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長江和記宣布與貝萊德牽頭的財團達成原則性協議,出售其在和記港口控股及和記港口集團的全部股份,二者合計控制和記港口集團80%的全球權益,這一交易涉及的標的資產覆蓋亞歐美洲23個國家43個港口,包含199個泊位及配套的智能碼頭管理系統、全球物流網絡等核心資源。這次交易之所以引起廣泛關注,是因為長江和記這次向貝萊德出售的43個港口中包含巴拿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兩個港口。
兩天后的3月6日,我撰寫了《李嘉誠要向貝萊德出售全球43個港口?中國是否應出手阻止?》評論,對李嘉誠這一交易提出了質疑和批評。我在評論中指出這一交易不同尋常的四個背景。
其一是特朗普政府正在逼迫巴拿馬政府交出巴拿馬運河,這件事與美國要收購格陵蘭島和吞并加拿大構成特朗普領土擴張野心的三大事件。因此所有關于巴拿馬運河以及與之相關港口的交易都應被視為與美國有關的政治交易而不是簡單的商業交易。
其二是貝萊德是一家美國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排在其后的是先鋒領航、富達投資,這三家公司都是總部在美國的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管理的資產超過11萬億美元,先鋒領航管理的資產超過8萬億美元,富達投資管理的資產超過4萬億美元。這些公司的創始人要么為猶太裔美國人,要么有猶太資本背景,都是美國政府和美國猶太資本的白手套。
其三是特朗普政府正在推動美國造船業和航運業振興。3月4日,特朗普在國會發表演講時表示,他正準備簽署一項行政令,目標是重振美國造船業并削弱中國在全球海事行業的主導地位。2月2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提出一項議案,計劃對中國運營商每艘船每次進港最高收費100萬美元,或按凈噸位每噸1000美元收取,對非中國運營商則根據船隊中中國建造船舶的比例收費,最高每次150萬美元,這一議案正在走相關程序。
其四是特朗普政府已經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在原關稅基礎上兩次共加征20%關稅,并且還要求墨西哥、加拿大等國家對中國加征同等關稅,中美關稅戰已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白熱化狀態,中美關稅戰是中美正在進行的戰略決戰的一個縮影。
我在評論的最后提出了我的看法:造船業是全球制造業中的戰略性產業,是確保國家地緣政治安全、確保軍事實力和進行戰爭準備、保護海外發展利益的核心產業。美國要打擊中國造船業,要對中國航運業下手,要搶奪中國海外港口資產,是要打擊中國全球地緣戰略布局的腰眼,是要切斷中國海上運輸的血管,是要在兩國爆發沖突甚至戰爭時阻斷中國全球貿易通道,我們需要進行堅決反制反擊。李嘉誠旗下的港口資產都具有地緣戰略價值,是重要的戰略資產。我認為,既然李嘉誠的長江和記是中國香港的公司,那么我們應該會有一千種辦法阻止其與美國貝萊德簽不利于中國國家利益的任何協議,事關國家安全,事關國家戰略,我們要及時、果斷、堅決出手。
此后關于李嘉誠出售港口一事成為網絡熱點事件,受到全網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這是一種純粹的商業行為,是李嘉誠敏感時期擺脫地緣政治風險、及時收獲商業利益、落袋為安的經典案例,持此種觀點的以經濟學家郎咸平為代表,有人則批評其為了商業利益喪失了民族大義,不是愛國商人所為,持此種觀點的則以香港《大公報》為代表。
3月13日,香港《大公報》發表了一篇王俊熙撰寫的銳評《莫天真 勿糊涂》評論文章,這篇文章很快就被中央港澳辦公室官方網站轉發,顯然這是一個信號。
文章認為這一交易并非“普通商業行為”。文章以引述網友觀點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一,巴拿馬運河是全球航運的咽喉要道,全球6%的海運貿易經此通行,中國商船貨運量占比達21%,是中國與拉美、加勒比地區貿易的核心要道。巴拿馬運河被“美國化”“政治化”后,美國一定會將之用于政治目的,推行自己的政治議程,中國在此的航運貿易勢必受制于美。美國一旦實施諸如選擇性限流、加征“政治附加費”等手段,中國企業的物流成本與供應鏈穩定性將面臨很大風險。其二,通過這個交易,貝萊德將控制全球約10.4%的集裝箱碼頭吞吐量,躋身全球三大港口運營商,其完全可能配合美國對華打壓政策,提高中國貨運停靠成本,擠壓中國航運企業份額。同時這個交易也使中國企業多年經營的港口網絡出現重大缺口,進而使海外發展利益被美國蠶食。其三,美國或將以這個交易為“范本”,通過政治施壓在全球范圍掀起港口并購,控制世界更多關鍵港口,并用“長臂管轄”實施打壓手段,讓中國船舶“無處可靠”。
文章認為,這絕非危言聳聽,根據美國政府一項行政命令草案,其已計劃向中國有關船只收取特別停靠費用,并將敦促盟友也采取類似措施,否則將遭到報復。如果美國的種種算計得逞,必然會對中國的造船、航運、外貿乃至共建“一帶一路”造成沖擊,也勢將直接影響香港鞏固提升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并威脅、破壞全球正常的航運、貿易秩序和安全。這個交易是美國運用國家力量,通過脅迫、施壓、利誘等卑鄙手段侵吞他國正當權益的霸權行徑,是包裝成“商業行為”的強權政治。美國政客的狼子野心昭然若揭,司馬昭之心,天下誰人不知?
最后文章認為,這是沒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圖、見利忘義,是漠視國家利益、民族大義,是背叛和出賣全體中國人。面對如此大事大義大節,有關企業當三思,應好好想想有關問題的性質和要害是什么,好好想想自己要站在什么立場、站在哪一邊。
3月15日,香港《大公報》發表大公時評《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文章同樣得到了中央港澳辦官網轉發。
文章質疑說,為何如此輕易將這么多重要港口轉讓給不懷好意的美國勢力?表面宣稱的商業行為暗中藏著怎樣的政治算計?所謂“精明”的交易有沒有考量國家民族利益?這般選擇是否在助紂為虐、貽害中國和世界?由此,人們進一步發出靈魂拷問:在大是大非面前,當事的企業家應怎么取舍,帶領企業駛向何方?
文章繼續說,歷史早已給出答案:無論何時何地何種情況,偉大的企業家從來不是冷血投機的逐利者,而是熱誠傲骨的愛國者!商場如戰場。那些在民族史冊上熠熠發光的偉大的企業家,無一不像偉大的將軍,堅定勇敢地維護國家利益、民族大義。他們將自己和企業前進的羅盤對準祖國的星辰,與自己的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因此才名垂青史,為后世景仰。
文章最后說,歷史和現實都提示處于風口浪尖的企業家們,面對美國的強權霸凌,唯有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勇敢斗爭,才能保家衛國,才能贏得尊嚴、守住清譽。反之,如果看不清美國那些政客“既要錢、更要命”的本質,選擇與之共舞、倒行逆施,或許一時可做成“大刁”、賺到大錢,但最終是沒有前途,更會背上歷史罵名的。
3月17日香港《大公報》發表第三篇文章《飲水思源有擔當,背靠祖國謀發展》,中央港澳辦官網再次轉發。文章雖然沒有點名李嘉誠,但字字都在說李嘉誠。
文章以中央解決香港用水難為例發出感慨: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國家是香港最強大的依靠,中央是香港戰勝一切困難的堅強后盾,面對復雜變幻的國際政經形勢,香港唯有堅定與國家站在一起,擔當起應有的責任,才能戰勝挑戰、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文章說,“三趟快車”從開行以來,參與的人有上百萬,常年保證貨源、運輸、檢疫、車輛供應的有10萬人以上。這個壯舉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也只有在親情之間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香港有求,祖國必應。從支持香港打國際“金融大鱷”、戰勝國際金融危機,到推出自由行政策、幫助香港經濟從谷底起飛,再到平息黑色暴亂、制定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以及應對前所未見的新冠疫情等等,中央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對香港的關愛,都是為了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一國兩制”實踐的行穩致遠。
文章最后說,對接國家戰略不是一句空話,貢獻國家更不能只是一句口號,在大是大非面前,香港各界必須堅定地與國家站在一起,勇于擔當歷史責任。
大公報以前也轉發過我寫的文章,但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我對這份報紙的關注顯然是不夠的,這三篇文章,再次讓我對這份報紙刮目相看。似劍的文章,如鏑的文字,讓我看到了一家媒體的政治擔當和一份報紙的國家責任。
現在我們需要弄清中央港澳辦官網為什么要轉發大公報的三篇文章,需要弄清這件事對中國的戰略大局有什么影響。
要弄清這些,恐怕要把最近外媒報道的一個內部消息聯系起來看。路透社爆料,特朗普政府正在謀劃一項行動,即以《防擴散安全倡議》的名義,聯合盟友在馬六甲海峽攔截伊朗油輪,由于中國是伊朗石油最大買家,因此這一行動最終將會指向中國。
還有一件事,我們恐怕也注意到,那就是最近美軍開始大規模轟炸胡塞武裝,宣稱要重新奪回紅海控制權。這一軍事行動的目的既是要重新控制中東,又是要重新控制紅海和蘇伊士運河。
那么現在整個事件的脈絡應該是很清楚了,從巴拿馬運河到馬六甲海峽,再到紅海和蘇伊士運河,美國正在進行一項重要的戰略性行動,即全面控制全球最重要的三大海上運輸通道,而這一戰略性行動必然對中國的全球貿易和全球地緣政治產生重大影響。
由此再看李嘉誠向美國政府和猶太資本的白手套貝萊德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43個港口一事,就會明白這絕不是一個普通的商業交易,而是一個重大的地緣政治事件。
這些年,中國全力推動一帶一路,苦心在全球進行港口布局,是為什么?就是要爭奪全球港口運輸的控制權,就是要確保中國全球貿易的安全。現在李嘉誠一次向美國出售包括巴拿馬運河港口在內的43個港口199個泊位這件事會對中美進行的全球海上運輸和港口博弈帶來怎樣的影響?可以說,這就是一次背刺自己國家的行為。
郎咸平喊這是一個商業上的經典成功案例,要么是短視,要么是糊涂。這根本就不是一個商業交易成不成功的問題,而是一個中美兩個大國之間地緣博弈的問題,在這樣的問題上,一個正常的中國人,一個正常的經濟學家絕不能也不應犯糊涂。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3月1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說:商人有沒有祖國?也許香港被外國管治太久了,有些香港商人誤信“商人無祖國”,以為一切“在商言商”。有眼睛的人都會看到香港當年在英國管治期間被要求對英國經濟的服從和貢獻,有腦袋的人也會想到美國政府對美國企業的扶持、對TikTok的針對和對中國產的船只的打壓,大家說商人沒有祖國嗎?是“在商言商”嗎?沒有祖國的商人只會淪為沒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舉世皆然。
梁振英雖然沒有點名李嘉誠,但字里行間都在談李嘉誠向美國出售港口一事。是啊,沒有祖國的商人只會淪為沒有父母被人欺凌的孩子。沒有祖國,李嘉誠算什么?沒有祖國,香港仍是英國的殖民地。
現在很多人討論李嘉誠愛不愛國的問題,其實我們要問的是李嘉誠心里愛的到底是哪個國的問題。大家都有一個疑問,李嘉誠到底還是不是一個中國人?他到底是一個中國人,還是一個英國人,或者是一個加拿大人?如果他還是一個中國人,那么他在關鍵時刻為何要背棄自己國家的利益?如果他已經是一個英國人或者加拿大人,那么他在關鍵時刻背棄中國利益就很好理解了。
縱觀當今世界,地緣政治無處不在,國家利益不處不在,哪還有什么純粹的商人?哪還有什么純粹商業行為?哪還有什么商人無祖國?
這一次,我要點贊和力挺篇篇似劍、字字如鏑的香港大公報!最后我仍要追問:李嘉誠到底有沒有賣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