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財富加起來,明明超過社會總財富的80%以上,可是一幫專家天天就盯著窮人的錢袋子,怎么不想辦法去刺激一下富人的消費呢?
離譜的專家我們也見了不少了。
有建議我們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的;有建議年輕人不要存錢的;有建議對50萬以上存款征收利息稅的……
反正都有個共同點,就是看了讓人血壓升高!
那問題來了,刺激富人消費到底是不是可行的呢?
雖然富人大概占總財富的80%,但是他們貢獻的消費卻連消費總量的10%都不到。
有人就會說了:“如果他們能再多貢獻70%,那經濟形勢它不就立馬好起來了嗎?”
想的是很美好,不過很可惜,壓根實現不了。
這里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們不能忘了富人再有錢,他也還是個人,他在有限時間內能消耗的資源是相對有限的。
你別管是富人窮人,他一天也是24個小時,一天也是三頓飯,你再刺激富人消費,他一天也不能吃八頓。就算他天天龍蝦帝王蟹魚子醬地灶,又能吃多少錢呢?
多了就不說,咱們就算他一天一萬,一年365萬,對普通人來說是天價,可是對一個身價上億的富豪來說,壓根都不用動用他的資產。
因為錢存銀行賺的利息都夠了。
所以就有了個詞叫:財富自由!
更何況那些真正的富豪資產又何止幾個億,幾百億上千億的也有很多。
對這些人來說,你別說一天花1萬,他一天花100萬,花1000萬,錢也還是會越來越多。
古人其實早就看穿了這一切,哪怕你尊貴如帝王,睡覺也就占那一尺寬的地方。
這就是我們說的人能消耗的資源,它是有限的。
接下來就是第二個問題,這就涉及到資本主義最大的弊端了,那就是馬太效應,就是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財富越來越集中,這個是資本的特性決定的,你根本無法改變。
資本的第一階段,就是要提高競爭力,打敗競爭對手,最好的辦法就是規模效應,就是壟斷。
而第二階段,就是進一步利用金融工具來收割。
這個收割的目標,其實不光是窮人,這就像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游戲。
吃到最后只剩幾個超級大魚和一些這些大魚壓根就看不上的小蝦米。
而這些大魚唯一要做的就是保證別再出現比自己更大的魚,再把自己吃掉就可以了。
這叫什么呢?這個就叫階級固化。
很多人都夢想著財富自由,假如你財富自由了,你會把自己80%的資產拿出來消費嗎?
有人說一個人花不了,你可以拿出來做慈善,把錢捐了或者買東西都送給窮人。
你會嗎?肯定不會!對不對?
因為你一旦把這些都消費了,你的財富可能就又不自由了,你可能就要重新奮斗了。
那有的朋友又說了,既然他們自己不愿意,難道我們就不能強制他們拿出來一部分嗎?
可以,但是困難重重。
因為資本太聰明了,他們是會跑的,是會隱藏的。
有些歐美國家對富人征重稅,結果就是很多富人的錢都跑到海外去了。
蘋果一年幾千億美元的營收,總共才交約合1.6%左右的稅,那老美也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因為你再逼得急了,它可能就不是一家美國公司了。
為了發展經濟,為了穩住就業,也不能把富人都趕跑。
都趕跑了,情況只會更差。
這個叫什么?這就叫制度缺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