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湘潭日報2008-10-12
毛澤東是二十世紀改變世界歷史的偉人。楊華方的長篇紀實小說《毛澤東在1925年》,既忠于事實,又有藝術的提煉。通過環境描寫的襯托,情節的設置,細節的刻畫,語言的有力描寫等藝術手法,顯示出小說塑造偉人毛澤東的一種另類策略。即:區別傳統意義上的偉人毛澤東的描寫,擇取另外事件,全方位地展示偉人形象。這本小說的此種策略將偉人毛澤東還原到一個真實的毛澤東,在講述偉人故事的同時,涉及到了其生活多個方面,這樣也就確定了多角度的原則。而且在選取故事時,集中在1925年——毛澤東的青年時期。這也就讓小說更貼近了平凡人的真實。其中的語言既具有湘潭世俗語言的特點,同時用語言來表現偉人毛澤東的性格特點,更是值得稱道。
毛澤東幽默風趣,常常在一句話中,一語雙關,逗人發笑。毛澤東巧用“調虎上山”,將成胥生引走,迅速地在上屋場成立了韶山黨支部。其后,成胥生撲空,又回到上屋場,卻發現他們在玩紙葉子牌?!懊\幭肫鸪神闵判械诎?,畏他的人叫他八爺,恨他的人罵他成閻王,八胡子。便把手上的牌看了一眼說:‘來了個小八,要不要?’”……“這時毛澤東就說:‘開慧呀,三月三,逢人路上脫衣衫。手氣來了,擋都擋不住??!要符牌了,不要說小八,王八我也要吃了。”紙葉子牌中有“小八”,正與成胥生的排行相對,一語雙關。吃了“小八”,可看出是對成胥生攪局失敗的譏諷,而“王八我也要吃“更是極盡調侃之能事。作者用如此幽默的筆觸表現毛澤東風趣的性格,同時話中也暗含諷意,不忘對成進行羞辱。
毛澤東很具有霸氣,性格顯得比較強勢。這在小說的正面和側面的語言描寫中都可以看出。毛澤東剛到韶山,碰到團丁鐘子川,自報家門時說道:“我名叫毛澤東,澤東就是惠澤大海,普照東方。”介紹自己時,發出如此驚人之語,不覺讓人嘆服?!盎轁伞薄ⅰ捌照铡眱蓚€動詞用在這里,讓語言氣勢空前加強,而接上賓語“大?!?、“東方”,其壯志更是沖凌霄漢。兩個動賓短語并列運用,來解釋“澤東”是作者有力文字功底與對毛澤東霸氣性格有效把握的表現。
另外是側面的語言描寫,小說第四章,郭麓賓看到挽聯,聯想到毛澤東的詩作?!笆昵埃攀鄽q,寫了首《詠蛙》:‘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膾炙人口,霸氣十足。”這種巧妙的語言描寫,并不是直接借毛澤東之口說出,而是側面敘述?!对佂堋返淖詈髢删?,氣勢明顯凌駕于萬物之上,而且是由十多歲的毛澤東寫出,其霸氣性格可見一斑。
毛澤東青少年時就具有遠大的抱負,立志要改變舊世界,這在小說語言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小說第八章,毛澤東看到杜鵑,就興奮地折起來,“你看這紅杜鵑多好,只要春天一來,天氣暖和,開得滿山都是,紅艷艷的多熱鬧。如火如荼,像要將山都燒起來。我想,中國革命如果也想紅杜鵑一樣,漫山遍野地開,不愁不成功呢?”這是一種很樸素的聯想,中國革命就如紅杜鵑一般,春天一來,必將漫山遍野開放。這是毛澤東堅定的革命信仰,也是他愿為中國革命而奮斗的遠大抱負的寫照。而后在第七章,毛澤東開玩笑時說到,“是呀,今天我沒當總統,要聽理發師傅的,以后就是當了總統,理發的時候,還是要聽理發師的?!边@句話,意味頗深。雖是笑談,卻很好地刻畫了人物性格,“理發師傅”是代指千千萬萬的勞動人民。他不同于黃巢“滿城盡帶黃金甲”的山野霸氣,這是毛澤東雄心壯志的體現,是他要為人民革命奉獻終身的體現。
整部小說的語言,著眼于對作品人物的塑造,特別是主人公毛澤東,同時小說更是深深打下湘潭當地生活的烙印,既有湘潭世俗方言的特點,更從語言中突現了毛澤東的性格特點。
愛默生堅信,有鑒賞力的人讀柏拉圖和莎士比亞只限于它的一部分——那神諭般的語言。推而廣之,通過作品語言,我們可以看到作品人物的特點,同時也能了解到作家的寫作風格,這是語言形式的奇跡,閱讀《毛澤東在1925年》也能讓人感覺到作者如同卡爾維諾一般對語言的尊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