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9-1,定價:32元
序言
在中國做事難,做人難,過日子更是難。中國經濟的問題錯綜復雜,老百姓怨聲載道。不是我們的干部不聰明、不能干,而是他們在作決策的時候總是只看到表面現象,奉行的原則也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從來不去想怎么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本質的問題。我認為這種為官心態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干部的權力傲慢,這些干部總是更愿意比較簡單地透過“嚴打思維”從表面上解決問題,例如打壓房價、要開征房產稅等就是最好的例子,最后就只能落得老百姓的抱怨。
其實老百姓關心的話題是非常具體的,說白了就是收入低、物價高、看病難、上學難、住房難等等。在這本書里,我特別挑了十六個讀者最關心的話題,我認為,這些問題之所以解決不了就是因為政府根本不理解這些問題的本質是什么,而只是簡單地根據表面現象作決策。本書和其他泛泛而談的書不同,我對每一個話題都深入地探究了最根本的本質問題,只有了解了本質,才能真正釜底抽薪地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問題。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想談一個我們每個老百姓都關心的話題,那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這么難。我們的老百姓總會面臨幾個難題,似乎還都很難解決。
第一,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后,我們的收入和其他國家相比差距越來越大了,我們工作不努力嗎?我們不夠節儉嗎?都不是,那我們這個經濟到底出什么問題了?
第二,為什么我們什么都比美國貴。讀者可能不相信這個題目。但是我告訴你,做美國人實在太幸福了,人均年收入四萬美元,我們呢?才幾千美元,而且美國幾乎什么都比中國便宜。我不知道我們到底怎么治理經濟的?實在難以理解,我們的經濟到底怎么了?
第三,為什么我們的蔬菜這么貴。這已經不僅僅是大蒜和綠豆的問題了,而是一般蔬菜價格也像股價一樣大幅度的變動,搞得這些小菜販子賣菜像玩股票一樣。在老百姓承受痛苦之余,不禁要問我們的農產品市場到底怎么了?
第四,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現在連吃個飯都不安心,我找了地溝油的例子給讀者做個解讀,這個例子看得我到現在還驚魂未定,這已經不是一個政府監管不到位的問題了,這些商人黑心黑到了這個地步,我們的社會道德出現什么問題了?
第五,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最近霸王洗發水事件和云南白藥事件釀成軒然大波,還有三聚氰胺竟然也死灰復燃,毒奶粉又在一些省份上架銷售,這實在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膽戰心驚,我們不能說政府事后對這些事件的處理態度不嚴厲,可是我們想知道,我們對食品藥品的監管到底怎么了?
第六,為什么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出頭機會。電視節目《為愛向前沖》、《非誠勿擾》、《我們來約會吧》繼《超女》、《快女》之后,在內地也攪起了驚濤駭浪。一群扮演衛道士的偽君子趁此天賜良機,爭先恐后地揮起道德的巨劍指向我們以年輕人為主的節目嘉賓,說他們現實、拜金,喜歡走捷徑。在我們無情批判他們的背后,一個重大問題悄悄浮出水面了——年輕人如果不靠這種方式,那還有什么方式可以讓他們出人頭地嗎?我們這個社會給這些年輕人往上爬的機會了嗎?
2004年的時候我就批判過某些改革,這些改革搞得我們老百姓的日子更難過,有很多人不都說嘛,咱老百姓是醫改之后看不起病、教改之后上不起學、房改之后住不起屋。六年過去了,現在看來情況似乎也沒有什么改善。但是今天的大環境和2004年完全不同了,我們政府的改革思路能有突破嗎?
所以本書的第二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么醫改、教改和房改這么難。
第七,為什么我們的醫改這么難。全世界的醫改都很難,這不是我們中國的專利。但是2010年美國的醫改正式推出之后,我覺得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啟發,那就是醫改成功的關鍵是必須斬斷醫生和藥廠的掛鉤。而我們廣東高州的醫改竟然一不小心就符合了這個思路,這是值得我們做深刻思考的。
第八,為什么我們的教改這么難。以實際經驗來看,大陸、香港、臺灣一國三地的教改各有特色,大陸的教改是屬于重度偏離的那一種,和臺灣教改的失敗經驗差不多。但是香港幾乎無為而治的教育體系,竟然成了大陸、香港、臺灣三地中最成功的典范。這絕對不是因為香港人比較聰明、比較會改革,而是因為香港除了繼承了英國統治時期的制度之外,還孕育了一個特殊的經驗,那就是“在香港,如果想做事,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如果不想做事,那就什么事都沒有”。就是因為這種“無所事事”的經驗,讓香港保留了英國統治時期流傳下來的優秀治學理念,這也是為什么它倒成了成功的典范的原因。
第九,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一:火山理論。中國雖然是全世界碩果僅存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中的一個,但卻是全世界幾乎唯一不怎么替老百姓建設經濟適用房和廉租屋的國家,我反而發現這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他們普遍做得比我們好,例如新加坡和繼承了資本主義的中國香港。我利用“火山理論”來解釋了中國房地產和中國政府房價調控政策的本質,同時又透過理解美國房產稅,來解讀中國房產稅的誤區和嚴重后果。
第十,為什么我們的房改這么難之二:重慶模式。2010年6月2日,中國七大部委聯合推出的重慶模式讓我燃起了一絲的希望,我在這一部分向讀者特別介紹了這個模式。
在本書的第三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么我們的企業過得這么難。
第十一,為什么中國的企業活不下去:富士康悲劇。富士康十三名員工跳樓自殺的事件震動了全中國的老百姓。可是富士康的悲劇根本不像媒體所報道的血汗工廠這么簡單,我們完全忽略了富士康背后的黑手——蘋果電腦,其實它才是真正的元兇。蘋果操縱了富士康的命脈,而類同蘋果的其他歐美亞洲的產業資本也同樣操縱了像中國富士康一樣的千千萬萬的代工廠的命脈。富士康事件不是富士康一家企業的問題,而是中國所有代工企業的問題。讓我們透過富士康撥開中國代工業的悲劇內幕吧——他們實在過得非常難。
第十二,為什么中國的企業走不出去:吉利收購沃爾沃。吉利收購沃爾沃同樣震動了中國老百姓,正如李書福所言,他這個農村青年竟然娶了一個比他還要高大的北歐美女。我實在不知道李書福娶的到底是美女呢,還是數度被男人甩掉的棄婦。我覺得李書福這位農村青年還真的比不上那位北歐美女的前任老公——福特汽車。我實在看不出吉利和沃爾沃的婚姻有什么成功的可能。此外,這位北歐美女的七大姑八大姨(指工會、產業協會)等等還特別兇悍,我實在難以想象一位像李書福這樣的農村青年怎么能夠應付得了這個復雜的大家庭。吉利走出去的困局不單單是吉利的問題,還是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國企業的問題,例如上汽收購韓國雙龍、首鋼收購秘魯鐵礦,不都是家庭不和的大悲劇嗎?我們的企業真可以說是一批批地走出去、一批批地倒下,為什么中國企業走出去就那么難呢?
本書的第四部分我想談一談為什么我們的環境這么糟。
我們國家2010年的政策可以說是完全被誤導到了節能減排的領域。我在《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一書中清楚地告訴讀者,氣候變暖這個議題就是個驚天大謊言,歐美國家透過這個偽命題,成功地把我們國家的政策轉變成節能減排了。雖然我不否定節能減排的重要性,但是今天中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不是節能減排,而是?圾圍城(第十三,為什么我們的垃圾危機這么嚴重)和水資源短缺(第十四,為什么我們的水資源危機這么嚴重)。如果這兩個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幾年之內就將造成我們沒辦法承受的可怕后果。
本書的第五部分,我談論了為什么政府處理國際事務這么難的問題。這是個非常重大的議題,因為這個如果處理不當,后果會很嚴重,會對我們老百姓和企業造成特別大的沖擊。
第十五,為什么美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5月份美國組建了由大大小小200個高官組成的代表團,來參加“第二次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這次對話的結果是讓美國透過匯率大?,用威逼利誘的方式,拿走了我們8 000億元的新能源市場,想一想,難怪美國要來這么多人,利益驅動嘛!
第十六,為什么德國人這么不講理。2010年的7月份,德國代表團在女強人總理的帶領下,政府官員、國會議員和企業家都來了,他們總共包三架飛機,想到美國代表團的例子就讓我又有種不祥的預感。結果還是不出我所料,德國又透過和美國類似的方式拿走了一大堆讓中國人感到痛心的“以市場換技術”的合同。
我們的日子到底怎么啦?為什么這么難?在透徹分析這些問題的本質原因的同時,我也簡單地介紹了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在這些?題上的做法和經驗。
(特別感謝我的助手孫晉帶領的研究團隊。本書的數據資料由孫晉、馬行空等人共同完成。)
第一部分 為什么我們的生活這么難
第一章 為什么我們的收入這么低
“被增長”的財富速度:跑不過CPI,也跑不過GDP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我們的GDP在大幅上升,但是居民儲蓄的上升卻非常緩慢。如果儲蓄是一個財富衡量指標的話,那我們這幾年的GDP盡管是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的,但卻跟我們老百姓的關系不是很大,因為老百姓的財富并沒有增加多少,也就是說,我們老百姓財富的增長速度和我們GDP的增長速度差距越來越大。讀者可以問問自己,我對我的收入滿意嗎?我的收入能夠應付我的生活支出嗎?大家基本上都會說,收入總是跟不上支出的步伐,因為我們總覺得自己入不敷出、捉襟見肘。我們的收入既跑不過GDP(見圖1-4),更嚴重的是我們的收入竟然也跑不過CPI。在相同的起跑線之后,跑得最慢的就是我們的收入了。
茅于軾曾經問過這么一句話:“為什么說中國人是最勤勞的,可是我們卻是不富裕的?”這是什么原因?包括咱們政府和企業的領導人、首長去非洲考察工作,給非洲的幾個國家題詞,按照咱們的慣例,領導們題詞都會說:“勤勞、勇敢的中非人民友誼長青,友誼萬歲!”看到這個,非洲領導人就不干了,他們說,你們中國人勤勞,我們非洲人不勤勞,我們只勇敢。看到沒有?非洲人民可不認為你說他們勤勞,是在稱贊他們的。
想想看,金融危機之后,珠三角又出?“民工荒”,99%的企業缺工人。后來有很多人分析了原因,發現這不是簡單的因為訂單增多了,而是因為工人對工資不滿意,工資實在是太低了。近10年,東莞的工資基本上都是770~900元月薪,包吃住,10年都沒有怎么變化,但是這10年來的通貨膨脹卻在大幅度增長,所以我們的農民工越來越窮,我們也就成了全世界收入最低而工作時間最長的民族了。
我們的“農一代”是非常勤勞的,為了770~900塊的薪水,他們愿意出來打工,因為在他們的家鄉有著嗷嗷待哺的妻兒們,所以他們能夠忍受低工資和惡劣的工作環境。可我們的“農二代”可不是這樣的,他們可不想為這點小錢打工。而且“農一代”還都不舍得讓自己的兒女出來打工,太苦太累不說,也掙不了什么錢。這就形成了一個惡性毒瘤,想想看,如果說我們國家薪資上不去的話,儲蓄也就上不去,那我們怎么增加消費呢?我們國家目前所推動的任何鼓勵消費政策都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因為老百姓太貧窮了。對于政府來說,必須要先使老百姓富裕,才能夠推得動消費。
現在很多老百姓都有這種錢包的危機感,總覺得自己的支出永遠要比收入多。在錢包危機感之下,中國“80后”現在面臨著這個工資低、物價高的現狀,就調侃自己說:“三十難立、四十迷惑、五十聽天由命”。我發現中華民族其實是個非常幽默的民族,在這么困難的環境之下還能這樣自我解嘲,實在讓人感到心疼。
經濟學的真相:13個嚴重的經濟學謬誤
我們先看一個慣常的錯誤理解:租金管制可以預防通貨膨脹。這一觀點可以這么解釋:因為租金進入并深深影響著生活費用,租金的增長將迅速導致工會要求一個更高的工資,因此將使當前的生產成本增加,商品現行價格增長。
通常,經濟學意義上任何商品的短缺都將引起其價格的上漲。這就迫使公眾節省對這一商品的使用,同時使私有企業增加其供給變得有利可圖。假如價格急劇上漲的一個后果是使窮人遭受到困難,那么緩解這一困難的一個簡潔而又更加公平的方式,就是依賴一般財政收入的直接現金轉移支付。而租金管制這一替代政策會導致不良的社會影響,房東作為一個階層,而不是社會整體,卻要去對社會上很大比例的房客進行補貼。另外,當租金被廣泛認為會有一個急劇的上漲時,租金管制會在一定時期內減少勞動力的變動,這將阻礙私人企業在工人階級住房方面的投資,也會使現存受管制房屋的存量急劇下降。
我們沒有討論對窮人實行直接補貼的政策可行性。我的觀點是這種直接補貼的方法所產生的成本將遠遠少于我們所熟知的租金管制體系產生的費用,更為確定的是,它將受到較少的社會抵觸,也無需建立處于租金限制法之下僵硬的法律機器。
作為政治問題,大家很可能認為租金限制法律相對來說更容易制定,也更具有吸引力,能夠普遍地被大部分選民當作幫助窮人的一種“劫富濟貧”的方式來接受。但是當經濟學家或者任何科學家根據“政策可行性”去推進或者證明這一政策合理性的時候,結果將是令人郁悶的。學者的工作是為公眾指出并盡可能清楚的預見可以被選擇的替代性政策的主要影響。如果這一工作被公正的做出來,那么將有效地把更受歡迎的經濟結果告知相關公眾,而假如有更加溫和的措施被提出來用于處理當前的一些社會問題,那么,這種方法的使用將增加更為明智的替代性經濟政策最終流行的可能性。
本文摘自[英]E.J.米香(E.J.Mishan)的《經濟學的真相:13個嚴重的經濟學謬誤》
第二章 為什么我們什么都比美國貴
可憐的越窮越貴:中國人的“偽幸福生活”
這個章節我想談一個比較有趣的題目,一個和每個人的生活都相關的題目,叫做泡沫經濟?最近你們看到了吧,到處都是泡沫,房地產泡沫、股市泡沫,如今大蒜也泡沫了,中國的物價存在太多的泡沫。
我給讀者舉個例子吧,1982年,我們去看電影《少林寺》的時候,票價是1毛錢,2007年《變形金剛》在北京上映時的票價是80元,25年翻了800倍。而在美國,一線的電影院《變形金剛》的票價折合人民幣后是54塊錢。其實很多香港人到了大陸去看電影,看到票價都覺得不可思議,因為香港的票價最貴也才50港元而已。如果在非尖峰時間去看,還有20港元到40港元的票價,我們大陸這邊的收入這么低,電影票的價格怎么可能這么高?簡直無法想象?在中國,像男學生要陪女朋友看個電影,那都是很奢侈的。這就叫什么?物價泡沫。以麥當勞為例,美國麥當勞價格跟中國差不多。天然氣呢?我們差不多一立方3.5元,跟美國也差不多。你發現沒有,這種低檔餐館的價格差不多,天然氣價格也差不多,可是電影這種東西就差很多。也就是說,吃的跟用的,這種大眾都要消費的東西,價錢都和美國差不多,但是只要不屬于大眾消費品的,中國的就一定比較貴。比如說長途電話費,如果從美國打過來的話,是一分鐘1毛錢,我們打過去的話,一分鐘就得8塊錢了,你看差多少?還有松下54寸等離子電視,相同款式,在中國賣40 939元,而在美國的價格就只有我們的四分之一,折合人民幣只有10 239元,你能想象得到嗎?這個數據我們都已經上網再三查驗過的,保證正確。
中國的房價收入比達到了發達國家的三至六倍,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在人均收入不及日本東京十分之一的情況下,房價已和東京不相上下,有些地區的房價收入比已超過30倍。蔬菜、肉蛋、糧食及食用油價格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物價問題成為了百姓關注的焦點。那么,物價問題到底是什么問題?所謂物價泡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們有些人就喜歡穿大牌的衣服,比如阿瑪尼,阿瑪尼的西服在我們中國差不多要3萬塊人民幣,但是在美國買的話,折算成人民幣卻只有15 000塊。汽油在中國是6.83元每升,在美國4.56元每升,也差了很多。寶馬Z4型的車子在中國要58.9萬元人民幣,在美國折換成人民幣才20萬元而已。另外諾基亞1661型的手機,讀者可能會覺得這個東西應該全世界都一樣吧,其實也不一樣,在中國買大概需要300美金,在美國買就只要85美金,差了近4倍。筆記本電腦呢?中國買一個筆記本6 000塊,在美國換算成人民幣只有3 406元,還不止這些呢。我再舉幾個例子,有個叫Samsonite的旅行包,翻譯成中文,我們叫它新秀麗,可能大家不一定知道新秀麗,這種包在美國買的話,一個大概是27美元,才是中國價格的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我們買一個包都要比人家多花那么多錢。在美國,一件POLO的秋天穿的大衣29美元,Clark的涼鞋,美國牌子,23美元,看到這些數字,你是不是還以為美國經濟破產了、崩潰了?還是大甩賣?我也有這種感覺,不知道怎么回事了。
我的一個朋友曾經到美國洛杉磯一家叫小臺北的中餐館去吃飯,4個人點了很多菜,都是魚蝦螃蟹這些海鮮,一結賬,4個人才49美金,折合成人民幣大概是300多塊,每一道菜平均價格才7美金,像這種魚蝦蟹之類的海鮮,在我們中國吃的話,點錢頂多算個零頭。當然如果去那些特別小的店,就另當別論了,但在一般餐館我們的就肯定比美國的貴多了。還有我們經常喝的咖啡,在美國是1美元,也就是不到7塊錢人民幣。我們這邊,就是去一般的咖啡館、咖啡廳,一杯也大概要二三十塊人民幣對不對?似乎只有麥當勞這種一般社會大眾都吃的快餐,天然氣這種一般社會大眾都要用的產品,我們和美國的價格差不多之外,其他稍微上點檔次的東西,我們都比人家貴。為什么?
石油戰
酒吧在飯店一樓右側。從三層樓高的酒店大堂延伸出來的狹長空間內,木制地板折射出一種濕潤的茶褐色光暈,再?上成套的殖民地時代風格的木制桌椅,整個酒吧別有一番味道。
“您是秋月先生?”
坐在一張桌子旁的男人站起身來問道。這個男人大約35歲左右的年紀。從他身上已經可以看到中年發福的征兆,從額頭到頭頂的頭發已經半禿了。
中年男人自我介紹道:“我是陳久霖。”
兩人一邊握手,一邊互相打量著對方。
陳久霖的名片正面印著公司英文名——China Aviation Oil (Singapore) Corporation Limited。背面則是中文,印著“中國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總裁陳久霖”。
“您是什么時候到新加?的?”
秋月淡淡地問道。對于獵食動物來說,輕松愜意地打發等待獵物出現的時光是它們一貫的做法。
“7月1號。公司的事終于開始上軌道了,現在正是大干一場的時候。”
陳久霖快速的把北京味兒英語切分成幾個間斷的單詞。
“似乎您也已經選好了能源交易員了。”
“嗯,這個……JP莫里森的名氣大家也都是知道的,但能不能請秋月先生說說您的情況?”陳久霖問道。
“我是1983年從日本大學畢業的,之后在住之江公司任職,金屬期貨交易員。”
陳久霖露出努力搜索記憶的表情。“這么說您是濱川的?下了?”
戴著圓圓眼鏡的秋月微笑著點點頭。
濱川泰男曾是住之江公司的明星交易員,他掌控著全球5%的銅交易市場,素有“5%先生”(銅先生)的美譽。可惜的是,由于錯誤判斷大盤趨勢,隨后一錯再錯,最終于去年6月份被發現已給公司造成了2852億的損失,現在成了刑事被告人。
“那么,目前貴公司是希望我們承擔關于套期保值及掉期交易的部分嗎?”秋月問道。
本文摘自[日]黑木亮的《石油戰(上下)》
第三章 為什么我們的蔬菜這么貴
張悟本,怎么就成了“神醫”
我們的湖南衛視挺牛的,搞了個《超女》、搞了個《快女》,現在又搞出個張悟本同志。2010年2月1日,?南衛視的《百科全說》播出的張悟本先生談養生,擠進了史上同時段收視率最高的前三甲。據說有不少人一到固定時段就坐在電視機前,等著看他的脫口秀。張悟本同志寫了本書,叫《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已經賣了300萬冊。當然你們可能要問我,郎教授你批評張悟本是不是因為嫉妒?我必須要承認是有一點。我的書賣得大概只有他的十分之一,在這方面,我確實和他有不小的差距。
我發現其實這個人很有意思,我聽他講的話就想笑。《生命時報》的記者在2010年5月12日來到奧林匹克中心西南門處的悟本堂,發現他是唯一一個坐診專家。預約號的價格?過去的兩三百漲到當時的兩千,翻了好幾番,而且已經排到年底了。他是怎么建議這些花了大價錢的人的呢?他建議要多吃綠豆。這個建議實在太有意思了,連綠豆都沾了張悟本的光,價格一路飆升。
在借助強勢傳媒迅速躥紅,得到“神醫”、“2010年最火養生專家”、“京城最貴中醫”等諸多頭銜之后,眼下的張悟本正在以更快的速度跌下神壇。2010年6月1日,張悟本的坐診地點,位于北京奧體中心西南門的悟本堂,在被定性為違章建筑后開始拆除。張悟本所寫的,曾在各大圖書排行榜連續排名第一的銷售冠軍——《把吃出來的病吃回去》在全國書店下?,捧紅張悟本的湖南衛視電視欄目《百科全說》也在6月7日停播。張悟本因媒體大紅大紫,如今卻陷入了一場媒體發動的討伐張悟本以及張悟本現象的輿論風暴。更為有趣的是,有人注意到,2010年上半年以綠豆為代表的農產品,就是在張悟本極力鼓吹綠豆養生療效后開始了大幅上漲,而在張悟本遭遇討伐之后,這些農產品價格又開始回落,那么,張悟本究竟說了些什么?他的說法跟農產品價格上漲之間有聯系嗎?2010年上半年發生的農產品價格上漲,又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張悟本的養生方法成本低廉、簡單易學,而且這套不用吃藥的食療理念也是?常有意思的,最著名的就是“綠豆說”了,他說綠豆不但能夠治療近視、糖尿病、高血壓,還能治腫瘤。所以綠豆已經成為很多消費者的必買品,少則三五斤,多則幾十斤,而且價格也不斷被推高。有的攤主甚至說,綠豆漲價都是張悟本的功勞。我們根據媒體的報道,以張悟本的名義銷售的某品牌綠豆甘草湯已經賣到了138元,還有售價38元一瓶的醋泡黑豆,剛剛推出半個月,每天就能賣出100瓶,成了該公司最暢銷的產品,都是因為大家都想養生惹的禍。你有沒有想過,這個社會怎么了?這種簡單的騙局都能夠騙得人團團轉。請讀者想一想,我們每個人的體質都是?一樣的,哪有一種藥可以包治百病的?對了,綠豆還不算藥,只能算是食品。是食品的話,就更不可能了。難道以前我們都吃綠豆的話,就不會被人家稱為“東亞病夫”了嗎?難道都吃綠豆,咱們就不會再有什么病了嗎?而且請各位讀者再深入地想一想,連你張悟本這種水平都能夠看得出來的簡單醫理,以前皇帝那些御醫、華佗等名醫難道都看不出來嗎?你怎么可能發明出一種產品一吃就可以治百病的?這明明是胡扯嘛。而且我可以告訴大家,只要說能治百病的,一定是騙局。但這種事在中國就能騙得老百姓團團轉。為什么?主要還是因為我們中國老百姓在醫學上?愚昧所導致的。根據衛生部2009年的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只有6.48%,這個低水平的醫學素養才是張悟本學說能夠橫行的唯一原因。不過我不想談他了,我想用他做個引子,談個有趣的話題,就談談他推薦的綠豆和我們非常關切的大蒜吧。
糧食戰爭: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
在跨國企業已掌控中國植物油定價權的情況下,如果進一步取得糧食流通的控制權,會使中國失去糧食定價權,給中國糧食宏觀調控和糧食安全造成被動。于是,在國際糧價高漲的情況下,中國阻斷了國際市場向國內的傳導通道,暫時保持了國內糧食價格的基本穩定。中國糧食生產對外依存度雖然較低,但中國化肥生產中硫磺與鉀肥高度對外依賴,國外有可能通過提高肥料成本,抬高中國糧食價格。
一家跨國企業,通過幾年的發展,在中國小包裝食用油市場居壟斷地位,占中國市場份額的60%~70%。掌握了中國植物油銷售的終端渠道,然后再建立或收購面粉廠、大米加工廠,用植物油的銷售渠道進入糧食消費市場,這是一條明顯的布局式的戰略路線圖。
業內某權威指出:世界四大糧商一方面建立糧食加工流通企業,一方面開始尋找糧源。中儲糧是中國最大的糧食儲備企業,是四大糧商合作的首選對象。三年后四大糧商會成為中國糧食加工銷售的龍頭。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中,普遍存在外資優于內資的思想,給他們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建立或并購糧食加工企業。即使跨國糧商不與中儲糧合作,他們也能找到糧源。
這位權威人士又透露出我們的短板:目前,中儲糧作為中國最大的糧源控制企業,具有較強的實力,卻沒有糧食加工業務。中糧集團有加工業務,卻不能掌控糧源,銷售網絡也不夠。華糧集團雖然在中國屬于比較大的企業,但實力與跨國公司不能相提并論。目前中國糧食市場調控存在的一大問題是只有儲備,沒有加工品和銷售的控制,這樣就會給調控帶來風險。
糧食安全的關鍵在加工流通領域,跨國公司想用低價糧食沖擊生產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掌握了糧食加工流通,就掌握了糧食制成品的定價權,這會影響到中國糧食市場的調控。跨國糧商不僅有強大的資金優勢,而且通過食用油已建立起營銷網絡,并樹立了一系列品牌。他們利用這些優勢,與中國糧食加工企業競爭,會有很強的殺傷力。
本文摘自[英]拉吉•帕特爾(Raj Patel)的《糧食戰爭:市場、權力和世界食物體系的隱形戰爭》
第四章 為什么我們的食品這么不安全
百倍于砒霜?黑暗下的黃曲霉素
最近餐桌上的學問越來越高深莫測,讓人難以琢磨了。就拿食用油來講,不但有我在《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和《郎咸平說:新帝國主義在中國2》中所談到的轉基因的問題,還有現在又出來個地溝油的問題。我不得不佩服,這個地溝油真是給我們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循環經濟,什么是充分的變廢為寶。而我本人也是這個所謂的循環經濟的最大受害者,因為我經常在外面吃飯。我現在真的是談吃色變,一看到路邊炸油條的,價錢又那么便宜,我就直覺地想到了地溝油。此外,還有我最喜歡吃的,像水煮魚、川味火鍋、毛血旺什么的,我也擔心都是地溝油做的!否則水煮魚放那么大一鍋油,如果不是地溝油,價格怎么會那么便宜呢?飯店是不會做賠錢的生意的。
我有必要先明確一下,到底什么是地溝油?按照表面上的理解,它應該是指從地溝里、下水道里掏出來的油。但這只是個最直接的概念,也是最明顯、最好理解的。更確切點說,其實它是一個綜合概念。第一種,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潲水油;第二種,是由動物的內臟加工提煉的動物油;而第三種則是超過使用次數的油。其實說白了,也就等于說一切劣質的、有問題的油都叫做地溝油。按照我們的數據顯示,我們每一年消耗的油大概是2 200萬噸,從中可以產出大概330萬噸的廢棄油脂,從這些廢棄油脂中可以提煉出270萬噸的地溝油回流市場。按照這個比例的話,我們吃的東西里面,大概1/10都是地溝油做的,當然這是最高的比例,真實的比例應該低得多。想想也真悲哀,地溝油這個連豬都不吃的東西,現在卻讓我們給吃了!
而且,地溝油的危害是潛移默化的,我的助理曾經問了幾個急診科的醫生,有沒有收治過因為食用地溝油而出現癥狀的病人?他們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但是,他們說地溝油里含有一種叫做黃曲霉素的致癌物質,而黃曲霉素的毒性是砒霜的100多倍!
偽裝下的地溝油:辨別難似“哥德巴赫猜想”
我看到網上為辨別地溝油提出了幾種觀點,其中有一個觀點特別有意思,說要想辨別地?油,必須要一看、二聞、三嘗、四聽、五問。你看,望聞問切,連中醫看病的方法都用上了!但實際上,即使是這樣,還是很難分辨的,為什么這么說?看我給大家一個一個地進行解釋。
第一個是看。如果小攤小販拿過來的就是黑油,你會吃嗎?你肯定不會吃的。但是如果你看到的油是透明的呢?要知道,地溝油提煉的過程中,那些不良業者會利用化工原料把臟油的顏色褪掉,你看到的地溝油是很清很亮的,你從顏色上根本就看不出來的。
第二個是聞。如果說你聞一下地溝油,就會發現這油聞起來還挺香。這是怎么回事?這是因為這些不良業者用?堿去臭之后,再往里添加一些花生精之類的東西,這樣弄出來的地溝油會散發出一股挺重的香味。本來你還不怎么餓,聞了地溝油的味道之后,搞得你倒感覺到餓了。
第三個是嘗。嘗嘗有沒有什么臭味、異味之類的,我估計也嘗不出來,反正在我過去不知道情況的時候,估計也吃了不少地溝油,也沒有什么感覺異常的。
第四個是聽。這個可能就不是針對餐館了,誰吃飯的時候還用根筷子蘸點油,然后把油弄到紙上燒一下的?我估計全國人民還真沒有誰這樣做過吧。這個可能主要是針對那些在商場里買了油之后,回家想看看是不是劣質油,就拿兩滴?滴在紙上燒一下,如果咔吧咔吧響,那你買的可能就是劣品了。因為油和水混在一起的時候,加熱到一定程度,就會發出吱啦吱啦的響聲。
第五個是問。這個好像是讓我們去餐館里吃飯的時候,先到廚房里去問一下,問廚房里的人,他們炒菜用的是不是地溝油。你想他們會怎么回答?他們肯定會說“當然不是”。
所以,用這個中醫的望聞問切來辨別地溝油的話,到最后也只能是白忙活一場了。
不能吃的藥
成為正式醫生后,我盡量使用一些與患者病情相符的藥物,如果還是無法避免副作用,便爭取早日發現病人的不適,努力將傷害減至最低?此后,在治療患者的過程中,我也一直秉承這樣的原則。而在醫院中我還與同事們一起開發了公害監視網系統以及違禁藥品的檢驗系統,為治療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但是,我漸漸地感覺到,即便有了這些監視和檢驗系統,有些問題依然無法解決,而且這類問題還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原因在于,1980年以后新藥物大量出現,這些新藥物都是具有毒性的,更談不上治病了,其中也包括一些將舊的藥物進行改良的改良藥物等。這些藥物通常價格很高,因此出現了藥物的價值與價格完全不符的現象。1994年和1995年,有關方面組織了藥物的國際價格比較工作,?我本人也對藥物的真正價值作了個人評估。在將這些評估與公布的價格進行比較后,得出的結論證實了我的推斷是正確的:的確存在藥物的價值與價格不符合的情況。
20世紀90年代,日本發生了轟動一時的索立夫定事件(1993年,由于同時使用抗癌藥物及抗帶狀皰疹皮膚病毒的藥物,此藥物在上市后的一個月內,導致15人死亡),在此次事件中藥物價格、醫療系統問題、藥物評價的尺度過于寬泛(讓患者看到夸大的效果,掩飾藥物的危害程度)等問題暴露無遺。
“是藥三分毒”,阿司匹林雖然效果不錯,但有可能引發麻疹癥候群這一嚴重腦疾,所?當兒童患上感冒或流感時,是不能使用這一藥物的。乙酰氨基酚是WHO(世界衛生組織)列入必需藥物清單中的一種藥,但是此藥如果過量使用,就會引起肝功能障礙,甚至導致死亡。有關方面對新藥的審查其實并不嚴格,即便只是作為普通藥物來使用,這些藥物對人體的影響依然是弊大于利。
本文摘自[日]濱六郎的《不能吃的藥》
第五章 為什么我們的產品這么不靠譜
就在你身邊的虛假宣傳:霸王洗發水和云南白藥牙膏
估計大家都看過霸王的廣告吧,請國際巨星成龍代言的那個。成龍在廣告里說,霸王有百年的歷史,是享譽中外的中藥世家。還說它們的洗發水是采集中草藥的精華原液,像什么首烏、黑芝麻、人參、當歸、靈芝、墨旱等等,精制而成的。最重要的是他在廣告里清清楚楚地說霸王是中藥的,沒有任何化學成分。可能就是這句話給媒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媒體很好奇,就做了實際的調查,并公布了調查結果。香港的媒體《壹周刊》報道說霸王的洗發水里含有致癌物“二惡烷”。這可引起了軒然大波,霸王精心打造的中藥形象也被損壞了。
問題是霸王的產品質量真有問題嗎?其實沒有。要知道我們內地和香港對二惡烷的含量其實并沒有明確的限定標準。歐盟和美國地區規定,成品中二惡烷的含量應該小于20ppm(百萬分之二十),也就是說,只要不高于這個比例,產品都是安全的。在原料中,只要含量小于100ppm(百萬分之一百),也是安全的。《壹周刊》說,檢驗的霸王產品,它的二惡烷含量為10ppm(百萬分之十),是低于歐盟和美國地區含量標準的。也就是說,霸王的產品在歐洲美國都可以銷售,質量是沒有問題的。其實廣州市質量監督監測研究院也對市場上其他10款暢銷洗發水做了抽檢,其中9款都含“二惡烷”。可是人家都沒問題,就只有霸王被搞得這么狼狽,讀者想知道為什么嗎?我告?你,霸王洗發水的質量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霸王做錯了一樣事情,那就是做虛假廣告,隱瞞事實。
不僅霸王如此,其實2008年的時候,云南白藥牙膏被告上法庭,也是因為做虛假廣告。南京的一個消費者經常牙齦出血,看到云南白藥牙膏的廣告上說能“抑制牙齦出血、修復口腔潰瘍”,是“國家保密配方”,于是就買了這個牙膏用,可用過之后,不但沒有達到廣告上說的這些效果,反而因為牙齦酸痛必須去醫院治療。這個消費者很生氣,就把云南白藥牙膏廠、它的代言人,還有零售商都告上了法庭。云南白藥牙膏說它們沒有錯,它們產品的整個包裝標注都?符合國家標準的,而且包裝里還有說明書,在說明書里也詳細地注明了,“此產品不可替代藥物,但具有幫助解決牙齦問題、修復黏膜損傷、營養牙齦、改善牙部健康的作用”。
在這兩起案件中,我們看到霸王和云南藥業都說自己的產品沒有問題,是完全符合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的。它們都沒有明白一點,我們追究的其實并不是產品合不合格,而是它們做了虛假宣傳。它們之所以老是從合不合法的角度辯解,明顯是因為根本沒有搞清楚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不知道大家有沒想過,這種現象的背后是不是存在什么問題?為什么這種虛假宣傳在我們中國總是屢?不止?是我們執法不力,還是法律本身不夠完善?都不是!
真相壹:食物及日常用品中隱藏的危險
因為制造商生產的許多產品與他們提供的標簽并不一致,這使得列出健康食品的清單變得十分困難。許多次,我發現一些以前購買的、發現的好產品,實際上有一些不良的成分在里面,例如,增香劑或人工甜味劑。
另外一個難題是,產品的標簽來回更改,所以一些現在看來不錯的產品在12個月后可能就不行了。我還曾經發現過一系列的產品被別的工廠接管生產。事實上,最近我去買一種印有素食標簽的香腸,這種香腸我之前買過許多次,然而我發現這?香腸被另外一家公司接管生產了,還添加了增香劑——5’-核糖核苷酸二鈉(E635-Disodium 5’Ribonucleotides,我們在后面的文章中還會提到這種添加劑,這顯然是一種被否定的添加劑代碼,安德魯曾開玩笑說這種添加劑聽起來像“radio active”),所以這家公司不再有素食香腸了。
我能給出的最好的建議就是,當你購物的時候,確保帶有編碼手冊。另一個小建議是,保證你不只是看了前面的標簽,例如一些產品可能會說它不含任何色素、防腐劑或香精。凱萊布曾經非常興奮地在超市里發現了一種新的風味薯片,這種薯片的標簽上有“不含色素、防?劑和香精”。我建議凱萊布再仔細檢查一下標簽,當他照做之后,他非常失望地發現這種薯片仍含有增香劑——E620、E621和E635。“不含香精、但是卻含有增香劑”這種做法實在太狡猾了!因此,我們沒有將薯片放進我們的購物車中。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發現越來越多的廠家在努力地避免使用有害的食品添加劑。
本文摘自[澳]莉蓮•里基(Lillian Reekie)的《真相壹:食物及日常用品中隱藏的危險》
第六章 為什么我們的年輕人沒有出頭機會
被扭曲的相親產業鏈
最近電視媒體有點意思,你看前些年是全民選秀,有一段時間是全民KTV,這段時間是全民相親。而且這?電視相親節目已經得到了《人民日報》、新華社聯合“認證”,雖然是整改整風,但是足見它的影響力有多大。相親節目就是三大電視臺的“三國演藝”,一個是《為愛向前沖》,一個《非誠勿擾》,一個《我們約會吧》,都各有各的高招,各有各的吸引眼球的方式,但它們的節目談論的主題不是性,就是錢。
我們這個社會就是不缺偽君子道德家,這些人經常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拿著利劍隨意揮舞。其實在這個年代,真誠是個稀缺資源,更值得我們珍惜。我倒覺得有些人,哪怕他們說了一些可能很多道德家聽了不高興的話,但我認為還是可以理解的。譬如?馬諾,她的麻煩就在于把這些話在電視媒體這種傳播性很強的地方說了,結果被公共媒介放大,被指責誤導社會大眾。其實在私下場合,很多女生都有像馬諾一樣的觀點——我寧愿在寶馬里哭泣,也不愿在自行車后面笑。就這句話,我再說說它的合理性。富人和美女都是社會稀缺資源,就像牛郎織女,平時隔著茫茫的銀河見不著面。如果有個中介機構能把這兩個稀缺資源撮合一下,從中收取點中介費,這似乎很正常吧。有什么可審判的呢?即使你仇富,也不能盲目啊,我們仇的是非陽光致富、非法致富,不能說對于所有的富人,我們都仇視。
相親節目中最?爆的是《為愛向前沖》,但它也是生命力最短的,17天就被廢掉了。其實電視臺本身才是罪魁禍首,因為它們經常主動誘導嘉賓,例如,主持人說,“哎呀,這個人好有錢,我賺的薪水只能買這個人的車子的一個輪子”,這不是誤導嗎?主持人講出這么惡心的話題,目的是什么?當然也是高收視率了。崔永元抑郁的一個原因不就是收視率嗎?如果拿到高收視率,對電視臺和他個人都有什么好處呢?這個好處多了,包括個人獎金、冠名權、廣告費等等。讀者會發現相親節目的后面其實就是非常長的一條產業鏈,相親節目只是其中的一個環節,而且又是最重要的一個環?,它影響著這條產業鏈的每一個環節的利益。電視臺只要扭曲這個環節,過去別的節目所得不到的一切,就都能夠得到。這就是相親產業鏈的扭曲,這才是真正問題。
相親節目中第二火爆的是《非誠勿擾》。這個節目把富人和美女的因素放大了,極端化了。如果它們放大的是袁隆平先生在田間地頭刻苦鉆研、進行水稻育種的勵志精神,這就沒問題。但它放大的是炫富,例如他多有錢,有多少豪宅之類的東西,而不是放大富人的勤勞致富的過程。最后,電視臺只談到你有錢之后,應該怎么搞相親。講得更難聽一點,就是有錢以后應該怎么玩女人。這種話題只給我們的社會帶來價值觀的扭曲。
《我們約會吧》基本上是俊男美女,富男美女好像不多,這個節目大概是這三個節目里面情況比較好的,話題沒有那么露骨,所以它的收視率也是三個節目中最差的。
我們將這三個節目做個橫向比較,讀者會發現,節目越露骨地談論財富、性、拜金女,節目收視率就越高。所以這已經不是一個節目的問題了,也不是拜金女的問題,而是因為整個社會孕育出這么一條拜金產業鏈,這些節目只是為了迎合社會的這些需求。所以現在已經不是馬諾的問題了,而是我們整個社會出現了重大危機。而我們在面對這個危機的時?,竟然是想拿一塊遮羞布,把這個危機給蓋上,而不是從根本上面對這個危機,解決這個危機。
創業圣經
要有意識地收集信息,這樣才能積累起自己的知識。比如說你在周六的下午有3個小時的空閑時間,平時在這個時間里可能出去玩,或是睡懶覺,或是看電視,現在你要把這個時間利用起來學習我教給你的方法。你可以首先給自己設定一個課題,比如說“如果要在日本建一個精釀啤酒廠,應該怎樣做”,然后規定自己在3個小時內完成事業計劃。
如今,啤酒的制作方法已經全部在網上公開了,例如:哪里的啤酒制造機械優良?啤酒花從哪?采購?價格是多少?哪里產的大麥質量好?哪個顧問公司對啤酒銷售最有經驗?——這些信息全部可以在網上免費獲取。
然后你可以根據日本啤酒廠的分布圖來尋找尚且沒有啤酒廠的地區,并且在其中搜索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將這里作為創業的理想地點。然后你可以寫出事業計劃書,包括“市場狀況如何”、“競爭狀況如何”、“技術障礙在哪里”、“怎樣解決這個技術障礙”等內容。3個小時一定能做完這些工作。
實際上,早在5年前,我就以制定事業計劃的方法為題,讓企業管理者做上述練習。例如我曾經出過這樣一個題目:“如果你想研究?療阿爾采默病的藥,公司又沒有這種技術,那么你該和世界上的哪個企業進行合作”,請利用出差進行調查,并寫報告。
一般情況下,大家也許會認為是買機票去外地考察,但我的命題是利用“網絡”出差,因為很多的公司都已將自己擅長的事業領域公布在網絡上了。這樣,3個小時內完全可以寫好出差報告書,并提交事業計劃書。只要你1次、2次甚至10次重復這樣的訓練過程,就可以蓄積起創業家必須具備的能力。在現實社會中,你也許永遠不可能認識的人,卻可以通過網絡結識。以前,年輕的、貧窮的、沒有靠山的人創業時幾乎不可能得到咨詢公司的青睞,但在網絡社會中,這是非常有可能的。
這就是一種“能量”(enabler),就像動畫片中大力水手的菠菜一樣。即使創業者自己沒有那樣的能力和地位,也可以從別處獲取力量,正因為谷歌能起到這種作用,所以谷歌本身便是能量。
本文摘自[日]大前研一的《創業圣經》
節選自郎咸平新書《郎咸平說:我們的日子為什么這么難》
讀者評論——
※郎教授向來以對問題的深入思考而鶴立雞群,這本書中,繼續分析中國經濟的種種危機跡象,也指出了解決的辦法,不過以往許許多多次的事實告訴我們,估計郎教授的建議被采納的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也只能自己在內心思考下來龍去脈,做些心理準備罷了。
諸如醫療改革和教育改革的頭等難題,也讓社會的壓力加大,突破性的做法是需要勇氣的,只要敢于設想,任何問題都是有解決的辦法的,可是,我們關心的是我們的ZF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思考了?就如和美國人和德國人做生意,古人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可是我們還是缺乏對外競爭的智慧。
這次郎教授分析的富士康管理事件背后的原因可謂一針見血,直指問題的核心和罪魁禍首——美國蘋果公司;對中國餐飲衛生問題之一的地溝油事件追根朔源,不畏惡勢力的打擊,做了長時間的調查研究,為?國人的健康在吶喊,讓人敬佩。為了我們的人身健康,也為了下一代的健康,我們由衷的希望政府能壓力打擊地溝油,還我們一個放心的食品,這樣,郎教授的理論體系已經是完整的天衣無縫了,讓人無法理解的是,這么專心,這么有責任心的學者,苦口婆心的大聲呼吁,這么清晰明了的講解,為何不被采納?真是咄咄怪事,也許,只有我們現在這個環境才會有這種稀奇古怪的事吧。
※郎咸平呼吁中國的農業學學美國的新奇士模式,整合整條農業產業鏈。也就是說,透過政府或者是中間批發商和農民做整合。第一步,給農民股權。農民的股權不是看他們實際出資多少,而是根據每個農民生產多少農產品來配給股權。如果農民A有5個橘子,農民B有3個橘子,農民C有2個橘子,那這三個農民的股權就是50%、30%和20%。第二步,聘請職業經理人貫穿經營整條產業鏈。整條產業鏈的利潤分配必須公開、透明。每一個產業鏈環節必須賺合理的利潤。也就是說,農民不應該只賺1塊錢,他應該賺3塊錢,最后的利潤應該按照50%、30%、20%的股權比例來分配這3塊錢。把中間環節壓縮到2塊錢,最后零售價就不是10塊錢,而是5塊錢了。倘能做到這一步的話,就做到了藏富于民的第一步。過去我們要花10塊錢買的菜,現在5塊錢就可以買到,消費者就可以省下5塊錢。如果農民過去只能賺1塊錢的話,現在就可以賺3塊錢,農民也就富裕了。
※在我是一口氣讀完本書的,看完后心里堵得慌。
第一感覺是感謝,郎教授是在吶喊,替P民吶喊,盡管這種吶喊起不到多大作用。
第二感覺是悲哀,我朝社會怎么會變成現在這樣。。。年輕人的希望在哪里?
最后,我要按照慣例感謝國家,感謝我朝政府,感謝?民公仆。
※這在他書里到處可見。比如郎咸平說,電視相親之所以受到這么大的關注,就是因為他們把大家的遮羞布給揭下來了,讓嘉賓們“裸奔”,讓全社會都“裸奔”。然后呢,跳出來一群偽君子道德家說,“哎呀,你們不能這樣,趕快把遮羞布掛回去吧。”接著是媒體開始一起痛打“落水狗”。郎咸平就講,他平時還真沒看出中國有這么多道德無比崇高、心靈無比圣潔的人,一等到有了這么個事兒,這些人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冒出來了,一個個看起來腦滿腸肥、紅光滿面,還都挺有社會地位的。有些道德家還沒有把自己玩女人的劣跡說清楚呢,就迫不及待地揮舞著道德的利劍砍向相親節目了。
※誰是“菜奴”、“果奴”?關心自己吃飯問題的,一定要看看老郎的這本書!郎咸平給出的5月份的數字是,菜市場里近20種蔬菜,至少1/3的要價超過每斤4元,每斤1元以下的蔬菜幾乎絕跡,蔬菜市場已經正式進入了以元為交易單位的“元時代”。我們CPI的上漲,農副產品是主要的推動因素之一,鮮菜價格上漲24.9%,鮮果價格?漲16.4%,推高CPI約1.9個百分點。以前是炒作大蒜、綠豆這些便于儲藏的品種,現在呢,連新鮮水果、蔬菜這些不便于儲藏的品種,一樣被操縱!
本書在淘寶網店鏈接:http://item.taobao.com/item.htm?id=8083736908
烏有之鄉書店客服:
咨詢電話:010-51627564 郵 箱: [email protected] 書店Q Q: 951172898
烏有之鄉書社:book.wyzxsx.com 烏有之鄉淘寶網店:http://shop57081307.taobao.com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