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知道,美俄談判宣判了烏克蘭的“死緩”,剩下的就是啥時候執行了。
對烏克蘭最狠的一刀,來自美國。除了主張3500億美元的“債務”外,美國還要求拿走烏克蘭一半的稀土,以及石油、天然氣資源和港口,西方媒體驚呼這等同于“21世紀的凡爾賽條約”,50萬格里夫納一塊的面包在向烏克蘭人招手。
要說狠,還是美國狠啊。不開一槍一炮,不費一兵一卒,只花了1000億美元的“援助”,就完成了西方媒體所說的“對烏克蘭的永久性經濟殖民”,讓烏克蘭永世不得翻身。
公知痛罵川普“背信棄義”,是“俄羅斯的奸細”“文明世界的叛徒”。這罵得實在沒道理,要怪就怪澤連斯基不爭氣,要是烏克蘭真像公知吹的一天一個“大捷”,此刻烏軍兵臨莫斯科城下,那川普摘桃子還來不及呢,又怎么會“背信棄義”呢?
商人出身的川普在乎的是如何摘桃子讓美國的利益最大化,至于摘的是烏克蘭的桃子,還是俄羅斯的桃子,川普才不會在乎呢。這叫“美國優先”,如果明知烏克蘭是個無底洞,川普還帶著美國往里跳,那就不是“美國優先”,而是“烏克蘭優先”了。
不是川普不仗義,而是任何正常人都看不到烏克蘭獲勝的希望,三年俄烏戰爭,烏克蘭戰死了近百萬,殘了兩三百萬,逃了一千多萬,征兵年齡更是從24歲一路降到17歲,就這公知還不死心,他們就不怕再打下去,烏克蘭的征兵年齡降到10歲?
烏克蘭的局勢狗看了都要搖頭,但公知依舊對烏克蘭充滿信心。有公知認為,澤連斯基手握“三張牌”,分別是98萬烏克蘭軍隊,歐洲的援助以及戰后重建。
首先,我很困惑,戰后重建是如何成為澤連斯基手里的“牌”的,戰后誰都可能成為烏克蘭的總統,唯獨澤連斯基不可能,所以,戰后重建和澤連斯基有什么關系?
其次,在前兩天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澤連斯基首次承認三年俄烏戰爭,烏克蘭共戰死了四萬六千多,反正傷亡數字是烏克蘭的“最高機密”,注定是一筆糊涂賬,澤連斯基愛咋說就咋說了。但據親烏媒體的統計數據,烏克蘭共戰死了92萬,而川普則說的戰死80萬,無論是80萬,還是92萬,都不可能是澤連斯基所說的4萬多,所以,到底什么智商的人才會相信澤連斯基所說的手握“98萬軍隊”?
至于歐洲的援助,這么說吧,如果歐洲援助足以讓烏克蘭撐下去,公知就不會哭喪著臉,一副死了爹娘的表情了。歐洲援助烏克蘭的意愿或許很強烈,但意愿不等于能力。有公知要英國扛起“文明世界”的大旗,這個我堅決支持,為了“文明世界”的未來,我堅決支持英國為烏克蘭“戰斗到最后一個英國人”。
或許是實在沒得吹了,公知開始致敬澤連斯基的“勇氣”,但公知或許不知道,又或許假裝不知道,澤連斯基曾四次逃避服兵役,勇氣兩個字用在澤連斯基身上真的很不合適。但話說回來,能當著全世界的面,臉不紅心不跳的說烏克蘭三年只戰死四萬多,這樣的“勇氣”一般人確實沒有。
但光有勇氣是遠遠不夠的。論勇氣,慈禧同時對八國宣戰,勇氣不輸澤連斯基吧,公知怎么不向慈禧致敬,反而嘲笑慈禧不自量力呢。
論勇氣,哈馬斯在無后援、無補給的情況下,以近乎“原始”的武器,硬剛武裝到牙齒的以色列,勇氣勝澤連斯基百倍吧,公知怎么不向哈馬斯致敬,反而嘲笑哈馬斯以卵擊石,陷巴勒斯坦人于水火呢。
做人不能太雙標了。就像反侵略,公知不能只反俄羅斯的“侵略”,而不反以色列的侵略,同樣的,公知致敬勇氣,不能只致敬澤連斯基的勇氣,而不致敬慈禧和哈馬斯的勇氣。
實話實說,澤連斯基也就是碰到好人了,但凡俄羅斯有以色列一半心狠手辣,一百個澤連斯基都抬走了,“勇氣”頂個屁用。
其實,澤連斯基未必還想打下去,他之所以“婉拒”美國給的“凡爾賽條約”,絕不是心疼烏克蘭的稀土,而是美國沒有給他最想要的承諾。美國要烏克蘭舉行大選,這是他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因為這和要他命沒什么區別。
在接受ARD采訪時,澤連斯基開出了自己的價碼:“如果烏克蘭被接納加入歐盟和北約,那么我的使命就完成了,我就不再被需要了,但在那之前,我將保衛我的國家。”
誰都知道烏克蘭是不可能加入北約的,澤連斯基說烏克蘭加入北約,他才會同意大選,也就是說,他是鐵了心要把烏克蘭總統當到底了。但澤連斯基或許忘了,不當總統一樣可以保衛烏克蘭的,只要他不當總統了,他手底下的征兵官隨時可以把他帶到前線去保衛烏克蘭。
澤連斯基這招無疑是以進為退,先漫天要價,然后等著美國落地還價。但澤連斯基也沒必要太泄氣,還有公知支持他呢,大小公知加起來沒有十萬,也有八萬,組建一二十個鍵盤旅還不輕輕松松?唯一遺憾的是,敲鍵盤既敲不退俄軍,更敲不死川普。
知道為啥支持烏克蘭的聲音越來越小了嗎?聰明的公知已經悄悄撤退了,但互聯網是有記憶的,他們早就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了。
俄烏戰爭,與中國人無關,又與中國人有關。如果無關,公知就不會上躥下跳了,我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他們也知道我們知道他們是怎么想的,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站隊烏克蘭,這不是簡單的智商問題,而是徹底的立場問題,所以,看到他們臉被打腫了,我痛快極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