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網友在討論“工人沒有祖國”的問題,覺得這個問題的確很重要,因此輯錄了《共產黨宣言》有關“工人沒有祖國”的原文和列寧對這個問題的一些重要論述,供大家學習。其中特別是列寧論述中的第一部分,很值得深刻領會,它對我們正確認識這一問題是有重要指導意義的。文中的黑體字為本人所加黑。
《共產黨宣言》原文:
有人還責備共產黨人,說他們要取消祖國,取消民族。
工人沒有祖國。決不能剝奪他們所沒有的東西。因為無產階級首先必須取得政治統治,上升為民族的階級(“民族的階級”在1888年英文版中是“民族的領導階級”。——原編者注),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所以它本身還是民族的,雖然完全不是資產階級所理解的那種意思。
列寧的論述:
【一】
親愛的朋友:關于“保衛祖國”問題,我不知道我們之間有沒有意見分歧。您認為我發表在《紀念馬克思》文集上的那篇文章(注:指《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和我目前的說法有矛盾,但又沒有具體地摘出任何一處文字,因此使我難以回答。我手頭沒有《紀念馬克思》文集。當然我不能一字不差地記得我在那里是怎么寫的。沒有當時的和目前的文章的具體的引文,我無法答復您所提出的這種論據。
總的說來,我覺得,您的論斷多少有些片面性和形式主義。您抓住《共產黨宣言》上的一句話(工人沒有祖國),似乎打算無條件地運用它,直到否定民族戰爭。
馬克思主義的全部精神,它的整個體系,要求人們對每一個原理都要(α)歷史地,(β)都要同其他原理聯系起來,(γ)都要同具體的歷史經驗聯系起來加以考察。
祖國是一個歷史概念。在為推翻民族壓迫而斗爭的時代,或者確切些說,在這樣的時期,祖國是一回事;在民族運動早已結束的時期,祖國則是另一回事。關于祖國和保衛祖國的原理不可能對“三種類型的國家”(我們關于自決的提綱第6條)都同樣適用,在一切條件下都同樣適用。
《共產黨宣言》指出,工人沒有祖國。
這是對的。但是,那里不僅僅指出這一點。那里還指出,在民族國家形成的時期,無產階級的作用有些不同。如果只抓住第一個原理(工人沒有祖國),而忘記了它同第二個原理(工人組織成為民族的階級,不過這不是資產階級所理解的那個意思)的聯系,這將是天大的錯誤。
這種聯系是什么呢?我認為,這種聯系就是,在民主運動中(在這樣的時期,在這樣的具體情況下)無產階級不能拒絕支持這個運動(因而,也不能拒絕在民族戰爭中保衛祖國)。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說:工人沒有祖國。可是,同一個馬克思曾經不止一次地號召進行民族戰爭:馬克思在1848年,恩格斯在1859年(恩格斯在《波河與萊茵河》這本小冊子的末尾直接激發德國人的民族感情,直接號召德國人進行民族戰爭)。1891年,鑒于法國(布朗熱)+亞歷山大三世反對德國的戰爭當時已迫在眉睫,恩格斯曾直接承認要“保衛祖國”。
馬克思和恩格斯是不是今天說東,明天說西,頭腦不清呢?不是的。依我看,在民族戰爭中承認“保衛祖國”完全符合馬克思主義。德國社會民主黨人在1891年真的應該在反對布朗熱+亞歷山大三世的戰爭中保衛祖國,這會是一種獨特的民族戰爭。
順便提一下:我說這些,是在重復我在駁斥尤里的文章中說過的東西。不知您為什么對這篇文章只字不提。我覺得,關于您在這里所提出的問題,恰恰在該文中有一系列論點透徹地(或者幾乎透徹地)說明了我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
——選自《致伊·費·阿爾曼德》(1916年11月30日),《列寧全集》第2版第47卷
【二】
在政治方面,修正主義確實想修正馬克思主義的基礎,即階級斗爭學說。他們說,政治自由、民主和普選權正在消滅階級斗爭的根據,并且使《共產黨宣言》里的工人沒有祖國這個舊原理變得不正確了。他們說,在民主制度下,既然是“多數人的意志”起支配作用,那就不能把國家看作階級統治的機關,也不能拒絕同進步的社會改良派資產階級實行聯合去反對反動派。
毫無疑義,修正主義者的這些反對意見,是一個相當嚴整的觀點體系,即大家早已知道的自由派資產階級的觀點體系。
——選自《馬克思主義和修正主義》(1908年4月3日〔16日〕以前),《列寧全集》第2版第17卷
【三】
第二國際的破產是在那個已經過去了的(所謂“和平的”)歷史時代的特點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并于近幾年在國際中取得了實際統治地位的機會主義的破產。機會主義者早就在為這一破產準備條件了:他們否定社會主義革命而代之以資產階級改良主義;他們否定階級斗爭及其在一定時機轉變為國內戰爭的必然性,而鼓吹階級合作;他們在愛國主義和保衛祖國的幌子下鼓吹資產階級沙文主義,而忽視或否定《共產黨宣言》中早已闡明的一條社會主義的基本真理,即工人沒有祖國;他們在同軍國主義的斗爭中局限于感傷主義的小市民觀點,而不承認所有國家的無產者必須以革命戰爭來反對所有國家的資產階級;他們把必須利用資產階級的議會制度和資產階級所容許的合法性變成盲目崇拜這種合法性,而忘記了在危機時代必須有秘密的組織形式和鼓動形式。
——選自《戰爭和俄國社會民主黨》(1914年9月28日〔10月11日〕以前),《列寧全集》第2版第26卷
【四】
馬克思的社會主義把民族問題和國家問題也放在同樣的歷史的基礎上,這就是說不僅僅限于解釋過去,而且大膽地預察未來,并勇敢地用實際活動來實現未來。民族是社會發展到資產階級時代的必然產物和必然形式。工人階級如果不“把自身組織成為民族”,如果不成為“民族的”(“雖然完全不是資產階級所理解的那種意思”),就不能鞏固、成熟和最終形成。但是資本主義的發展,日益打破民族壁壘,消除民族隔絕狀態,用階級對抗代替民族對抗。因此,就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來說,“工人沒有祖國”,工人至少是各文明國家的工人的“聯合的行動”“是無產階級獲得解放的首要條件之一”。這些論斷,是不容置疑的真理。
——選自《卡爾·馬克思(傳略和馬克思主義概述)》(1914年11月),《列寧全集》第2版第26卷
【五】
資產階級的立場很明顯。機會主義者無非是盲目地重復著資產階級的論據,這也是同樣明顯的。對于社論中所談的,只須作一點補充,即簡單地指出《Neue Zeit》的嘲笑言論:仿佛國際主義就是一國的工人為了保衛祖國而向另一國的工人開槍!
我們對機會主義者的答復是:忽視目前戰爭的具體的歷史性質,就無法談祖國的問題。這是帝國主義的戰爭,即資本主義最發達的時代的戰爭,資本主義結束時代的戰爭。《共產黨宣言》說,工人階級首先應當“確立為民族”,同時還指出我們承認民族、祖國(這是資產階級制度的、因而也是資產階級祖國的必要形式)的界限和條件。機會主義者歪曲這一真理,把在資本主義產生時代是正確的東西搬用到資本主義結束時代。談到這個時代,談到無產階級不是摧毀封建主義而是摧毀資本主義的斗爭任務時,共產黨宣言明確地指出“工人沒有祖國”。為什么機會主義者害怕承認社會主義的這個真理,甚至在多數場合害怕公開考慮這一真理,那是很明顯的。社會主義運動在舊的祖國范圍內不會取得勝利。當一切民族的勞動群眾的合理要求和進步愿望在現時的民族隔閡消失后的國際統一中得到滿足的時候,社會主義運動定將創造出人類共同生活的新的更高級的形式來。現代資產階級企圖以“保衛祖國”的虛偽借口來分裂和離間工人,覺悟的工人對付這種企圖的辦法是:在推翻各民族的資產階級統治的斗爭中,堅定而頑強地建立各民族工人的團結統一。
——選自《社會主義國際的狀況和任務》(1914年11月1日),《列寧全集》第21卷
【六】
《共產黨宣言》上說“工人沒有祖國”,這句話在今天比在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正確。只有無產階級進行反資產階級的國際斗爭,才能保衛無產階級的勝利果實,才能給被壓迫群眾開辟一條通向美好未來的大道。
——選自《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國外支部代表會議》(1915年3月4日以前),《列寧全集》第21卷
【七】
俄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以普列漢諾夫為首)援引馬克思在1870年的戰爭中的策略;德國的社會沙文主義者(倫施、大衛之流一類的人)援引恩格斯1891年的言論:一旦同俄法兩國發生戰爭,德國社會黨人有義務保衛祖國;最后,那些想使國際沙文主義調和并合法化的考茨基一類的社會沙文主義者說,馬克思和恩格斯雖然譴責戰爭,可是從1854-1855年到1870-1871年和1876-1877年,每當戰爭終于爆發的時候,他們總是站在交戰的某一方。
凡此種種引證都是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的令人憤慨的歪曲,是為了討好資產階級和機會主義者,就像吉約姆一伙的無政府主義者的著作歪曲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觀點來為無政府主義辯護一樣。1870-1871年的戰爭,從德國方面來說,在戰勝拿破侖第三之前,是具有進步歷史意義的,因為拿破侖第三和沙皇一道,多年來一直壓迫德國,使德國一直處于封建割據狀態。但是戰爭一轉變為對法國的掠奪(兼并阿爾薩斯和洛林),馬克思和恩格斯就堅決地譴責了德國人。而且在這次戰爭一開始,馬克思和恩格斯就贊同倍倍爾和李卜克內西拒絕投票贊成撥款,勸告社會民主黨人不要同資產階級同流合污,而要捍衛無產階級的獨立的階級利益。把對這一具有資產階級進步性和民族解放意義的戰爭的評價套用到當前的帝國主義戰爭上來,這是對真理的嘲弄。至于1854-1855年的戰爭以及19世紀的一切戰爭,情況就更是如此,因為當時既沒有現代的帝國主義,又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的成熟的客觀條件,在所有交戰國內也沒有群眾性的社會主義政黨,也就是恰恰沒有巴塞爾宣言針對大國間的戰爭據以制定“無產階級革命”策略的那些條件。
誰現在只援引馬克思對資產階級進步時代的戰爭的態度,而忘記馬克思的“工人沒有祖國”這句恰恰是適用于資產階級反動和衰亡時代、適用于社會主義革命時代的話,誰就是無恥地歪曲馬克思,就是在用資產階級的觀點偷換社會主義的觀點。
——選自《社會主義與戰爭(俄國社會民主工黨對戰爭的態度)》(1915年7-8月)《列寧全集》第2版第26卷
【八】
我們應該重復說,我們是馬克思主義者,我們是以《共產黨宣言》為依據的。社會民主黨在下面主要兩點上歪曲和背叛了這個宣言:(1)工人沒有祖國,因此,在帝國主義戰爭中“保衛祖國”就是背叛社會主義;(2)馬克思主義關于國家的學說被第二國際歪曲了。
——選自《無產階級在我國革命中的任務(無產階級政黨的行動綱領草案)》(1917年4月10日〔23日〕),《列寧全集》第2版第29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