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壹大師 ||那些對雷鋒精神的質疑,都源于對真正的雷鋒缺乏了解

壹大師 · 2025-03-07 · 來源:偶爾跑調|微信公眾號
學雷鋒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從毛主席為雷鋒題詞開始,雷鋒這個名字已經在神州大地上響徹了六十二年,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對雷鋒提出了非議,這些非議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質疑雷鋒實際的真實性,比如雷鋒在那個物質匱乏的時代為什么能留下那么多照片。另一種則是質疑雷鋒精神的實用性,認為雷鋒精神提倡的無私風險是對普通人的一種PUA。

  其實這兩種錯誤觀點的根源,就是從沒把雷鋒同志當做一個有血有肉的人,而是把他當成一個虛擬的符號。但是,沒有任何人從出生起就注定成為后來的自己的,如果了解了雷鋒同志成長的里程,就會發現這些質疑以蠡測海罷了。

  雷鋒1940年出生在湖南長沙的一個村子里,因為三次長沙會戰的勝利,雷鋒出生時長沙還沒有淪陷,但雷鋒家的日子并不比淪陷區好過多少,一歲時,他的爺爺就因為債主逼債,肺病加劇而去世。

  后來國軍在豫湘桂戰役中一潰千里,日本侵略者終于來到了雷鋒的家鄉,為了躲避日軍的燒殺搶掠,雷鋒全家都躲到了深山中,雷鋒的父親雷明亮在一次下山時被日本兵盯上,為了逃離被日本兵打成重傷,第二年秋天不幸去世。

  不久抗日戰爭勝利,中華民族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不過對于雷鋒的家人來說,悲慘的童年并沒有任何變化。

  由于父親去世,雷鋒12歲的哥哥被迫到機械廠當童工。

  雷鋒的哥哥雷正德在工廠每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不久就因為勞累過度引發肺病,胳膊和腿也不幸被機器軋成重傷,于是被工廠老板狠心辭退。

  雷鋒的家庭當然無力負擔雷正德的治療費用,于是傷口逐漸惡化,肺病加重,不久就離開人世。

  不久,雷鋒三歲的弟弟也因貧困交加無力治療而去世。

  今天很多人苦于繁重的“996”工作制度,苦于無擔當無作為不守法的老板,苦于上學買房醫療這“三座大山”,于是他們便將“民國”想象成充斥著才子佳人的樂園。

  但殊不知,對于雷鋒和他的家人們來說,“996”已經是夢想中的工作時間,上學買房醫療是遙不可及的夢,雷鋒想背上這三座大山,都沒有機會。

  不久,雷鋒的母親又因為被地主唐四滾凌辱而自殺,7歲的雷鋒成為了孤兒。

  母親去世后,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

  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運柴回來時,被譚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雷鋒不肯,可那地主婆看見了雷鋒的砍刀,就搶下刀,用它沖著雷鋒的手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雪上。這就是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的原因。

  多年后,雷鋒在向遼陽市武裝部政委余新元同志講述這段故事時,特意展示了自己受傷的傷疤,不知道這對余新元最終破格讓雷鋒進入部隊起了多大作用。

  近些年,網絡上充斥著越來越嚴重的“地主翻案風”,大意是地主都是通過自身的努力成為地主,而斗地主則是“不勞而獲的窮鬼”們的一次洗劫。

  我不否認,的確有不少通過自身努力打下家業的地主富農,也有不少對農民長工比較好的地主富農,比如我曾祖父,但并不能改變整個階級的落后性和對社會進步的阻礙。

  事實上“斗地主”也并非一些影視劇宣傳的那么殘忍無情,比如我曾祖父就因為平時對鄉里鄉親都比較好外加去世的比較早,所以我爺爺后來在劃成分時訂了一個“上中農”,雖然成分也不好但總不至于是黑五類。

  當然,這一過程中肯定有被冤枉的地主,農民中也不乏趁火打劫的壞人,但唐四滾這樣的地主,我想再斗掉幾個也不會很冤。

  傳說唐四滾的后代成為了老板,“QJ過雷鋒母親”這件事竟然成為了他在酒桌上吹噓的談資,但因為沒有確切來源,這里就不細說了。

  雷鋒的日記中有這樣一段話:“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一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一樣殘酷無情。”

  很多人都不知道雷鋒日記中的后兩句話,因為大家的心中的雷鋒一直是一個“老好人”甚至“傻子”的形象,甚至雷鋒的日記中也曾經戲稱自己是一個“傻子”。

  但一個人如果了解了雷鋒的成長經歷,還會認為雷鋒是因為沒見過時間的險惡,成為是一個老好人甚至是一個傻子嗎?

  按照雷鋒戰友喬安山的話說:他太懂得人情冷暖,知道好歹。誰對他好,誰對他壞,他比我們清楚。

  所以雷鋒后來成為了一個“大好人”,一定是遇到了對他好的人。

  1949年解放軍解放長沙,雷鋒終于迎來了救星。在一只解放軍部隊路過雷鋒的老家時,年僅9歲的雷鋒就找了一位連長,要求參軍。這位連長當然不會同意一個9歲的小孩兒參軍,果斷的拒絕了雷鋒,但是臨走前將一只鋼筆送給了雷鋒。

  在那個年代,一只鋼筆已經是非常貴重的禮品,這位連長的名字今天已經不可考,但他的這一舉動卻在雷鋒心中埋下了一個夢想。

  湖南解放后,雷鋒的家鄉搞了土地改革,雷鋒分到了3.6畝的土地,雖然土地不多,但卻是雷鋒的父母兄弟窮盡一生都沒法得到的東西,舊中國的絕大多數農民,在土地上辛苦勞動一輩子,但耕種的土地卻沒有一分屬于自己。

  而且,雷鋒的幸福生活不僅僅是分到了土地,而且還得到了上學受教育的機會,1950年,已經10歲的雷鋒終于上了小學,進入劉家祠堂小學讀書。  剛剛成立的新中國,80%以上的人都是文盲,而且這個“文盲”不是形容文化程度低,是真的“文字盲”,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當時全國5.4億人口,一年只畢業了64萬小學生,連小學生都是稀有人才。

  在遍地是文盲的舊中國,像雷鋒這樣的貧苦家庭,上學讀書可能只是夢中才敢想的事。畢竟我爺爺出身富農家庭,也不過讀了幾年私塾而已。

  我之前在網絡上討論時,即使那些吹噓民國教育發達,培養了無數大師的人,面對一年只畢業64萬小學生這個數據,都是啞口無言。

  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或許能培養出少數精英,但卻絕對培養不出滿足國家經濟建設的工程師和工人的。

  1956年,雷鋒小學畢業,到生產隊當了近3個月秋征助理員,負責征收公糧工作。9月,在安慶鄉政府當通訊員。11月,到望城縣委當公務員,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就職。

  在望城縣委工作期間,擔任望城縣治理溈河工程指揮部通訊員,因表現優異,被評為治溈模范

  1958年春,雷鋒到團山湖農場就職。響應望城縣團委提出的捐獻一臺拖拉機的號召,雷鋒捐款20元,成為全縣青少年中捐款最多的一個,縣委決定派雷鋒學開拖拉機。3月16日,在《望城報》發表第一篇文章《我學會開拖拉機了》。

  注意,此時毛主席還沒用為雷鋒題詞,但雷鋒在望城縣已經是一位“名人”。

  1958年9月,雷鋒立志投身“祖國最壯麗的事業”,毅然來到工作環境和氣候條件都很不適應的遼寧鞍鋼。

  有人質疑當時的鞍鋼待遇在全國屬于前列,不是誰想去就能去的,以此來質疑雷鋒去鞍鋼的目的和合法性。

  但事實上,以雷鋒的出身和當時在望城縣的名氣和榮譽,即使留在望城縣也會有非常好的職業前景,雖然沒用鞍鋼工資高,但生活質量肯定也是不錯的,而東北的氣候條件更是遠比不上溫暖的湖南。

  至于雷鋒被鞍鋼選拔成功,以雷鋒望城縣工作模范的身份,幾乎不存在任何阻力。

  也就是這一年秋天,雷峰改掉了自己原來的名字雷正興,此時,他可能自己都想不到自己的新名字后來會響徹整個中國。

  1958年11月14日,雷鋒前往鞍山,在路過北京倒車時,專門去了趟天安門,想親眼見一見毛主席。

  此時的雷鋒當然沒有見到,于是他站在金水橋上望著毛主席的畫像,佇立良久,久久不愿意離去。

  不知道過了多久,執勤的戰士告訴他金水橋上不能久留,于是這位年輕人依依不舍的離開了,臨走前問執勤的戰士:“毛主席住在天安門嗎?我能見到毛主席嗎?”

  戰士說:“毛主席天天日理萬機,連我都沒見過,要想見到毛主席,除非做出大成績,當大英雄。

  雷鋒默默記住了這句話,并且在這里留下了一張留影。

  1959年9月,雷鋒自愿到條件非常差的鞍鋼弓長嶺焦化廠參加基礎建設工作,有一次,他帶領同事們冒著雨保住了7000余袋水泥。當時的《遼寧日報》報道了這一事跡。在鞍山和焦化廠工作的一年多里,雷鋒3次被評為標兵,18次當選紅旗手,并代表鞍山市青年積極分子出席了大會。

  他正穩步的走在“做出大成績、當大英雄”的路上,為了那句“做出大成績、當大英雄,才能見到毛主席”。

  雷鋒在鞍鋼當工人的時候,工廠里每到周六就會組織工人們跳舞聯誼。雷鋒本身就很上進,又熱愛生活,自然加入到其中。但雷鋒同時也是一個艱苦樸素的人,因為衣著太破舊,跟舞會不協調,他才在工友們的慫恿下買了皮鞋和皮夾克,但他都沒有舍得買新的,全都是去舊貨商店買的二手貨,鞋子買回來重新上點油又煥然一新了。后來雷鋒把穿皮鞋、皮夾克的照片寄回湖南老家,給他們縣的縣委書記匯報工作,因為衣著光鮮,還受到了書記的批評,提醒他要不忘艱苦樸素。雷鋒很難過,從此很少穿那件皮夾克。

  這也是一些人關于“雷鋒為什么有皮夾克和手表”這一疑問的答案。

  事實上,雷鋒這采購的這幾件物品加起來也只有幾十塊錢,而當時的雷鋒在鞍鋼每個月的工資是34元,購買這些物品并不是特別奢侈的開銷。

  鞍鋼的工資在全國已經是頂尖水平,但是雷鋒依然沒有忘記9歲時他那個未完成的夢想,所以他毅然決然放棄在鞍鋼每月34元的工資,而選擇去部隊領取每月6元的津貼。

  1959年底,他在弓長嶺《礦報》發表了《我決心應召》的申請書。焦化廠的領導起初舍不得放他走,隨后還是尊重了他的個人意愿。

  不過即使雷鋒愿意放棄去鞍鋼的優越生活,他的參軍之路也并不順利,因為童年時生活貧苦,長大后生活樸素的雷鋒身高還不到一米六,體重更是不到一百斤,沒有通過征兵體檢。

  當雷鋒參軍的意愿非常強烈,于是他找鞍徒步四五十里趕到遼陽市武裝部。

  而此時的遼陽市武裝部政委正是我們之前講過的傳奇英雄余新元。

  這位被白求恩同志親手保住雙腿的小八路,后來和狼牙山五壯士一起執行了掩護主力撤退的任務,后來又成為了雷鋒和郭明義兩位英雄模范。我們之前的文章,專門講過他的傳奇故事。

  余新元從這次深談后,便不再說讓雷鋒回去的話,而是不遺余力地幫助他,讓他走進軍營。余新元認識到雷鋒品質很好,3次找到遼陽市兵役局第一政委、遼陽市市委書記曹奇,詳細介紹了雷鋒的情況,爭取市里破格送這個優秀青年入伍。曹奇書記也被雷鋒的經歷和志向打動了,當場拍板:“政治上的合格比身體上的合格更寶貴,可以考慮破格送他去當兵!” 余新元又積極向接兵單位推薦,1960年1月8日,在遼陽火車站送走了光榮參軍入伍的雷鋒。

  入伍幾個月后,雷鋒就成為新兵中第一名合格的汽車駕駛員,第一個下到戰斗班。

  1960年8月,參加上寺水庫搶險救災,帶病連續奮戰7天7夜,表現突出,團黨委為雷鋒記二等功一次。

  災后,雷鋒把平時節約下來的100元錢分別支援撫順市望花區人民公社和遼陽水災區,受到部隊表彰,團黨委決定樹立雷鋒為“節約標兵”。

  要知道雷鋒當時只當了不到8個月兵,累計津貼只有48元,但是雷鋒一次性捐款就達到了100元。可見,雷鋒不僅在部隊一分錢沒掙,還捐出了一部分自己在鞍鋼當工人時積攢下來的工資。

  1960年11月26日,《前進報》發表關于雷鋒的長篇通訊文章——《毛主席的好戰士》,其中題詞寫道:“他只是千千萬萬受苦受難人中的一個,解放后,全國人民在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徹底翻了身,正為建設美好、幸福生活而忘我勞動,可是有的人竟然在短短的十一年中忘了本,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雷鋒同志的這種精神顯得十分重要,值得學習。”

  文章發表后,雷鋒開始成為一個全國性的典型,他的名字一下子家喻戶曉,全國各地開始掀起學習雷鋒的活動,時任沈陽軍區宣傳干事的張峻,在當時給雷鋒拍攝了大量照片用來宣傳。今天我們見到的很多雷鋒照片,都是這個時期補拍的。

  很多人說這些照片是擺拍,事實上這只是新聞媒體常用的手段而已,我們見到過的很多經典歷史瞬間,比如美軍攻占硫磺島,蘇軍占領國會大廈,都是戰斗結束第二天擺拍的。

  但這些照片并不是造假,只是在還原真實的故事,而且雷鋒的照片,還原的僅僅是雷鋒做過好事的冰山一角而已。

  雷鋒終于像當年在天安門前說的那樣,做出大成績,當了大英雄,終于有了見毛主席的機會,1962年6月,沈陽軍區決定將雷鋒選為代表,去北京出席當年的國慶節觀禮活動,并接受毛主席的接見。

  能在國慶節受到毛主席接見的,無一不是各行各業的優秀代表,比如錢學森華羅庚王進喜馬恒昌時傳祥等。所以就算雷鋒后來不遭遇意外,他也大概率成為我們課本上的名人,只不過影響力不會有今天這么大罷了。

  可惜天有不測風云,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部隊駐地營區里指揮戰友倒車時,被一根晾衣服的木桿砸中太陽穴。最終因為腦骨骨折,大量出血而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22歲。

  此時,距離10月1日,也就是他有可能見到毛主席的日子,只有45天。

  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在《解放軍報》上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為了“學雷鋒紀念日”,全中國掀起學習雷鋒精神的熱潮,雷鋒的名字響遍全國。

  1976年底,時任鞍山警備區副政委的余新元,聽說遼寧省勞動模范郭洪俊的兒子郭明義報名參軍,便拖著傷殘的身體前往了解這個應征青年的德才表現。得知郭明義品學兼優,余新元非常高興。他極力向負責征兵工作的人員推薦郭明義,使郭明義如愿穿上軍裝。

  送郭明義上火車時,他還再三叮囑:“一定要當個雷鋒式的好戰士!”

  郭明義后來的事跡,我想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了。

  如果雷鋒繼續留在望城縣,那么他后來可能成長為一個焦裕祿式的好干部,如果雷鋒永遠留在鞍鋼,他也能成為王進喜那些的好工人。雷鋒或許不會有今天的名氣和影響力,但他依然能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自己的貢獻,當然如果湖南不解放,雷鋒就算順利長大,也和這些事沒有任何關系了。

  當然隨著時代的變遷,有些事情我們已經難以理解,比如沒有關系背景的公人真的能獲得榮譽取得成功嗎?這些烈士英模為之奮斗終身,最終是誰在獲利呢?

  其實這和質疑雷鋒的那些人原因相同,他們質疑雷鋒,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真正的雷鋒。

  究竟是時代錯了,還是我們錯了?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焦桐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李克勤 |“九一三事件”后毛主席將《“五七一”工程紀要》公布的做法需要深悟
  2. 明海|對當下一些設計師的五個批判
  3. 那場無產階級文化革命的重要文獻(朱總司令的兩首詩)
  4. 有億萬人民的真誠愛戴足矣,偉人不需要于某人的“原諒”!——四評“作家于艾平”
  5. 何祚庥說:司馬南之流鼓吹的言論,已造成民營企業主紛紛外逃
  6. 毛主席的光輝不可磨滅,正確性終將被承認!
  7. 當救世主是馬斯克,蒼老十歲的她選擇拒絕被救!
  8. 洪鈞|醫療義務,應由公有制履行
  9. “無債一身輕”不好嗎?
  10. 特朗普饑不擇食
  1. 二十年前的無意插柳,二十年后竟讓中國躲過一場千年浩劫!
  2. 中國有沒有過赫魯曉夫?
  3. 原全國人大代表、春江集團裴春亮:官商勾結,欺壓鄉里,侵吞巨額國資,營造政治光環為非作歹,至今仍逍遙法外
  4. 尿著尿著,又出名了!
  5. 已經這么難了,就當個人吧!
  6. 挾個人恩怨、得失評價“文革”,絕對不能得到正確的結論!
  7. 為“地富反壞右”摘帽的人,就是“人民救星”嗎?——再評“作家于艾平”
  8. 他說:毛主席的思想挽救了黨,而非集體智慧!
  9. 史衷|歷史的真相應該還原
  10. 讀懂毛主席的智慧:澄清偉人幾個重要問題
  1. 郝貴生||談談“中國貧富差距位居 世界第二大”的根本原因
  2. 河南輝縣的天,是共產黨的天,還是裴春亮家的天?!
  3. 史無前例的危機已襲來
  4. 二十年前的無意插柳,二十年后竟讓中國躲過一場千年浩劫!
  5. 幾十年后回頭看,“文革”是不是一無是處?
  6. 李克勤|xxx是叛徒:周總理會不會私下里那么議論別的領導人?
  7. 烏克蘭戰爭結束——雅爾塔體系徹底崩潰
  8. 小崗村鮮為人知的十件事
  9. 井岡山觀心|從其對毛主席逝世后的評價,看李維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之一
  10. 李克勤|不聽毛主席言,吃虧在長遠
  1. 胡澄:黨哺育的兩代母親與我——七一之際的感懷
  2. 繼烏克蘭之后,蠢點兒的臺灣人在瑟瑟發抖
  3. 中國有沒有過赫魯曉夫?
  4. 【選譯】古巴:一個神話的破滅
  5. 牛馬被逼急了,是會抗爭的
  6. 史衷|歷史的真相應該還原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国产一级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亚洲无线码三区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网站无弹窗 | 亚洲中文精品a∨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久久精品人人爽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