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1953年由云南紡織廠抽調了五個人籌建云南印染廠,地址在昆明西郊普坪村旁的一個已倒閉的小繅絲廠工廠內。當時新廠只有200多人,設備為半機械手工操作的20多只染缸。一條前處理生產線,周邊是農田或荒地,附近基本沒有工廠。老工人還經常回憶起來,當時車間周圍還有狼出沒,野兔還會跑進車間里。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建設,到1976年我昆明工學院畢業分到該廠,云南印染廠已是國家大二型企業。固定資產8000萬,有正式職工2500多人,加上家屬共4500多人的企業。設有幼兒園、小學、學校有初級及技校班。有醫院相當于縣醫院的裝備及規模,向周邊農村及工廠開放服務。有食堂、小賣部、糧管所營業點,大家生活方便。到1976年時,有6條自動化生產線,到1979年擴大到八條生產線。80年又擴建兩條園網印花生產線,能生產棉、麻、滌、混紡、中長纖仿毛等各種纖維的色布、印花布產品。年產值1.2億元,年利稅達到2700萬元,人均創利稅1.08萬元。
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建設,到1976年時,整個昆明西郊片區已發展成省城昆明市的重要工業區域。從小西門一路向外數,職工人數幾千人至上萬人的大企業就有幾十家。如造紙廠、皮革廠、團山鋼鐵廠、云南汽修廠、木材廠、云南輪胎廠、平板玻璃廠、昆明制藥廠、化工機械廠、鐵合金長、電機廠、電纜廠、電線廠、變壓器廠、冶煉廠、粉末冶煉廠、橋梁廠、水泥廠、昆明化工廠、云南印染廠、發電廠、植物藥廠、省建二公司——等等一大批大中型國有企業。創造了很多個新中國第一。歷史悠久全國第一根電纜誕生在電纜廠。世界第一個治療瘧疾病的高效新藥——蒿甲醚誕生在昆明制藥廠,并遠銷非洲挽救非洲兄弟的生命。
云南印染廠自53年建廠到78年止,曾算過一筆賬:二十多年創造上繳的利稅加起來可新建40個印染廠。云南印染廠擔負著云紡、昆紡兩大紡織廠生產的胚布的全部印染加工工作。所生產的印染布、民族花布多次在全國拿獎。各地民族參觀團絡繹不斷,一直是云南省響當當的紅旗企業。80年到82年投資2000多萬分別擴建了滌棉生產線和中長纖仿毛生產線。當年投產一年還清貸款。分別填補了我省滌棉生產及仿毛織物生產的工業空白。當時整個廠的主要生產設備水平基本上達到發達國家70年代先進水平,差距在十年以內。園網印花機、溢流染色機等設備基本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此時雖然實行的是廠長負責制,但仍然以老同志,老領導為主,不敢亂來。自84年提拔60年代畢業的知識分子管理工廠后,整個管理機構就全被打亂。名為廠長負責制,實為一長獨裁制。廠長權力大過黨委,不受黨委監督,黨委已根本起不到戰斗堡壘作用。廠長利用手中權力,培植親信團伙,重用阿諛奉承小人,排擠打擊正派剛正不阿職工。嫉賢妒能,廠長貪圖享樂腐化,買轎車、玩女人,貪污受賄,膽大妄為。很快失去人心,產品質量大滑坡,生產每況愈下。到90年代企業虧損達到9000多萬,最終資不抵債,實行第一次破產。職工大批分流,提早退休、下崗待崗。2000多人的大廠只剩下三、四百人留守。云南印染廠改名為金龍公司,撥款800萬,留下兩條純棉生產線,混日子。每月仍虧損50多萬,一年半后又實行第二次破產。改名金澤公司,撥款 500萬維持,留職工200多人。自己解決自己的生活問題。設備當廢鐵賣掉,10 噸的大鍋爐 6臺被拆毀賣廢鐵。廣大工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無能為力。緊接著工廠實行改制,好端端一個大二型國有企業,占地50多畝,廠房建筑面積超過十萬平方米,竟然以 210 萬元人民幣賤賣給廠長、書記、付廠長三人。并且此三人不出一分錢,用印染廠作擔保抵押,由銀行貸款210.萬把印染廠買斷。當時購買農民一畝土地最低價每年是4000元,買斷使用權,即70年,應付款為28萬元/畝。210萬元只夠買 7.5 畝土地。印染廠占地 50多畝、有鋼混、磚混建筑面積十萬多平方米。這不是把國有資產白送私人了嗎?現在印染廠靠分租廠房過日子。剩下職工每月上班不足20天,月工資500元左右,有的只有200多元。上有老下有小,十幾年沒有加工資,就連十幾年前的治病應報銷單據都欠著職工不能報銷。職工生活困難,人心散亂。
紅紅火火的一個國有企業就這樣被折騰垮掉,豈只一家。西郊片區的幾十家大中型國有企業,在上層一片唱衰聲中80%都被折騰垮了。團鋼、汽車廠、木材廠、造紙廠、電纜廠、冶煉廠、鐵合金廠、化工廠、制藥廠——等等。昆明制藥廠被賣給浙江老板,又被私人老板搗賣三次,現處在不死不活半停廠狀態。昔日昆明市工業區雄風,已不復存在。
造成這一切現象的根子在廠的領導班子的變化。下面就我親身經歷的情況談一談,三種廠長負責制對印染廠領導功能的影響,和帶給印染廠的影響變化。
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53年到78年印染廠實行的是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其特點是(1)、廠長一名,副廠長二至三名,黨、工、青、婦責任人各一名。都進人黨委班子,屬黨委成員。特點(2)、重大事件和決策需通過黨委班子討論通過批準,才能實施執行。特點(3)、七名黨委會成員中至少必須有2至3名廣大工人群眾信得過的老勞模,正直敢說真話、實話的、敢于仗義執言的工人代表參加。特點(4)、黨委班子每個月必須開一次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黨委民主生活會。由于有以上四個特點,黨委起到了監督行政執政的戰斗堡壘作用。從廠里重大資金流向的使用,如重大生產線投資、重大技改擴建都需要得到黨委的批準,從而保證了重大決策免于失誤。保證了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避免了個人獨裁重大失誤。每月一次的民主生活會對黨委成員濫用手中權力謀私利,腐化墮落進行了及時有力的監管和打擊。并通過黨委成員與廣大工人的聯系紐帶關系,把工人群眾對個別黨委干部的尖銳問題帶到黨委會上進行批評監督,有力的實現了工人群眾對工廠的主人翁管理作用。廠長有大的問題要到職工代表大會上作檢討,重大失誤要受到處分。這一時期企業呈現高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企業內部一派生氣盎然,大的矛盾沒有,更沒有貪污腐敗現象。
三、擴大企業自主權下的“廠長負責制”
78 年到 85 年實行的是擴大企業自主權下的“廠長負責制”。這一段時間廠長基本沒有根本性變動,原總工程師兼任廠長,擴大了總工程師的權力,黨委仍是舊班子、老同志為主。工作程序與原先一樣。人心尚好,不敢亂來。整個廠仍然發展勢頭良好。82年實現上利稅2700萬元的歷史最好水平。黨的核心領導作用仍得到重視和發揮。腐敗貪污現象并未出現。廠長也不敢謀私。
四、改革開放后實行的徹底的廠長負責制
85 年到 95 年期間隨著改革的深入,提出了所謂“專家治廠,教授治校”的方針。印染廠班子來了個大換班,原總工程師兼廠長下課,免去廠長職務仍當總工程師,理由是:人老了,沖勁不足。黨委委員中的老模范、老工人下課,另外安排工作,擠出黨委班子。理由是大老粗,沒職稱沒文化。只有黨委書記仍任原職。理由是為新廠長保駕護航。廠長由一個文革前的大學生擔任,并緊急提拔人黨,進黨委班子。徹底實行廠長負責制,全廠由一個廠長說了算。從此印染廠一步一步的走向了下坡路。首先在一至二年時間內,全廠中層干部幾乎換了個遍。許多阿諛奉承之輩,投機鉆營之徒,投其所好,結成團伙,排擠打擊正派剛真不阿干部。一時間怨聲四起,人心浮動。隨之廠長首先想到的是個人享受,購買了兩輛轎車,供其上下班使用。根本不通過黨委同意。需知為了建設祖國,印染廠從53建廠到85年,32年間幾任廠長,書記從未批準買過轎車。只在建廠時用過上級調撥來的一輛美式吉普車、一直用到85年,還在用。主要用于送廠領導到市里開會,送職工和家屬到市里醫院急癥療病等。以后拋棄了黨的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私下在市內購房五套,廠長、副廠長、及親信等每人一套。生產上借走市場化道路之機,與廣東商人勾結加工布疋,壓低加工費,從中吃回扣。借邊貿輔底銷售與奸商合作,每個奸商賴賬400到500多萬元貨款。廠長及經辦人從中漁利,不予追究,不了了之。更有甚者,廠長避開黨委、廠行政私下以印染廠名義,為兒時好朋友擔保銀行貸款 800 萬元辦廠。失敗后,銀行追債到印染廠,停發印染廠工資三個月,抵還 800 萬銀行貸款。事情才敗露,全廠嘩然。印染廠憑空損失800萬元,成新中國建廠30多年未聞所未聞的天下奇聞。最后竟不了了之。所有工廠的外包工程施工隊都由廠長指定。別人不得染指,不得說三道四。人才物大權廠長一手抓,全廠形成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氣氛。職工根本沒有發言權,許多職工看不下去了,紛紛寫檢舉揭發信告到市委組織部等有關部門,但都石沉大海。一些職工到市委組織部去質問,組織部處長拉開大柜子說:各處的告發揭發信都裝滿這個大柜子了,誰去查?全廠職工在這樣的局面下,人心盡散,工作散漫,產品質量大幅度下降,連年虧損。內偷外拿,沒有幾年,好端端的一個國有大二型企業就走到了資不抵債的地步。欠債高達1.2億元。但廠長等團伙都中飽私囊。全廠職工說印染廠是進人了窮廟富方丈的時代。在十年中黨委、工會、團委、婦聯,都成了“廠長責任制“的附屬品。黨委書記被廠長單獨加高工資收買,背叛了工人階級。共、青、婦、團紛紛巴結廠長,唯恐被打人另類。最終工廠走上了第三次破產的道路。廠長責任制沒有絲毫受到任何追究。95年后廠長還想謀求連任,但因屬破產企業,職工要求罷免的呼聲太高,上級才批準班子換屆。臨了由老班子推薦新廠長接班人,廠長班子為了不使東窗事發,推薦了當時他們認為聽話的新班子。果然新班子不負老班子的愿望,繼續包庇各種丑行,維持現狀。企業無繼續振興的希望。最終企業賣給了新的廠長、書記、副廠長三人,結束了國有企業曾經的輝煌。這就是我所親身經歷的印染廠企業改制的全過程。講出來以供廣大讀者參考,評判是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