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世界史的角度重新認識毛澤東
——紀念毛主席誕辰128周年[1]
陳先義
值毛澤東主席誕辰128周年之際,與大家一起分享一部好書。
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讀的好書,這是任何一個關注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革命歷史的讀者不可不讀的好書,這是當下任何一個想真正了解和研究毛澤東的讀者都應該認真一讀的有價值的優秀圖書。
近年以來,關于一代偉人毛澤東的研究,呈現一種熱潮。但是細做觀察,社會輿論有一種簡單化的現象,一種是受某些思潮影響,認為毛澤東同志晚年有失誤,便把我們黨屬于這個領導集體的錯誤都歸到毛澤東一人頭上。另外一種,便是出于對一代領袖毛澤東的敬仰和懷念,對毛澤東同志沒有任何缺憾和失誤。這些都缺乏一種唯物主義的態度,都沒有真正讀懂弄通毛澤東,都不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歷史的負責的態度。而這部由北京大學語言文學系教授韓毓海先生撰寫的《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之所以產生巨大的社會反響,被稱為是一部近年以來研究毛澤東最有價值的一部著作,就在于作者站在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一代偉人毛澤東,站在百年甚至千年歷史的角度來研究毛澤東。認為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產生,是中國近千年以來最為重要的事情,他使千年以來積貧積弱的舊面貌煥然一新,是中國數千年以來的歷史大轉折。
作者站在大歷史的角度來研究毛澤東,認為毛澤東這樣一代偉人,使我們的民族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作者以更寬闊的胸懷和更加宏大的視野來看待毛澤東這位前無古人的偉大領袖。
放眼千年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從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之后,短短53年的戰亂之后,到了公元960年,宋朝宣布建立,從那時到1840年,一個新的千年開始了。正如作者分析指出,從大歷史角度來看待宋朝,這是一個自覺否定歷史的王朝。否定什么?那就是否定我們漢唐以來立德立功的優秀文化傳統。宋朝的立國之本是什么?就是“矯唐之往,糾唐之過”,整個宋朝300余年的歷史,念念不忘的是唐朝那最后的安史之亂的8年,一切都是為了避免安史之亂的歷史重演,這種消極看待歷史的執政策略,使整個大唐盛世光輝燦爛的326年被忽略不計甚至整個歷史被忘卻了。正如思想家嚴復斷言,后來整個中國的思想和制度引領,幾乎為宋人所造就。
嚴復有這樣一個中肯而客觀的唯物主義的分析。
為什么自宋朝以后的千年歷史,中國的改革屢不成功,而最終逼出了鴉片戰爭以來的地覆天翻的大革命?為什么宋朝以后的千年萬馬齊喑,而五四以后,中國卻風云際會,人才濟濟,英雄輩出,一舉出現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壯闊局面?這就必須放在大歷史上去研究和思考。
嚴復認為,有宋以后的千年史,之所以出現萬馬齊喑的局面,就是因為諾大一個中國,在士大夫的治理下,幾乎無人敢于“立德”,更無人敢于“立功”,甚至無人敢于說真話。所剩余者,無非就是沿襲著即成的規則,循規蹈矩、奴顏卑膝、吹牛拍馬。這種狀況,造成的只能是國家治理能力的崩潰。對此,甚至連日本的學者也認為,宋以后的中國,再也看不到漢唐的威風和風采。這段千年史,也不是沒有有識之士挺身而出,力圖阻止這種勢力順流直下,挽救積貧積弱的中國。也不是沒有改革者力圖翻盤,實現整個民族的再度復興。比如王安石,比如王陽明,等等。但是這些先驅者卻最終都沒有獲得成功,都是因為保守和舊勢力的過于強大,但是他們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行為和精神,卻給中國大地留下了復興偉大民族的星星之火,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后,不斷有英雄豪杰和有識之士站出來振臂吶喊。但是各種探索和追尋,直到毛澤東的出現,形勢才發生了根本的變化。
也就在這樣一個千年之后的20世紀初,一代偉人毛澤東出現了。
毛澤東的成功,在于他熟悉和研究了中國積貧積弱的近代及其千年歷史,憑著他手無寸鐵的一介書生,他掌握了代表這個世界最為先進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并把這種最為先進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毛澤東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一邊,從青年時代就開始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工農革命。開始了以公平正義的“人道”,對抗弱肉強食的“天道”。到1949年,讓中國人民從世界上從此站起來。如果說毛澤東成功的秘訣,那就是以土地革命的形式將農民組織起來,締造了工農子弟兵。他的訣竅在于,以武裝農民的形式組織起農民,改變了中國千年以來的一盤散沙的局面,從此中國大地出現煥然一新的全新局面。他領導波瀾壯闊的革命,來證明馬克思最早提出的設想:如果以武裝的農村包圍武裝的城市,那么這種方式必將取代西方的所謂“日爾曼生產方式”。可以說,毛澤東之所以不同于世界任何共產黨的領袖,他參與締造的中國共產黨之所以不同于任何一個共產黨組織,就在于他科學地完整地理解和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正是毛澤東創造的人民戰爭的戰略思想,讓千百萬來自農民的普通戰士有了崇高的理想和信仰。因為有了理想和信仰,這支軍隊便區別于任何一支舊軍隊,在向舊勢力的作戰中,他們具有不畏強大敵人的犧牲精神,才形成了無堅不摧的巨大力量。
正如書中論述,毛澤東的軍事思想,不僅影響了整個第三世界,也影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世界幾乎所有的軍事家。在這個世界上,毛澤東第一個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戰形成的平原陣地戰作戰思想,完全不適合山地遍布的中國。這給中國的軍事戰略和思想,以非常切合實際的指導。毛澤東是現代運動戰的鼻祖,他更把運動戰發展成為突擊戰、閃電戰和游擊戰。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爭的歷史,我們可以發現,正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指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無論是對國外強敵還是對國民黨反動派,都表現得那樣變幻無窮,那樣深處鬼沒,那樣豐富多彩。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改寫了人類軍事斗爭的歷史,他奠定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軍事革命的基礎和最基本的軍事原則。
怎么看待毛澤東這樣一個千古以來最偉大的領導者?這是檢驗任何一個執政黨成員能不能對歷史采取唯物主義的一個最為現實的檢驗。正當社會上出現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來對毛澤東肆意歪曲的時候,習近平主席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旗幟鮮明的指出:毛澤東同志就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和社會科學家。毛澤東同志不僅是中國社會學的開創者,是最偉大的哲學家,也是中國經濟學的開創者之一,他又是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奠基者。
這部《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用大量詳實的歷史資料證明,毛澤東的出現,是中國數千年歷史上的大事。書中引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的話說,“毛澤東同羅斯福、丘吉爾列寧是本世紀的巨人之一。他也許是這四個人中最偉大的一個。因為他影響持續的時間更長。五十多年前,他是中國的馬克思。他后來領導造反,取得政權,于是成為中國的列寧。他的才干在空間和時間上一樣影響深廣。他是一個天才的基層組織家,在全中國點起革命的火種;他是一個創造性的哲學家,給馬克思主義以全新的、講道德的、東方的形式;他是無與倫比的軍事指揮家,他曾經說胃口從來沒有打仗時那么好;他是一位天才的偉大詩人,他以古典的形式寫詩詞。他自身的一生就是波瀾壯闊的史詩。在他的領導下,中國成為這個世界三角結構的一部分,同時又是重新分配世界力量的窮人十字軍的先鋒。他扭轉的是這個世界500年以來西風壓倒東風的世界結構。”
這段來自西方世界有識之士的論述,足以說明毛澤東在當今世界巨大影響和被世界敬仰的崇高地位。
作者鮮明指出,今天無論從黨史、軍史、革命史的角度研究毛澤東的著作并不少見,但是我們可以發現,真正從思想史、學術史、中國社會科學發展史的角度研究毛澤東的著作,并不是很多。而一些野史的流行,正在成為美國及其西方世界對中國實行顏色革命的重要手段。
今天的讀者,也許對于毛澤東領導的波瀾壯闊的奮斗生涯并不缺乏了解,甚至對于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也不缺乏了解。但是我們不能不指出,今天中國的一切現狀,都是毛澤東給我們造就。這就是尊重歷史的唯物主義態度。如果離開了中華5000年文明史,離開了鴉片戰爭170多年的歷史,離開了新中國將近70年的歷史,僅僅盯著文革那十年的短暫一瞬,把毛澤東領導的新中國建設史肆意貶損和歪曲,那么這將是我們整個民族的悲哀。但是國內就有那么一些別有用心的人,用歷史虛無主義的態度,呼應國際反華勢力,在國內散步種種奇談怪論。這與大宋年代看待富麗堂皇的輝煌大唐幾乎一樣。這種歷史的覆轍如果重演,這將是我們的極大倒退。
作者這樣一種分析和宏闊的歷史觀,成為這部著作最為激蕩人心和啟迪心靈的篇章。大歷史觀看待中國,我們的精神和思想就會豁然開朗。正如作者在論述中指出的,世界歷史有周期。從大歷史的角度來分析中國歷史,如國秦漢唐是一個歷史周期,到了宋元明清是一個周期,那么,自從中國共產黨誕生的1921年,這個世界和中國歷史便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這個新的周期,是由毛澤東所開創的。毛澤東不僅影響著中國,也影響著整個世界,他的思想,不僅影響著東方,同事也影響著整個西方世界。他的三個世界劃分的偉大理論,成為全世界認識世界格局的最基本理論。今天,我們之所以不能否定毛澤東,說到底,是因為不管你怎么去分析研究,我們都處于由毛澤東開創的這個歷史周期里。如果你硬要否定這個歷史事實,那么就像拔著自己的頭發要離開這個地球一樣,那是不可能超越和更不可能實現的。
這樣一種分析歷史的方法,可以說在近些年來研究毛澤東的著作中,別開生面,對毛澤東的研究完全打開了一種新思路。他與那些簡單的軼聞趣事的東抄西拼、完全為了商目的,甚至為賺取稿費的炒作,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這是對歷史負責的歷史唯物主義和辨證唯物主義的態度。這樣使我們認識毛澤東同志完全會立于一個更宏闊得視野和更遠大得境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主席為核心的黨中央正是站在大歷史的角度來看待中國的當下現實的。早在2014年,在省部級高級干部研討班上,他告誡全黨同志,一定要有更寬廣的視野來看待我們的歷史。他特別指出,我們必須面對的治理經驗有三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一個部分是西方社會的治理經驗。第二個部分是我們中國幾千年以來的治理經驗。第三個部分是我們社會主義建設積累的經驗。從這樣三個歷史經驗和教訓中,從寬廣的歷史視野來學習和研究中國的治理問題,是中國當下必須遵循的基本思路。
如果從宏觀的角度來理解習近平主席的這個講話,應該說,他與毛澤東同志對中國革命實踐的研究,與毛澤東同志一貫倡導的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理論、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理論是一脈相承的。今天我們重讀毛澤東,全黨同志就是要有習近平主席所倡導的那樣一種寬廣胸懷、遠大的歷史視野和包納四宇的思想風范。
正是基于這樣的辨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所以,習近平同志就任黨的總書記以來,站在大歷史的角度,先后到近百年前黨的誕生地南湖去尋找初心,到古田會議會址去尋找戰斗意志,到長征路上去尋找我們的精神信仰,到西柏坡去重溫兩個務必,到一個又一個的革命圣地去去重新發現和尋找我們的精神家園。
如果細讀這部《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我們同時還會發現,這既是一部部理論色彩很強的著作,同時又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帶有揭秘色彩的具有文學色彩的著作。許許多多關于毛澤東的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都以無可辯駁的歷史事實證明毛澤東這個人物的偉大,都在敘述著這個杰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以人民為中心的偉大胸懷,都在證明他以天下為己任的海洋般的胸襟。
如果不讀這部書,恐怕很少有人知道,歷史上的偉大哲學家王陽明曾對毛澤東產生過很大影響,更很少有人知道,毛澤東也曾經去衡山拜過佛,他也曾經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但是,正是在北京大學,他接觸了李大釗等早期的馬克思主義的先驅,他讀了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著作,他的思想一下子豁然開朗。
我們或許不會知道,毛澤東畢生以社會科學理論研究著名的政治家,在1974年5月和諾貝獎得主李政道的談話中,說出了石破天驚的理論,他說基本粒子不基本,因為粒子是可以再分的。這種在世界第一次提出的論斷,后來為世界的科學實踐完全證明,而毛澤東則是完全從哲學辨證法的推斷。
到了1977年,在夏威夷舉辦的第七屆世界粒子物理學討論會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謝爾登·格拉肖說了這樣一段話:“洋蔥還有更深的一層嗎?夸克和中子是否都有共同的更基本的組成部分呢?許多中國物理學家一直是維護這一觀念的。我提議,把構成物質的所有假設組成部分命名為毛粒子,以紀念已故的毛澤東主席,因為他一貫主張自然界有更深的統一。”毛澤東不會想到,他從哲學角度的這個推理和預測,為世界關于生命科學和理論物理學的發展畫出了一個時代。
毛澤東是一個偉大的人物,但毛澤東從來反對說自己是天才。他和魯迅都同時推崇一句話:“怯者憤怒,抽刃向更弱者。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毛澤東和魯迅都是弱者中的最勇、最強者,那就是使世界的弱者站起來,堂堂正正做人。1973年,馬里共和國總統見到毛澤東說:“我們非洲人都認為毛澤東是天才。法國人教導我,拿破侖是有史以來唯一的天才,但我認為與毛主席對全世界的貢獻相比,拿破侖不及毛主席的三分之一。”毛澤東回答說,“你把我吹得太高了。我是地才,地就是土地吧。都是人民群眾得經驗,我做的總結。沒有人民,啥事也干不成啊。請您少吹一點,我的朋友啊,你不要強加于我。”
毛澤東后來在多個場合又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動力。”“人民是我們的觀世音,共產黨是人民的小學生。”細讀這部書,把人民的利益高高舉起,當作自己的奮斗和實踐,是毛澤東一生所追求的目標。比如教育,毛澤東一直關心如何創建新中國的面向普通百姓的人民教育。他的一切新型的體系和機構,都冠以人民的名字,人民教育、人民公安、人民郵電等等。解放以后,在毛澤東的主持下,中國石油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林業大學等一系列面向現代化的學校得以創辦,中國航空航天大學在1958年制造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新中國成立伊始,毛澤東提議按照莫斯科大學的模式創造中國一流大學,這就是中國人民大學。但是這種設想被后來的中蘇關系破裂而打破,毛澤東轉而希望通過有限的資源,在中國基層創辦一大批農村的中小學和職業學校,讓中國的醫療和教育面向基層,他更鼓勵優秀的大學到基層和偏遠地區去辦分校,以改變中國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狀況。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觀念,貫穿于毛澤東同志畢生的政治生涯。他是真正的人民領袖。他的人民情懷,是千古以來的第一人。當朝鮮戰爭發生以后,是他第一個把自己的兒子送到前線,并最后光榮犧牲在戰場。書中向我們披露了在毛澤東母親去世后,他依然決然的出讓了自家的耕地,帶著他所有的弟弟妹妹們投奔革命,他的弟弟毛澤民、毛澤覃、毛澤建、夫人楊開慧,以及侄子毛楚雄等先后都為革命光榮獻身。書中披露的大量鮮為人知的毛澤東作為一代偉人的家風,讓我們為之垂淚,讓社會感到無比敬仰。
作為對毛澤東這樣一代偉人研究的著作,《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最為重要的部分,那就是作品客觀真實詳細論述了毛澤東思想形成的歷史過程。可以說,這是第一部如此細膩如此真實介紹毛澤東從一個無政府主義者到成為一個共產主義者的轉變的著作。毛澤東在馬克思誕辰100周年的時候,才第一次見到了李大釗。在北京的中山公園,他親耳聆聽了李大釗《庶民的勝利》的演說,并閱讀了李大釗在《新青年》發表的《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他也是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有馬克思這樣一個人,第一次聽說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神圣的不是上帝,而是勞工。毛澤東在北大工作時,是一個圖書管理員,和李大釗的辦公室只不過一墻之隔。正如毛澤東后來感嘆的那樣,此時他還分不清“庶民的勝利”與“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的區別。分不清以建立非政府組織方式改造中國,與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方式改造中國之間的真正區別,或者說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區別。但是正是因為他近距離地接觸了李大釗、陳獨秀,他才成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歷史上,如果說是誰把毛澤東有一個溫和的改良派最終改變成一個無產階級革命派,那么這個最后的推力來自一個人,這個人便是湖南軍閥張敬堯。毛澤東終于認識到:靠大聲疾呼,不可能喚停機關槍的掃射,政治制度和民眾的大聯合不是一回事。僅僅靠啟發人民覺悟,不可能消滅私有制,因為任何統治都不是靠說教,而是靠槍桿子才確立其地位的。所謂“貔貅十萬,忽然將鷲旗換了紅旗”的事,近乎天方夜譚。毛澤東這一轉變,是中國共產黨“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最早基礎。正是后來蔣介石對共產黨的血腥屠殺,正是大量共產黨人的犧牲,才是共產黨作為一個政黨,認識到必須以武裝的革命對付武裝的反革命這一偉大的真理,認識到必須建立工人階級和農民武裝才可能奪取革命勝利這一偉大真理。
表現和描述毛澤東這樣一個轉變過程,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歷史史料,這些史料大多產生于黨和軍隊的正史,也有不少是作者對新發現的國內外研究毛澤東的重要史料。
如果說這些史料更具有說服力更能撼動人心的部分,那便是20世紀初到1949年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描述。比如對中國共產黨建黨過程的記述,是本書讓人過目難忘的情節。1921年建黨時,當時的中國社會已經有了200多個政治黨派。中國共產黨不過是其中一個。而且人數十分有限,各路有識之士都在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然而,對于中國共產黨來說,就連發起人也沒有想到,28年以后,中國共產黨能夠奪取政權。毛澤東好像與28這樣一個數字有著必然的聯系,他1893年出生,到1921年,正好28歲。這正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年份。而從這一年開始又帶領全黨奮斗了28年,到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而毛澤東的兒子,也是28歲,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從1949年到1976年,又經過將近28年的奮斗,毛澤東帶著他未了的心愿,告別了這個世界。
這部書中詳盡披露了中國共產黨成立不久就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參加一大的十三位代表不斷出現新的問題,1922年,陳公博脫黨。1923年,李達脫黨。1924年,李漢俊脫黨。1924年,周佛海脫黨。1927年,包惠僧脫黨。1930年,劉仁靜被開除出黨。1938年,張國燾被開除出黨。十三個代表,自己走掉的,被開除的7個。其中陳公博、周佛海當了大漢奸。在這十三個人中,王盡美1925年犧牲,鄧恩銘1931年犧牲,何叔衡1935年犧牲,陳潭秋1943年犧牲。真正堅持到最后的只有兩個人,這就是毛澤東和董必武。中國共產黨遭遇的殘酷,是這個世界的政黨史上前所未有的。黨的領導人,可以像割韭菜一樣一遍又一遍的被敵人消滅。周恩來曾經發表過這樣的感嘆:敵人可以在三五分鐘內消滅我們的領袖,我們卻無法在三五分鐘內將他們造就出來。
書中敘述的這些史料,讓我們倍感革命先驅創業的艱難。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共產黨人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釗、羅亦農、趙世炎、陳延年、李啟漢、肖楚女、鄧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陳喬年、張太雷等數不清的領導人被害。嚴酷的白色恐怖中,組織被打散,黨員同黨組織失去聯系,彷徨動搖者紛紛脫黨,有的在報紙上公開刊登反共啟示,并且指認捉拿自己的同志。然而經歷這樣大磨難,共產黨不僅沒有被打垮,而且最終戰勝了敵人,原因在哪里?通讀全書,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無以辯駁的結論,那就是歷史選擇了毛澤東,選擇了毛澤東這樣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卓越領袖。在中國革命許多關乎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正是毛澤東的大智大勇和正確抉擇,精妙指揮,才使整個政黨走出險境。井岡山斗爭如此,遵義會議如此,轉戰陜北如此,三大戰役如此,等等,沒有毛澤東的正確領導,沒有毛澤東的正確路線,決然沒有如此輝煌的勝利。
書中關于蘇聯和共產國際在中國共產黨成立過程中的記述,大量關于共產國際的錯誤指揮及其復雜的國際背景對中國革命的影響,不僅讓我們看到了革命陣營內部蘇聯出于自身利益對中國革命的指導,也更顯革命的如此復雜和艱難。從而也更見毛澤東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這一指導思想的偉大。書中列舉了大量事實。說明毛澤東在領導整個革命過程中,毫不動搖地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服從于中國革命的實際要求,決不照搬外國包括蘇聯的經驗,決不盲從共產國際的錯誤指導。正當蘇聯看好當時的國民黨,認為國民黨掌握一定數量的軍隊時,毛澤東不信邪,大膽提出這樣的預言:依靠國民黨不可能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他認為國民黨的官員特別是軍隊里的官員,基本是地主和鄉紳的子弟。讓他們去打擊軍閥是可以的。而如果讓他們代表農民、組織農民去革地主和土豪劣紳的命,那是癡人說夢,是完全辦不到的。而毛澤東還認為,國民黨真正的一點軍隊力量,不過就是共產黨人彭湃在廣東海陸豐地區進行農民運動的成果。所以毛澤東堅定認為,國民黨沒有蘇聯人想象的那么有實力,如果沒有共產黨人及其動員農民入伍,國民黨在廣東是不可能立足的。毛澤東的這種主張,應該說是十分務實的,也是完全符合中國革命的實際的。但是,當時中國共產黨人的早期領導層與毛澤東不同,恰恰是一批十分不務實的領導者,一批崇尚空談的知識分子。他們盲從共產國際,拒絕根據中國實際確定戰略方針。這本書在對大量史料進行認真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一個確切的結論,那就是毛澤東不是教條地學習馬克思主義,而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原則,靈活運用并創造性的發展馬克思主義。比如他農村包圍城市、中國革命從敵人統治最薄弱的地方開始首先奪取一省數省勝利、十大軍事原則,都是根據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原則,在中國的大膽創新。而按照領導層某些人的教條主義,這一切都是馬克思列寧及共產國際所沒有明確要求的。但是毛澤東這種原則立場,也經歷了諸多磨難,甚至他還遭遇被趕下領導崗位。1924年,由于遭受多方非議和不被黨內同志理解,毛澤東病倒了。他曾經一度咯血不止。在隨后召開的黨的四大上,毛澤東被從中央政治局選了出去,代替他的便是陳獨秀在北大的得意門生彭述之,而這個彭述之僅僅認為外語好,好與共產國際打交道。從中共四大起,毛澤東便離開了中共最高層,直到十年以后的遵義會議上,毛澤東才重新回到最高決策層。中國共產黨是在遭受了巨大的挫折、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并且在一次次碰壁之后,才認識到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切從中國革命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才是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必由之路。
為了堅持這樣一個政治原則和思想路線,毛澤東付出的是畢生的精力。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毛澤東讀王勃《秋日楚州郝司戶宅餞崔使君序》一文時,信筆寫下如下批語:“青年人比老年人強,貧人、賤人、被人看不起的人,地位低下的人,大部分發明創造,占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他們干的。百分之三十的中老年而有干勁的,也有發明創造。這樣一種三七開的比例,為何如此,請大家想一想。結論就是他們貧賤低微,生命力強,迷信少,顧慮少,天不怕地不怕,感想敢說敢干。”有這樣一段話,毛澤東推而論之,他發現了這樣一個歷史規律,那就是中國文明的發展史、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那就是那種脫離實際的文風、作風和學風正在遭到無情批判和淘汰。社會正是在淘汰這種不實事求是的風氣,這是歷史的大趨勢。他認為,所謂實事求是,就是在生產和戰斗過程中,尋求文明的本質。
縱觀全書,我認為這部著作的最大特點,就是用事實說話,既有客觀史實的記述,也有簡明扼要的理論概述。書中的理論闡述部分,具有作者自己的獨到發現。這對于我們今天從思想理論上重新分析和認識毛澤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毛澤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中國人民的驕傲,是我們中國共產黨的作為一個政黨的驕傲。
通讀全書,我們可以發現,毛澤東同志是一個遵守黨紀和繼續為黨奮斗的典范。盡管他一生中多次處于險境,但他始終以黨的團結和革命大業為重,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他堅定不移地推進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和觀點,精辟分析我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獨特國情。用一系列經典論著指導中國革命的發展。1933年,在左傾教條主義猖獗的背景下,毛澤東的正確主張被否定,并剝奪了毛澤東的一切指揮權。導致紅軍未能打敗蔣介石的第五次圍剿,被迫開始長征。直到1935年,批判了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以后,毛澤東同志在遵義會議重新回到領導崗位,中國革命又開始了嶄新的篇章。
對這些歷史事實的論述,作者嚴格忠于歷史,堅持用史料說話,堅持站在大歷史的角度來研究和分析毛澤東同志的人生道路。這樣一部書,不僅對我們正確評價毛澤東同志意義重大,而且對于我們今天認識中國的現實,認識中國目前面對的紛繁復雜的國際環境,用毛澤東的方法論來指導中國革命的實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當下的中國,我們需要一種正確的輿論導向,在眾說紛紜,輿論環境呈現多元化、人們言論相對寬松的情況下,我們越是需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越是需要有先進的理論加以指引。自然更需要像《重讀毛澤東》這樣的負責任的有理論深度的圖書來使我們在眾說紛紜的狀態下保持幾分冷靜和清醒。特別是在西方敵對勢力以和平演變為目的,常常拿我們的領袖開刀,用一些胡編亂造的緋聞軼事來混淆視聽的背景下,這樣一部宣傳主流價值觀的優秀圖書,會幫助我們掌握看待歷史看待領袖的科學方法。會使我們不至于被那些歪理邪說攪亂了耳目。
所以,我們有理由為這樣一部書喝彩,也希望更多的讀者讀一讀這部優秀著作。
注釋:
[1]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教授韓毓海的專著《重讀毛澤東從1893年到1949》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國引起了巨大反響,這篇長文便是閱讀這部書后的體會和感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