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馬克思主義是隨著時代的變遷而不斷發展進步的,不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雖然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所不同,但總體上都是基于群眾運動和階級斗爭的,并以實現共產主義為最終目標。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馬克思主義需要的是繼續發展而不是修正主義,赫魯曉夫之流的修正主義者一直在試圖混淆這一概念。當馬克思主義當中具有階級斗爭色彩的部分被閹割了,那么無論他們如何聲稱自己取得了多少理論和實踐上的突破,都是在與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南轅北轍。
2.本文較為淺顯的敘述了馬列毛主義思想的發展歷程,馬克思主義的每一段理論發展都是前幾者的集大成者,我們必須學習好之前的革命理論,才會在我們手中誕生新的革命理論。
每一段革命征程都有不同的歷史背景,時代在變化,馬克思主義者的任務也相應地在不斷發生改變。
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歐洲工人在資本主義的剝削下不斷奮起反抗,工人運動雖呈現出 “星星之火”的趨勢(英法是其中的典型)可由于缺少科學理論的指導,工人運動往往失敗于資產階級對工人階級的鎮壓和資產階級對工人隊伍的分化,面對這樣的局面,馬克思做的就是在空想社會主義的失敗中汲取經驗,立足于工人階級的革命運動,總結人類社會中思想、科學、自然的優秀成果并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完善馬克思主義這一屬于全世界無產階級的科學學說,并為世界留下了馬克思主義最寶貴的財產:觀察世界的方法——唯物史觀以及武裝思想的最佳武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例如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共產黨宣言》的修訂)馬克思就是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走向壟斷時代的“馬克思”。
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格局又發生了新的變化:壟斷資本主義成為了世界的主要支配者,各帝國主義國家間展開了你死我活的爭斗,摩擦不斷,世界大戰一觸即發,在這種情況下,列寧針對資本主義發展的新階段帝國主義的新特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和看法,對人類社會展開了又一次深入研究,提出了自由資本主義、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分析了帝國主義的特征和本質,揭露了帝國主義發展不平衡的客觀規律,極大豐富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內容。
不僅如此,列寧還提出了社會主義可以在少數甚至一個資本主義國家勝利的結論,闡述了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同以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為代表的第二國際修正主義以及俄國國內社會民主黨的機會主義做了強有力的爭斗,領導了布爾什維克和廣大勞動人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列寧就是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的“馬克思”。
到了20世紀50年代,修正主義思潮在世界各社會主義國家又逐漸泛濫了起來,先是蘇聯與東大一同批判南斯拉夫的修正主義,可蘇聯在赫魯曉夫上臺以后,也逐漸倒向修正主義,黨內的特權階級不斷地在意識形態方面進行修改,赫魯曉夫公開提出的改變無產階級性質的“全民黨”的理論,就是蘇修正主義上臺的最好佐證。而隨著蘇聯的變色,一批東歐的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也或多或少地進行了“改旗易幟”的行為,當然也有蘇聯的直接干涉:布拉格之春、匈牙利事件等等。此時的東大,面對著修正主義泛濫、國際共運卻又輝煌的時代,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堅定的喊出了防修反修的口號,擔當起了世界反對修正主義中心的職責。
毛主席也在無產階級專政理論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為社會主義國家如何防修反修提供了理論指導與具體方法。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方面,創造性的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和辯證法,集中體現在其兩本著作《實踐論》和《矛盾論》中。毛主席就是世界修正主義思潮泛濫與國際共運風起云涌時代的“馬克思”。
在我們這個資本主義不斷陷入危機而無產階級群眾逐漸覺醒的年代,一定也會有第四位導師出現,那就是我們自己!只有堅持學習馬列毛主義理論,并與現實實際相結合,我們才能成為自己的導師,成為時代的導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