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去中山公園,前些時因做康復理療路過中山公園,進去了一趟,景致比原來更好,游人卻不多。記得以前帶孩子在公園里劃船可是要排隊的呀,節假日得擠著進公園,老遠都能聽到孩子們的歡笑聲,二十多年過去了,現在公園早已不收門票,怎么游客反倒稀稀拉拉了?從公園往新華路方向走幾步就是一墻之隔的協和醫院,很多拿著片子的人站在公園大門的空處,各種流動小商販散布在醫院周圍,川流不息的熱鬧和以前中山公園門口倒有幾分相似,只是醫院前的人都滿臉愁苦和麻木。
“中山公園”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得名,有近一百年歷史,公園內立有孫中山與宋慶齡雙人銅像,仍記得1981年宋慶齡主席去世,學校組織我們學生到銅像前獻花悼念。以先生命名的公園依然還是武漢市民休閑游玩的場所,一百年過去了,有多少人還記得他的三民主義和哲學思想呢?
據報道:3月12日上午,江蘇省暨南京市各界人士在中山陵舉行謁陵儀式。今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全國各地都舉辦了紀念活動。
2016年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大會上,這樣評價:“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孫中山先生的是,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
紀念孫中山先生,是緬懷他“畢生致力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中華振興的不朽業績,期盼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百年之未有大變局時期,時代潮流和國際大環境下,高舉孫先生這面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民主革命先驅者的大旗,為實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多么崇高啊。
為什么紀念孫先生的活動都是各地政府舉辦,卻鮮有民間活動呢?武漢是辛亥革命打響第一槍的地方,也沒有看到任何普通民眾參與紀念的消息。
孫中山誕辰90周年,毛澤東主席以《紀念孫中山先生》為題發表文章,稱孫中山先生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紀念先生在中國民主革命準備時期、辛亥革命時期、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所做出的的豐功偉績,主席寫“我們完成了孫先生沒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這個革命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我們正在完成這個革命。”,對孫中山先生的一生作了概括總結:“他全心全意地為了改造中國而耗費了畢生的精力,真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1956年,國家、民族的利益和廣大無產階級的利益高度重合在一起,社會主義建設正如火如荼。千千萬萬普通勞動者正為積極改造中國而努力奮斗,以實際行動繼承和踐行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孩子們在課堂上接受“社會主義革命”教育,為實現“中國將變為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工業國”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普通民眾從心底認可孫中山先生不僅僅是為民族、為國家革命,更是為普通民眾利益革命的先驅,所以在1981年他的夫人去世時,才會自動自發組織悼念活動,既是緬懷宋慶齡主席,也是紀念孫中山先生。
我們重溫孫中山先生倡導的新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提出具體反帝斗爭要求,認清了國內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的本質及關系,以及對中國革命的危害。民權主義:強調國家政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即強調它的人民性、群眾性。民生主義:中國國民黨之民生主義,其最重要之原則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權,二曰節制資本。
國家是誰的國家?民族利益是誰的利益?工農民眾利益誰來維護?
一百多年前孫先生用畢生精力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今天,讓我們真正繼承孫先生的哲學思想,繼續革命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