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有三個特點,是包括其他國家紅色革命在內的世界上其他任何一次社會革命都不具備的。這是任何人都難以掩蓋的事實,但是對這些事實的宣傳程度無疑是嚴重不足的。楊冬權老師講過,偉大是用事實堆出來的。這篇短文的目標就是用事實強調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獨創性貢獻。
第一,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通過農村包圍城市實現,這是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獨創的、在古今中外找不出第二個的全新的武裝奪取政權方式,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的城市工人武裝暴動以及中國歷代農民起義完全不同。中國歷代農民起義,沒有一次明確以先農村后城市為唯一方針。農村包圍城市這條道路,在除了咱們的領袖毛澤東之外的世界社會主義經典作家的作品中都找不到。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后,在沒有毛主席獨創的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時候,共產黨一直在黑暗中摸索——直到毛主席領導黨和人民探索出了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共產黨才找到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生存發展最終奪取全國政權的辦法。如果沒有毛主席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獨創的農村包圍城市路線,即使國外十聲炮響傳來十個好主張,對于中國人民的最終解放也是毫無意義的。鄧小平說:“回想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敗以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的卓越領導,中國革命有極大的可能到現在還沒有勝利,那樣,中國各族人民就還處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反動統治之下,我們黨就還在黑暗中苦斗。”(《鄧小平文選(第二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這句話是客觀公正的。他清楚,如果沒有毛主席,他們國內外其他任何人也解決不了中國革命的道路探索問題。
第二,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世界上第一次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創建向無產階級專政和社會主義經濟過渡的反帝反封建的人民民主聯合專政和新民主主義經濟的實踐,和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在歐洲發達國家進行直接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實踐是不同的。李捷老師指出:“在以下幾個方面,毛澤東的探索都是前無古人的。”“一是成功解決了一個東方農業國如何通過無產階級政黨對民主革命的領導避免資本主義前途而逐步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毛澤東對新中國的歷史貢獻》:《卷首語:毛澤東與中國共產黨的三件大事》)列寧講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工人要聯合、領導農民以及注意獨立性、和資產階級結盟,還講過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進步性。但是——工人階級領導的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革命斗爭具體要建立什么樣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他并沒有回答——首次回答這一問題的是毛主席,而毛主席指出的道路就是新民主主義的道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俄國再薄弱也是比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發達得多的帝國主義國家。如果說十月革命更多的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巴黎公社的革命經驗基礎上對于發達歐洲國家革命道路的繼續探索,那么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完全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基礎上在完全不同于歐洲發達國家的極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行的前所未有的獨創性實踐,對于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更具有獨特意義。所以列寧曾經預測:“我們的歐洲庸人們做夢也沒有想到,在東方那些人口無比眾多、社會情況無比復雜的國家里,今后的革命無疑會比俄國革命帶有更多的特殊性。”(列寧:《論我國革命》)無疑,中國革命的特殊獨創內容,確實比俄國革命更多。
第三,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有22年的戰爭實踐,中共開國創業歷程的艱辛程度、克服困難的巨大程度要遠遠大于布爾什維克利用一戰導致俄國社會矛盾極端白熱化有利條件而迅速奪取全國政權的十月革命。列寧說:“蘇維埃特別強調群眾在這次罕見的不流血的和異常順利的起義中所表現的團結性、組織性、紀律性和同心同德的精神。”(列寧:《關于蘇維埃政權的任務的報告》)可見他也承認十月革命的異常順利、以幾乎不流血的方式實現了。之后俄國打了四年內戰。中國革命則比俄國革命更加困難。且不說在兵力和裝備差距都和敵人相比極端懸殊的情況下還十二戰十二捷、根據地和人口數量越打越大的三次反“圍剿”、被帝國主義者基辛格都譽為“人類意志極限挑戰”(徐焰:《熱血長城》,第72頁。)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就說解放戰爭時期中共全黨全軍統帥毛澤東在敵我兵力差距九比一的各大戰區之中最危險的一個戰區中率軍轉戰、最終在敵強我弱局勢還未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指揮了戰略大反攻的軍事實踐,在古今中外都找不出第二個來。正如李捷老師所說:“身為最高統帥,能將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全將己身當作戰略棋子運籌帷幄者,古今中外唯有毛澤東。”(《中國有個毛澤東》:《九、以談對談,以打對打》)這就是當年鏖戰急,這就是創業艱難百戰多,這就是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看一場革命的貢獻大小,就要看這場革命在方法論層面有什么前所未有的、完全屬于這場革命自身的新貢獻、獨特貢獻。
我們以事實為依據分析一下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共同點有三個,第一,都是城市工人暴動;第二,都建立過無產階級專政;第三,都是在歐洲發達工業國進行的工人階級政治革命的探索;二者的不同點有一個,也就是十月革命吸取了其他社會政權更迭的經驗,建立了比較統一的、有紀律的領導集團,從而保證了政權沒有像巴黎公社一樣迅速被絞殺。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點有三個,第一,中共通過農村包圍城市奪取了全國政權;第二,中共首次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找到了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行社會革命的正確辦法;第三,中共擁有更為艱辛、長久的開國創業歷程,克服了更為巨大的困難;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一個相同點,也就是都有比較統一的有紀律的工人階級政黨的領導。
無疑,中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獨特意義、劃時代的獨創性貢獻,要比世界歷史上之前其他任何一次革命都要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