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和時寒冰先生談談心
——讀《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么辦》
劍行天下
花了幾天時間,認真拜讀了 時寒冰 先生的《時寒冰說:經濟大棋局,我們怎么辦》,非常佩服 時寒冰 先生對現代金融戰獨特的視角及本質的分析,全書精彩紛呈,觀點極有見地。讀者對此多有溢美之詞,本人也就不錦上添花了。
在此,本人愿就文中的一些觀點,想 和時寒冰 先生交流交流看法:
1、 任何形態的戰爭,包括現代金融戰、貨幣戰、貿易戰,都有自身的規律,戰爭態勢千變萬化,非人智所能窮極,唯一的方法是投身其中,通過對對手和態勢的準確把控,采用靈活的戰略戰術,一定可以取得主動權。所以本人不認同對于中國和美國貿易戰、貨幣戰的最后結局,采取過于悲觀的看法。也不是很認同 時寒冰 先生所說的趨勢一旦被確定,就不能改變的看法。希臘債務危機中默克爾、帕潘德里歐的表現也說明了這個問題。中國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講“勢”,“勢”成然后就能“趨”,而戰爭態勢的把控,全在于人,攻守異勢也是常常發生的事。任何戰爭的敗北,常常是由于應對錯誤,而不是什么既成的定勢。在中國,最為嚴重的問題是,我們總是能按照別人既定的路線走,“不逾矩”。
2、 本人并不認為當代中國缺少能夠通觀全局的金融戰略人才,也不認為缺少能夠攻城掠地的金融戰術人才。要解決中國問題,著眼點不在這里。很多人看了 時 先生的書,或者看了網上的一些言論以后,都痛恨我們的人怎么這么差勁,這么弱智,這其實是一個誤認,他掩蓋了更為可怕而嚴峻的事實。因為承認自己無能、弱智,遠比有人說他有才能不用,故意棄守陣地等風險要小得多。有很多問題,連普通的金融愛好者都能看出,他們不可能不知道,不要認為他們真的那么弱智。
3、 時 先生對美國式的民主政治很崇拜,把一切中國問題都歸結于制度的缺失,對此本人也很不認同。但非常同意 時 先生的一個觀點:強國的建立靠的是“在共同的價值觀、信仰、道德、倫理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凝聚力、創新力和蓬勃向上的活力”,這是強國弱國形成的最本質的原因,也是美國強大真正的內在動力。這個觀點沒有在本書中全面展開,期盼 時 先生有時間能對這個觀點進行進一步的闡述。美國所謂科學的“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也只有依附于這種價值觀、信仰、道德和倫理,才能發揮作用,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國家和美國的政治制度基本一致,但卻非常貧弱的原因。在我看來,制度的好與壞,是沒有什么標準的,就像穿鞋子,合腳就是好的。 時寒冰 先生所向往的能造福蒼生的“公平公正的制度”,如果失去了靈魂,將永遠不會真正出現。
4、 不同意 時 先生對國有企業的觀察、思考和評判,這里面的問題遠非 時 先生說得那么簡單,也經不起縱向、橫向的對比分析。包括在書中引用的一些所謂專家的看法,問題都很大。 時 先生以極為贊美的口氣所列舉的美國菲尼克斯金融創新集團的福利,但他和曾經的中國國有企業的福利相比還略顯遜色。中國國有企業的福利,在當年是被人理直氣壯地剝奪的。這里面的問題也很多, 時 先生可以從國有企業的興衰史去重新檢視中國國企。有一點可以肯定,國企的問題,絕不是 時 先生認同的所謂所有權缺位的問題,全世界基業常青的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基本上都是分離的。在當今中國社會,就算是三兩個自然人成立一個合伙企業,共同經營,還常常有為自己的私利出賣公司利益的。至于壟斷行為,在美國更為常見,微軟的操作系統,甚至把中國的操作系統都壟斷了。另外本人強烈反對要把國有企業股份分到每個人的做法,俄羅斯的教訓,殷鑒不遠,很多別有用心的人,正在動這個心事,對此我們都要警惕,務請 時 先生不要湊這個熱鬧。關于國企,我們所有能想到的問題,其實都不是國企不國企的問題,可以做專題研討,這里我就不展開了。
5、 通脹極為可怕,全世界的政府都在小心翼翼地對待通脹,把它看成是影響“王朝”興衰的大事,通脹真的那么可怕?通脹的本質又是什么?國家向人民斂財?也許是。但我覺得通脹的本質更像財富的轉移方式,當一元錢和一千萬意義趨同的時候,也許天下就均貧富了。當財富向真正屬于人民的國家集中,再由國家反哺人民,也不失為一種極端和風險的做法。也許由此國家脫胎換骨,走向新生。當然,這是一種非常極端的想法,純屬異想天開。我只是在想,未來通脹或許不可避免,難道唯一能做的就是按 時 先生在書中所說的:“固化財富”,“給財富找個錨”?可問題是大部分的中國人, 連時 先生所說的這個“錨”,也買不起!
6、 關于房價問題, 時 先生認為造成房價居高不下大致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偏愛和依靠,其二是充當超發貨幣的“海綿”, 時 先生還認為當前中國房地產業最大的危機來自于向外資高息借貸。 時 先生是房地產三劍客之一,這麼多年來為降房價鼓與呼,傾注了很多的心血。但我從書中怎么看到的全是無奈和宿命,真的沒有辦法了嗎?這個問題是中國經濟最為重大的問題之一,真的無解了嗎?
7、 時 先生提出“民企決定國運”,對此實在不敢茍同。我不知道 時 先生是否深入地了解中國民企,了解他們的發展史。如果我們站在更廣闊的視角去考察民企,我們會發現民企的成長環境給他們帶來了先天的不足,他們大多在一個價值理念錯位的環境中產生,為什么中國民企少有象比爾蓋茨這樣的慈善家?這是有其原因的。就像 時 先生所說的:把自己塞得滿滿的,不能“空”掉一些東西。像這種缺少靈魂的東西能走多遠?還能寄希望于他們來改變國家的命運嗎?要改變國家的命運,必須重新打造一批有靈魂、有價值理想的企業,國企也好,民企也罷,所有制無關緊要。
8、 本人不懂金融,有些問題想請教 時 先生。按先生的推斷,人民幣先升值,后貶值,再后是外資大規模收購中國企業,從而控制中國經濟命脈。但從匯率的本質上看,升值有利于獲取其他國家更多的財富,應該是有益的。美元貶值應該考慮兩重含義,其一是對人民幣本身貶值,這個暫時不管。其二美元購買力下降。但如果在購買力不變的前提下,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應該沒有什么壞處吧。而僅對人民幣本身升值,是不能直接造成國家外匯的損失。這是一個方面的問題。另一個方面,面對升值可能造成的外資尤其是熱錢獲利逃逸,能否通過合法而有效的控制,將他們鎖定在中國?希特勒當年把華爾街的財主們鎖定在德國,讓他們只有購買德國產品才能把資金撤走。也許看上去沒辦法的事情,動動腦筋還是會有辦法的。再一方面,當人民幣大幅貶值時,在現有的國際商貿規則下,包括WTO規則下,能否杜絕外資對中資企業的收購?美國人不是可以隔斷中資企業在美國的收購活動嗎?我不同意 時 先生所說的只有國企在國外收購才受阻,民企華為在國外收購同樣受阻,理由總是可以千奇百怪的。我想,只要沒有漢奸,一切皆有可能。
9、 對于人民幣升值可能造成的出口下滑的問題。個人認為,利用破壞環境、出賣資源、剝削勞工、壓榨百姓以增加帶血的GDP,本身就是一條不歸路,早該斷了。如何增加出口,是一個全新的問題,且并不是不可以解決。與人民幣適當升值,關系并不大。我們天天說美國強大,為什么在出口方面不學學美國?現在學不會,那就慢慢學,方向對了就沒有問題,方向錯了一定會有問題。像目前這種出口模式,能持久嗎?現在,資源賣得差不多了,勞動力便宜的所謂優勢,也在慢慢喪失,還能堅持多久?也許遍布中國海岸線上的出口加工企業以及不切實際的城鎮化,是右派們所犯的最為嚴重的“左傾”錯誤,這里面問題也很多,一下子說不清,罷了。
時先生在書中引用了索羅斯的一句名言:“所有人類心靈的構建,不論構建局限在我們思維深處或表現在各種學科、各種意識形態或各種體制,都是有缺陷的。”愿與時先生共勉。
再次誠摯感謝時寒冰先生書,讓我獲益良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