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正式入主美國白宮,在舉行就職儀式、就職演說、慶祝宴會、舞會等繁瑣禮儀的同時,不忘在當天立即簽署了46份行政命令,彰顯其急不可待地落實其部分競選宣言和優先事項。
從特朗普第一天所簽署的行政命令來看,他的第一優先事項是落實他的移民政策,除了立即宣布南方邊境進入緊急狀態并重手驅趕非法移民外,他否決了拜登執政期內頒布的多項移民政策,例如關于要求政治庇護的移民必須在境外等候批準等,甚至提出和美國憲法第14修正案相抵觸的關于非法移民在美國出生的子女不能獲得公民身份等議案。
特朗普的第二優先事項是“解放”美國的能源行業,取消對美國開采石油和天然氣的種種環保限制,取消對電動車的政府補貼等等。
特朗普的第三優先事項是“否定的否定”,例如拜登政府否定了特朗普1.0退出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和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決定,重返“世衛組織”和“氣候協定”,而特朗普2.0則否定了拜登政府的決定,再度退出“世衛組織”和“氣候協定”。
以上這些,似乎都在意料之中。
但是,人們所真正關心的,是那些在意料之中應該發生而沒有發生的事情。
特朗普在競選過程中不斷揚言要對中國強硬,他的內閣班底也是清一色的強硬派,但是在他的就職演說中除了提到“巴拿馬運河被中國控制”的有爭議說法外,沒有發表任何對中國的強硬言辭,甚至沒有提到要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
雖然他事后解釋有關關稅問題將在2月1日發布有關決定,人們開始懷疑,他對中國的態度是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是他在就職前和中國最高領導人通了電話,中國史無前例地派出了一個高級代表團出席美國總統的就職典禮,而他
還表示希望在就職后100天內去北京訪問。
尤其是在1月19日已經進入執行階段的有關“抖音”在美國“不賣就禁”的政策,特朗普卻發布行政命令,推遲75天執行。當媒體問及為什么要推遲執行時,他的解釋是希望在推遲執行期內解決美國在“抖音”占股50%的問題,而中方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也對此稱“中方持開放態度”。
中美關系似乎不僅發生了微妙的變化,而且還表現了某種程度的“默契”。
對此,很多評論人士并不認為兩國關系發生了任何實質性的變化,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也沒有變。很多人認為這是特朗普的聰明之處,是在“先禮后兵”,或者是“先安內,后攘外”而已。中美關系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似乎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特朗普在他的就職演說和優先事項中銷聲匿跡的另外一件重要事情,是他在競選期間多次宣稱在就職24小時內解決“俄烏戰爭“問題的諾言。
早在特朗普就職之前,他就已經作出許多努力來解決“俄烏戰爭”問題,但是似乎完全沒有取得進展。我們所看到的是烏克蘭的小澤搶占先機,不斷點贊特朗普解決“俄烏戰爭”的決心的努力,而普京則對特朗普的“和平計劃”表現了出乎意料的冷漠態度,雖然他也曾經對特朗普的勝選表示贊許。
有人評論稱,特朗普需要時間來全面重新考慮美、中、俄三國關系。鑒于美國已經認定中國是本世紀內對美國的最大挑戰,美國有必要下一盤大棋,即一改過去的“聯中反蘇”政策為“聯俄反中”戰略,因此美國急需首先停止“俄烏戰爭”,恢復美俄正常關系,從而達到最后“聯俄反中”的目的。
特朗普似乎認定,普京已經被這場戰爭拖累到筋疲力盡,俄羅斯的經濟也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只要加上“最后的稻草”,就可以迫使普京回到談判桌上來。
但事實是否如此,至少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俄合作關系難以動搖,尤其是最近,兩國領導人頻頻通電話,關系密切。
特朗普對于解決俄烏戰爭有什么有效的招數,只能拭目以待。在可預見的將來,他似乎不得不繼續支持烏克蘭,逼迫普京就范。倒是拜登最后促成了以哈戰爭的停火協議,似乎比特朗普棋高一著,使得喜歡吹牛的特朗普多少感到有些尷尬。
有一點值得點贊,那就是特朗普和他的對手至少保持表面上的和好關系,即便像小金這樣的對手,也不輕易撕破臉面,不僅保持直接溝通和對話的重要渠道,甚至知道如何給對手創造不失顏面的“下臺”機會。他不愧是個談判高手。
(作者:Ksliu,美國著名時事評論員;供稿并修訂:肖志夫,昆侖策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圖片Ksliu提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