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又來到了。
打開1963年的《從軍日記》,讀到幾則學雷鋒日記,還是蠻有意思的。
1963年2月9日星期六
學習雷鋒好榜樣
傍晚,我正看著敢峰寫的《人的一生應當怎樣渡過》,思考著人生的意義,這時全連集合,原來是組織學習雷鋒的事跡。
雷鋒是黨的好兒子,他的一生雖然短暫,活了22年,但他是一名共產主義戰士。雷鋒出生于1940年,差不多與我們同齡,前幾天我在團俱樂部借了本《雷鋒的故事》,看過他的事跡,他的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還是深深感動了我,我曾默默地許下決心:要學習雷鋒,做一個像他那樣的好戰士,生為人民牛,死為人民鬼。
6月23日星期日
做好事迎接黨的生日
自今年3月5日毛主席為雷鋒日記題詞,全國掀起了學習雷鋒的熱潮,其實我們部隊早在今年2月就進入學習雷鋒的活動。今天,團委號召每個團員在黨的生日前夕,學習雷鋒,做件好事。指導員作了動員,他說“什么是好事?像雷鋒說的,就是對別人有利的事,就是對集體有利的事。”我們決定整修集訓隊前的泥路。這條路晴天看看可以,但只要下雨,就變成豬圈路,泥濘不堪,容易滑跤。
趁今天休息日,我們一起床,就動工了,大家表示:要么不修,要修就得有個樣子。晚飯前這條路面貌煥然一新,昔日的豬圈路,變成 了石子路!
7月5日星期五 晴
幫助公社夏收
上午七時許,來到駐地附近的浦江大隊,幫助公社夏收,這也是學習雷鋒的一次實際活動。
前幾天,下過幾場雨,稻田里積聚著一層水,我們赤腳下田,拿起扁擔。這里扁擔與平常不同,兩頭裝有尖尖的鐵器, 所以無需繩子。但要挑起兩捆稻子,卻不容易。我不怕弄臟衣服,稻傷皮膚,拼上吃奶力氣,就是提不起來,我感到十分窘迫,自己長得人高馬大,卻無肩扛之力。最后靠人幫忙,才擔起了稻谷。
在打谷場,無意中相識了一位上海來的下鄉女知青,二十五六歲,她下鄉已有一年多了,講得一口流利的莆田話,與當地的姑娘很熟悉,看得出,她受人尊敬。在這千里之外的遇到老鄉,自然有一種親切感。
1964年2月6日星期四
學習雷鋒,美化軍營
2月剛開始,團部提出 了“學習雷鋒,改造三山,美化軍營”的口號,要求我們發揚雷鋒精神,改造三山營區。在偌大的團部大操場,勞動著全團人馬,放眼望去,人來人往,真好比“人群猶如江水流,歡歌直上九重天。”
到今天(6日)下午三時半至,施工任務告一階段,如今整個大操場平整如湖,主席臺梭角分明,團部道路寬敞,連隊面貌也煥然一新,還在營房前新辟了一個籃球場,樂得幾個球迷半天合不攏嘴。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