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Deepseek推出之后,整個中國異常激動,可以綜合為兩個公認的結論:
1. Deepseek是成本最低、性能最卓越、科技貢獻最大、最讓美歐擔憂的AI大模型;
2.中國的漢字是AI時代最好的文字,它將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文字。
Deepseek的成功毫無疑問是好事,至少證明中國人很聰明,至少證明中國人可以在自己的科教環境下做出讓全世界耳目一新的好東西。
從另一個視角,我又感覺到這種激情與當年華為宣布5G成功后的環境完全一致,集體性的不沉穩,集體性的煤老板心態。
先不討論上面兩個結論成立與否,慢慢來說說關于AI。
AI從何處演進而來?
本文不講科技源頭,大家網上可查,由人工智能專家去解讀,我只能從社會學演進視角分析問題。
大家先回憶一下一個叫“阿爾法狗”的AI程序,在它還是初級誕生的時期,世界最強棋手李世石就不是它的對手,下得越多,信心越受打擊。
后來,美國人不怎么去玩它了,因為美國人并不太喜歡下圍棋。中日韓把它撿了起來,并且在它的基礎上又進一步升級,利用它來培養越來越多的圍棋高手。
現在,所有的頂級圍棋高手都離不開AI,甚至可以認為,圍棋是人下出來的,但下的又不是人的圍棋,棋盤上的文化和邏輯都不符合傳統的人性,這是“AI+場景”較早的切入點之一。
美國人把“AI+場景”實用化的做法帶動了世界許多國家跟風,也可以說是引起了全世界對于AI的高度重視,中國是這個進程的早期學習者和跟跑者。
AI時代是一個什么樣的超長賽道?
超長,多長才算是超長?毫不夸張地講,自從人類認識到AI的可行性和重要性時起,它就注定要伴隨人類長時間同步行走下去,我們幾乎難以預測它什么時候才能停下腳步,用百年為周期只怕只是一個零頭時間段,有了它,就很難再離開它。
下棋,是一個非常小的AI應用場景。
目前,“AI+場景”涉及的面已經越來越多,但它占人類生活與生產的全部比例估計千分之一都不到,人類要一步步把所有領域都AI化,還得做非常非常多的后期研究,決不只有幾個大模型就可以解決全部問題,大模型也不是靜態科技,它自己也要不斷革自己的命。
AI賽道,從應用場景分析,從未來延伸時間分析,已經進行的時間和工作僅僅只是皮毛,或者說比賽還只是剛打響發令槍,全方位、長時間和綜合性較量還在后面。
AI時代為什么是“雙人時代”?
AI,翻譯成人工智能,它是由人類研究出來的一種挑戰人類的新東西。
智能,智慧到何種程度才算得上智能?這是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人類將自己的智慧擴展一個數量級,人工智能就上升數十數百倍甚至數億倍智慧等級,它不是等比例關系,是幾何級數的關系。
人,是過去社會和未來社會的一種自然高級生物形態。
人工智能,不是人,是未來社會的另一種被人控制但又高于人類能力的另一種類人形態,現在還不夠情感化,當它慢慢趨向情感化時,人,并不都能控制人工智能,只有少數人能控制它,大部分人將要面臨與人工智能平等權利的地位。
“人+人工智能”就是未來人類社會的標準形態。
AI超長賽道會出現幾個梯隊?
AI賽道,美國是最早的起跑者,中、日、歐、印等是隨后的跟跑者,其它大部分國家是這個賽道的慢走者,它們沒有跟跑的能力。
用幾百年或上千年超長時間看,盡管美國跑得早,但也只能稱之為開跑的起點,跑著跑著,國家之間就可能出現交替領跑現象,這跟跑馬拉松很像。
這種超長比賽,比到一定的時候,綜合國力的決定性作用就要表現出來,能跟上第一方陣的國家或聯盟會極少,頂多三五個實體,那些慢慢掉隊的發達國家就要組成第二梯隊。
大部分落后國家怎么辦?它們可以選擇不跑,跟著一、二梯隊走就行了,由第一、二梯隊將研究成果分享給它們,這同近現代科技進步的人類共享規律是完全一致的趨勢。
人工智能到底屬于一種什么性質的科技成就?
簡單講,人工智能就第四次科學革命、技術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全部。
上面的三個革命,有些人還會填充許多其它的科技要素,什么系統科學,什么生物科學。完全不必填,人工智能都能統治。
有些人還把人工智能看成是第五次科技革命。事實上,并沒有第五次科技革命的提法,第四次都還沒有走完。
“雙人時代”的下一步搶跑方向是什么?
概括起來,應該只有兩個字:場景。
人工智能的智能,它不只是用來給人驚喜的,也不只是用來娛樂的,它是要用于人類生產生活的。
它的場景包括什么?只要人類能想到,都是它的應用場景,甚至人類沒有想到,它或許代替人類去做設想。
講了這么多,其實只想說明:不要過早下定論,越大的事,越長遠的事,越要冷靜沉穩地走和做,在超長的賽道上,不是剛開始領先的人一直都能領先下去。
有一個小小的警告:資本,是Deepseek成功的關鍵,它可以孵化出小生命;資本,過度的炒作,也可以扼殺小生命。
最后,想表達兩個看法:
1.對文章開始的兩個結論暫時都不認同,都需要長時間的驗證;
2.希望中國永遠能跟上“雙人時代”的第一梯隊,希望中國在更多時間能領跑第一梯隊,不希望華為被聯合圍剿的苦痛重復在AI一事上重演。
人工智能,對很多人而言其實是不利的。
但是,不能因此就去排斥它,它是未來的大勢。
流量,是資本時代的一種常見形態。
但是,不能人人都跟著流量思考,它的背后并不總是光明。
“雙人時代”的世界,你的大腦,不一定是你的大腦,你只能盡可能擁有你的大腦,如何取舍,是人類面臨的最大挑戰。
寫于2025年2月8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