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五年,《哪吒》又出圈了,不過哪吒是表層,哪吒背后的故事才是里子。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看不見的大山,但總有人敢用肉身去撞出一條裂縫。好的電影要么有現實的隱喻,要么有情感的共鳴,要么二者兼而有之。
《哪吒》系列講的就是小哪吒如何砸碎階層鎖鏈,燒毀命運編制的故事。本文主要針對哪吒1的影評。
1.編制是身份,但也是囚籠
頭頂魔丸烙印的哪吒,傳承龍族血脈的敖丙,都背負“出身決定論”的詛咒。
哪吒他爹雖貴為陳塘關總兵,也算體制內高層,但哪吒依然遭遇百姓的唾罵、同齡人的排擠。
唾罵哪吒是因為他作惡嗎?還真不是,原因恰恰就因為他不是自己人。
天然被排除在“正道編制”之外,就是因為哪吒自己的出身原罪。
因為你是魔丸轉世,注定就被釘在“體制外”的恥辱柱上,陳塘關百姓的冷眼那就是“身份政審”。
此刻大家可以自動帶入臨時工、勞務派遣、人事代理……
靈珠轉世的人設夠完美了吧?
敖丙也不容易,他身上背負著一整個族群的KPI,龍族急需要他考進“天庭編制”來改寫命運。
他身后背負的哪是光彩奪目的萬龍甲,那是幾千年績效合同的枷鎖。
此刻大家可以自動帶入雞娃焦慮、階層躍遷焦慮的父母。
尤其那句“妖怪不配活著”的判決,像極了社會對“非主流”個體無聲的絞殺。
2.“小鎮做題家”遭遇“天劫裁員”
哪吒尋思,那就努力融入主流唄。
在山河社稷圖吭哧吭哧拼命修煉法術,像極了十幾年寒窗苦讀的小鎮青年。
真等他努力練成“三頭六臂”等待被主流社會接納,天劫咒倒計時猝然而下。
命運早早就暗中給他標好了價碼,連死刑執行日期都選好了。
這像極了很多普通人,最終發現自己再怎么努力也逃不過“35歲失業”的恐慌。 這哪是“35歲年齡危機”,這簡直就是天劫裁員嘛。
為啥哪吒最后叛逆,這不都是現實給逼得嘛?
不過他的叛逆恰恰撕開了系統的虛偽,系統就一定是對的嘛?
你們說我是魔,我就把天燒個窟窿!你們要給我寫訃告,我就偏要自己改命簿!
這一下子讓夫子聯想到那個曾經想要勝天半子的祁同偉。
祁廳雖是反面人物,但跟哪吒的底層邏輯有些地方相通。
3.父母掙扎也瘋狂
哪吒他爹媽就是掙扎的父母樣本,像極了現實的中產。
殷夫人一邊降妖,還一邊給哪吒縫肚兜的身影,是無數“職場母親”的縮影。
“不論你是魔是仙,我只希望你能好好活著,因為你是我的兒。”
她用最平和的語言,但最硬核的方式詮釋了什么叫母愛的光輝與女性的力量。
李靖用換命符替哪吒抗天劫時,那句“他是我兒”的哽咽,戳破了一直以來沉默父親的軟肋。
在孩子向上生長的晉級之路,有無數父母嘔心瀝血、披荊斬棘。
不過現實既是血淋淋又殘酷,光有愛還不行,家長也得行,在內卷的絞肉機面前,沒人能夠幸免。
有資源大卷,沒資源小卷。
4.我命由我不由天
硬頂天劫雷擊的哪吒在笑聲中化為灰燼。
這根本不是熱血逆襲,而是一場向死而生的尊嚴之戰。
如果成仙的編制非得跪著領,那哪吒寧可站著被雷劈到完。
當哪吒與敖丙的魂魄在蓮花中重生時,屏幕外的的夫子也瞬間悟了。
哪吒可不就是現實當中的導演餃子自己嘛,意識覺醒,棄醫從影。
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兒,擅長的事兒,而不是別人定義的事兒。
絕大多數人慢慢地、慢慢地就被體制化了,靈魂、肉身跟體制融為一體,再也無法掙脫。
就像受訪中餃子聊的“出來混”什么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先出來。
真正的成長不是上岸,而是親手砸碎那些定義你的標簽、考核你的指標、囚禁你的牢房。
……
這個時代需要更多像導演餃子那樣的“魔童”,不是因為他們天生反骨、離經叛道,而是因為溫順的羔羊,永遠也撞不破那堵寫著“你配嗎”的高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