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任前和上任后,整個世界都處在“稅聲一片”的喧鬧中,無論是盟友還是對手,都感受到來自特朗普的稅壓,并且都在等著特朗普的下一步行動,沒有一個大國敢率先向特朗普開刀。
照這個形勢發展下去,特朗普將要開創一個特別壞的先例,收稅,變成美國的一個特權,想收就收,不想收,是給世界的一個恩惠,貿易規則就是一張廢紙。
特朗普好稅,實質上是他更善于用商業思維治理國家,在實際操作中,他收的未必一定是關稅,還會包括其它的變相稅,除了榨不出油水的窮國,其它國家或多或少地都得向他付出一定的費稅。
我們可從四個方面去透視“特朗普稅”的具體操作。
關稅并不總是會增加美國消費者負擔。
國內媒體經常會發出一種聲音:美國收取進口關稅只會加重美國人的負擔,只會導致嚴重的通貨膨脹。
實際情況真是這樣嗎?不全是。
特朗普收關稅至少有兩個方向是有利于美國的。
一是產業保護性關稅。在傳統行業,美國多年沒有擴張投資,發展嚴重滯后,包括汽車、鋼鐵等產業在內的諸多行業都需要適度保護,當無法直接排斥競爭對手的情況下,美國只能通過關稅手段進行間接保護。
二是外部競爭性關稅。美國大量進口消費品都是本國極少生產和產業地位極低的行業,特朗普并不在乎它們的本地性。但是,特朗普看準了外國之間的同業競爭,向中國商品增加關稅,不一定會增加該商品在美國的售價,因為美國商人還可以借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同質商品進行談判,如果中國選擇退出供貨,即使美國收不到關稅,也可以打擊中國出口量,從而削弱中國經濟競爭力。中低端商品的最大缺陷是惡性競爭,它不只是國內問題,也是世界性問題。
“特朗普稅”是一個籌碼,收上了得利,收不上,能打擊對手,他也高興。
保護費的本質是被保護國的稅收負擔。
特朗普的第一屆任期增加了日韓和北約同盟國的保護費收取額度。在第二任還沒有開始前,他的幕僚就曾放出話來,要北約成員國提高北約防衛需要的軍費開支,不增加,不排除解散北約。
韓國現在不安寧,代總統還沒有被叫去訓話,但特朗普給朝鮮放出了緩和的口風,韓國遲早會主動示好。
石破茂吃了特朗普扔的一顆糖,日本投給特朗普的錢決不會少,會有顯著增加。
北約各成員國最終都會按照特朗普的意見辦,因為特朗普更善于打“俄羅斯”這張恐龍牌。
美國對犬國保護費的增加,用的都是各國收上來的稅收,本質上講,這些國家都必須交“特朗普稅”。
特朗普的資源牌會變成外國的消費稅。
特朗普第一任退出《巴黎協定》就已經表明了他對能源的態度,他的第二任還沒開始就重申再次退出,他的立場很明確,那就是美國的傳統能源必須銷往全世界,必須成為美國賺錢的抓手,美國的傳統能源商必須重新崛起。
特朗普的貿易戰談判,有一個習慣性手法,爭議議題本身不一定是重點,重點是借爭議議題搭售爭議外的商品,比如說跟中國談判,爭議的常是莫須有的問題,部分是栽贓的話題,最后搭售的是美國農產品和傳統能源。
日本,歐盟,會越來越多地購買更貴的美國能源。
美國自己是能源大國,但能源在過去并沒有取得戰略主動權,特朗普輕“協定”重實利,本質上是想讓美國獲得世界性能源主導權。
屈服于老虎的獠牙本質上是交“和平稅”。
特朗普是個怪人,但不是笨人,他也挺虛榮,他不只是想當總統,還想給自己立牌坊,諾貝爾和平獎始終是他的一種追求。所以,特朗普常常把“和平”掛在嘴上,什么“24小時讓俄烏停戰”,什么“很快就跟金正恩建立聯系”,什么“世界需要和平”,等等,好話都被他講了。
然而,特朗普的實際策略是:戰爭不一定要有,但戰爭恫嚇一點也不能少。
特朗普的第二任期,在亞太地區的興風作浪會更明顯,用“偽和平”借南海問題和寶島問題進行敲詐勒索一定會毫不客氣。
本人認為,特朗普會把亞太地區打造成向他交“和平稅”的一塊寶地,他會吃定某些國家不愿意拒絕他的“和平”。
小國更容易屈服于特朗普的獠牙,巴拿馬妥協的可能性正變得越來越大,特朗普完全可能實現不費一槍一彈就重新主導巴拿馬運河,這有一彈雙響的效果,既打了巴拿馬,又傷了其它大國,只有特朗普是正收益。
丹麥也接近于向美國屈服以換取自己的尊嚴,特朗普要的是格陵蘭島的控制權,而不是完整主權,只要200萬平方公里的資源主導權落入美國手上,丹麥也不是不可接受,主權未讓出,還能從中多少分一點薄利,和平還得到了保證。
特朗普的“和平牌”本質上是戰爭牌,最終的目的都是收“和平稅”。
中國如何盡可能少交“特朗普稅”?
有些人認為,只要中國對等反擊,就不用交“特朗普稅”。
在我看來,完全不交是不可能的,盡可能減少才是要算計的重點。
中美貿易,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量遠大于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量,沒有辦法施行對等反擊,而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量幾乎占中國GDP的三分之一,它的地位無比重要,美國又是中國最大的出口對象國,任何人都不愿意讓雙方貿易引向不可逆轉的局面。
最后的手段基本上是:有限反擊,整體平穩,內部修復。
不反擊,無論面子還是里子都無法交待。
不平穩,急劇下瀉,會迅速傳導至國內出口產業,進而引發連鎖效應。
出口商會因“特朗普稅”有所損失,只要這個損失還在可承受范圍內,最后會通過出口政策進行彌補,這個過程肯定有代價,必須是國人集體承擔。
至于“和平稅”,就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少交或不交,它不只是錢的問題,更是尊嚴和主權問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韜光養晦稅”本質上也是“和平稅”,交了,也不管用,交得越多,美國越上癮,越是想收取更多,變成了惡性循環,不能再慣著它。
在主權問題上,我怕的并不是特朗普對中國采取激進,而是怕他的“和平”。
美國缺錢是真實的,這并不是唱衰美國,更不是抹黑美國。
特朗普要省錢、要賺錢也是真實的,省錢,主要著眼于內部,但省也省不了多少,賺錢,主要靠外部,大頭還是從這里獲得,外來的水才是活水,才是補水,沙特這個最大的水桶已經承諾要注水,只差特朗普去示個好。
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到底在傳遞一個什么樣的美國理念?真的只是想多收點稅嗎?
不是。是另一句話:醉翁之意不在稅,在乎全球經濟主導權。
附言:
1.特朗普政府推進關閉教育部。評:希望他能真的關了美國教育部,但我希望中國不要效仿他,教育部對中國還是有用,盡管中國的教育不如人意,中國仍需要它,兩國國情不一樣。當然,教育應該做出更切實的革命,而不只有形式上的改革。
2.再次重復我的觀點,Deepseek還達不到“國運”高度,更不能同“兩彈一星”的戰略性類比,它是開源的產物,又是開源的表率,它還是師徒競爭過程的一把新椅子,后面還會有更多的新椅子,杭州的企業很會掀風浪。
3.春節過完了,很多網友感嘆農村年味消失,并把責任歸咎于城市化。評:雖然我不認為分田單干好,但農村城市化是一種誰也抵擋不了的發展趨勢,我非常討厭自己移居到城市卻滿嘴里反對農民進城的人,你真那么愛農村,自己先住回農村,自己先回去務農,并且讓自己的家人不要離開農村。春節文化的城市化應該成為未來大方向,就地過年應該成為潮流,來回折騰的人會越來越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