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zhàn)朝鮮(白金紀念版)》序一
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
——終結中國近代史的一戰(zhàn)
戴旭
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已經60年了。不管哪個歲數的中國人,只要朝著自己版圖的右上角看一眼,耳畔就會情不自禁地傳來“雄赳赳,氣昂昂”的戰(zhàn)歌和密不透風的槍炮聲。那是年僅一歲的新中國,出于國際主義義務和保家衛(wèi)國的需要,果斷出兵,和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及軍隊殊死搏殺,并獲得巨大勝利的一戰(zhàn)。這一仗,不僅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也一掃近代史上中國屢敗于西方列強的屈辱紀錄。
自鴉片戰(zhàn)爭到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國連續(xù)不斷地進行了110年的戰(zhàn)爭,去除國內戰(zhàn)爭的章節(jié)不說,在對外自衛(wèi)戰(zhàn)爭中,鮮有獨立戰(zhàn)勝外敵的紀錄。但是,1950年,這一切歷史都重寫了。毛澤東和他那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中華民族史上的歷史功勛,無與倫比。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索爾茲伯里,在評價長征時說:“人類的精神一旦被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上甘嶺上再一次展示了那一代中國人的沖天豪氣。”
經此一戰(zhàn),不僅傲慢的美國人顏面蕩然,連幾年前十分不服氣地在中國放下武器的日本人,也真的相信中國人真的站起來了。這一戰(zhàn),讓世界華僑揚眉吐氣,大批海外英才百川歸海般回歸祖國;這一戰(zhàn),讓世界許多國家紛紛伸出手來,擁抱新中國。這一戰(zhàn),有太多的奇跡寫在世界近代的戰(zhàn)爭史和國際關系史上。她因此有無盡的啟示,供今天和未來的人們回味。
因此,當我讀到 李峰 先生所著《決戰(zhàn)朝鮮》的時候,心中猶如萬馬奔騰。關于這一仗的故事,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國人,大都耳熟能詳。我一直認為,作為中華民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仗,中國人應該以超過教徒般的虔誠,熟記她的每一個細節(jié)。 李峰 先生此書,在我看來正是從細節(jié)解讀、記憶歷史的。雖然她不是唯一一部這樣的著作。本書從雅爾塔協定落筆,全景紀錄這場戰(zhàn)爭。這就有了縱深感和立體感,也有了現代史學的某種價值。
但最重要的,我以為還是作者隱含在字里行間的、對于當今中國和未來時代的深情寄托。和平不是靠退讓得到的。新中國成立之前的晚清和民國,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連續(xù)對世界大大小小的列強退讓了一百多年,結果讓了琉球丟了臺灣;讓了東三省,丟了北平城,幾乎亡國滅種,也沒有換來統治者一直幻想中的和平。最后還是拼命一戰(zhàn),才死里逃生。新中國剛剛成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又循著八國聯軍的慣性思維,氣勢洶洶地兵臨中國門口。但是,這一次它們遇到的不是只會點頭哈腰簽訂不平等條約的中國人,而是毫不畏懼敢于用“大炮、機關槍去辯論”的新中國人!新中國贏得了抗美援朝的勝利,順手也把絞索般的各類不平等條約付之一炬,和平的陽光,第一次照在中國人燦爛的笑臉上。
尊嚴在勇者的劍鋒之上。一個真正的劍客,可以倒在對方的劍下,但決不能跪在對方的劍下。一個國家和民族也必須敢于亮劍,在這個叢林法則盛行的世界上贏得起碼的尊嚴和生存。
朝鮮戰(zhàn)爭已經過去了六十年。今天的中國一如既往地愛好和平,但今天中國的周邊環(huán)境依然被一條由敵意的軍事基地、軍事聯盟、核武、賭場和毒品,及恐怖主義等連續(xù)的“破碎地帶”所包圍。日本評論家宮崎正弘經過一年時間,跑遍了中國的周邊鄰國,深入調查后發(fā)現:中國是一個“完全被地緣政治包圍的國家”。一些國家公然侵占中國領海、島礁;一些國家肆意武裝挑釁,辱殺華僑;民族分裂分子氣焰囂張。經濟領域,正掀起針對中國的“暴徒般”的世界性貿易攻擊;連海盜也跟著湊熱鬧。
外患嚴重,而內憂堪憂。官場彌漫腐敗之風,而民間盛行拜金主義。經過30年改革開放,中國積累了一點財富,但相當多的國民卻沉浸在歌舞升平中不思進取,曾經使新中國昂立于世界的尚武精神,幾乎湮滅殆盡。
此時此刻,回憶并沉思那場驚天動地的戰(zhàn)爭,回味能戰(zhàn)才能有和、敢戰(zhàn)方能言和的歷史啟示錄,或許會有稍許清醒劑的作用。新中國之所以昂著頭,那是因為黃繼光站在中國人的前頭。
今天的中國,滿世界提倡和平和諧,但僅靠2000年前孔子重新周游列國和在各種場合只念“和”字經怕是不行的。一個沒有勇武精神的民族,不要說什么崛起和復興,連獲得別國起碼的尊重、保衛(wèi)自己最基本的合法權益,事實上也難以得到。有的學者還宣揚中國發(fā)揮什么“軟實力”。是力就一定是硬的,把軟和實力拼接在一起,只能自欺而不能欺人。軟的就是軟的。軟實力是硬實力的影子。老牛處處求和而時時危急,老虎一聲不響而不求自安,誰的“軟”更有力量?大道至簡,自然界的規(guī)律不僅存在于人類的歷史中,在現實和未來中也依然隱伏運行著。
歷史如果不能昭示未來,那不過就是一堆陳年舊事。相信讀過李峰先生這部嘔心之作后,21世紀的中國人,或許會有一些嶄新的感受。
信筆寫來,算是一個沒有打過仗的老兵,對于前輩的追思,對于后人的寄語吧。同時,也 謝謝李峰 先生,讓我在相當長的時間里,遙想激情燃燒的歲月。
戴 旭
(本文作者系著名軍事戰(zhàn)略專家、空軍上校,主要研究中國新型軍隊建設,美國全球戰(zhàn)略與對華戰(zhàn)略,自言甘為中華鷹犬,為國請命。
著有《盛世狼煙》、《20世紀世界空戰(zhàn)》、《海圖騰》、《C形包圍》,以見解獨到、思想敏銳、觀點尖銳、文風犀利、語言生動見長,引發(fā)各界熱烈反響。)
書名:決戰(zhàn)朝鮮(白金紀念版)
作者:李峰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5月底
相關文章
- 從“越過三八線”到“否定九段線”:中國當自強
- 中國最牛戰(zhàn)斗:我軍零傷亡而美軍卻尸橫遍野
- 抗美援朝的勝利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偉大勝利——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參戰(zhàn)65周年
- (舊文)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50周年大會在北京召開(附文)
- 李旭之在烏有之鄉(xiāng)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zhàn)65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
- 烏有之鄉(xiāng):中國人民志愿軍英雄譜
- 1953年毛澤東論抗美援朝戰(zhàn)爭勝利的偉大意義
- 原24軍副軍長張宏獻口述:親歷抗美援朝
- 馮鉞:紀念抗美援朝,中國得學學美國
- 王志剛:從毛澤東指揮朝鮮停戰(zhàn)談判中學習軍事辯證法
- 讀原化工部部長秦仲達同志《我們永遠不忘記朝鮮戰(zhàn)爭與抗美援朝》一書有感
- 世界格局中的抗美援朝戰(zhàn)爭與現實的中美關系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