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夠預測華爾街金融危機的經濟學家有幾個?《中國大形勢》作者高連奎是其中之一,或者應該說明的是幾個分子之一。預測了華爾街的金融危機真的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中央政府從來不做預防措施的,出了問題能夠解決的完美已經是百姓的“父母”了;國內企業也是如此,沒有一個企業從這個預測中獲得預期的或者長遠的經濟利益;普通的百姓呢?當讀到這個預測的消息之后,恐怕已經身在金融危機的水深火熱之中了.............
當有關《中國大形勢》的書還沒有出版就轟轟烈烈出現在各大網絡的時候,老錢莊有幸和《中國大形勢》的作者高連奎先生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深層次地溝通了寫作動機和國內經濟走向、和目前金融危機的勢態下對于國內股民的建議,以及該書162問題的解釋和演繹。
以下老錢莊編輯簡稱記者,《中國大形勢》作者、著名經濟學者高連奎先生簡稱學者。
記者:很榮幸和高先生進行溝通,當我們看完《中國大形勢》后,被您的博學和深刻所感染,請問學者《中國大形勢》是什么時候開始創作的?您當初的寫作沖動是什么?簡單地介紹下好嗎?
學者:我是2009年開始創作的,當初正值華爾街金融危機期間,也是中國的經濟學界最活躍的時候,我當時看了很多學者關于經濟危機的解釋及建議,我感覺這些建議與我的研究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很多的專家的建議具有明顯的錯誤。我最初并沒有想寫書,只是想將我這些想法寫成系列文章,所以當時就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了下來,后來竟然記錄了好幾本,這些都成了我寫作本書的素材。其實最后讓我下定決心寫這本書的是我對民生問題的感悟,也就是我書中提到的低生存成本型社會理論,我感覺這樣的理論性的東西如果以文章的形式寫出來不如以書的形式更有影響。這才堅定了寫書的決心,其實我書里的很多內容也是多年的積累,畢竟思想不是一天形成的,比如書中歷史性的內容基本上都是源于我學習西方政治學思想史的積累,書中關于中國近代強國之路的研究已經后面經濟、民生問題的研究及建議則是與我的學習西方經濟思想史的背影有關。
記者:您為什么能預測華爾街的危機?
學者:預測華爾街金融危機并非很復雜的事情,因為我們對美國以及金融資本主義的游戲規則不了解,所以很多常識性的東西到了我們這里都顯得高深莫測,才顯得很神秘。人們預測美國會發生金融危機的根據主要是是風險論,比如美國高達30倍的融資杠桿率,比如美國所使用風險計算公式的不科學性等,大部分人都是從這方面出發的。但是我與他們還有所不同,我是在風險的基礎上從美國的人事布局中看出的,也就是從美國總統小布什任命鮑爾森當財政部長這一事件看出的,因為任何一場政治行動都是從人事布局開始的。我在這里給大家舉個類似的例子,比如一個老板選CEO,如果這個老板選的是一個擅長資本運作的CEO那么,我們立馬就可以想到這家企業即將上市,或是即將在資本市場上有所動作,如果老板選擇的一個資深經營管理人員出身的CEO,那么我們可能會認為老板想快速提升企業業績。其實美國也是一樣,美國的財政部長基本上分為兩類,一個是學者型,一類是商人型,當然近年以華爾街的金融商人為主。而小布什當時選擇一個擅長資本運作的高盛CEO做財政部長,顯然是想在資本市場上有所動作。如果再聯系到美國當時的處境及一些歷史經驗很容易就想到這點。
在這里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美國的崛起很大程度上都受益于經濟危機,比如早期購買美國股票的主要是比較富裕的歐洲人,每次經濟危機發生后歐洲人低價拋售股票,美國人則趁機低價買入,這樣一買一賣美國人就從歐洲人那里賺到了一大筆錢。這樣的事情反復發生,也成為了美國崛起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這不是什么陰謀論,而是歷史事實。
當然現在買美國金融資產,特別是債券的已經不再主要是歐洲人,更多的是中東人、日本人以及我們中國人,美國只要搞一次經濟危機,這些債務就很容易賴掉了。而美國后來的一系列發展變化也印證了這樣的猜測。
記者:當您在《中國大形勢》中,收集了162個問題后,您最希望得到的反饋是什么?您最希望要解決的是什么問題?請問有跟當今政府就此書有過溝通或者交流嗎?
學者:我的162個問題其實并不需要反饋,這些問題是本書的引子,讀完我的書,這162個問題大部分也就有了答案。當前本書的最終版本還是刪節很多。因為我寫這本書的初期既想進行理論創新,又想寫中國現實問題,但是經過權衡,我認為對當前中國現實面臨的經濟、民生問題進行一些建言比單純進行經濟理論的創新更有現實意義,同時也要考慮篇幅及市場定位,我就將純理論的部分去掉了。
中國現在面臨的問題很多,基本上可以歸納為經濟及民生問題,而這兩方面也是互相聯系的,民生問題歸根結底也是經濟問題,中國在早期發展中有選擇了很多貌似快捷徑的發展方式,而當前中國的積弊基本上都是與這些不科學的發展方式所致。而中國的學術界其實還在迷戀這些發展方式,比如吃改革紅利,比如實行比較優勢,比如從投資、消費、出口的平衡中尋求經濟增長等,其實真正的發展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真正研究如何提高勞動生產率的經濟學者非常少,中國到目前也沒有相應的統計、考核體系。這些都需要矯正。另外世界在發展中也形成了幾種改善民生的模式,比如新加坡模式、美國模式、北歐模式、日本模式等,這些模式中有的模式失敗了,有的模式成功了,我國現在還沒有建立起自己的民生保障模式,我提出的低生存成本型社會模式就是從這方面說的。
這本書成書后,我也跟將書稿發給了一些政府內的專家,比如李稻葵、劉煜輝等,李稻葵還特意讓我將書稿發給了王建一份。這些人畢竟在體制內也不方便發表太多的看法,等我的書正式上市后,我還會與他們進一步交流。
記者:在本書中,您搜集了有關國外的經濟數據,請問您對美國經濟的現狀和將來有什么樣的分析呢?美國要這一輪的金融危機對國際經濟有什么影響?您能成功地預測美國的金融危機,請問在危機前您給中國政府有了什么建議?
學者:美國經濟主要有兩大法寶:一個是高科技,另一個是金融,一言以蔽之,當今美國的優勢都是二戰紅利,比如以計算機為代表的高科技是戰爭時期打下的基礎,而美國在貨幣金融方面的優勢則直接來自于布雷頓森林體系,也與二戰有關,隨著二戰的遠去,美國的這些優勢將漸漸消失。當前美國經濟,制造業空心化的局面一時很難得到扭轉,而高科技產業也即將被后來者逼到死角,金融的力量也即將釋放殆盡,我想美國經濟在將來不會有太大的起色。其實美國經濟發展到現在的狀態也沒必要太追求經濟增長,只要在現在的經濟水平上做好縮小貧富差距的工作就足夠了。近期奧巴馬提高富人的稅收、為中產階級減稅等措施都是往這個方向發展的。當前美國的既有巨額的國家債務又有龐大的財政赤字,向富人征稅是唯一的解套方法。當然這個方法也適用于其他存在主權債務危機的國家。
金融危機對國際經濟的影響肯定會有,但不是現在,對這種影響必將是通過對學術創新間接實現的,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大蕭條誕生了凱恩斯主義、七十年代的經濟滯漲誕生了新自由主義,而本次經濟危機過后肯定也會誕生一些經濟學思想,而這些經濟學思想必然又會對經濟政策產生影響。可以預見不久后學術界也將出現一次經濟思想繁榮。
在2006年的時候我就將我的一篇兩萬字的論文《平衡經濟學原理》寄給了一些體制內的專家及部分政府領導人,那篇論文就是從廣泛的意義上談經濟的本質、經濟危機的發生原理以及如果避免及處理經濟危機的。當時我還比較癡迷于純經濟理論的研究。而本次經濟危機中政府處理經濟危機的方法與我的想法還是比較一致的,當然政府的做法與我的主張并沒有關系,只是政府比較務實而已。
記者:非常感謝高先生精辟的分析,我相信對于中國國民了解美國的經濟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這次危機對于中國的股民來說實在是一種災難,中國國民現狀和未來的幾年內該怎么樣在股市投資呢?用什么樣的心態投資才是最佳的呢?
學者:股市主要受到周期的影響,我總結為三大周期,一是經濟周期,比如美國的高科技泡沫期間的牛市行情就主要是受益于高科技帶來的經濟成長周期;另一個是貨幣政策周期,比如華爾街金融危機前的牛市行情則主要受益于貨幣政策周期,第三個就是重大事件周期,比如中國的兩次大牛市一次誕生于香港回歸前,一個誕生于奧運會之前。而我們想一想,中國現在基本上不處于前兩個周期,而中國在三五年之內很難再有像香港回歸及北京奧運會這樣于民族利益有重要關系的巨大利好,因此中國股市短期內,我不認為會出現重大的牛市行情,投資者應該謹慎。
馬克思曾經說過“金融就是對內的掠奪”,話雖然片面,但從人類資本主義發展史來看,這句話就從沒有失效過,也就是你要么成為掠奪者,要么成為被掠奪者。美國的中產階級社會的形成其實與金融也沒有什么關系,甚至是逆相關關系。羅斯福新政以來美國奉行的“削富填窮”措施才是美國產生中產階級社會的最主要原因。大家不要倒果為因。現在大家從事投資主要是為了讓自己的資產能夠保值增值,那就不要冒太大的風險,還是保守些好。
記者:在本書的部分章節中提到了國內著名的企業,請問高學者這幾家企業的發展中鼎盛的企業,還能走多遠?對于國美這場風波您支持哪一位?
學者:中國這些企業總體上我還是比較看好的,
我相信他們會更加的壯大,因為他們畢竟有著中國這個世界上獨有的十三億人口的統一大市場,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就是最大的財富,這就決定了中國必然會誕生世界級別的大企業。我也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國美風波發生后,我也發表了兩篇文章,國美事件包含兩大問題,一個是職業經理人專權的問題,一個是民族資本與外資抗衡的問題,當然這兩個問題也是互相聯系的,正因為有了職業經理人的專權,才為外資控制國美提供了方便。在此次事件中我不是支持某個人,我的立場是希望國美能夠保持民族品牌的本色,另外我不希望國美在尚未長大的時候就被職業經理人和機構股東分肥,我們不要忘了華爾街金融危機的最大根源之一就是職業經理人專權與貪婪,而防止職業經理人專權也是世界管理學界必須認真面臨的一個問題。
記者:高先生的書引起轟動以后,對于老錢莊的用戶有沒有優惠措施?如果有的話需要老錢莊怎么做?
我可以考慮向老錢莊的用戶銷售《中國大形勢》的作者親筆簽名版,也可以是獨家銷售,我想這樣做比優惠幾塊錢更有意義。在此我也希望喜歡財經的朋友以后多關注老錢莊。
記者:謝謝,非常感謝國內著名的經濟學者高連奎先生做客老錢莊。經濟在任何時候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話題,對于經濟的發展也是從下到上日夜思考的最糾結的問題,但愿《中國大形勢》的出版、發行為中國經濟撥開迷霧能夠透徹地看到本質作出努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