃是新的社會主義的權利。

  (宣平說:不對,資產階級法權是資產階級殘余,不管怎么強詞奪理,黑的就是黑的,不可能到了外太空就變成白的。)

  2月。蘇聯科學院哲學教研所與分院,各加盟共和國科學院的哲學教員在一起召開了科學方法討論會,約夫楚克在會上發言,題目是《社會主義思想在現階段共產主義建設中的作用》。他說,在思想戰線的某個方面至今還暴露出虛無主義態度對待過去文化的現象,直到現在還有個別工作人員不分青紅皂白以否定的態度來評價西方馬克思主義以前的哲學和思想。

  斯捷潘年在會上做了《論社會主義社會與生活中的矛盾及其克服的途徑》的發言,這一發言引起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有關矛盾的定義,工農之間的矛盾的問題。

  凱德洛夫在會上作了《論舊質向新質轉化的形式》的發言。他的發言引起了爭論。恰根不同意凱德洛夫對飛躍的理解,認為飛躍不包括某個質的整個發展過程,而是它的發展過程中的完成階段,庫爾山諾夫在討論中提出另一種看法,他認為語言的發展中沒有飛躍,凱德洛夫發言,反駁了他們的觀點。

  3月—4月。

  3月。《共產黨人》第4期發表格列則爾曼的文章:《公共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正確結合是建設共產主義的必要條件》。文章說,必須用使工作人員從個人物質利益上關心自己的勞動成果的方法來增強思想的動力,沒有從物質上獎勵超額生產的計件工資制,就不可能開展群眾性的社會主義競賽。文章說,從社會主義按勞分配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按需分配不是通過逐漸減弱,相反的是通過竭力加強社會主義的分配原則,加強對每個工作者勞動量和消費量的監督來達到的。

  (宣平說:不對,是消滅按勞分配然后過渡到按需分配的。如果把按勞分配死抱不放,貫徹到底,那么工人群體就會分裂,無產階級專政就會瓦解。)

  《哲學問題》(3月6日付?。ㄖ骶帪榭邓固苟≈Z夫)第1期發表斯捷潘年的《列寧論共產黨的生命力》一文。

  文章談到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及其解決的途徑時說,在解決共產主義建設的根本任務時,黨在自己的政策方面所依據的是馬克思主義的如下原理:非對抗性的矛盾的克服不同于對抗性矛盾的克服。對抗性矛盾的克服是通過爆發,而非對抗性矛盾的克服則是漸進的。漸進性不僅為質變所進行的量變準備的普遍規律性的表現形式,而且也是根本轉變的特殊規律性的表現形式,是在非對抗性的矛盾條件下,從一種質向另一種質,從舊質向新質的飛躍的一種表現形式。這個過渡的最重要的特點在于,它是在將被揚棄,將被變成一種更高級形式的東西得到全面鞏固和發展的基礎上實現的。文章為論證上面這一論點,舉了以下的例子:通過全面發展蘇維埃商業,我們有可能在將來用物物交換來代替商品,通過全力鞏固工農聯盟,我們就可以完全消除工農之間的一切階級差別。文章作出結論說,這就是在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條件下發展的辯證法。

  (宣平說:說的很對,但是,這只是理論,可是現實卻不會如此完美。所以共產黨員要把這些“非對抗性矛盾”看的難一點,這樣比較保險。)

  《哲學問題》第1期發表的德波林院士的文章《讓·梅葉》。

  據《哲學問題》第1期報道:經濟學,哲學和法學學部委員會舉行會議,討論科學院哲學研究所1953年科研工作的總結,哲學研究所副所長斯捷潘年在會上作了關于研究所工作的總結報告。

  斯捷潘年在報告中說,哲學研究所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克服以前在研究所工作中所犯的解釋社會主義發展規律方面的主觀主義錯誤,消除對歷史唯物主義最重要的問題——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性質的問題所做的形而上學解釋。同時他還提出另外一個任務,即要在科學著作中根除美化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現象,消除1953年以前哲學研究所出版的書中得到的某種反映的個人迷信。

  報道說,原定哲學研究所1953年出版15本書,但迄今為止,集體著作《哲學史》第一二卷(亞力山大洛夫主編),《蘇聯哲學史綱》第一卷(約夫楚克和奧庫洛夫主編)以及其他一些書都未能問世。又如施士金的《共產主義道德原理》一書,由于一些重大缺點(抽象、理論水平低等)而被出版社退回修改。

  4—5月。

  4月。《哲學問題》第2期發表社論《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社論說,蘇共中央向科學工作者提出了一項極其重要的任務:與科學中的書呆子習氣和教條主義作斗爭,與理論脫離實踐的現象作斗爭。在報刊上,反對教條主義和書呆子習氣的文章雖刊登不少,但是教條主義和書呆子習氣的毛病依然嚴重存在。有時還與教條主義的斗爭本身也陷入了教條主義泥坑。因此,為了消滅教條主義和書呆子的習氣,就必須根本改變科學研究的工作的方法和實踐。文章指責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的許多著作沒有闡明蘇共1953年9月全會和1954年2—3月全會所揭露出來的一些落后的農業部門發展中的現實矛盾和困難。社論批評哲學工作者的工作僅僅局限于比較狹小的范圍,如辯證法的4個特征和哲學唯物主義的3個特征,以及象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基礎與上層建筑,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等等這些歷史唯物主義范疇,社論點名批評了蘇聯最大的哲學教研室,如社會科學院辯證唯物主義教研室(斯捷潘年),高級黨校唯物辯證主義教研室(馬卡洛夫),莫斯科大學辯證唯物主義教研室(莫洛佐夫)以及列寧格勒大學辯證唯物主義教研室(圖加林諾夫)等在參加一般哲學工作和報刊方面,做得很差。哲學教研室的教授講師如:馬卡洛夫,阿爾西普采夫,格奧爾基耶夫,維斯洛波格夫,富爾曼等以及其他許多人,在科學工作中表現的不能令人滿意?!丁穼W問題》雜志辯證唯物主義組不善于吸引廣大哲學干部積極參加該雜志的工作,哲學研究所辯證唯物主義組(別洛夫)的工作進行的毫無生氣,該組對科學工作的進行不起作用,它已不成其為組織科學工作中的中心。文章還批評說,普拉東諾夫是哲學研究所自然科學哲學組負責人,因此蘇聯生物學家就有權要他回答有關生物學方面的爭論問題,但是很遺憾,作者對生物學家所爭論的尖銳問題,卻避而不談,只局限于論述威廉斯農業學說的最一般原理。他說:雖然威廉斯農業學說有一定缺點,但是創造性地應用他的學說,對社會主義農業的發展,特別是斯大林改造自然的宏偉計劃的實踐,有巨大的意義。1952年出版的魯特凱維奇的《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和真理的標準》一書,總的說來,是有益的和必要的,但是,作者只顧歌頌威廉斯的草田輪作制,卻把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標準拋到九霄云外去了。社論還舉例說:《哲學問題》雜志1954年第1期發表的阿尼凱耶夫的農業生產和土壤學一文,在闡述威廉斯的土壤學說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缺點,只是把這一原理頌揚一番,重復一下一般的批評與意見,而當時編輯部竟發表了這篇文章,因而也犯有錯誤。

  這期還發表凱德洛夫的文章:《漸進式從舊質向新質過渡的形式之一》。此文是作者根據他在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研室討論會上的報告改寫而成的。

  文章說,在蘇聯革命和飛躍不采取也根本不能采取爆發形式,而只能采取漸進形式。漸進過程是蘇聯社會在其發展的一切階段都表現出的一個特別重要的規律性和特征。在蘇聯現實的經濟發展中,不僅沒有爆發,而且根本沒有變革,哪怕是象25年前農業中革命那樣逐漸進行的變革。蘇聯社會現實發展的漸進過程具有獨特的性質。向共產主義過渡,是通過擴展和完善現存質的基本要素,通過新生質要素逐漸和長期的積累以及現存質要素逐漸衰亡的形式來實現的。在現代蘇聯社會中的發展都是漸進的質變,不僅不經過爆發,而且不需要經過革命,也就是不需要社會經濟制度中的任何根本的破壞和變革。至于社會文化的發展按其實質來說,這些發展只能是嚴格的循序漸進的進行。文章說,盡管蘇聯還有落后的惰性力量,落后的惰性階層,但是這些社會中的惰性力量,落后的社會階層,還不甘愿于組織這種非要暴力來克服的反抗,所以就沒有社會經濟發展中的爆發。

  文章說自然界中由舊制向新制過渡上沒有任何爆發,甚至不經過急劇迅速的飛躍,而是經過非常緩慢的,逐漸的發展來實現的。

  文章得出結論說,在蘇聯社會主義條件下,關于革命爆發的必然性的原理,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

  4月。亞歷山大洛夫任文化部部長,同時蘇聯科學院主席團免去他擔任的哲學研究所所長和經濟學,哲學和法學部秘書的職務。哲學研究所所長一職空缺一年,1955年起由費多謝耶夫擔任。

  5—6月。

  5月?!豆伯a黨人》第7期發表柯龍尼茨基《批評與自我批評是蘇聯社會發展的動力》一文,認為,在社會主義社會,矛盾不是通過革命爆發的形式,而是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來解決的。他斷言社會主義社會沒有也不會有互相排斥和對立的階級利益的斗爭,不會有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和沖突。社會主義的勝利創造了蘇聯社會所有社會階層利益的穩固的共同性。因此,解決新與舊之間的斗爭是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這種形式進行的,批評與自我批評應當是被看作社會主義社會的特殊辨證規律。

  《哲學問題》第3期(5月31日付?。┌l表魯特凱維奇的文章:《論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作用問題》。文章反對蘇聯當時較為流行的觀點,即認為認識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生動的直觀抽象思維和社會實踐。文章舉羅森塔爾和尤金合編的《簡明哲學辭典》和高教部審定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大綱》以及其他一些著作和《哲學問題》雜志發表的文章為例,說明這種觀點流行之廣。文章認為列寧的著作中并沒有關于認識分為三階段的提法,這不是偶然的,因為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與馬克思列寧主義對社會實踐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的看法是根本對立的。文章認為三段論犯有雙重錯誤,第一,把實踐包括到認識的范圍之中,第二,如果實踐是認識過程中的第三階段,它就不再是其他兩個階段的基礎,文章說,我認為,早就應當把鏟除把實踐當成認識第三階段的這種有害的庸俗論的看法。

  《哲學問題》1955年第1期發表該刊編輯部關于這個問題討論的結論,反對魯特凱維奇的意見。

  同期還發表了列寧格勒大學和烏拉爾大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教研室討論1953年出版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書(亞歷山大洛夫主編)的情況的報道。

  6月?!豆伯a黨人》第9期發表羅森塔爾的《辯證唯物主義論發展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一文。文章說,對立統一規律,不能在一切歷史條件下都起同樣的作用,在分為敵對階級的社會中,這個規律通過殘酷的階級斗爭形式發生作用,在消滅了剝削者階級的社會主義社會中,它是通過非對抗性矛盾的斗爭,新舊事物之間的斗爭表現出來的,這種斗爭特別明顯的表現社會主義競賽這一個建設共產主義的基本方法中,批評和自我批評就是揭露和克服矛盾的一種方法。

  文章說,我們沒有而且也不可能有階級沖突,反對因循守舊的先進勢力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持,得到黨和國家的全力支持,而黨和國家始終是站在先進的,新生的,前進的事物方面來幫助社會解決沖突的,這就是社會主義條件下沖突的特點,不懂得這一點,就是不懂得對立統一和斗爭這個一般規律在社會主義社會中表現和發生作用的特殊形式。

  8—9月。

  8月?!墩軐W問題》第4期發表一篇關于亞歷山大洛夫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一書討論的報告。從4月到6月,在莫斯科大學,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高級黨校和各個州的黨校都討論了《辯證唯物主義》一書。

  凱德洛夫教授(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發言說,一本要求把辯證唯物主義當作一門科學來加以系統闡述的書,絕不能按照先講辯證方法的4個特征,然后講究哲學唯物主義的三個特征這樣一種結構來敘述,因為這樣一來許多辯證唯物主義的重要問題,如否定的否定規律,歷史的和邏輯的問題,就沒有得到應有的闡明,其他一些問題如辯證法的范疇,也也講得很片面,不完整。

  9月16日。斯捷潘年在哲學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上做了關于蘇聯參加國際哲學會議的情況的報告。

  他說,1953年僅科學院系統派出參加各種國際會議的代表團有30多個。截止到1954年10月,出國代表團已有50個。蘇聯代表團第1次參加了本年8月23日至28日在蘇黎世舉行的國際哲學會議,蘇聯代表團團長是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費多謝耶夫,代表團成員有康斯坦丁諾夫,敦尼克,約夫楚克,斯捷潘年,莫洛佐夫,奧美里揚諾夫斯基,弗羅洛夫,馬卡洛夫等人。費多謝耶夫在會上作了題為《關于社會的科學和社會生活》的報告。斯捷潘年做了題為《蘇聯哲學的發展》的報告,介紹蘇聯哲學發展的情況??邓固苟≈Z夫做了《個人和社會》的報告,他在報告中說,已經過去了多少個世紀的人道主義者曾向往人,個人不再是工具而成為社會進步的主要目的的社會。這一理想在蘇聯已經實現了。在蘇聯,人,個人是最寶貴的資本。(據《哲學問題》第6期報道)

  蘇共中央做了《關于改進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工作的措施》的決議。

  決議說,解決培養高水平的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這一工作,是不能令人滿意的。社會科學院的畢業生不符合在目前條件下黨對思想工作者所提出的要求。許多畢業生科學水平不高,不善于創造性的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陷入教條主義的學究習氣,沒有很好的用必要的知識武裝起來去反對敵視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意識形態。

  《共產黨人》第13期發表社論:《不斷的以共產主義的道德精神教育蘇聯人民》。

  社論說,在社會主義已經取得勝利的蘇維埃社會里,由于共產黨和蘇維埃國家不斷的進行教育工作,無產階級的道德已經成了全體人民的道德。蘇聯人民在精神上和政治上的一致是蘇維埃社會向共產主義發展的動力。在爭取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勞動紀律的斗爭中,除了采取說服方法以外,還要更好的利用經濟上的刺激。

  《共產黨人》第14期發表社論:《要創造性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批評哲學家不能滿足哲學進一步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共產黨建設實踐的需要,對于理論采取教條主義態度,抽象,繁瑣。個別著作對生活的要求和具體歷史情況的改變估計不足,以至有時在闡明理論問題和政治問題上犯了嚴重錯誤。這種說不久前出版的歷史唯物主義書就是如此,這本書的作者們以形式主義的態度來闡明國際生活中的一些重要問題,而沒有估計到國際生活中所發生的變化。

  《列寧格勒大學學報(社會科學類)》第9期上發表圖加林諾夫的文章《論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相互關系》。

  文章認為階級斗爭規律,社會革命規律和戰爭規律,基本上是在階級對抗的心態下起作用的一般規律。但其中有些規律同時又是在無產階級革命時期和由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起作用。但是隨著剝削階級的消滅階級斗爭規律的作用范圍與斗爭形勢一樣,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正在縮小。斗爭的鋒芒轉向對外。仍然存在的主要是階級斗爭的因素,即不是整個階級之間的斗爭,而是與敵視社會主義制度的個別人的和集團的斗爭,同時反對資本主義殘余。

  在談到黨內斗爭規律時,文章說克服黨內分歧是發展黨的規律,它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和過渡時期在黨內起作用。而在社會主義勝利和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這一規律將不起作用。因為在共產黨活動的這個時期,由于消滅了社會主義國家中的敵對階級,因而在其隊伍中不可能出現反映國內階級矛盾的任何重要分歧,因為國內階級矛盾已經不復存在了。

  10—12月。

  10月。《哲學問題》第5期發表社論《要創造性的研究辯證唯物主義問題》。社論認為哲學家把經歷往往只放到研究辯證法的4個特征或唯物主義的理論的3個特征上,辯證唯物主義的研究工作成了最荒蕪,最落后的一個部門。

  社論說,應該估計到,斯大林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一書的任務僅僅是通過通俗易懂的方式來闡明唯物主義辯證法,解釋辯證唯物主義理論以及認識論的基本特點。該書中所指出的辯證法的4個特征,并沒有包括馬克思主義方法的全部財富和所有方面。一些高等院校的哲學教學大綱也表現出這種缺點,把唯物辯證法弄成這樣貧乏的做法是沒有任何根據的?,F在的任務就是要從辯證法的全部復雜性和多樣性來研究辯證法。不僅要完整的研究客觀辯證法,同時也要研究邏輯思維的辯證法,認識的辯證法。

  《哲學問題》雜志從第5期起,由卡馬里擔任主編,前任主編康斯坦丁諾夫改任一般編委,并從1955年第三期起不再擔任該刊編委。

  《哲學雜志》是1947年6月蘇共中央為亞歷山大洛夫主編的《西歐哲學史》一書召開的哲學討論會以后,為了加強哲學戰線,在1947年創辦的哲學刊物,以代替在1944年??摹对隈R克思主義旗幟下》雜志?!墩軐W問題》雜志創刊時按規定每年出版三期,1947年實際上只出版了一期,從1948年起改為一年3期,1951年改為6期,1957年又改為8期,1958年改為月刊至今。

  該雜志的第一任主編凱德洛夫,由于在他主編的三期刊物上發表了馬爾科夫有關物理學的文章(《論物理學認識的本性》),反對米丘林的生物學理論和要修正馬克思列寧主義對于俄國社會思想史的看法,而被撤職。從1949年起,由契斯諾科夫任第二任主編至1953年10月被調任其他職務,后由康斯坦丁諾夫任第3期主編。

  12月?!墩軐W問題》第6期(主編是卡馬里)發表社論:《列寧事業的偉大繼承者》,紀念斯大林誕生75周年,對斯大林作了全面贊揚,說斯大林是列寧的忠實的和無愧的學生,是列寧主義堅定的和始終不渝的捍衛者。在列寧逝世后,斯大林和列寧的其他學生是這樣一些真正的創造性的革命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們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用新的經驗豐富了它。社論對斯大林的《論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等著作做了高度的評價。

  《共產黨人》第18期發表吉達連科的文章:《忠實的學生和列寧事業的偉大繼承人(紀念斯大林誕生75周年)》。文章說,斯大林是一個卓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他根據新的歷史條件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并在一系列問題上用新的原理豐富了革命理論。

  這一期還在答讀者問一欄中,發表了謝列克托爾的文章:《目前在蘇聯社會中還有階級斗爭的表現嗎?》。

  文章說,在蘇聯已經沒有了剝削階級,同時產生剝削的條件也被消滅了,蘇維埃社會只是由勞動者: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構成的。因為蘇維埃社會沒有對抗積極,所以它已經擺脫了階級紛爭和歷史沖突,并呈現出工人階級,集體農民和人民的社會主義知識分子之間的友好合作的景象。工人階級的思想體系已經成為全體蘇聯人民的思想體系,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沒有資產階級思想體系統治和發展的社會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思想體系在社會主義經濟獨占統治的基礎上占有獨占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主義社會內部產生的矛盾并不帶有階級對抗的形式,同時也不要求用革命手段推翻現存制度來解決,象在任何剝削者社會那里那樣用革命手段推翻現存制度來解決,而是依靠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關系本身,通過共產黨所領導的全體蘇聯人民的努力來解決的,在對抗性社會形態中,發展的動力是階級斗爭,而社會主義社會則不同,它是在這樣的一些新的發展動力的作用下發展著的,如人民在精神上,政治上的一致,蘇聯各族人民的友誼,蘇維埃愛國主義批評與自我批評等。

  文章說,隨著剝削階級在蘇聯的消滅,帝國主義反動勢力喪失了他們在我國內部進行旨在反對蘇維埃國家的破壞活動的階級基礎。現在,當我國剝削階級已經被消滅并形成了蘇維埃社會在精神上和政治上一致的時候,對蘇聯來說,階級斗爭的鋒芒已經轉向國際舞臺。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看今朝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综合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字幕另类人成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亚洲精品最新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免费综合网... 日本一道综合久久aⅴ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