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市將廣告牌換色,有人說是主要官員未經調查研究,沒有集體決策,胡亂作為的耍官威;也有人說是,主要領導審美偏差所致。但是,能把“紅十字”、警徽等標志換成綠色,難道僅僅是審美偏差和耍官威嗎?
我看這件事不一般,而且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就說審美吧,你為什么就看不上“紅色”的紅十字?你為什么看不上紅色的警徽標志,難道還有不可告人的心病不成?
說到心病,我忽然想起一件事。我上中學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件真事的故事:1976年7月28日下午,本地教育局一位干部到達唐山市,準備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
那天晚上,唐山地區狂風大作,電閃雷鳴,暴雨如注。半夜里,這位干部忽然感到整個房間和自己的床鋪都劇烈地抖了起來,他知道這是地震了,便連忙連滾帶爬,從二樓逃到空曠的地方。
狂風暴雨中,廣場上聚集了很多人,他們感到腳下的地面就像是吹了氣了牛肚子一樣,時而沉下時而鼓起。驚悸之中,廣場上的人本能地嗥叫起來,此起彼伏,夾雜著雷鳴和風雨,人們無不靈魂出竅。
會議沒有開成,這位干部也住進了醫院,沒有受傷,但因為驚嚇,他已經病入膏肓。后來回到原籍,他落了一個后遺癥:半夜里,只要外面突然有了什么響聲,或者刮大風,或者樹枝突然折斷,他都會被嚇得住一段時間的醫院。
于是,這位干部人生中就多了一些忌諱:刮大風和斷樹枝。回過頭再說三河市那件事,市里主要領導是不是也有類似的經歷,得了什么恐懼癥,眼里不能看到紅色?
《某旗》雜志即是一例。因為帶了一個“紅”字,有些人看起來礙眼,心里不舒服,干脆就換掉,變成另外一個名字。從此以后,他們就可以躺在床上,安然入睡了。
“人民”一詞,在某些人眼里也很礙眼。正是這一干滿腦子高粱花,一肚子青菜屎的平頭百姓,一段時間內,竟然氣焰囂張,對著父母官,對著一群讀書人大呼小叫,揮舞著拳頭,讓這些人吃盡了苦頭。
一旦手中大權在握,這個詞眼必須抹掉。于是“人民公社”變成了“鄉鎮”,社長變成了鄉長、鎮長。但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有些地方,抹去“人民”這兩個字,又顯得不倫不類,比如“人民醫院”、“人民政府”,總不能改成“某某堂”和“某某衙門”,多少留下一點遺憾。
歌曲《東方紅》聽起來也刺耳,干脆改掉,換成《新東方紅》。老瓶子貼上新標簽,再裝上新酒,本想著會受到很多時髦人的追捧,誰知竟然被百姓罵了個狗血淋頭,便偃旗息鼓了。
“同志”這個稱謂,多么親切,多么溫暖,不分年齡,不分職務,不分性別,喊一聲“同志”,大家都會熱情地伸出大手,熱烈迎接。可是,這個詞語,一些人聽起來也不順耳了,于是“同志”這個詞語也銷聲匿跡了。
“同志”不見了,看見領導就叫“老大”,看見大腹便便的男人都叫“老板”,看見女人,不論大小胖瘦美丑,一律稱之為“美女”;遇到男人,無論是高大帥氣還是歪瓜裂棗,一律稱之為“帥哥兒”。見人就賠笑,逢人就點頭,實際上背后干的都是捅刀子的勾當。
我曾計劃寫一篇文章,題目是《好想叫你一聲同志》,但遲遲沒有動筆,我有些擔心,有人會罵我老古董,不知道與時俱進。但“老大”“老板”“美女”“帥哥兒”這樣的詞語,我實在叫不出口,出門在外,對人的稱呼經常還是“同志”。
當下很時髦的事情不少,比如中美貿易戰正酣,有些人不失時機地跳得老高,心急火燎地給高層支招:快投降吧,不然的話,以后連跪下的機會也沒有了!
若是遇到堅決支持高層硬扛美國的網友,這些人一定會酸溜溜地說:“你們都是披著愛國外衣的愛國賊!”在他們眼里,似乎能披上一件“賣國賊”的外衣,既顯得和洋人貼得更近,又顯得自己見多識廣,故而堂而皇之當一個“賣國賊”,使他的品位更上層次!
不過,有些東西倒是不礙眼,誰都想撈過來,貼到自己臉上,好讓自己光宗耀祖一番。屁都放不出一個響的,只是臭氣熏天,有些人也敢稱自己是“專家”“教授”,于是搞傳銷的大佬,臉上貼上了“專家”的標簽,聚集起來,給老年人發雞蛋,騙取老年人錢財的人,也臉不紅心不跳地在自己臉上貼上“教授”的標簽。
據說,朱元璋當上皇帝后,有一件事很讓他苦惱:找來找去,自己祖上找不到一個很有名望的人,于是就把主意打在朱熹的身上。結果一查,朱熹實在和朱五四、朱重八一家無法聯系,只好作罷。
我有時候寫點東西,表達一下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些人看不慣,就干脆甩給我幾頂帽子:“余孽”“左棍”“遺老遺少”,把我也弄得灰頭土臉,一臉茫然。
不過,有一點我是清楚的,中國人念舊情,對于某些能勾起美好回憶的事物,他們一定會真誠對待。比如稱呼人民子弟兵叫做“鋼鐵長城”,對待“紅色”更是虔誠至極,因為“紅色”象征革命烈士的鮮血,象征革命前輩用鮮血換來的人民江山,象征億萬人民眾志成城戰勝一切敵人的堅強意志。
我似乎突然有點明白了:三河市主要領導,莫非是害怕紅色?恐懼紅色?莫非祖輩是蔣公的屬下,丟了江山,丟了榮華富貴,后世人得到一點祖訓,于是就害怕起了紅色?
我這都是瞎猜,三河市主要領導大概率不是這種情形。可是,我不敢肯定,當今中國社會的角角落落,會有很多的人,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也未可知。
但是,我知道,三河市“換色”的新聞旋渦中,有一大干人,正坐在陰暗的角落里,敲擊這鍵盤,正在給三河市領導點贊呢!
唉,我只想小聲對這些人說:“三河綠”豈能遮蓋得了“中國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