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辯證法的觀點,來分析這件很敏感的事情。
為什么要提高農民養老金?
客觀地講,現階段農民養老金嚴重偏低,加上農民種地不賺錢,老農民的生活普遍艱難。
據相關統統計顯示,全國老農民平均每人每月只有200元左右的養老金。請大家注意,這是全國平均數字,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發放標準。
比如60歲-69歲的老人,普通家庭每人每月只有60-90元的養老金,兩老口加起來,每月不足兩百塊。
如果是低保戶家庭,每人每月會有300-600元不等。
如果是農村五保戶,養老金+生活補貼+節日慰問金,平均每人每月有700-1000元,每人每年大約有一萬塊左右的固定收入。這些錢,都是由國家財政直接打到個人銀行賬戶上,沒有中間商賺差距。
實事求是地講,國家幫扶農村低保戶和農村五保戶的政策還是很給力,這些農村弱勢群體能得到看得見的利益。
尤為值得稱贊的是農村五保戶政策,國家給他們建房子、發生活費,逢年過節還送禮品,偶爾還有領導登門探望,簡直羨煞旁人。
但是,農村其他普通老人,卻沒有這個待遇。
如果他們的孩子比較有出息,在外面做生意賺到錢,或有一個體面的工作,生活搞得比較好,老人家的生活也不會差。
在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只占少數。
農村低保戶名額非常有限,即使很多人符合吃低保的標準,也會因為指標不夠、名額有限等因素,導致需要政府幫扶的困難農民得不到幫扶。
所以農村就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
從矛盾規律來講,農民養老金嚴重偏低是個矛盾體,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比例不高,只占農村老年總人口的少數,屬于農民養老金矛盾的次要方面;而每月養老金不足200元的普通老農民,卻占農村老年總人口的大多數,屬于農民養老金矛盾的主要方面。
為此,要想解決農民養老金嚴重偏低的矛盾,不但要照顧農村低保戶和五保戶等少數群體,還要照顧每月養老金不足200元的普通老農民,這就是統籌兼顧。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只有普遍提高農民基礎養老金,讓全體老農民都能享受國家政策紅利,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農民養老金嚴重偏低的矛盾。
提高農民養老金,表面看會增加財政負擔,如果從社會公平、政府公信力和國家總戰略等方面來算總賬,那么就是利國利民的仁政。
寒牛出欄認為,提高農民老養老有十大好處,請聽我為您慢慢分析其中的邏輯。
第一,改善農民生活質量。養老金提高了,可直接緩解農村老人的經濟壓力,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另外,還可以增強農民家庭抗風險的能力,減少因病返貧的悲劇現象。
第二、促進社會公平發展。提高農民養老金,可緩解分配不公正的矛盾。老一輩農民曾通過統購統銷、繳納農業稅等方式,支持國家工業化建設,他們是新中國建立和國家工業化的大功臣。國家善待老農民,能體現平等、公平和共富的社會主義價值觀。
第三、帶動縣域經濟發展。老農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后,同樣舍得給自己花錢,將會激活縣鎮經濟。有案例顯示,山東某縣經過試點,提高農民養老金之后,當地各類商鋪營業額平均增長了15%。
第四、打通經濟內循環。老農民的收入增加后,不但可以促進縣域經濟發展,還會間接帶動城市消費的增長,通盤起來看,將會進一步打通和加快城鄉經濟內循環。
第五、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養老沒有壓力的農民,更愿意將土地流轉給規模化種植的主體,或流轉給其他村人耕種。這勢必會推動農業集約化發展,有利于農業規模化種植,間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讓中國人把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
第六、有利農村家庭和睦。農村青壯年進城務工,留守老人實現經濟獨立,不要依靠子女贍養,不僅可以減少家庭摩擦,還可以保護老人脆弱的自尊心,更利于農村家庭的和睦相處。
第七、推動農村社會進步。逐步弱化“養兒防老”觀念,推動現代社會保障意識的普及落地,促進農村社會向現代化轉型。農村實現了現代化,有利于國家早日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目標,農村就不會拖國家的后腿。
第八、提升老人健康水平。有了經濟基礎,老人也會去定期體檢,生病了也知道及時看醫生。小病及時治療,不僅可以節省國家醫療資源,還不會拖累子女建設幸福美好生活。
第九、有益鄉村文化傳承。經濟收入穩定的老年人,才有精力和時間參與傳統節慶、手工藝傳承等文化活動。鄉村文化振興,的確是個美好愿望,但是需要資金投入,沒有錢去驅動這件事,它就是一句空話。
第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適時提高農民老養金,補齊農村養老短板,助力國家構建覆蓋全民的可持續養老制度,不僅能大幅提升政府公信力,還有利于社會和諧發展。
講到這里,我多講幾句。
有人對建議提高老農民養老金這事不感冒,甚至存在嚴重誤解。
以為講多了,會形成錯誤的社會節奏,會讓政府工作陷入某種被動,這個想法完全是錯的。
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不尊重民意,不關心民間疾苦,不管農民死活,才是最嚴重的懶政,才是諱疾忌醫。
《黃帝內經》講,最高明的醫生是治未病,其工作重心是讓人不生病,而不是等生病了才去想辦法救治。
人,不能等口渴了,才去挖井。
樓盤,不能等火災發生了,才去安裝滅火器。
社會,不能等矛盾尖銳了,才想著去調理陰陽。
我們不能片面地看這件事,而是要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
如果只是片面地從社保支出來看,那么你看到的點,就是國家財政負擔加重了,所以會有各種各樣的顧慮,工作開展就畏手畏腳。
如果把提高農民養老金這件事,放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國家總戰略層面來看,那么你看到的面,就是國家是花小錢辦大事,為人民謀幸福,是利國利民的仁政。
所以啊,我們看問題,要拋棄形而上學的世界觀,要堅持唯物辯證法的世界觀。
我這樣講,您同意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