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思潮 > 讀書交流

從《狼圖騰》看傳統(tǒng)和諧的自然觀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引言

 

一口氣讀完了《狼圖騰》,總體感覺這是一部好書。

十多天來與陳陣、畢利格老人等一起感受草原,感受狼,也仿佛自己養(yǎng)了一只小狼——它最后倒下的那一刻,淚水涌出難抑。似乎那也是我們的經(jīng)歷、我們的人生。因此感情上難免受作者影響,產(chǎn)生對狼的喜愛,對游牧民族順應自然的大智慧的欣賞,甚至會有對漢民族柔弱的羊性的鄙夷。

直到讀到最后的“關于狼圖騰的講座與對話”,感情平復,也被作者帶入了冷靜思考。在最后這篇中,作者分析了蒙漢民族的民族性格,由此重寫了中國歷史。讀罷之后,實是有些失望的。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之所以感覺是一部好小說,是因為它能夠作為引子,帶著我的思緒馳騁、翱翔。而最后一篇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將整部小說中隱含的許多主題局限在歷史的主題中了,反而使整部小說的光輝黯然。

作者說游牧民族是“狼”,漢民族是“羊”,顯然是受了感情傾向的影響,也顯然是偏頗的。蒙漢民族各有所長,作者卻將一者之優(yōu)點與另一者之缺點作比,而對一者之短和另一者之長視而不見,未免有失公允。從事實來看,歷史延續(xù)至今,保存地最完好的無疑是華夏民族。而且蒙古族幾乎已融入漢族,蒙漢一家,已是無可爭辯之事實,而在此時過分強調(diào)蒙漢之別,亦未免有些井中觀天。

這是個人對作者最后一篇歷史的主題的一點看法和評價。而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從小說中體悟出的另一個主題——關于傳統(tǒng)自然觀的問題。

從《狼圖騰》看傳統(tǒng)和諧的自然觀

關于自然觀的概念,“人們對自然界的總的認識。大體包括人們關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規(guī)律、結(jié)構(gòu)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自然觀是人們對整個世界認識的基礎。”

而傳統(tǒng)自然觀,指的是古代人類文明之初,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尚處于蒙昧狀態(tài),認識能力不足,而大自然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家園。對人類來說,自然是神秘的、嚴酷的,同時也是可親的,一方面對高山大川、洪水猛獸感到畏懼和神秘,另一方面對賴以生存的自然環(huán)境富有好感和依附性。因此基本上都產(chǎn)生了“萬物有靈論”或“物活論”的自然崇拜,他們認為在自然的背后有某種神性的東西支配著時空中的一切。人們崇拜自然,是希望自然按一定規(guī)律發(fā)展,陽光普照,雨水滋潤,草木茂盛,牛羊肥壯,人們生活安康。

如《禮記·祭法》中有“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西方文明的搖籃古希臘,人們的自然觀也主要建立在泛神論的基礎上,〈伊里亞特〉〈奧德塞〉〈神譜〉記載著豐富的古希臘神話,自然就是神,神就是自然。這充分證明了自然的神圣性和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依賴性。

在中國傳統(tǒng)思想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是以天人關系的命題表述出來的。其總體特征可以用“天人合一”來概括,把握人類精神及社會法則同天道自然的關系,追求兩者間的一致性,使人們關切天地萬物中的自然法則,以順應自然的態(tài)度生活。《周易》中,把天、地、人看成是整體系統(tǒng),倡導遵循天地之道、天人協(xié)調(diào),要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周易序卦傳》曰:“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孔子說的“仁者樂山,智者樂水”, 透露出儒家思想中對自然界有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深處的尊敬與熱愛,因為人的生命與自然界是不能分開的。“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是以積極的入世態(tài)度來追索天與人的相通之處,以求天人之間的協(xié)調(diào)、和諧與一致。孟子提出:“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要求通過主體內(nèi)心和本性的探索,達到“上下與天地同流”的天人合一境界。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莊子也說“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主張人合于天、融入自然,以人類崇尚、順應自然之道為其宗旨。

類似地,在古希臘,人們認為自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最高目的和理想不是行動,不是去控制自然;而是作為自然的一員,深入到自然中去靜觀,領悟自然的奧秘和創(chuàng)造生機。這種有機論的自然觀貫穿于希臘哲學發(fā)展的全過程,如泰勒斯長期面海而居,觀察海洋和各種生命,提出“萬物源于水”的觀點,他說:“everything is full of gods.” 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生長、運行所依據(jù)的是Logos,存在于自然之中,與我們所說的自然規(guī)律有類似的意思。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肯定靈魂的存在,柏拉圖提出“理念論”,亞里士多德提出萬物運動的“第一推動力”,都表明靈魂高于肉體,支配著肉體的運行,就像自然之靈魂支配著人類和其他自然事物的運行一樣。

歸結(jié)起來,傳統(tǒng)自然觀就是這樣一種崇拜自然、順應自然的有機自然觀。

回到〈狼圖騰〉,其中描繪的額侖草原上的圖景:牧民們崇拜長生天騰格里之父,崇拜騰格里的寵兒狼,狼守衛(wèi)著草原之母——吃毀草的野物老鼠、野兔、旱獺和黃羊,也吃腐臭的東西使草原避免瘟疫,還是草原人死后天葬的執(zhí)行者;同時人也打狼,但從不過分,在與狼的斗爭中草原人不僅變得強壯,而且從狼身上學到了不少智慧。如此,草原得以千年不毀,人得以代代延續(xù)。

由此可以顯見,〈狼圖騰〉中作者十分贊許的游牧民族的這種自然觀就是傳統(tǒng)的自然觀。

這種自然觀的確使人與自然的關系十分和諧。

“陳陣終于看清了這片邊境草原美麗的處女地,這可能是中國最后一片處女草原了,美得讓他幾乎窒息,美得讓他不忍再往前踏進一步,連使他魂牽夢繞的哥薩克頓河草原都忘了。陳陣久久地拜伏在它的面前,也忘記了狼。

  眼前是一大片人跡未至、方圓幾十里的碧綠大盆地。盆地的東方是重重疊疊,一層一波的山浪,一直向大興安嶺的余脈涌去。綠山青山、褐山赭山、藍山紫山,推著青綠褐赭藍紫色的彩波向茫茫的遠山泛去,與粉紅色的天際云海相匯。盆地的北西南三面,是淺碟狀的寬廣大緩坡,從三面的山梁緩緩而下。草坡像是被騰格里修剪過的草毯,整齊的草毯上還有一條條一片片藍色、白色、黃色、粉色的山花圖案,色條之間散點著其它各色野花,將大片色塊色條,銜接過渡得渾然天成。

  一條標準的蒙古草原小河,從盆地東南山谷里流出。小河一流到盆地底部的平地上,立即大幅度地扭捏起來,每一曲河彎河套,都彎成了馬蹄形的小半圓或大半圓,猶如一個個開口的銀圈。整條閃著銀光的小河宛若一個個銀耳環(huán)、銀手鐲和銀項圈串起來的銀嫁妝;又像是遠嫁到草原的森林蒙古姑娘,在欣賞草原美景,她忘掉了自己新嫁娘的身份,變成了一個貪玩的小姑娘,在最短的距離內(nèi)繞行出最長的觀光采花路線。河彎河套越繞越圓,越繞越長,最后注入盆地中央的一汪藍湖。泉河清清,水面上流淌著朵朵白云。

  盆地中央竟是陳陣在夢中都沒有見過的天鵝湖。望遠鏡鏡頭里,寬闊的湖面出現(xiàn)了十幾只白得耀眼的天鵝,在茂密綠葦環(huán)繞的湖中幽幽滑行,享受著世外天國的寧靜和安樂。天鵝四周是成百上千的大雁、野鴨和各種不知名的水鳥。五六只大天鵝忽地飛起來,帶起了大群水鳥,在湖與河的上空低低盤旋歡叫,好像隆重的迎新彩隊樂團。泉湖靜靜,湖面上漂浮著朵朵白羽。

  在天鵝湖的西北邊還有一個天然出口,將湖中滿溢的泉水,輸引到遠處上萬畝密密的葦塘濕地里去了。

  這也許是中國最后一個從未受人驚擾過的原始天鵝湖,也是中國北部草原邊境最后一處原始美景了。”

又如騰格爾〈天堂〉中所唱,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哎耶
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哎耶
奔馳的駿馬
潔白的羊群哎耶
還有你姑娘
這是我的家哎耶
我愛你我的家
我的家我的天堂”

相信這些對草原美景的描繪是真實的,在人類文明經(jīng)歷了工業(yè)時代之后,還能存有如此仙境,這是草原人傳統(tǒng)自然觀的杰作,它強調(diào)有限地利用自然,從而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

中國人在傳統(tǒng)自然觀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許多樸素、和諧的觀念,對現(xiàn)代文明仍有巨大吸引力。古人承天道于人道,人的自然稟性叫做“性”,順著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原則修養(yǎng)叫做“教”。儒家的精髓在于“溶宗教于人文,合天道而知其同為人道”。因為天道最為無私,“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如果我們效法自然,向大自然學習,能夠承天道而歸于立人道,以致廣大,就能使人文精神自生。“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文學作品中也無不表現(xiàn)著和諧美好的氛圍,如王維《山居秋暝》詩中描寫的秋雨后的空山,沐浴在松林間的清輝,石頭上緩緩流淌的清泉,竹林里院紗歸來少女的嬉笑,在蓮葉間輕快穿行的魚舟,彼此組成一幅清麗明快、和諧生動的生活場景。這種天人合一的狀態(tài)也引起了現(xiàn)代西方一流科學家的濃厚興趣,正如《東方的智慧》一書所說,“中國傳統(tǒng)思想價值的新發(fā)現(xiàn),將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重要事件。”

古希臘人在傳統(tǒng)自然觀的影響下,形成了美好、壯闊的文化。希臘神話中,新一代神族取代老一代神族并不是表現(xiàn)為道德或政治沖突,而是一種自然發(fā)展進化的過程——生殖原則,與獅群等的發(fā)展更替類似,完全順應自然規(guī)律。而且古希臘的諸神也并非被刻意塑造成道貌岸然的形象,恰恰相反,這是一群活生生的、與人生活在一起的可愛的形象,他們行為不受道德規(guī)范等人為束縛,而是隨心所欲,如孩童般天真爛漫。多情的宙斯看到人間美麗的女子,便與她展開轟轟烈烈的愛情;特洛伊戰(zhàn)爭,阿特柔斯家族,底比斯締造者卡德摩斯家族,金羊毛的故事,赫拉克勒斯和忒修斯的傳說,俄迪普斯的故事,七英雄遠征底比斯,奧得賽的故事等,都反映了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歌頌富于幻想、英勇豪邁的氣質(zhì)。

然而,即使這樣的自然觀看起來如此和諧,它仍是不可留戀、不可復返的。正如本文標題——“傳統(tǒng)和諧”,傳統(tǒng)在前,和諧在后,即使和諧,但仍然只能是傳統(tǒng)的。

首先,就像人生是從童年到青年,再到壯年、老年一樣,歷史也有其發(fā)展規(guī)律。古代傳統(tǒng)自然觀被取代,或者說游牧文明被農(nóng)耕文明取代,是歷史發(fā)展之必然。

可能有人會質(zhì)疑,傳統(tǒng)自然觀一定是古代特有的嗎?

考察傳統(tǒng)自然觀的形成背景,即早期人類發(fā)展歷程可以略有所察。在人剛由猿進化而來之際,以前相對松散的猿群變成了相對穩(wěn)定的社會集團,不過一個集團的人口還比較少。他們依靠采集和狩獵為生,自然是人們生存的唯一依靠。同時,日月星辰、四季更替、風雨雷電、飛禽走獸等自然事物也讓人類充滿了畏懼和好奇。此時的人類就像一個初生的嬰孩面對人世的情形一樣,充滿著無知,因此也充滿著敬畏。不論古人、今人,面對陌生事物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相似的。從游牧到農(nóng)耕,不知經(jīng)過了多少世紀的漫長的發(fā)展——并不是某個人心血來潮突發(fā)奇想于是便開始種莊稼,而是在長期采集野果、野菜的過程中,通過觀察植物的生長變化,代代人不斷積累,才慢慢把握了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又由于人口增加、自然災害等因素,使食物相對缺乏,于是在能力條件和生存需要的雙重作用下,游牧文明才進步到了農(nóng)耕文明。

簡言之,在早期生產(chǎn)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類認識能力不足,于是必然形成對自然的敬畏之心,而這種人類對自然界的觀念就是傳統(tǒng)自然觀。

隨著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人類認識自然的能力提高,進而認識到人類可以利用甚至改造、控制自然,于是在類似的條件和需要的雙重作用下,人類步入工業(yè)文明。

綜觀人類歷史可見,也正如馬克思所言,生產(chǎn)水平和認識水平相互適應,也相互促進,生產(chǎn)水平是決定因素。在生產(chǎn)力高度發(fā)展的今天,人類的認識水平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生產(chǎn)水平的不可逆轉(zhuǎn)決定了人類認識水平的不可倒退,從而決定了人們自然觀的線性發(fā)展,即傳統(tǒng)自然觀被取代是歷史發(fā)展之必然結(jié)果。

其次,傳統(tǒng)自然觀雖然和諧,但卻是循環(huán)往復的,缺乏發(fā)展動力。

“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老子第二十五章》),“反(即返)者,道之動”(《老子·第四十一章》),就是說道獨立長存永不衰竭,循環(huán)運行而生生不息。這就是天道循環(huán)的觀點。又如,“圣人…變而不化”(《管子· 內(nèi)業(y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表達了中國傳統(tǒng)的變而不化的觀念。從秦到清,王朝更迭,可以說正是天道循環(huán)、變而不化觀念的生動體現(xiàn),數(shù)十個王朝輪番出場,即使有進步的地方,但幾乎也是在循環(huán)周期、“不化”的范圍之內(nèi)的進步。這點與西方歷史相比更可顯見,如錢穆先生所言,“西洋史是可分割的,如一本劇,而中國史則如一首詩……希臘史斷了,接上的是羅馬史;現(xiàn)代國家興起,又是另一段落了……”。

之前提到的希臘神話中的諸神和英雄們,雖然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不必考慮什么道德原則和禁忌,但在這種表面上的自由意志之上,卻隱藏著更高更深刻的命運決定論,而這種命運就代表著循環(huán)。〈神譜〉中寫到,天宇之神烏蘭諾斯受到命運啟示——他的眾多子女之中將有一人會取代他的統(tǒng)治,但不清楚是哪一個。于是烏蘭諾斯便將出生的子女一個個關進了地獄,企圖改變命運。可是到最后一個兒子克洛諾斯出生時,母親該亞見他十分可愛,便將他保護起來,沒有被關進地獄。于是果然,克洛諾斯成長為比他父親更加強壯的神,取代了烏蘭諾斯。后來,克洛諾斯也得到了同樣的啟示,于是他采取將出生的孩子都吞進肚子里的方式,也試圖改變這一命運。命運再次循環(huán),最后一個兒子宙斯出生后,被母親換成了石頭包在襁褓里給克洛諾斯吞了下去。這樣宙斯后來便取代了他的父親,救出其他兄弟姐妹,組成了奧林匹斯神族。命運決定論得以充分表現(xiàn)。到了公元3、4世紀時,在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創(chuàng)作的“普羅米修斯三部曲”中,故事延續(xù),宙斯又得到了和他父親、祖父同樣的啟示,而知道真相的人只有先知普羅米修斯。在宙斯的嚴刑逼問下,普羅米修斯最終妥協(xié),而宙斯也因此避免了自己的命運。后人評價說,普羅米修斯的妥協(xié)實際上是埃斯庫羅斯的妥協(xié)。公元3、4世紀正是雅典民主制發(fā)展到頂峰的時候,在古希臘循環(huán)往復的傳統(tǒng)自然觀影響下,人們變得守成,不愿再發(fā)展,“生活多美好,停留一下吧”。于是埃斯庫羅斯在他的悲劇中讓宙斯成為永遠的王,不再被取代。這樣就否定了希臘神話表現(xiàn)出的新陳代謝和以變革為本質(zhì)的發(fā)展、進步的思想,使希臘神話和希臘文化喪失了生命力。

可見傳統(tǒng)自然觀循環(huán)往復的特點,這種自然觀必然使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缺乏根本變革和長遠發(fā)展的動力。

總而言之,〈狼圖騰〉中游牧民族的自然觀是傳統(tǒng)和諧的自然觀,但這種自然觀是不可復返的。

(注:此文實有幾處邏輯欠妥,望諸位不吝指教。)        

                                              

                                                     08年3月30日 于珞珈山下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烏有之鄉(xiāng)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wǎng)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wǎng)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wǎng)絡無版權(quán)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xiāng) 責任編輯:heji
双特百亿专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wǎng)刊微信公眾號

心情表態(tài)

  • 1
  • 2
  •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册全)
  • 一师毛泽东要为天下奇
好物推荐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chǎn)金融騙局
  4.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5.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6.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7. 洛杉磯大火如此猛烈,能燒醒中國那些殖人嗎?!
  8. 泰緬綁架更多內(nèi)幕公布,受害人都是貪心自找么?
  9. 雙石|大勢已去,無力回天——西路軍基本解體
  10. 歷史光影(2)——國民黨的報紙是如何報道淮海戰(zhàn)役的?
  1. “深水區(qū)”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xù)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fā)現(xiàn)的時候已經(jīng)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fā)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8. 兩個草包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chǎn)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shù)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zhàn)士,敢于戰(zhàn)斗,善于戰(zhàn)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自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午夜久久福利小视频 | 久久Aⅴ这里有精品免费看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日本免费三精品 |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