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大家只是懷疑,以為特朗普只是說著玩,不可能對全球加征稅。
“特朗普稅”這支箭最后還是射出來了,具有全球性,稅率有差別,范圍符合他自己先前的表態。
主要經濟體的股市在短時期內有強烈反應,這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資本市場的強震需要理由,需要時機,全球性事件一發生,資本操作的空間就釋放了出來。
我看了許多國內媒體的文章,總結起來就五個結論:
“對等關稅”是特朗普的愚昧決策,損人不利己;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美國股市大跌,中國的反制會使其崩盤;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讓美國物價大漲、通脹失控;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最后會導致美元失去信用,會讓它失去國際儲備貨幣地位;
特朗普是全球市場的破壞者,全球化將不復存在。
這些結論是否成立?
這些結論是不是全球各國的結論?
我很想再次對“特朗普稅”談一點看法:
正如我在《哪些國家得交“特朗普稅”?》一文中所講,特朗普并不只是把稅看成單純的經濟工具,而是一種較為靈活的政治工具,如果你到現在還只是把它看成經濟工具,那你根本就沒看懂特朗普的真實動機。
當敵人出現時,最忌的事情是意氣用事,分析問題不加思考,結論帶著情緒化。
大家想想看,咱們為什么對特朗普的行為這么生氣?假如特朗普的政策最后導致出現文章開頭的那五個結論,那不是上天賜予給我們的機會嗎?那不正是我們多年來希望看到的結果嗎?美國砸自己腳了,美國人生活困難了,美股崩盤資本外流了,美元變廢紙了,這些情形出現后,美國的霸權不就終結了嗎?既如此,那我們還生哪門子氣?不是應該贊美特朗普嗎?
我就覺得,在受到對手重拳打擊時,雖然被打得有點暈,但頭腦還是要力爭保持清醒,要考慮接下來的拳怎么打,而不應該盡講些不著邊際的結論。
在回擊之前,我們必須看到以下事實:
美國的股市會調整,但仍然只是調整。它不可能崩盤,由6000多點漲到44000多點,它即使調整到20000點也不能算是崩盤,咱們的股市曾經從6124點下跌到1600點,你承認自己崩盤了嗎?支撐股市的是經濟,美國的就業市場形勢良好,并且超出預期,它沒有給出股市崩盤的理由和基礎。
通脹問題肯定會在短期內有表現,但應該不會是長期趨勢。
美元指數最近對部分貨幣表現稍顯不好,但整體上穩定,對人民幣沒有絲毫失控的跡象,美元如果因為關稅戰就失去儲備貨幣地位,那它早就失去了儲備貨幣地位,17年前的重大金融危機都沒有讓美元倒下,關稅怎么可能讓其倒下?
國內媒體轉美國彭博社、《財富》雜志網及《新聞周刊》等多家美媒報道,許多美國專家及民眾認為,特朗普本次宣布加征關稅,在許多方面都和《斯姆特-霍利關稅法》的簽署非常相似。
會高度吻合嗎?不能簡單對比,關稅政策沒那么有效,但也不會導致那么大災難。此時的美國已經完全不同于當時的美國,農業和中低端就業市場已經威脅不了美國經濟整體。事實上,美國就業指數正處于上升階段。美國農業的抗震能力也遠遠強于百年之前。
同胞們,大家必須看清特朗普關稅政策以下幾點:
特朗普關稅封的不是貿易,他的真實動機是改變關稅秩序。
如果他成功了,他就證明了之前世界的關稅秩序是不合理的。如果他的關稅政策在普遍層面上失敗,只要不退回原點,特朗普就不承認自己是失敗的,因為它還能在部分重要國家身上堅持下去。
特朗普關稅是一個動態政治工具,而不只是經濟工具。
它的“動態”特征讓政策保持著最大的靈活性,友好國家,非友好國家,敵對國家,隨機而動,擇勢而行,最終會鎖定在少數國家身上,全球關稅最后會變成部分國家間的競爭甚至對抗性關稅,它是特朗普實施全球政策的調節工具。
特朗普關稅,目標在物而不在錢。
即使特朗普關稅全面成功,按測算,也只能增收5000億美元左右。這個數字,對美國而言根本不算決定性經濟成果。特朗普的真實目標是讓全球先進制造業投資資金流入美國,不是一般制造業回流。國內專家對特朗普心中的制造業回流一直有誤解,以為他想把中低端引回美國。其實不然,特朗普想拉進美國的是先進制造業,一旦成功,不只是帶來就業和利潤,而且還能保持美國在先進制造業領域的持續優勢。
特朗普關稅作為政治工具的最核心焦點還是在亞洲大國。
削弱大國經濟是削弱大國影響力和戰斗力的關鍵之關鍵,而外貿經濟是大國經濟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內循環是一種解困手段,但它彌補不了全部,如果特朗普用關稅這個國際政治工具重新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圈子或者說聯盟,對大國的影響不言而喻。
近二十年來,我一直在重復“熱戰時代”這一說法,我們中國人,總是固執地把“熱戰”等同于炮火戰爭,而不是從宗教、文化、經濟金融、政治和軍事等多個包圍圈來理解熱戰,特朗普不是瘋子,美國人的選票不可能投給瘋子,他選擇把華為作為標志性耙子進行定點打擊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幾年下來,華為已經由一家全球型科技企業變成了一家國內企業,看似仍處上流,但競爭力的拓展空間幾乎被限制到最小,一旦缺少重要支持,它會變得更加艱難。
特朗普的箭射出來了,一定只會傷害到中國嗎?一定不會反射到美國身上?
從政策設計者看,特朗普肯定認為自己的政策是完美的。
從辯證的角度看,特朗普的設計必然有正反兩面的影響。我們既不要夸大它對美國的傷害,也不要恐懼它對中國的威脅。中國未來的最佳選擇不是習慣性當祥林嫂,而是要學習毛澤東。不就是打嘛!你打你的,我打我的。你特朗普不是想改變世界舊秩序嗎?我中國比你更想改變舊秩序。
關稅,中國向美國回射了一槍,并且覆蓋面不小于美國,這是敢打的表現。
不過,這肯定不夠,可能還需要有另外的打法。
我現在想給官方提一個不言明的看法:美國之外的國家,我們能否做一套特別詳細的分類?然后,根據分類做一個差別性清單,再用不同的政策把盡量多的國家拉到自己的貿易優先伙伴中?“市場替代”和“市場消化”已經成為中國無法回避的現實和趨勢。特朗普想構建的新秩序暫不清晰,中國能否先把“好處”給不同的貿易伙伴看看?除了關稅之外,世界三大經濟組織及各地區組織里的重構,咱們是不是也要敢于先炒起來?中國的眼睛,應該盯住全球。
即使付出代價,中國也應該勇于挑起重組世界的擔子,除了關稅,還有很多。
近幾十年來,我們的被動,就被動在始終是被動應對美國的出牌,而不是主動先出牌,我們不愿意甚至是不敢先出牌,這讓美國感覺不到真實危機的存在,總是把自己看成唯一敢挑事的霸王。
中美之間,決不只是關稅這么簡單的糾紛。如果對美國還抱有幻想,其實可以忽略關稅戰,反正總是要讓著它。我擔憂什么呢?在可見的未來,如果特朗普釋放“善意”,今天的許多狠話可能在一夜之間煙消云散,民間的怒氣立刻又要轉為全面笑臉。
作為普通平民,我最不擔心的是美國的棒子,最擔心的是美國的糖,我特別害怕“特朗普之箭”變成“丘比特之箭”。
比以上所有事情都更重要的事是什么呢?
是國人的普遍收獲感必須隨著經濟增長而增加,普遍性極為重要,這是中美競爭輸贏的關鍵所在。
附言:
1. 安徽男子主張權利被強制送精神病院22天。評:地方上已經著手調查此事,希望有個清明說法。這種事不是第一次出現,肯定不是最后一次,我是很恐懼的,很多人看后都恐懼,單個個體,誰不怕啊?法!法!法!
2.今年清明節掃墓紅色景點非常熱鬧。評:這是好事,說明中國人是不忘本的,是懂得感恩的,是有熱血的。不過,對于民間掃墓,我還有些不解,越來越多的“民俗”走向迷信,規矩多,花錢多,不太好。
3.假期,我去某地級市科技館看了一下,有幾個感想:花幾億建造的地標性建筑很養眼;各類精美的燈箱宣傳文字資料很漂亮;真正可供青少年動手操作的科普儀器很少很少,與龐大的建筑極不協調;設備完好率不高;沒有專業的科普工作者,科普館基本不具備科普價值;科普投資重要,但國內已經走向了泡沫化,已經成為研學機構賺錢的載體。現實中,該給經費的地方一分不給,做排場的地方倒是做得極大。
寫于2025年4月6日星期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