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向中國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獻禮 毛澤東大傳 第六卷第41章

東方直心 · 2021-08-13 · 來源:作者投稿
《毛澤東大傳》 收藏( 評論() 字體: / /

  41

  “如果全國2000多個縣,每個縣都有這樣一條渠就好了。能不

  能在黃河下游各縣都搞一個閘?黃河這條難以被前人馴服的蛟

  龍,現在在你們手里,開始被馴服了,為人民造福了。”

  話說上午10點鐘,毛澤東離開小頂山,在滕代遠、趙武成、宋致和陪同下,緩緩朝黃河鐵橋工段門口走去。工段隊長喬廷選一眼認出了毛澤東,他和梁世久急忙上前與毛澤東握手問好。

  此時,羅瑞卿乘坐的專列已經從黃河北邊返回來了,毛澤東登上專列,向黃河北岸駛去。滕代遠把喬廷選和梁世久介紹給毛澤東,他說:

  “這兩位是黃河鐵橋工段的隊長,他叫喬廷選,他叫梁世久。”

  毛澤東一聽就高興了,說:

  “真巧啊,兩個修橋的,一個姓喬,一個姓梁,兩個姓合在一起,正好是‘橋梁’,真是太好了。”

  他順手從桌子上拿起中華牌香煙,對兩位隊長說:

  “請抽煙。”

  二人連連擺手說:

  “不會,不會,謝謝主席。”

  喬廷選取出有關材料,準備向毛澤東匯報。毛澤東看他們非常嚴肅,就親切地說:

  “隨便談,隨便談。”

  喬廷選就放下材料,匯報了鐵橋5次加固的過程。毛澤東說:

  “了不起,你們有功勞。”

  喬廷選又匯報了安全情況,還說鐵橋加固后行車速度每小時提高到30公里。毛澤東問:

  “那為什么現在車還這樣慢呢?”

  滕代遠說:

  “現在車速慢,是想讓主席多看看橋梁。”

  “好一個機靈的滕代遠,不愧為軍事家。”

  毛澤東說完哈哈大笑,滕代遠與大家也跟著笑起來。專列越過鐵路橋,毛澤東下車后,突然轉身往回走,說:

  “我再看看大橋。”

  眾人也只好隨著他往回走。毛澤東走到河邊,彎腰拾起一個小薄石片向河中甩去,小石片在水上跳躍了幾下鉆入水中,后邊有人稱贊道:

  “主席拋石片的水平很高啊!”

  毛澤東笑著說:

  “不行了,與年輕時比差多了。”

  此時鐵路工程師劉鴻鈞過來了,毛澤東一聽說是工程師,就和他攀談起來。他聽說劉鴻鈞是壬辰年生人,說道:

  “那你長我2歲。”

  毛澤東又問:

  “這黃河大橋是何時所修,橋梁多長?”

  劉鴻鈞說:

  “這座橋是光緒二十九年,也就是1903年由比利時貸款建的,1905年建成,1906年4月正式通車。全長3015米,102孔。維修前只能通過輕型機車,每列火車要分兩次過,速度還要在每小時5公里以內。經過我們5次加固,有所改善,但還需要對橋墩子進行穩固處理。”

  毛澤東問:

  “處理后還能使用多少年?”

  劉鴻鈞說:

  “大約6年吧。”

  毛澤東對劉鴻鈞的匯報很滿意,緊緊握著他的手說:

  “謝謝,謝謝!”

  劉鴻鈞激動地說:

  “這是毛主席領導的好。”

  侯波悄悄地拍攝下了毛澤東和工程師握手的這一瞬間。

  上午11點,毛澤東乘專列來到黃河北站。黃河北岸已經是平原省的屬地了。平原省委書記潘復生、省長晁哲甫、省軍區司令員劉致遠,早已從省會新鄉市趕來等候。羅瑞卿下了車,對潘復生等人說:

  “主席剛登過邙山,身體有些累,請你們上車吧。”

  毛澤東在客廳里接見了潘復生等人,因為他不認識晁哲甫,羅瑞卿就介紹說:

  “這位是平原省政府晁哲甫主席。”

  毛澤東用右手在左手掌上畫著說:

  “你的姓是上‘曰’下‘兆’,托塔天王‘晁蓋’的那個晁字。”

  晁哲甫點頭稱是。毛澤東又說:

  “我這次出來是休息,和你們隨便聊聊,一不擾民,二不談工作。”

  潘復生馬上說:

  “我們昨晚商議過,還是請主席到我們省委機關休息,和干部們見見面。”

  毛澤東說:

  “這樣不好,那不就改變初衷了嗎?以后還有機會嘛。新鄉這個地方,是什么時候有的 ,為什么叫新鄉?你們知道嗎?”

  潘復生3人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都搖搖頭。毛澤東看他們都說不上來,就說:

  “你們新鄉可有歷史了。周武王滅商后,分封這個地方為鄴、庸、衛3國,讓他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分別監之,管叔居庸地。漢時為汲縣新中鄉。隋開皇六年,取‘新中鄉’首尾二字,始稱新鄉縣。這里自古就是軍事要地,你們在這里做官,要懂得這里的一些歷史啊。”

  潘復生不好意思地說:

  “我們一定向主席學習。”

  毛澤東說:

  “平原省這個地方,情況比較復雜。解放后,公開的敵人消滅了,暗藏的敵人還存在,破壞我們的建設工作。加上這里又是黃泛區,正是為了剿匪、治黃,恢復戰前元氣,中央決定成立了平原省。你們3位在這里工作了3年,完成中央交給的任務。我在開封聽說你們的‘引黃濟衛’工程搞得不錯,這次想專門看看,聽聽。”

  潘復生說:

  “3年來,我們發動全省干部群眾,在1949年冬完成了土改任務后,又大張旗鼓開展了鎮壓反革命和恢復工農業生產運動。同時,集中力量完成了‘引黃濟衛’,也就是人民勝利渠的水利建設工程。”

  毛澤東問:

  “為什么叫‘人民勝利渠’呢?”

  晁哲甫說:

  “因為這個工程,具有雙重作用:在上游,能放水灌田;在下游能‘濟衛’航運。這標志著黨和人民在治黃事業上的勝利,所以我們給它起了這個名字。”

  “這個名字起得好。今天,我們就看看你們的勝利渠。走,我們下車。”

  11點30分,毛澤東在潘復生、晁哲甫等人陪同下,在人民勝利渠支線站下了專列,改乘4面有欄桿、專供鐵路工人使用的平板車。這種“小火車”,大家是第一次看到,盡管它聲音很大,還是覺得很有趣。毛澤東大聲問:

  “人民勝利渠是什么時候測量的?”

  晁哲甫也大聲回答道:

  “1951年1月,黃河水利委員會做出‘引黃濟衛’的決定;實際上,從1949年12月就開始了全面測量工作。”

  “測量了多少地方?用了多少時間?”

  “測量的地方,西起武陟縣,北至汲縣城,南起黃河北岸鐵橋,東至新鄉市衛河以東400余公里的地方,面積1300平方公里。用了5個月時間才完成了全面測量任務,為后來的施工做好了準備工作。”

  毛澤東高興地說:

  “這叫不打無準備之仗。”

  12點10分,平板小火車來到了人民勝利渠路口。黃河水利委員會副主任趙明甫、引黃濟衛工程處主任蕭華、人民勝利渠管理段段長喬登云,早已在此等候。他們見毛澤東來了,跑步向前,與毛澤東握手問好。毛澤東和喬登云握手時,聽說他姓喬,笑著說:

  “噢,又一個喬,南有喬梁,北有喬,還有沒有梁啊!

  毛澤東登上人民勝利渠的大壩,舉目四望,指著總干渠和分出去的支渠問趙明甫:

  “這大小渠道有多少?”

  趙明甫說:

  “總干渠由此向東,到新鄉市以東的飲馬口入衛河,全長25.7公里;沿渠建有防洪閘1座,跌水3座,橋梁30多座,干渠5條,支渠38條,斗渠351條,農渠2896條,共長1430公里,各類建筑物4597座。”

  “用黃河水灌田好不好?”

  “好,凡用黃河水灌溉的莊稼,都獲得了豐收。”

  “哦,都獲得了豐收!如果全國2000多個縣,每個縣都有這樣一條渠就好了。能不能在黃河下游各縣都搞一個閘?”

  “可以研究。”

  毛澤東感嘆道:

  “黃河這條難以被前人馴服的蛟龍,現在在你們手里,開始被馴服了,為人民造福了。”

  他又靠近晁哲甫,手指南邊問:

  “那邊是邙山嗎?”

  晁哲甫說:

  “是”

  “西邊是什么地方?”

  “溫縣、孟縣。”

  “溫縣,為什么叫溫縣,你知道嗎?”

  “不知道。”

  于是,毛澤東就從溫縣的由來,講到司馬懿,以及司馬懿如何與諸葛亮打仗;又說豫北是個出人才的地方。

  葉子龍走近潘復生指指表,潘復生會意地點點頭,對毛澤東說:

  “主席,到渠畔走走吧。”

  毛澤東說:

  “來了,就是要看的,走,看看去。”

  他沿著勝利渠北畔瀏覽,來到第二個啟閘前,問喬登云:

  “為什么不開閘?”

  喬登云說:

  “現在麥子已經種過了,不需要水。”

  毛澤東興奮地登上閘門的水泥壩臺上,指著閘門機械說:

  “你們讓這些機械露著天不好,工人操作修理也不方便。應該蓋個小房子,讓工人在房子里操作,對保護機器也好啊。”

  喬登云說:

  “毛主席想得很周到。當時我們只顧趕進度,沒有考慮那么多。我們一定照主席說的辦。”

  毛澤東又問:

  “這閘門需要幾個人才能啟動啊?”

  喬登云說:

  “一兩個人就可以打開閘門。”

  “一個人能行嗎?”

  “也可以搖得動。”

  毛澤東頓時來了勁兒,他脫下大衣,將兩個袖口向上挽了一下,手扶著螺旋盤扭轉提升閘門機械,躍躍欲試。喬登云馬上吩咐守閘工人打開了閘門的鎖。毛澤東緊握旋盤,用力扭動起來,孫勇,王振海也來幫忙。隨著閘門的升高,黃水便沖過閘門涌進了渠道,向北流去。毛澤東試過開閘之后,面部紅潤,露出了笑容。趙鶴桐趕緊給毛澤東遞上一條毛巾,毛澤東邊擦臉,邊看著潺潺的流水,高興地說:

  “還是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啊!還好!不費力氣。”

  他指著渾濁的黃河水問喬登云:

  “這水中有這么多淤泥,淤了莊稼怎么辦?”

  “在下游有個清沙池,水到那里經過沉淀,再放入支流灌田,這就解決了不淤莊稼的問題。”

  “你們想得很周到嘛。”

  此時已經是下午1點多了,潘復生指指太陽對毛澤東說:

  “主席,該喂肚子了。”

  毛澤東說:

  “好,你是東道主,聽你的。”

  于是,毛澤東一行由原路返回,于下午2點15分,上了專列。羅瑞卿在餐廳忙前忙后,招呼大家入座,吃午飯。毛澤東問趙明甫:

  “趙明甫同志,引黃灌溉分幾級?”

  趙明甫回答說:

  “5級,就是總干渠、干渠、支渠、斗渠和農渠。”

  “這5級各起什么作用?”

  “總干渠供干渠用水,干渠供支渠用水,支渠供斗渠用水,斗渠供農渠用水;只有農渠才直接灌田。”

  毛澤東笑著說:

  “噢,這也是一級管一級,上級管下級啊!現在你們這里有沒有井灌田?”

  “有。”

  “效果怎么樣?”

  “與渠灌差不多。”

  毛澤東似乎是在做總結,他說:

  “井水灌田是游擊戰,渠水灌田是陣地戰。兩種打法都用,這也是兩條腿走路嘛。

  吃過午飯,毛澤東說:

  “休息10分鐘,再看飲馬口。”

  下午3點零5分,毛澤東僅僅躺了10分鐘,就一骨碌爬起來了,喊道:

  “瑞卿啊,備車去看飲馬口。”

  眾人乘車向新鄉市駛去。在繁華市區,毛澤東探看市容時被年輕人認出來了,一時間“毛主席來了!”“毛主席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車隊也被涌上來的群眾圍了個水泄不通。省公安廳廳長王路賓和羅瑞卿急忙指揮工作人員疏導群眾,好不容易才把車隊引領出去。毛澤東卻像沒事一樣,指著一片樓房對潘復生、晁哲甫說:

  “天曉得,你們搞了這一大片,可真是不少啊!”

  車隊出了市區,還需要步行一公里才能到飲馬口。走了一會兒,毛澤東指著漂在河水上的一雙并連的小舟問道:

  “那里漂浮的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趙明甫說:

  “那是一只打漁人用的捕魚小舟。”

  這只北方的捕魚小舟與南方的捕魚船的確不同,它是把兩個1尺多寬、5尺長的小船以相距1尺多的空間并排起來,再用兩根橫杠從兩端把兩個小船連接起來。毛澤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就問:

  “打漁小舟?一只就夠了,為什么把兩只連在一起?”

  趙明甫解釋說:

  “這樣做有好處。一只腳踏在一只上,一是腳下穩當,不易翻船,便于捕魚;二是便于搬運,用一根扁擔就能擔著走。”

  毛澤東笑著說:

  “這叫腳踏兩只船嘛。

  毛澤東一語雙關,逗得大家都笑了起來。

  下午3點50分,毛澤東一行終于來到了人民勝利渠渠水注入衛河的匯合處——飲馬口。毛澤東問:

  “為什么叫飲馬口?”

  趙明甫說:

  “傳說這里原來叫趙莊,到明朝末年,有幾個大官駐在新鄉南街,他們的馬倌每天經過這里到衛河飲馬,所以這里后來就改叫飲馬口了。”

  毛澤東看著匯合口,又問潘復生:

  “農民對‘引黃濟衛’有什么看法?”

  潘復生說:

  “很受群眾的歡迎。這項工程極大地提高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信,群眾說,蔣介石為了4大家族的利益,扒開花園口,造成了連續多年的黃、蝗、匪患;在黨和毛主席領導下,人民才翻了身,過上了好日子。”

  毛澤東說:

  “還是我們的人民好,是你們的‘引黃濟衛’好。”

  毛澤東大概是真的累了,他在河畔的草地上坐下來,一會兒又頭朝北腳朝南躺下,用手支撐著腦袋,后來干脆雙手一伸全身著地,自言自語地說:

  “啊,到小黃河了。”

  羅瑞卿、滕代遠、汪東興見毛澤東躺在地上,只怕他受涼,潘復生、趙明甫等地方領導人見毛澤東如此,更不知如何是好;王鶴濱醫生埋怨說,活動安排這么多,主席身體能受得了嗎?正在大家悄聲議論束手無策之際,毛澤東竟發出了鼾聲。攝影師侯波一看可高興了,這真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她將照相機對準毛澤東,調好鏡頭,“咔嚓”一聲按下了快門。沒想到這微弱的響動,竟然驚醒了毛澤東,他睜開眼,看看大家,才知道自己睡著了,笑笑從草地上站起來。潘復生、趙明甫等人歉意地說:

  “主席,太累了吧?”

  “不累,我到了小黃河,很高興。”

  毛澤東說著接過衛士遞過來的水,喝了幾口,又點了一支煙,問趙明甫說:

  “引黃濟衛有什么收益?”

  趙明甫說:

  “過去的衛河到枯水季節,就斷了航,引黃濟衛給衛河增加黃河水,不僅可以承受200噸重的汽輪,到了枯水季節,也能通航。同時還能緩解天津市的供水問題。今后還可以建設發電站。”

  毛澤東高興地說:

  “這是你們黃河委員會和平原省人民,改造馴服黃河的勝利。”

  他吸了一口煙,又問:

  “水量增加,引起土質堿化怎么辦?”

  趙明甫回答說:

  “現在雖然有些堿化,但不嚴重。根據蘇聯的經驗,可以采取植樹辦法解決。”

  “這是什么科學道理?”

  “一棵樹的樹根,能吸收很多地下水,樹多了,就可以控制地下水,從而解決堿化問題。”

  “你們種樹了嗎?”

  “我們正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毛澤東夸獎說:

  “你真是個治黃的行家里手啊!”

  太陽快落山了,羅瑞卿提醒毛澤東該返回了。于是,眾人乘車返回了新鄉市。

  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的專列繼續北上,進入岳飛的故鄉湯陰縣,毛澤東突然對羅瑞卿說:

  “到了湯陰站,我要下去看岳廟。”

  羅瑞卿吃了一驚,便想法竭力勸阻,并說已經給湯陰縣負責人打了招呼,要來匯報工作。還不到9點,專列進入了湯陰火車站,徐徐停下來。

  湯陰站臺的東南方向,有一個歌頌岳飛的碑林,在這片碑林中,有個典雅的小亭子,亭子中央立有一尊1942年湯陰縣知事張直主持鐫刻的岳廟指路碑,叫《岳忠武王故里》碑。毛澤東不能去岳廟了,就走上小亭,站在《岳忠武王故里》碑的正面,端詳著這6個圓潤、奔放的大字,微微點頭稱贊。爾后,他轉向碑的左側,默讀《七言律》,又轉向碑的右側,看了“鐫刻經過”,最后在碑后停下腳步,仔細觀賞《岳忠武王故里》碑,又小聲念起了碑文:

  “宋岳飛,字鵬舉,湯陰人,……少負氣節,沉重寡言,家貧力學,好左氏春秋孫武兵法……,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靖康初破敵有功……飛絕酒,帝為飛營荑,飛力辭,或問天下何時太平,飛曰: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卒夜宿,民開門愿納,無入者,軍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卒有疾,親為調藥,諸將遠戍,遣妻慰其家……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終以不附和議,為檜所害……”

  此碑高大且文字較多,毛澤東看起來很是吃力,有時不得不仔細辨認,但他還是耐心地一字一句地讀完了碑文。他的眼睛盯著署名處的24個小坑,這顯然是用錘子打掉的人名,便搖搖頭,遺憾地問當地公安局長:

  “這8個立碑的人的名字,為什么都給打掉了?”

  公安局長報告說:

  “他們都是漢奸,群眾恨它們,才給打掉的。”

  毛澤東說:

  “漢奸想借岳飛給他自己揚名于世么,這是歷史,不必打掉,留下來讓他們做反面教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他們還是遺臭萬年。”

  上午9點剛過,湯陰縣縣長王庭文因上級通知他車站有人召見,便匆忙趕來。毛澤東在詢問了湯陰的一般情況后,向王庭文提出了他所關心的問題:

  “岳廟都有些啥子建筑?”

  王庭文詳細地介紹了岳廟的建筑群,又說:

  “岳廟的碑碣石刻現在有近百塊。”

  毛澤東問:

  “那里有岳飛的《滿江紅》嗎?”

  “有啊,有。”

  “你看過嗎?”

  “看過,看過,我還會背呢!”

  “好啊,能讓我聽聽嗎?”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王庭文操著河北口音,很流暢地背誦了一遍。毛澤東又問:

  “諸葛亮的《出師表》,你會背嗎?”

  “會!”說著,王庭文又背誦起來:“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途崩殂……”

  “哈哈,你這個縣長的腦子不錯嘛,背得很熟的,現在岳廟怎么樣?還好嗎?”

  王庭文報告說:

  “戰爭年代,岳廟也遭到了破壞,解放后,我們拿出1500多公斤小米的費用維修了一下。”

  “你們給人民辦了一件好事。”毛澤東說:“還應當搞些錢,把壞的地方修一修,保持古廟的靜穆才好。”

  他又突然問:

  “岳家有后代沒有?現在表現怎樣?”

  王庭文說:

  “岳家有后代,表現也好。據我們所查,岳家一門忠孝,沒有一個當漢奸的。”

  “很好,很好!”毛澤東贊揚說:“岳飛是大好人,岳家又沒有一個當漢奸的,都保持了岳飛的愛國主義氣節,好!”

  11月1日上午9點55分,毛澤東的專列到了安陽火車站。先行來到安陽的潘復生、晁哲甫和安陽地委書記曹幼民、安陽行署專員程耀吾、市委書記劉仿生等一群干部,早已在車站等候,他們見專列到了,立即一起擁來。毛澤東站在車廂口,問潘復生、晁哲甫:

  “怎么,大家都來了?”

  潘復生說:

  “同志們都想見見主席。”

  毛澤東說:

  “大家都很忙,我不是說過,一不談工作,二不擾民嗎?”

  潘復生顧不得再作說明,依次向毛澤東介紹前來迎接的安陽地區領導人。程耀吾的名字,引起了喜歡拿名字做文章的毛澤東的注意,他“噢”了一聲說:

  “陳耀吾,好一個名字,是耳東陳嗎?”

  程耀吾忙說明自己名字3個字的寫法,毛澤東開玩笑說:

  “你這個名字不如我的名字好。程耀吾,就是你光耀自己,不耀別人;我的名字叫毛澤東,澤東就是光澤大海,普照東方。你是安陽人民的專員,為什么只照耀自己,不照耀人民啊!”

  程耀吾不好意思地笑笑。他本來可以解釋,他原名叫程遠增,因為做地下工作而改了名。但在這種場合,哪有時間做解釋呢?

  毛澤東在省公安廳廳長王路賓護衛下,乘坐市公安局的美式吉普,向殷墟方向開去。車隊經南廠街、金鐘煙廠道口,向西徐家橋村北駛去。

  殷墟中心宮殿區,由小屯、花園莊、小莊和王裕口等5個村的地面組成。毛澤東一行在王裕口村東下車,步行來到花園莊。毛澤東脫下大衣,交給李銀橋,在孫勇陪同下,向婦好墓那一帶走去。此時,婦好墓尚不為世人所知。如果毛澤東知道在他的腳下,就躺著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政治家、軍事家婦好,不知道又會引出多少話題來。

  毛澤東邊走邊對身邊的人說:

  “這里是中國最早的古都之一,商代最后一個王叫紂王,這個人很有本事,能文能武。他經營東南,把東夷和中原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曾有過貢獻。但那時商已衰敗,加上紂王濫用職權,為自己享樂,在修建鹿臺中不知耗費了多少勞動人民的金錢和血汗;那些酒池肉林,說明他極其放蕩、荒淫、獨裁和殘暴。據說,他與妲己以砍斷樵夫的腳脛取樂;比干冒死進諫,卻被他在摘心臺剖腹挖心;周文王也被他囚在羑里城監獄,一囚就是7年。由于紂王一意孤行,拒絕批評,又非常殘暴,所以眾叛親離,終于被周武王在牧野打敗。最后,紂王自焚在自己建造的鹿臺上,殷商也就滅亡了。這里在3000年前是個很大的國都,后來成了廢墟埋在地下,所以,表面上也看不到什么古跡了。”

  議論完了,他又問程耀吾:

  “殷墟面積有多大?”

  程耀吾說:

  “大約有20多平方公里。”

  “你知道紂王的墓在哪里?”

  程耀吾不知道,便應酬說:

  “過去盜墓成風,把古墓搞得亂七八糟,現在沒搞清紂王墓在哪里?”

  毛澤東聽了搖搖頭,又問:

  “你知道盤庚為什么要遷殷嗎?”

  程耀吾這才看出來,毛澤東是要考考自己了,好在自己是由安陽縣長提拔起來的專員,事先也做了一些準備,一般問題還不至于被問住。于是他謹慎地回答說:

  “據說,商在奄以前已遷都多次。陽甲死后,其弟盤庚即位。這時的商貴族很奢侈腐化,政治衰亂,兄弟之間爭奪王位的斗爭很激烈。盤庚為了解決奢侈惡習,借以緩和爭奪王位的斗爭,便強迫貴族和民眾渡河遷殷。”

  “還有別的原因嗎?”

  “其他原因,我就說不清了。”

  “這里出土了哪些文物?”

  “這里是殷商王朝的宮寢、宗廟、祭祀的地方,古物很多,現在出土的主要是甲片。據《續安陽志》記載,在甲骨未被破譯之前,這里地面上就有很多甲片。村民犁地、打井時,時常見到。”

  “還有什么?”

  “除了甲片,其次是青銅器、骨器、陶器、玉雕等。周圍村民解放前靠此發財的很多。還有因此而被綁架的。近年出土的主要是青銅器和玉雕。土改時,在花園莊挖出了三四個青銅器和玉雕,最大的青銅器有1米多高。王裕口村的貧雇農還挖出一塊上面刻有馬尾草圖案的鑲嵌玉石‘虎頭魚’,豎著看像虎頭,倒著看像魚尾。翻身農民提高了覺悟,無償地獻給了國家。”

  毛澤東聽到這里,點點頭,表示很滿意。他揮著帽子又問程耀吾:

  “這西邊、北邊是什么地方?”

  程耀吾說:

  “西邊是太行山,北邊是漳河。”

  “漳河就是曹操練水兵的地方。”

  “對。”

  說起曹操,毛澤東來了精神,他說:

  “曹操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這里屬于古鄴。鄴北城始建于春秋齊桓公時。戰國時這里屬魏國,西門豹曾為鄴令。西漢時鄴城是魏郡治所;東漢末年是冀州牧袁紹駐地。曹操破袁紹后,于204年進鄴建都,此后史稱鄴都為魏都。

  東漢建安十八年,曹操被封為魏公,后為魏王,掌握中央一切軍政大權。鄴都成為朝臣聚集、發布政令的中央政權所在地,直到220年曹丕代漢,雖建都洛陽,但仍稱鄴都為‘北都’,七廟不廢,直至265年司馬炎滅魏建晉,故魏前后在鄴建都52年。

  曹操在鄴時,進行大規模的擴建。著名的3臺,即金鳳臺、銅雀臺、冰井臺,就是那時所建的。晉朝文學家左思曾寫過《魏都賦》,對魏都進行了很好的描寫。曹操在這一帶實行屯田制,使百姓豐衣足食,積蓄力量,逐漸統一了北方,為后來晉統一全國打下了基礎。”

  程耀吾聽著毛澤東這一番議論,深深感覺到自己在安陽工作多年,尚不及領袖對安陽及豫北這樣的深切了解,不得不為之折服,至此他完全為毛澤東的博學強記所傾倒了。只聽毛澤東又問道:

  “洹北那兩個村莊叫什么名字?”

  “西邊那個村子叫小司空,東邊那個村子叫大司空。”

  “你知道司空是什么意思嗎?”

  程耀吾又被問住了,他只好搖搖頭。毛澤東解釋說:

  “司空,是古代王朝的一個官職名稱,小司空的職責和你這個專員所管的事務差不多。”

  此時,汪東興向李銀橋使個眼色,讓馬武義給毛澤東倒水,提醒一下時間。毛澤東喝了水,會意地向小屯西頭的打谷場走去,走到從省城調來的小轎車旁,他說:

  “走,到安陽市里看看。”

  羅瑞卿事先安排,車隊到安陽市內后,按程耀吾所說的有古跡布局的路線走慢一點,不要毛澤東下車,好讓他走馬觀花。于是,毛澤東乘坐的車子便走街串巷,使他看到了文峰塔、舊縣衙、城隍廟、高閣寺。

  原計劃是車隊在十字大街調頭向北去鼓樓、鐘樓,再由北大街、北關、安陽橋,最后到袁林。可是,毛澤東一到十字大街這個市中心繁華的商業區,看到有一家新華書店,就對在視察中專為他開汽車的司機周西林說:

  “老周停車。”

  毛澤東本來是想像普通人一樣,進這個書店看看有沒有自己喜歡的書。他待車子一停,推開車門,伸出一條腿,低下頭,側著身子就要下車。這時坐在他前面的羅瑞卿,剛剛反應過來,不禁吃了一驚,迅速起身下車,堵住了車門。毛澤東平靜地說:

  “我要到書店看看。”

  羅瑞卿以不容商量的口氣堅決地說:

  “不行!”

  說著,他用雙手托住毛澤東的身子,往車里送,順勢又把車門關上。從停車到羅瑞卿關上車門,雖然只是短短的一個瞬間,可是群眾已經把小車給圍住了。老百姓很少見到小轎車,況且又是這么一個大車隊,他們紛紛說:

  “不知道有多么大的人物來了。看,停車了,走,看看是誰!”

  羅瑞卿一看這情勢,立即命令周西林:

  “開車!”

  “嘟、嘟、嘟!”周西林連續按喇叭,工作人員也都慌忙下車疏導群眾,人們總算閃開了一條夾道,車隊慢慢地通過了鼓樓。毛澤東感到很是掃興,嘴里嘟囔著:

  “在湯陰下了車,你們不讓我看岳廟。現在又不讓我進書店,這是為什么嘛!”

  羅瑞卿也不吭聲,車內一時沉默。不一會兒,車隊就到了袁林。

  袁林就是袁世凱的墓地,稱為袁公林,簡稱袁林,位于安陽市北郊2.5公里的太平莊北面,北依韓陵,南臨洹水,始建于1916年6月,建成于1918年6月,占地9萬多平方米。其建筑設計沿襲民族傳統形式,又吸收近代西方建筑特點,形成了一組中西合璧的陵地建筑群。那么袁世凱墓為什么不稱“陵”而稱“林”呢?原來袁世凱的大兒子袁克定最初也是想效仿歷代帝王,把他老子的墓地稱為“袁陵”。徐世昌卻表示反對,他說:“項城生前稱帝未成,未曾身居大寶,且已取消洪憲年號,如果采取袁陵之名,實為不妥。林與陵諧音,《說文解字》上所載陵與林二字又可以互相借用,避陵之名,仍陵之實,這多好啊!”于是,袁克定便棄“袁陵”之稱而謂之“袁公林”。

  毛澤東在潘復生、晁哲甫、曹幼民、程耀吾、劉仿生等人陪同下,沿著神道越過牌樓,他指著牌樓院內兩側栩栩如生的石像說:

  “這些都是一塊石頭所雕,你們知道是怎么運來的嗎?”

  曹幼民回答說:

  “據說,是潑水成冰運來的。”

  毛澤東感嘆道:

  “不容易啊,這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應保護好啊!”

  來到袁世凱墓碑亭前,毛澤東先繞著青白石赑屃趺碑石雕轉了一圈,仔細看看上面鐫刻的“大總統袁公世凱之墓”9個大字,然后出碑亭到享堂,穿過后堂門,來到墓臺,繞袁世凱墓一周,登上墓頂,朝遠處環視。李銀橋提醒毛澤東,應該休息一下,吃點東西了。曹幼民也客氣地說:

  “主席,下去歇歇腳好嗎?”

  毛澤東說:

  “好,你是地委書記,聽你的。”

  李家驥和李銀橋攙扶毛澤東下了袁世凱墓,坐在一塊條石上,點上一支煙吸起來。曹幼民指揮工作人員把簡單的食品和熱水、香蕉、蘋果,放在毛澤東面前的石條上。程耀吾打著手勢說:

  “主席,請用吧。”

  “謝謝。”

  毛澤東說著,接過馬武義遞來的茶杯,喝了兩口水。他見大家都未動手,便對潘復生說:

  “大家都吃嘛,你們只讓我一個人吃不好。你是省委書記,你來分,平分土地,每人一份。”

  說著,他自己先笑了。一個地方領導遞給毛澤東一個蘋果,毛澤東擺擺手說:

  “我享不了這個福。”

  馬武義給他剝了一個香蕉,他高興地接了過去,見大家還是不動手,他又說:

  “勝利果實,大家都應享受,每人一份,都吃,都吃。”

  說著,他站起身來,把香蕉蘋果分給大家,見大家都動手了,才把那個香蕉送到口中,還自言自語地說:

  “我只能吃這個。”

  他又轉向王鶴濱,說:

  “你說對不對,王大夫?”

  王鶴濱連連點頭。王鶴濱和衛士們都知道,毛澤東牙不好,不能吃蘋果和桔子一些硬的酸的水果。毛澤東吃著香蕉又給大家講起了袁世凱,他說:

  “袁世凱是你們河南項城人,是一個大官僚地主。他在項城有很多土地,又在安陽搞了這么多土地。袁世凱特別慣于耍兩面派手法,他從天津小站練新軍起家,混入維新派,騙取了光緒的信任。戊戌變法時,他當面慷慨陳詞,要實行兵諫,誅殺榮祿,軟禁慈禧,擁戴光緒;但暗中又向榮祿告密,用出賣維新派的代價,換來了直隸總督兼外務部尚書的頭銜。宣統初年,清廷已看出袁世凱有野心,要殺他,又怕袁世凱一伙造反,便令其回家養‘足疾’。袁世凱看中了安陽這個地方,來到洹上隱居。名為隱居,其實他一刻也沒有閑著,他與自己在各地的勢力緊密聯系,伺機以動。”

  毛澤東換了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又講了起來:

  “武昌起義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力量直接威脅清廷的命運,清廷又想起了袁世凱,讓他鎮壓革命。袁世凱借機要挾民主革命派和清廷,大耍手腕,竊取了大總統的位置,不久又搞復辟。由于他倒行逆施,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引起全國人民的反對,只當了83天的皇帝就見上帝去了。可見逆歷史潮流而動,肯定是短命的。”

  講到這里,有人說,像袁世凱這樣的歷史罪人,應當把他的墳平了。毛澤東說:

  “不要平嘛,還要保護好,留作反面教材。”

  他看看偏西的太陽,對曹幼民、程耀吾說:

  “還有什么要看的嗎?”

  “門外還有兩處。”

  “那好,既然來了,就看個徹底。”

  說完,他起身拉了一下曹幼民,兩個人并肩而行,來到了玉帶橋。小橋不大,但很精致,下面有流水。距玉帶橋200米處,有一座很有氣勢的照壁。按照迷信的說法,照壁擋視線,“墳山貫氣”。毛澤東欣賞著那高超的建筑藝術,又問曹幼民:

  “這袁世凱祖上在項城,為什么在這里做塋?”

  曹幼民略加思索,說:

  “一般地說,皇帝去世,要離開祖墳,另造皇陵。袁世凱雖然是個短命的皇帝,也要遵奉這個習慣。洹上這片土地,西邊與殷都遺址相連;西北則與鄴城相連;洹北、漳水則是曹操戰勝對手的古戰場;洹南是大平原;洹上村是塊風水寶地。袁世凱生前在這里隱居一段時間,并從這里東山再起。從各方面說,袁世凱都會滿意的。”

  毛澤東高興地說:

  “你曹幼民真能識破袁世凱的良苦用心,不愧安陽人民的領頭人。”

  其實“袁項城”在彌留之際囑其兒輩“扶柩回籍,葬吾洹上”,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曹幼民是不可能知道的。這個原因只有袁世凱的后人才知道。他的三女兒袁靜雪在《我的父親袁世凱》一文中是這樣說的:“我父親的兄弟姐妹,一共9人。除了我的大伯世敦是嫡出的以外,其余兄弟5人、姐妹3人都是庶出。我父親的生母是劉氏。……后來,我祖母劉氏死在天津。當時我父親任直隸總督。他請了假,搬運靈柩回轉項城安葬。但是我的大伯世敦,認為劉氏不過是一位庶母,所以不準入祖墳正穴,可是我父親卻和他爭執了很多次,由于大伯堅決不答應,最后只得另買了新墳地安葬。從這以后,我父親和大伯世敦就不再往來。還由于這個原因,以后就定居在彰德的洹上村,不再回項城老家,直到我父親做了總統,他們老兄弟倆還是不相聞問的。”袁世凱正是因為生母未被尊重而憤然遷籍,從此一去不回原籍了。

  再說下午2點鐘,毛澤東一行乘車離開袁林,駛向火車站。

  毛澤東走近專列,與潘復生、曹幼民一眾省市領導人握手告別,他說:

  “安陽是個好地方,戰略地位很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你們要好好工作,把安陽建設得更好。”

  大家都說:

  “請主席放心,我們一定不辜負主席的期望。”

  晚上10點鐘,毛澤東回到了北京。

  欲知此后毛澤東作出了什么重大決策,請看下一章內容便知。

  東方翁曰:毛澤東從1952年10月下旬天津之行開始,到11月1日的安陽之行結束,歷經天津、濟南、徐州、河南、平原3市2省,一路不辭艱辛,不顧鞍馬勞頓,一邊考察,一邊講學,既有喜悅,又有憂患,更有博論,有褒獎,有童趣。此一段歷史,筆者不惜以3章半的篇幅一一道來,意在使讀者諸君詳細了解一個真實的人民領袖。他那憂國憂民的情懷,平凡而偉大的人格,對部下教育之良苦用心,無不為后世之楷模。

  [咨詢微信號:qunfeiyang2014,  1393777629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朱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婷婷综合激情亚洲狠狠 |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 色豆豆久久免费网站 | 中日韩视频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