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為《中國不高興》高興
古往今來,勝利者總是喜歡把失敗者“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把暫時當作永恒。當他無情地嘲笑對手的時候,他們卻忘了,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是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三十”云云,本非實指,孰料,于今卻成了歷史之讖。
《中國不高興》的出版且熱銷,若在十余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彼時只能是《交鋒》“風吹滿眼”。 “《交鋒》熱起來的時候,作者之一馬立誠到處作報告。臺上發言,臺下記錄,嘖嘖,風光無限啊?!薄罢l要對外部壓迫發表一些抗議的意見,誰就是反改革。這是《交鋒》的邏輯,“唯開放論”忽悠國人的言論?!薄@是彼時的時代情緒。
記得1979年有過一篇《“歌德”與“缺德”》的文章,引起一場軒然大波,那個時候,光是唾沫星子就能將它淹死。 “把洋人的擦腳布當做領帶掛在脖子上”,難道錯了嗎?20余年后視之,與《不高興》的判斷,比如 “對美國模式頂禮膜拜、仰承鼻息”等,不是一脈相通的嗎?——雖然其作者后來的作為不足訓。
真理標準“討論”時“砍旗論”的遭遇也是如此。30年后的紀念文章依然氣勢磅礴,但那不過是勝利者的炫耀,沒有一篇敢于直面現實,再“檢驗檢驗”,直面馬列毛的“體系”還剩多少。媒體只見鼓吹改革明星仇和“僅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中文版,他就從第12版一直買到第17版……《經濟學》就看了7個版本,《世界通史》看了3個版本?!?,卻不見彼人身上絲毫馬列的熏陶痕跡。
“圖窮”終有“匕見”時。
在“專制統治”下,過去30年全是“假大空”,全是“官話套話”——這一霸權話語基調一元獨奏了30年,否則就是“極左”,就是“反對改革”!30年后驀然回首,卻見這“真實”大可懷疑:“新啟蒙”出所謂“人性”不過是叢林獸性的“復歸” ;“誠實勞動致富”不過是世界少見的瘋狂掠奪;“先富幫后富” 的“共同富?!辈贿^是世界第一的貧富懸殊;在“黨的好政策”下億萬富豪的生成,足以使“四大家族”時代愧為望塵;“完善”的結果是公有制岌岌可危和名存實亡;“領導階級”一個華麗轉身“下崗分流”,變成了“打工仔”“農民工”“包身工”“黑窯奴工”;與世界“接軌”原來就是“再為洋人打工20年”;“外向型”就是“世界最大血汗工廠”,就是一億條褲子換一架飛機,換成美式白條;“工人階級一部分”變成了“鐵三角”強勢鼎的一足;“五講四美三熱愛”就是“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貪”……形形色色的精英依然不許談及階級,依然以對“專制”無窮無盡的控訴和妖魔化毛澤東以掩蓋現實的矛盾。雖然,這些霸權話語雖然平媒主流,但從草根網絡輿論的反思和毛澤東熱看,他們已經難于一元獨霸風光不再了。愛國的民族主義,對社會主義的追懷,對改革開放的認真反思,已經不可逆轉地“崛起”了。
“大人沒有把事情做好,結果大人要用小孩的未來為自己的疏忽買單的問題。而一旦小孩看清了這一點,問題就出來了?!薄浴靶『ⅰ本汀安桓吲d”。
當霸權話語齊聲高唱“現在很爽”時,迸出了另一種聲音:不,是“自欺欺人”!
《中國不高興》是對渾渾噩噩的當頭棒喝,是對淘金迷夢的鐵屋吶喊,是皇帝新衣頌揚潮聲中的童言無忌?! ?/p>
《中國不高興》的問世并熱銷是時代情緒開始轉變的標志。
從“內政憤懣”、 “持劍經商”、 “大目標、大抱負”,到“以買誰的大飛機來作為外交杠桿”具體作為,該書都言人所未能言或不敢言,說出了人們想說而平媒上未見蹤跡的話。許多社會現象,特別是對 “自由知識分子”“獨立知識分子”的評論一針見血,一反“官腔套話”,足以振聾發聵:
在世界各民族中,恐怕很少能夠找出中國智識階級這樣的堂而皇之作踐自己賺吆喝的“優秀人物”;在世界各民族中,很少能找到這樣的智識集團,賣弄一種可恥的論說的同時,根本不打算掩飾自己的勢利心態和無原則的叛賣?! ?/p>
一個個看著像官場上的小秘書、市場里的小商販。今天,你看他們或一頭扎當權者懷里,或歪坐在資本家腿上
站資本那邊的,他們惦記的是“大資本小政府”,是希望中國改成中華股份有限公司,誰錢多誰控股,看這幫當官的還吃誰!當官的說了:想什么吶?改公司也是我當董事長,現在大家先練習著管書記叫“老板”吧,啥時候叫順了啥時候改名,改得成算我吃自己,改不成接著吃你!
書中所談及的問題,“內政憤懣”、“大目標” 或“文藝腔”等等,若追根溯源,就不能避開中國居支配地位的的強勢階級。這方面,該書未及或未曾言及之處,茲略為論析?! ?/p>
縱觀當代,社會主義國家 “轉型”,取代“領導階級”地位的只能是官僚買辦資產階級,歷史條件鑄定了,這一階級天然的具有如下三個方面的特性:
一,官僚資產階級的生成具有先天的優勢。
如主流精英所說,轉型的過程,從本質上說,也就是“產權明晰”的過程,決不是“完善”的過程。“一包就靈”也好,“股份改造”也好,“國退民進”也好,MBO也好,“快賣賣光”也好,盡管說法可以“與時俱進”,但九九歸一,得變化公為私,“人間正道私有化”嘛,這是轉型成功的最后標志?!笆袌鼋洕眳擦指偁幏▌t,在“看不見的手”引領下,誰有本事誰發財。社會資源最雄厚的階層,自然是官僚階層,他們“先富起來”實乃市場法則下“天經地義”的事。所以,俄羅斯富可敵國的寡頭和富豪,大部分是原來的黨官僚。美國學者曾在前蘇聯搞過一個社會調查,結果發現:與工人農民相反,贊成資本主義的反而是共產黨的領導階層居多數,這也就不足為怪了。因此,“產權改革”的過程,主要的也是 “化公為私”的過程。因此,“腐敗”云云,不過是官僚階層階層在公有制“轉型”中資本“初級階段”原始積累的一種形式,一種主要的形式。在這個意義上,主流經濟學家的“吐痰、潤滑劑、次優選擇論”,倒是以謬論的形式說出了真理。明乎此,雖然不斷“加大力度”,但腐敗依然愈演愈烈, “前腐后繼”,簡直成轉型中的不治之癥,也就不足為怪了。實乃“轉型社會”資本原始積累天生的必然現象?! ?/p>
右翼精英的“民主化”真實目標,不過是將“中國改成中華股份有限公司,誰錢多誰控股”!而這種“市場經濟” 加“民主化”的結果,“當官的說了:想什么吶?改公司也是我當董事長”!——黃紀蘇說到骨頭里了,這具象語言,講得與上述說的是一個意思。
二,新崛起的資產階級天生的具有買辦性?! ?/p>
今天叫做“冷戰”當年叫做“兩大陣營”對峙的時期,“姓社”“姓資”的階級斗爭就已經是全球化的了。以蘇聯紅旗落地為標志,世界進入“社會主義歷史終結”的資本主義全球化時期。美國理所當然地成了資本和舊世界的代表和霸主?!皻v史終結”的深化,強勢資本的擴張,一刻也離不開霸權老大的監護與扶植。蘇東的轉型,原本是“和演”與“走資”內外聯手的結果。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還是思想文化上,轉型中新生的資本都自認小字輩,是以認祖歸宗的虔誠心態與西方“接軌”的。即使原先早已發達的超級大國,在“產權明確”中富可敵國的俄羅斯寡頭,也都背倚美霸、身居倫敦、公司注冊外籍,奴性十足地侍奉美國主子。即使身為大國元首的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其媚美賣國的奴才相,較之中國的汪精衛們,也遜色不到哪里去?! ?/p>
政治上和思想上,他們只配扮演“二道販子”的角色,兢兢業業地奉“新自由”和“普世”為無尚“先進”經典和“接軌”的不二法門。他們的販賣布道,從來離不開“美國之音”“紐約時報”“自由××電臺”的庇護,離不開“奧斯卡”“諾貝爾”等的激勵和造勢。他們平時靠“傍美國大款”“甘當孫子”做大做強,遇到麻煩就“懷揣綠卡”溜之大吉?!罢猩桃Y”、“中外合資”、“超過民待遇”、“褲子換飛機”、“為洋人打工”、“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你發財,我發展”、“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等等,買辦意識領著時代的潮流。
“將親美變成依附美國,將美國模式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唯一出路,并且將親美勢力變成社會主流,將凡是反對盲目崇拜美國的意見和人士,都扣上‘反對改革’‘民族主義’‘專制獨裁’等危言聳聽的帽子?!?“嘴上喊著“與國際接軌”,實際上就是給人家當加工廠。現在見了棺材,落了淚沒有啊?”
“從2002年開始,中國在官方的各種發展報告中,就提出‘產業升級’‘技術創新’等口號,但是原來發展的慣性加上利益集團的阻礙,這種改變是異常艱難的?!啊 ?/p>
這一“利益集團”,就是官僚買辦資產階級。背倚跨國壟斷資本和瘋狂掠奪國民,是這一階級的基本“致富途徑”;買辦精英和“世界血汗工廠”的監工或包工頭,是這一階級的自我定位?!麄兊摹按竽繕舜蟊ж摗币仓荒苋绱恕K麄兣c大眾的利益取向水火不容。離開這一主導階級的歷史地位,討論“大目標”難免隔靴搔癢。在俄羅斯,一直鬧到天崩地坼洪水滔天,國民的情緒才迎來新的“拐點”,普京時代就是“告別買辦” 回歸民族主義的標志。
三,暴發戶領著時代風騷,沉渣滾滾滄海橫流。
共產黨人講“兩個決裂”,要將“舊世界打它個落花流水”;在精英辭典中則叫做“極左”和“封建專制”, “解凍”之后它們遭到全面“顛覆”。 “解放思想”云云,實質上就是“顛覆傳統觀念”、“解放”曾經所批判過的一切。所以,精英們30年不遺余力地“反封建”,結果是“封建”越反越多,建國后早已絕跡的一切,連五四以來早已埋入地下的僵尸,也都紛紛復活,沐猴而冠?! ?/p>
“自我矮化”的原因在這里。叫人怎能不 “精神侏儒”!
革命年代所揚棄的一切,現在都堂而皇之地招搖過市?!袄戏馉敗薄ⅰ霸恼?、“李中堂”、“袁大總統”、胡適、周作人、張愛玲、胡蘭成、孔夫子、袁了凡、哈耶克、凱恩斯、張五常、范跑跑、“百樂門”、“色戒” 、新舊儒學 、告別革命、躲避崇高、過把癮就死、吸毒賣淫、妻妾成群、三陪二奶、書僮奶媽、貴族血統、冥婚豪墓、黑窯奴工、保鏢跟班 、走穴堂會、算命打卦、風角推背……無不重見天日光彩照人。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形成一個看似令人不解沉渣滾滾滄海橫流“亮麗風景線”?! ?/p>
革命年代好不容易建樹起來的新文化幼芽,迅速淹沒在古今中外剝削階級意識形態的洶涌澎湃的復舊狂濤之中。
“改革開放之后,大家說中國人在精神上垮了”?! ?/p>
30年文藝“一身邪、戾、匪、嗲、妖氣”。
、“文化心理上的悲劇”。
“能否走出渾渾噩噩”?
“自我矮化的“功德”,該歸功于誰呢?”
——還是魯迅體驗過的:階級分析的方法最為透徹。
有三個方面不容忽視:
一是因為原始積累初級階段資本 “特色”凸顯,暴發戶領著時代風騷。金錢肆虐,物欲橫流,商業文化、消費文化鋪天蓋地。資本的統治在這全球化的世界上滔滔皆是,然而,如此露骨地張揚頌揚美化財富、不遺余力地為資本“保駕護航”,卻是舉世罕見。如此“笑貧不笑貪,笑貧不笑娼”,如此榮恥顛倒,可謂古往今來無偶有獨也?! ?/p>
二,革命年代將“舊世界打它個落花流水”,“撥亂反正”中舊世界聯合顛覆 “傳統觀念”結成了統一戰線,大家都是勝利者,有冤報冤,有仇報仇,凡是過去批判的,都是真的善的美的。紅遍神州的張愛玲熱和官場方興未艾的風水迷信熱,就是最為典型的標志。在中國,除了“極左”,沒有不可翻案、不可“腐朽化為神奇”的東西。
三,“打左燈向右轉”、“只能做不能說”、“指鹿為馬”的生態環境,使×論市儈哲學大行其道,虛偽性和實用性不斷“做大做強”自然順理成章。(09。4。4)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