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辦報?
(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二日、十五日)
【題 解】這是毛澤東同志關于報紙工作的一封信和一次談話。題目是編者擬的。
(一)是毛澤東同志給劉建勛、韋國清的信,據《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收錄;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版《毛澤東書信選集》有收錄。劉建勛(1913~1983),時任中共廣西省委第一書記。韋國清(1913~1989),時任中共廣西省委書記處書記、廣西省省長。
(二)是毛澤東同志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五日晚同胡喬木、吳冷西的談話,據2013年版《毛澤東年譜(1949~1976)》第三卷收錄。
一
劉建勛、韋國清二同志:
送上幾份地方報紙,各有特點,是比較編得好的,較為引人看,內容也不錯,供你們參考。省報問題是一個極重要問題,值得認真研究,同《廣西日報》的編輯們一道,包括版面、新聞、社論、理論、文藝等項。鉆進去,想了又想,分析又分析,同各省報紙比較又比較,幾個月時間就可以找出一條道路來的。精心寫作社論是一項極重要任務,你們自己、宣傳部長、秘書長、報社總編輯,要共同研究。第一書記掛帥,動手修改一些最重要的社論,是必要的。一張省報,對于全省工作,全體人民,有極大的組織、鼓舞、激勵、批判、推動的作用。請你們想一想這個問題,以為如何?
毛 澤 東
一九五八年一月十二日上午七時
二
《人民日報》元旦社論寫得好,題目用《乘風破浪》也很醒目。南北朝宋人宗愨就說過“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我們現在是要乘東風壓倒西風,十五年趕上英國。你們辦報的不但要會寫文章,而且要選好題目,吸引人看你的文章。新聞也得有醒目的標題。《人民日報》能結合形勢寫出這樣好的元旦社論,為什么去年就成了死人辦報?
(對胡喬木)我當時很生你的氣。我先一天批評你,第二天批評總編輯、副總編輯。當時在氣頭上,說話有些過重,很不溫文爾雅,因為不這樣就不能使你們大吃一驚,三天睡不著覺。去年四、五、六月,實際上是我當《人民日報》的總編輯。你也上夜班、看大樣,累得不行。后來才找人給你作幫手,派吳冷西去。現在大家對《人民日報》反映比較好,認為有進步,評論、新聞都比較活潑。
(吳冷西說:現在《人民日報》采取各編輯部包干寫評論的辦法。)《人民日報》的評論要大家來寫,各編輯部在他們分工的范圍內包干的辦法是好的。但包干也要有個統帥,你這個總編輯就是統帥。你的任務是組織大家寫,自己也寫。有一些比較重要的評論你要親自主持寫,像我們前年起草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那兩篇編輯部文章①那樣,是我親自主持寫的。
注①:指一九五六年四月五日、十二月二十九日分別發表的《關于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再論無產階級專政的歷史經驗》兩篇文章。
我前幾天寫給劉建勛、韋國清的信,是鑒于《人民日報》的經驗教訓,不僅中央報紙,而且省級報紙,也要認真辦好,關鍵是黨委要抓緊。寫評論要結合形勢,結合當時的政治氣候。要看得準、抓得快、抓得緊、轉得快。評論要寫得中國化,有中國氣派,不要歐化,不要洋八股,不要刻板,要生動活潑。形式要多樣化,有編者按語,有短評、時評,有專論、社論,有評論員文章、觀察家文章、編輯部文章,等等。評論是說理的,但不排斥抒情,最好是理情并茂。
《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的頭頭,一定要經常到地方上去,呼吸新鮮空氣,了解下面的實際情況,搞好同省委的關系。人民日報社是中央一個部門,有任務經常聯系地方,還有任務經常轉載地方報紙上的好東西。這對地方報紙是鼓勵,還可以把一個地方的好東西向全國推薦。你們前些日子介紹上海梅林食品廠和浙江桐廬縣的經驗就很好。(吳冷西說: 《人民日報》準備有計劃地在第五版發表一些思想評論。)《人民日報》是中央機關報,不能簡單地報道各項具體工作、具體業務,它的主要任務是從思想上、政治上影響全國。我贊成你們寫思想評論,而且要當作一項重要的思想政治工作來做,認真做好。
要學會用人。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處和短處。要善于用他的長處,幫助他克服短處。不要搞一言堂,要讓不同的意見能充分發表。古人就提倡兼聽,共產黨人應該更能兼聽。兼聽則明,聽到各方面的反應,就能夠從中吸取各方面的營養,減少工作中的失誤。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