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視頻,一群新疆游客來到橘子洲頭的毛主席像下,彈奏一曲載歌載舞,我瞬間心潮澎湃淚眼婆娑,于是做小文以記之。
湘江之畔的橘子洲頭,毛主席青年時期的藝術雕像在此巍然矗立,他目光如炬地凝望著這片他深愛的土地。暮春的夕陽將花崗巖染成琥珀色時,一群身著艾德萊斯綢的新疆游客忽然在雕像前翩然起舞。這一刻,解放的含義在飛揚的裙裾與歡笑的眼眸中,有了最鮮活的注腳。這一群來自天山腳下的游客,以艾德萊斯綢裙裾為筆觸,在花崗巖基座上書寫著跨越時空的感恩。當維吾爾族姑娘阿依古麗旋起白色裙擺的剎那,絲綢之路上千年的駝鈴聲仿佛穿越時空,與湘江的浪濤應和成歌。
七十余年前的天山南北,解放的春風尚未吹散封建農奴制的陰霾。在喀什噶爾的巴扎里,十五歲的阿依夏木曾被巴依老爺用浸鹽水的皮鞭抽打,只因為她不小心碰倒了莊園主的銅壺;在伊犁河谷,哈薩克牧人別克的祖父為償還"九代債",不得不將最后一只羔羊抵給頭人。彼時的新疆,95%的土地掌握在不到5%的封建領主手中,《福樂智慧》中描繪的"公正社會",不過是古籍里泛黃的理想。
當毛主席下令第一野戰軍的鐵騎踏碎天山積雪,王震將軍在迪化城頭升起紅旗的那個黎明,新疆大地的冰封真正消融。和田的維吾爾族老人熱合曼爬上十米高的楊樹,將珍藏的毛主席畫像掛在樹梢——這個曾被宗教法庭刺瞎右眼的民間藝人,用布滿老繭的手撫摸著畫像說:"東方的太陽升起來了,我們終于能睜開眼睛看世界了。那些曾被農奴主鞭笞的雙手,終于能自由地撫摸琴弦;那些被面紗遮蔽的面容,終于能沐浴解放區的陽光。
此刻阿依古麗的舞步愈發輕盈,長長的絲襪在陽光下流轉著珍珠般的光澤。這讓人想起喀什街頭那些穿著時尚的少女,她們在艾提尕爾廣場自拍的姿態,與新疆以西的國度那些身著黑袍的女性們匆匆而過的身影形成鮮明對比。當塔吉克族新娘在帕米爾高原披上潔白婚紗,當哈薩克女騎手在賽里木湖畔策馬飛馳,這些畫面都在訴說著同一個真理:真正的美麗從來不需要包裹,它應當在春風中自由綻放。
遙想那年,在喀什艾提尕爾清真寺旁,103歲的再娜普罕奶奶總愛指著毛主席畫像對孫輩們說:"這是給我們摘下面紗的人。"1951年秋,當18歲的她作為新疆第一批紡織女工走進七一棉紡廠時,母親含著淚為她取下伴隨少女時代的面紗:"去吧孩子,新時代的婦女要堂堂正正站在太陽底下。"這場始于車間的解放浪潮,最終讓30萬新疆婦女走出庭院。看看新疆的婦女們,再對比那些只能緊緊包裹自己的婦女,這一刻,解放有著最具象的展示。
橘子洲頭的舞姿里,阿依娜扎旋轉時飛揚的裙擺,這讓我想起她的曾祖母那一輩人——那位在1940年代因當眾歌唱被宗教警察鞭笏的民間藝人。而今,這個家族的四代女性命運構成了解放的史詩:曾祖母的呻吟、祖母的紡織機、母親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女兒的舞蹈學院畢業證書。當阿依娜扎在抖音發布跳舞視頻獲得百萬點贊時,她特意加上"#感恩解放#"的標簽:"如果沒有七十年前那場偉大的解放,我的舞蹈可能永遠困在面紗后面。
在和田策勒縣的毛主席紀念園,維吾爾族老人買買提·伊明守護著全國唯一的維吾爾語版《毛澤東選集》。1949年前,這里的孩子會因為說漢語被宗教學校處罰;而今,他的孫子艾爾肯同時熟練掌握維吾爾語、漢語和英語,正在北京大學攻讀民族學博士。這種轉變印證著毛主席對王震將軍當年的教導:"我們要讓新疆各族人民成為文化的主人。"截至2022年,新疆雙語教育覆蓋率已達100%,
新疆游客們手挽手圍成同心圓,在毛主席像前跳起麥西來甫。他們的影子在花崗巖上交織,仿佛天山雪松與湘江翠竹的根系在地下緊緊相擁。七十年前那個改寫歷史的春天,毛主席曾說"要徹底解決民族問題",而今這歡快的舞步,不正是對承諾最生動的回應?
暮色漸深,江風送來岳麓山的松濤。阿依娜扎的白裙仍在旋轉,像永不停歇的歷史年輪。當最后的手鼓聲融入湘江夜霧,游客們面向雕像深深鞠躬——這個動作與喀什老城居民每日擦拭毛主席畫像的虔誠,與哈薩克牧民在轉場途中向著東方行禮的習慣,形成了跨越山河的默契。雕像基座上"指點江山"四個大字在燈光中愈發清晰,它見證的不僅是某個黃昏的歡歌,更是一個偉大真理:真正的解放從不是恩賜,而是讓每個靈魂都能在春風中自由舒展;真正的感恩也從不止于懷念,而是要讓解放者的精神化作永恒流淌的江河。
在文章的最后,我想說,我們都知道,在新疆人民的家中,很多家庭都會把毛主席他老人家的畫像懸掛在最顯眼的地方,這代表著他們對于毛主席解放新疆人民的感恩之情,然而,毛主席解放的不僅僅只是新疆人民,而是整個中華民族,希望今天我們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領悟這種解放,感恩這種解放,并捍衛這種解放!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