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李嘉誠名下的長和公司將43個港口擬出售給美國貝萊德公司一事,引起廣大網友的質疑和批評,絕大多數網友譴責李嘉誠向美國公司出售港口這一行為。
這時候,何院士又站出來發話了,他帶著一副很不理解、很疑惑、很質疑的口氣,寫下了以下文字:
不能理解為什么今日頭條網忽然將評論的矛頭轉向了李嘉誠?!中央不是反復強調要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兩個毫不動搖"嗎?為什么人代會一結束,就立即由香港《大公報》接連寫了幾篇責問李嘉誠是否愛國的系列文章?!是不是這一"毫不動搖"的"民營"企業里並不包括李嘉誠這樣的企業家?!
在這篇不到二百字的短文中,他竟然使用了七個問號和感嘆號。可見他的心情著急成什么樣子?看到網友對長和公司的批評文章和視頻,何院士已經到了憤怒和極端不理解的程度。甚至在其文字中,將一般的邏輯都不講了。
在這里不得不提出他的兩個起碼的邏輯錯誤:
第一,不是《今日頭條》網將評論的矛頭轉向了李嘉誠,而是今日頭條作為一個大眾平臺,由自媒體賬號發布了網友的批評文章。同時,也發布了像你何院士一樣支持或為長和公司辯解的文章。
如果,你不服氣可以針對批評李嘉誠的文章,寫出反駁文章?。≡趺茨苷f這是《今日頭條》網將評論的矛頭轉向了李嘉誠呢?是不是何院士急眼了,被氣暈頭了?
第二,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并不代表對個別地民營企業干出損害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就不能質疑和批評了。這是兩個根本不同的概念,并不是說政策上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的發展,就只可以對他們干出違背國家利益的事就不能批評也不管了。
這就好比我們的法律要維護每一個公民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并不等于對個別公民如果干了違法亂紀的事,同樣也要進行法律懲罰是一個道理。
是不是何院士因站臺資本都到了不顧基本邏輯,心智迷亂的程度?
到底何祚庥是真的不明白,還是揣著明白裝糊涂?
美國正在不擇手段的對中國進行不所不用其極地打壓、遏制,以遏阻中國的經濟發展。
據《觀察者網》2月25日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針對中國海事、物流、造船等領域頒布了一項最新提案。
凡是掛著中國旗的貨船進美國港口,單次最高收150萬美元服務費;就算船是外國公司買的,只要是中國造的,也得按比例交“保護費”。
據《大國知識局》3月15日報道:全球17%的集裝箱船是中國造,亞洲到美國的航線更是中國船的天下。按這算法,一條船跑一趟美國光交費就得300萬美元,運費直接翻倍。
據《環球時報》2025年3月15日報道:2024年中國造船業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分別占全球市場份額的55.7%、74.1%和63.1%,連續15年穩居世界第一。反觀美國造船業,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因鋼鐵生產效率低、成本高、經濟結構轉型等原因喪失了國際競爭力,份額被日本、韓國接手。美國造船業的衰落與中國無關,其今日之困境是自身產業政策與全球化分工的結果。
美國這一做法,不但是對中國國際航運業的遏制,同時,也是對中國造船業的打壓。面對美國如此強制收費,將來誰還敢給中國的造船廠下訂單?
正在這個時候,李嘉誠又將分布于世界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出售給美國公司,這不是遞刀子的行為是什么?難道這種行為,網友們不能對其進行質疑和批評嗎?
對長和公司出售港口給美國公司的事件,港澳辦官網兩次轉發香港《大公報“的文章》,明確指出這不是“普通商業行為”。
文章指出:這一交易一旦成功,美國一定會將之用于政治目的,美國一定會利用此航運作為打壓、遏制中國貿易的一種手段他們將會諸如選擇性限流、加征“政治附加費”等手段,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與供應鏈穩定性將面臨很大風險。
甚至,美國或將以這個交易為“范本”,通過政治施壓在全球范圍掀起港口并購,控制世界更多關鍵港口,并用“長臂管轄”實施打壓手段,讓中國船舶“無處可靠”。
文章嚴重指出:如果美國的種種算計得逞,必然會對中國的造船、航運、外貿乃至共建“一帶一路”造成沖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18日在行政會議會前接受記者采訪。當被問到香港長和向美國財團出售港口資產被批“無腰骨跪低”時,李家超表示三點看法:第一,社會對事件的關切,值得重視;第二,特區政府要求外國政府為香港企業,提供公平環境,反對使用脅迫施壓手段;第三,任何交易須符合法律法規要求,港府會依法依規處理。
全國政xie副主席梁振英1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強調:沒有祖國的商人只會淪為沒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文章雖然沒有指名,但都知道是說誰。
在這種情況下,何祚庥還要是站出來對網友們的質疑和《大公報》的文章表示不理解,還對國家對非公企業的政策表示質疑,你到底是站在誰的立場上說話,為哪個國家的利益著想?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