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貿易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命
4月2日 ,全世界最主要的資本家政客在倫敦召開G20峰會,商討“同舟共濟”,“攜手共進”拯救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靈丹妙藥,提出許多國際水平的“改革開放”“創新發展”對策,改革“金融監管”,改革“主權貨幣”,開放“各國市場”,開放“資本投資”。創新“國際接軌秩序”,發展“實質性成果”,“達成反對保護主義的共識”,推進“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 你剛唱罷我登場,一個比一個“堅定”,一個比一個“有效”,一個比一個“合理”,一個比一個有“信心”。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全力恢復世界經濟增長,防止其陷入嚴重衰退;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維護開放自由的貿易投資環境;加快推進相關改革,重建國際金融秩序。我們應該進一步落實國際社會達成的共識,樹立更堅定的信心,采取更有效的措施,開展更廣泛的合作,實施更合理的改革,努力取得實質性成果。”
“進一步反對保護主義。近來,貿易保護主義和其他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這不符合我們在華盛頓峰會上達成的反對保護主義、避免政策內顧的共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時期,保護主義曾盛行一時,帶來了嚴重后果。歷史的教訓一定要汲取。當前,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應借刺激經濟之名、行保護主義之實。我們應該共同反對以保護本國就業為由對外國勞務人員采取歧視性做法。我們應該共同反對任何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反對以各種借口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和各種以鄰為壑的投資保護主義行為,共同反對濫用貿易救濟措施。我們希望有關國家放寬對發展中國家不合理的出口限制,努力擴大雙邊貿易規模。多哈回合談判事關全球貿易自由化進程。我們應該共同堅守2008年7月有關各方達成的共識,在現有框架基礎上繼續前進,推動談判早日取得全面、均衡的成果。”
“自由貿易”能否拯救資本主義?“自由貿易”只能加速資本主義的危機和滅亡,這就是無產階級對“自由貿易”的看法。“過時”馬克思主義與“創新”馬克思主義對“自由貿易”有根本不同的認識,特色已經不信馬克思的“教條”了,但是,今天,全世界無產階級在失業和貧困中,向危機的資本主義制度,正在發動一次又一次英勇的罷工、游行、起義、斗爭。
“過時”的理論,用不著改動,已經足以戳穿21世紀騙子的“發展”,馬克思在一百六十年前就痛斥了資產階級“自由貿易”的新老販子們,真有先見之明,不愧是世界級無產階級經濟學家。
請看馬克思1848年“關于自由貿易的演說”摘錄:
英國谷物法的廢除(注:廢除谷物法的法案是在1846年6月通過的。英國的谷物法規定了高額的谷物進口稅,旨在限制或禁止從國外輸入谷物,此項法律是為維護大地主的利益從1815年起實施的。谷物法引起了工業資產階級和土地貴族之間的斗爭,這一斗爭是由曼徹斯特的工廠主科布頓和布萊特于1838年創立的反谷物法同盟領導的,反谷物法的工業資產階級在自由貿易的口號下取得了勝利,結果在1846年通過了關于廢除谷物法的法案。這一措施以及由此引起的谷物價格的下跌,雖然使生活費用有所減低,但歸根結底還是降低了工人的工資,增加了資產階級的利潤。谷物法的廢除沉重地打擊了土地貴族,促進了英國資本主義更迅速的發展。)是自由貿易在19世紀取得的最偉大的勝利。在廠主們談論自由貿易的所有國家里,他們主要指的是谷物和一切原料的自由貿易。對外國谷物征收保護關稅,這是卑劣的行為,這是利用人民的饑餓進行投機。
廉價的面包,高額的工資(cheap food,high wages),這就是英國的自由貿易派(注:自由貿易派,即曼徹斯特學派,是19世紀上半葉在英國出現的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一個派別,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曼徹斯特的工廠主理·科布頓和約·布萊特。19世紀20-50年代,曼徹斯特是自由貿易派的宣傳中心。該學派提倡自由貿易,要求國家不干涉經濟生活,反對貿易保護主義的原則,要求減免關稅和獎勵出口,要求廢除有利于土地貴族的、規定高額谷物進口稅的谷物法)。1839年曼徹斯特的自由貿易派建立了反谷物法同盟。40年代和50年代,自由貿易派組成了一個單獨的政治集團,后來成為自由黨的左翼。)不惜耗資百萬力求達到的唯一目的,他們的熱情已經感染了他們在大陸上的同伙。總之,人們要求自由貿易,是為了改善勞動階級的處境。
可是,奇怪得很!想盡辦法讓人民得到廉價的面包,而人民卻毫不領情。現在英國的廉價面包,如同法國的廉價政府一樣,都信譽掃地。人民把那些充滿獻身精神的人們,包令、布萊特一類人及其同伙,當作自己最大的敵人和最無恥的偽君子。
誰都知道:在英國,自由派和民主派之間的斗爭被稱為自由貿易派和憲章派(注:憲章派是憲章運動的參加者。憲章運動是19世紀30-50年代中期英國工人的政治運動,其口號是爭取實行包括要求普選權和一系列為工人保證此項權利的許多條件的人民憲章)。英國工人階級為實現人民憲章掀起了廣泛的群眾性政治運動,憲章運動出現過三次高潮。由于資產階級收買工人上層和工人階級政治上的不成熟,到50年代中期運動終于失敗。憲章派的領導機構是“全國憲章派協會”,機關報是《北極星報》,左翼代表人物是哈尼、瓊斯等。恩格斯稱憲章派是“近代第一個工人政黨”(見本選集第3卷第712頁)。列寧把憲章運動稱作“世界上第一次廣泛的、真正群眾性的、政治上已經成型的無產階級革命運動”(見《列寧全集》中文第2版第36卷第292頁)。
顯而易見,當一切商品跌價時(這種跌價是自由貿易的必然結果),我用一個法郎買的東西要比過去多得多。而工人的法郎和其他任何別的法郎一樣,具有同等價值。因此,自由貿易對工人會是非常有利的。但是這里只產生了一個小小的不方便,也就是說,工人在以自己的法郎交換別的商品以前,必須先以自己的勞動去交換資本。要是當他進行這種交換的時候,仍然能以同量的勞動換得上述數量的法郎而其他一切商品又在跌價的話,那么他在這種交易中始終都會是有利的。困難并不在于證明當一切商品跌價的時候,用同樣的錢可以買到更多的商品。
經濟學家總是在勞動與其他商品相交換的時候去觀察勞動價格。可是他們卻把勞動與資本相交換這一環節完全置之度外。
當開動生產商品的機器需要較少的費用時,則保養被稱為勞動者的這種機器所必需的東西,同樣也得跌價。如果一切商品都便宜了,那么,同是商品的這種勞動的價格也同樣降低了。而且,正如我們在下面將看到的,這種勞動商品的價格的下跌較其他的商品要大得多。那時候,仍然繼續相信那些經濟學家的論據的勞動者將發現自己口袋里的法郎已經融化,剩下的已不到5蘇了。
于是經濟學家們會對你們說:好吧,我們同意說工人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在自由貿易的統治下恐怕也不會減少)很快會使工資和低廉的商品價格互相一致起來。但是,另一方面,低廉的商品價格會導致消費的增加;大量的消費要求大量的生產,而大量的生產又引起了對人手需求的增加;對人手需求增加的結果將是工資的提高。
全部論據可以歸結如下:自由貿易擴大了生產力。如果工業發展,如果財富、生產能力,總而言之,生產資本增加了對勞動的需,那么,勞動價格便提高了,因而工資也就提高了。資本的擴大是對工人最有利不過的事。這一點必須同意。要是資本停滯不動,工業卻不會停止不動而是會垮臺的,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工業垮臺的第一個犧牲品的便是工人。工人將先于資本家而死亡。而在資本擴大時,就像上面所說的,在對工人最有利的情況下,工人的命運又將如何呢?他還是一樣會死亡。生產資本的擴大也就意味著資本的積累和積聚。資本集中的結果是分工的擴大和機器的更廣泛的使用。分工的擴大使勞動的專門技能,勞動者的專門技能化為烏有,從前需要用這種專門技能的地方,現在任何人都能做得到,從而工人之間的競爭也就加劇了。
這種競爭之所以更趨激烈,是因為分工使一個工人可以完成三個人的工作。機器的采用在更大規模上產生了同樣的結果。生產資本的擴大迫使工業資本家采用不斷擴大的生產資料進行工作,從而使一些小企業主破產,把他們拋入無產階級隊伍。其次,因為利息率隨著資本的積累而下降,小食利者不能再依靠自己的利息過活,只好到工業中去工作,從而擴大無產者的人數。
最后,生產資本越增加,它就越是迫不得已地為市場(這種市場的需求它并不了解)而生產,生產就越是超過消費,供給就越是力圖強制需求,結果危機的發生也就越猛烈而且越頻繁。另一方面,每一次危機又加速了資本的集中,擴大了無產階級的隊伍。
這樣,隨著生產資本的擴大,工人之間的競爭更劇烈了。大家的勞動報酬都減少了,而一些人的勞動負擔也增加了。
包令博士在演說中所引用的事實是真實的,所以他的演說就更為出色。但是他力圖掩蓋這些事實時所使用的措辭,和自由貿易派的一切說教一樣,是偽善的。他把工人描寫成應該以更廉價的生產資料來代替的生產資料。他故弄玄虛,把他所說到的這種勞動看作完全特殊的勞動,而把排斥手工織工的機器也看作特殊的機器。他忘記了,任何一種手工勞動總有一天都要經受手工織布勞動的命運。
“實際上任何機器設備的改進,其固定不移的目的和意圖就是要完全排除人的勞動,或者用女工、童工的勞動代替成年男工的勞動,用非熟練工人的勞動代替熟練的手工業工人的勞動,以求降低勞動的價格。在大多數機器紡紗廠(英文叫throstle-mills)中,紡紗的盡是些16歲及16歲以下的小姑娘。由于用自動紡紗機代替了簡單的騾機,大部分紡紗工被解雇,留下的僅是些少年兒童。” (注:這段引文引自安·尤爾《工廠哲學,或工業經濟學》1836年布魯塞爾版第1卷第34頁。)
自由貿易的最狂熱的信徒尤爾博士的這些話,是對包令先生自白的很好的補充。包令先生談到某些個人的不幸,同時又告訴我們,這些個人的不幸必然要置整個階級于死命;他談到了過渡時期的暫時的苦難,而且毫不諱言,這些暫時的苦難,對大多數人說來,是從生存到死亡的轉變,而對其他的人說來,是從他們過去的處境到更壞的處境的轉變。如果他進一步說,這些工人的不幸是和工業的進步不可分割地聯系著的,而且是民族的福祉所必要的,那么,他也就等于承認勞動階級的苦難就是資產階級福祉的必要條件。
包令先生慷慨地給予奄奄待斃的工人的一切安慰,以及自由貿易派所創立的全部補償理論總的來說可歸結如下:
成千上萬的奄奄待斃的工人們,你們不應灰心失望。你們可以非常平靜地死去。你們的階級是不會絕種的。它將永遠保有足夠數量的人聽任資本去宰割而不致死絕。如果資本不力求保存工人這種可供其不斷地剝削的材料,資本又怎能使自己得到有效的運用呢?
那么,為什么還要把關于實現自由貿易對工人階級狀況的影響作為未解決的問題來談呢?從魁奈到李嘉圖的經濟學家們所表述的一切規律是建立在這樣的假定上的:迄今妨礙自由貿易的羈絆已不再存在。這些規律的作用隨著自由貿易的實現而加強。其中第一條規律是說,競爭把每一種商品的價格都降低到該商品的最低生產費用。因此,最低工資是勞動的自然價格。什么是最低工資呢?要維持工人使他能勉強養活自己并在某種程度上延續自己的后代,就需要一些物品,最低工資恰好就是為生產這些必需品所必要的支出。
不要因此而認為工人只能得到這種最低工資,也不要認為他所得到的總是這種最低工資。
不是的,在這一規律的作用下,工人階級有時也有較幸運的時候。有時他的所得也會多于這種最低工資,但這種多余部分不過是補充了他在工業停滯時期所得低于最低工資的不足部分而已。這就是說,工業經過繁榮、生產過剩、停滯、危機諸階段而形成一種反復循環的周期,在這一定的周期內,如果把工人階級高于必需的全部所得和低于必需的全部所得合計起來,那么它所得的總額恰好是這個最低額;換言之,工人階級只有經歷一切苦難和貧困,在工業戰場上拋下許多尸體,才能作為一個階級保存下來。但是這又有什么關系呢?階級還是繼續存在下去,而且它的數量還在增長。
事情還不止此。隨著工業的進步,出現了更廉價的生活資料。于是,燒酒代替了啤酒,棉織品代替了毛織品和亞麻織品,馬鈴薯代替了面包。
因而,由于不斷地找到以更廉價更低劣的食品來維持勞動的新方法,最低工資也就不斷降低。如果說,起初這種工資迫使人為了活下去而去勞動,那么,到最后就把人變成機器人了。工人存在的全部價值只不過在于他是一種生產力而已;資本家就是這樣來對待工人的。
隨著經濟學家們的前提,即自由貿易的實現和成為現實,勞動商品的這一規律,即最低工資的規律也就顯現出來。因此,二者必居其一:或者全部否定以自由貿易這一前提作基礎的政治經濟學,或者就同意說在自由貿易的情況下工人一定要經受經濟規律的嚴厲打擊。
讓我們來作個總結:在現在的社會條件下,到底什么是自由貿易呢?這就是資本的自由。排除一些仍然阻礙著資本前進的民族障礙,只不過是讓資本能充分地自由活動罷了。不管商品相互交換的條件如何有利,只要雇傭勞動和資本的關系繼續存在,就永遠會有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存在。那些自由貿易的信徒認為,只要更有效地運用資本,就可以消除工業資本家和雇傭勞動者之間的對抗,他們這種妄想,真是令人莫解。恰恰相反,這只能使這兩個階級的對立更為顯著。
假定一旦不再有谷物法,不再有海關,不再有城市進口稅,一句話,假使工人迄今仍然抱怨的造成自己貧困境遇的那些偶然情況都全部消失,那時,一向掩蓋著他的真正敵人的一切帷幕就被揭開了。
他將看到擺脫羈絆的資本對他的奴役并不亞于受關稅束縛的資本對他的奴役。
先生們,不要受自由這個抽象字眼的蒙蔽!這是誰的自由呢?這不是一個普通的個人在對待另一個人的關系上的自由。這是資本壓榨勞動者的自由。
當這種自由不過是自由競爭基礎上的必然產物時,怎么還能把自由競爭奉為自由的觀念呢?
我們已經指出,在同一個國家里,自由貿易在不同的階級之間會產生怎樣一種友愛。即使自由貿易在世界各國之間建立起友愛關系,這種友愛關系也未必更具有友愛的特色。把世界范圍的剝削美其名曰普遍的友愛,這種觀念只有資產階級才想得出來。在任何個別國家內的自由競爭所引起的一切破壞現象,都會在世界市場上以更大的規模再現出來。我們不需要更多地停留在自由貿易的信徒對這個問題所散布的詭辯上,這些詭辯同我們的三位獲獎者霍普、莫爾斯和格雷格先生的論證完全一樣。
如果說自由貿易的信徒弄不懂一國如何犧牲別國而致富,那么我們對此不應該感到意外,因為這些先生們同樣不想懂得,在每一個國家內,一個階級是如何犧牲另一個階級而致富的。
但是,先生們,不要以為我們之所以批判自由貿易是打算維護保護關稅制度。
一個人宣稱自己是立憲制的敵人,并不見得自己就是舊制度的朋友。
但是,保護關稅制度不過是為了在某個國家建立大工業的手段,也就是使這個國家依賴于世界市場,然而,一旦它對世界市場有了依賴性,對自由貿易也就有了或多或少的依賴性。此外,保護關稅制度也促進了國內自由競爭的發展。因此,我們看到,在資產階級開始以一個階級自居的那些國家里(例如在德國),資產階級便竭力爭取保護關稅。保護關稅成了它反對封建主義和專制政權的武器,是它聚集自己的力量和實現國內自由貿易的手段。
但總的說來,保護關稅制度在現今是保守的,而自由貿易制度卻起著破壞的作用。自由貿易引起過去民族的瓦解,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間的對立達到了頂點。總而言之,自由貿易制度加速了社會革命。先生們,也只有在這種革命意義上我才贊成自由貿易。
1848年2月初以小冊子形式在布魯塞爾出版
原文是法文
選自《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44-459頁
謹以此文紀念即將到來的“五一”,全世界無產階級戰斗的節日。
和尚 讀“過時”書,看“俱進”事。 2009-4-6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