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德金:世界末日情結與美國神權的抬頭
最早聽到政治評論家凱文·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的新著《美國神權:21世紀的極端宗教、石油和債務政治及危險》(American Theocracy,the Peril and Politics of Radical Religion,Oil and Borrowed Money in the 21st Century)是在2006年3月20日。當時,布什總統正在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城市俱樂部發表演講,推銷他那越來越不受歡迎的伊拉克戰爭。演講結束后,一位聽眾咄咄逼人地問布什總統:“美國有不少基督教徒將伊拉克戰爭和恐怖主義的崛起當作世界末日的先兆,正如《圣經》‘啟示錄’(Apocalypse)中描述的一樣。在《美國神權》一書中,菲利普斯指責您的政府官員正積極爭取這些基督教徒的支持。你相信這些征兆嗎?”布什不置可否地笑了幾聲,顧左右而言他。
在3月23日的CNN電視訪談節目中,主持人向菲利普斯提起了這令布什尷尬的一幕,問他有何評論。菲利普斯回答:“如果承認,他(布什)就完蛋了(damned );如果否認,他也完蛋了。”
《美國神權》是本什么樣的書,竟然會讓布什總統這么為難呢?筆者于3月24日見到了來華盛頓特區的“政治與散文”書店(Politics and Prose Bookstore)簽名售書的菲利普斯,,聆聽了他撰寫《美國神權》的初衷,尤其是他對美國的神權化傾向日益加劇的不安。
美國人的“世界末日情結”
菲利普斯以《末世迷蹤》(Left Behind)系列宗教幻想小說在美國的暢銷來說明美國的宗教狂熱。該系列自1995年8月問世以來,已經出了十多集,銷量達6000萬冊,被人譽為自《圣經》以來發行量最大的書籍。該書以《圣經·啟示錄》 預言的世界末日為背景,描述了在世界末日來臨時,善與惡、基督與魔鬼--也就是“反基督”(Antichrist) 的戰斗。不無巧合的是,在該書的第一集中,所謂的“反基督”的化身就是聯合國秘書長,反映了美國人對聯合國的不信任態度。
很多外國人可能會將《末世迷蹤》這樣的書當成《天方夜譚》來看,但美國人則不然。2004年12月《新聞周刊》的民意調查表明,有55%的美國人,83%的福音派基督徒認為,《圣經》是歷史的真實記述;61%的人確信上帝在六天之內創造了世界;CNN和《時代》周刊在2002年的民意調查也證明,有59%的基督教徒,77%的福音派教徒相信《圣經·啟示錄》中預言的事會發生;《新聞周刊》1999年10月的民意調查表明,有71%的福音派基督教徒相信,世界會在基督和反基督的末日之戰中滅亡。
美國很多人相信,即便世界末日不會真的到來,也很可能導致美國的沒落。有這么深厚的群眾基礎,難怪《末世迷蹤》會在美國如此暢銷,也難怪布什總統在3月20日面對聽眾刁鉆的提問只能支支吾吾了:如果他否認這個預言,無疑會得罪教會的支持者;但他也不好贊同這個預言,因為美國至少名義上還是政教分離的國家。
共和黨成為宗教政黨?
右翼基督教徒并不滿足于在教堂內傳播他們極端的觀點,而選擇積極參與政治。根據2005年4月美國廣播公司和《華盛頓郵報》的聯合民意調查表明,有62 %共和黨人認為政治領導人在作決策時,需要以宗教信仰為準則;而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和《紐約時報》在2004年11月進行的民調也顯示,53%的共和黨人認為,如果政治領導人對宗教不關心,會讓他們感到非常不安。代表右翼基督教徒的美國國會議員曾多次提出草案,要求修改憲法,否定政教分離的原則,雖然連連失敗,但誰也不能斷定他們日后不會成功。
菲利普斯認為,隨著保守派基督教在美國共和黨內勢力的擴大,現在共和黨已經變成了美國第一個宗教政黨,可以媲美伊斯蘭原教旨主義政黨。而布什作為這個宗教政黨的政治發言人,經常以上帝的代言人自居。比如,在2004年在賓夕法尼亞州競選時,布什就曾經說過:“我確信我是上帝的傳聲筒,否則,我就沒法工作。”除了布什,共和黨中的許多大佬都有類似的言論:眾議院前共和黨領袖湯姆·迪萊(Tom Delay)和參議院環境和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席詹姆斯·英霍夫(James Inhofe)就認為,圣經里有他們所要尋找的所有答案。
在《美國神權》中,菲利普斯舉了許多例證,證明美國神學已經代替邏輯,神權政治不再是一種思潮,而是已經逐步演變成為一種政治和政府行為。比如布什政設立專項基金,撥款給那些反對墮胎,主張禁欲教育的社區組織;反對政府撥款進行人體干細胞研究;嚴禁將美國國外援助款撥給那些實行計劃生育、不排斥使用避孕套來防范艾滋病的國家。
最有代表性意義的是在2005年3月,迫于右翼基督教會的壓力,布什總統和國會通過了一項緊急法案,介入植物人特麗·夏沃(Terri Schiavo)的生死之爭,以維護在保守派教會看來至關重要的夏沃的生存權。針對共和黨在夏沃一案上的表現,共和黨議員克里斯托弗·謝斯(Christopher Shays)在2005年3月23日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指出,林肯的共和黨現在已經變成了神權政治的政黨。
這種要圣經,不要科學;要禁欲,不要避孕措施;推崇信仰的治療力量,擯棄藥品的現象被菲利普斯稱作“反啟蒙運動”(disenlightenment )和“神學正確”(theological correctness)。運用這套理論,以前許多讓人百思不解的疑難問題現在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美國之所以仇視薩達姆,是因為許多美國右翼教徒將他當成“反基督”的化身;許多美國人對以色列情有獨衷,是因為他們相信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重新恢復了在《圣經》中的地域,是基督降臨的先兆;許多美國人對全球氣候變暖、環境惡化、能源緊缺、美國政府債臺高筑毫不關心,是因為他們相信世界末日就要來臨。
美國的末日:危言聳聽?
《美國神權》是菲利普斯的的第13本專著。菲利普斯過去對美國政治的分析和預測是十分準確的。在他1969年出版的第一本書《共和黨多數浮現》(The Emerging Republican Majority)中,他正確地預測到今日共和黨壯大并主導美國政治,保守勢利在美國升溫的事實。1993年《紐約時報》載文指出,“在過去25年中,菲利普斯對美國政治走向的分析和預測,首屈一指。”
神權政治會如何成為美國的掘墓人?菲利普斯在書中語焉不詳,只是認為美國現在以宗教的熱誠在海外推廣民主與自由,戰線拉得太長,有可能會拖垮美軍。他繼承和拓展了保羅·肯尼迪(Paul Kennedy)在《大國的興衰》(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中的論點,認為美國現在的社會狀況和全盛時期的羅馬、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等歷史強權有不少相似之處,因此,美國也可能樂極生悲。然而,有評論家認為,菲利普斯的推論有些勉強,美國固然和這些列強有許多相同之處,但與他們的差異也是巨大的。
菲利普斯原先是共和黨精英,但因為對里根執政時的高額赤字預算政策的不滿,與共和黨漸行漸遠。他現在自稱是獨立人士:一方面反感布什,另一方面也認為民主黨太弱,沒有獨創性和主見。但這次他對共和黨,尤其是布什政府的毫不遮掩的反感,或許會影響他的判斷。與石油短缺構成的硬威脅相比,右翼基督教干政和美國債務構成的威脅并不是不可逆轉的。如果民主黨上臺,采取相應的措施,或許可以緩解債務狀況并削弱右翼基督教在美國政策制定中的影響。
然而,菲利普斯對此并不非常樂觀。
“如果2008年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代表共和黨競選總統,我會投他的票。”菲利普斯說。麥凱恩現在是共和黨著名的溫和派人物,出任2008年共和黨總統競選人的呼聲很高。
除了神權政治,菲利普斯在書中還提到了美國目前面臨的另兩大威脅:美國對石油的依賴以至于讓石油主導了外交;美國的經濟金融化(financialization)正日益使制造業萎縮,讓國家及個人債務日漸龐大。菲利普斯認為,在這三大因素的威脅下,美國這輛汽車可能有朝一日一下失掉所有的輪子。在三大威脅中,菲利普斯的書名冠以《美國神權》,看來在他眼中,宗教是這三者中最“獨特”和“奇怪”(unique, odd)的威脅。
《美國神權:21世紀的極端宗教、石油和債務政治及危險》(American Theocracy,the Peril and Politics of Radical Religion,Oil and Borrowed Money in the 21st Century)凱文·菲利普斯(Kevin Phillips),著維京出版社(Viking Press)2006年3月21日出版,精裝本462頁,定價26.95美元。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