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什么是階級?
什么是階級?這個問題,乍一看,大家好像都明白,但也未必確實明白。首先,階級是一種歷史現象。其次,階級的存在僅僅同生產發展的一定歷史階段相聯系,而私有制是階級產生和存在的根源。列寧說,階級是與特定生產關系相聯系的、在經濟上處于不同地位的社會集團。由于人們對生產資料的關系不同,在社會勞動組織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參與分配的方式和取得收入多寡不同,因而社會上區分為利益不同的階級。被剝削階級同剝削階級之間的利益是根本對立的。
②社會基本矛盾與階級斗爭
馬克思主義認為,一般地,在階級社會,社會基本矛盾主要通過階級斗爭表現出來。代表新的生產力的革命階級和被壓迫群眾進行的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③階級斗爭理論的作用和地位
我以為,階級斗爭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的基石。沒有它,就沒有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無產階級專政。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和階級斗爭的觀點去分析社會歷史現象就是階級分析方法。這是我們觀察、研究階級社會歷史現象的根本的科學方法。列寧指出:“馬克思主義提供了一條指導性的線索。使我們能在這種看來撲朔迷離、一團混亂的狀態中發現規律性。這條線索就是階級斗爭的理論。”這個理論和方法,今天并沒有過時;相反地,它還很先進,仍是指導我們理論思維的定盤星、指南針。
④階級斗爭特點的新發展
1917年十月革命前后,列寧最早地敏銳觀察到了國際階級斗爭新動向,他強調:“社會主義革命是充滿了劇烈的階級沖突的一整個歷史時代,只要這個時代沒有結束,剝削者就必然存著復辟希望,并把這種希望變為復辟行動。”1962年,毛主席也提出:“社會主義社會是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階段。在社會主義這個歷史階段中,還存在著階級、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斗爭,存在著資本主義復辟的危險性。”——現在看來,列寧和毛主席的這些論斷是極富遠見的。過去,我們說,在我國,剝削階級作為階級已經消滅,階級矛盾已不是主要矛盾,但還存在意識形態領域的階級斗爭;今天,針對剝削階級再產生的社會亂象,資本主義風潮沉渣泛起,階級矛盾的地位大有提升。這是新時代階級斗爭特點的新發展。我們必須直面挑戰,予以重視。
青年毛主義信仰者
2021年8月16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