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資和文青的思維版圖中,世界格局大體為這個樣子:
英國是芝華士,是Burberry,是貝克漢姆,是王室成員的大婚,是王爾德浩浩蕩蕩的奢華異端……
法國是香奈兒,是LV,是波爾多紅酒,是第一夫人的裸照,是杜拉斯層層疊疊的悱惻絕望……
美國是蘋果,是CK,是好萊塢,是Lady GaGa的現唱,是金斯堡沸沸揚揚的呼嘯放縱……
在這個多元紛呈、娛樂至死的時代,在這個消費主義、犬儒主義大行其道的時代,小資和文青是單純的,也是最幸福的:
小資喜歡梅賽德斯,攢錢買保時捷,不在乎誰當初為什么造了戰斗機,誰當初為什么造了坦克和自行火炮。他們看《變形金剛》,不在乎為什么擎天柱身上是美國國旗的三色紅白藍。
文青沉溺在挪威的森林間,沉溺在布拉格的愛情中,沉溺在東柏林79平的房間里,沉溺在美國自由放逐的公路上,不在乎為什么蘇聯坦克要碾入捷克,不在乎為什么民主德國那么落魄,不在乎為什么垮掉的一代在路上得過且過。
這些“為什么”的答案,他們沒有興趣或者沒有勇氣去探尋。不過偶爾,他們似乎也會關注一下國際局勢,比如像TV Show一樣的美國大選、像動作大片一樣的局部戰爭、像科幻小說一樣的自然災害。他們在世界中消費,世界在他們那消解。
但是除了小資與文青,畢竟還有另外一些人。他們與小資不同,他們翻開書,看到那個搏動著資本與貨幣、謀略與對抗、文化與歷史的世界。《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書》細數近代世界史政事件,從資本流向和地緣政治的角度,將其中的是非曲直剖析得淋漓盡致,呈上一部國與國之間的精彩大戲。這個世界充滿邏輯,也充滿血淚,殘酷卻不乏生動,且看幾個片段:
大陸會議推選年輕的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其實和其個人威望沒什么關系,而是因為他是獨立派高層里唯一一個有軍事素養的成員。而且這個位置在“系統內部”也不是很受歡迎——當時大伙都知道輸的可能性比贏的可能性大得多,一旦事敗,“總司令”必然要上英國人的絞刑架的。
美國獨立后,英國在加拿大設立基地,訓練和武裝印第安人,不斷對美國西部的白人定居點進行“恐怖襲擊”。這個方法后來被美國人學去了,1979年蘇軍兵進阿富汗以后,美國也同樣是以巴基斯坦為基地,培植“基地組織”通過同樣的方式來襲擾蘇聯人。
美國獨立伊始,中央權力主要掌握在聯邦黨手里。因為聯邦黨首漢密爾頓是財政部長,手里有很多個位置可回報選民(當時有選舉權的只是有錢的白人男性,選民數量其實沒多少),而民主黨黨首杰弗遜是國務卿,他管理的國務院沒油水,提供不了有吸引力的職位,也就吸引不了選民。
蘇聯解體后,葉利欽給戈爾巴喬夫的只是每月4000盧布的退休金——這也是戈氏在辭職后唯一關心的事,不幸的是隨著俄羅斯國內瘋狂的通貨膨脹的到來,這筆錢折合成美元之后不過一美元而已。戈氏開始像個藝人一樣忙著在西方國家拍廣告賺錢,他曾帶著10歲的孫女拍必勝客廣告,拿自己的名字為伏特加酒做商標,還曾為LV做過廣告……
精彩的故事還有很多,如果想知道,歷史為什么會走到今天,而明天又將走向何處,就暫且放下那些小情小調,放下那些無病呻吟,進入這個真實的、大寫的世界,這個沒有小資和文青的世界。
2011/06/16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