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是一個歷史時刻,很多美國網友說“我的心碎了”。
因為TikTok宣布停止對美國用戶的服務,于美西時間18日19時30分(北京時間19日11時30分)關停。
在關停之前,TikTok發布了一份公告:“我們很遺憾,一項封禁TikTok的美國法律將于1月19日生效,并迫使我們暫時停止提供服務。我們正盡快努力在美國恢復我們的服務,我們感謝各位的支持。請保持關注。”
Tiktok黑頁,象征著美國政治的黑暗。
事情走到今天這一步,是Tiktok的光榮,也是拜登政府的恥辱。
放眼全球在美國市場運營的企業,還從來沒有這么寧死不屈的。
1月17日,美國最高法院不是做出了9比0的裁決嗎,大法官一致支持針對TikTok的“不賣就禁”法案。
那我就嚴格遵守美國法律,一步到位,主動結束對北美用戶的一切服務。
Tiktok這一對策,是當初搗鼓法案的美國政客們萬萬沒有想到的。
在禁令生效前的最后48小時內,最尷尬的就是拜登政府。
Tiktok已經對其下了“最后通牒”,意思是:
要禁,就痛痛快快給句準話;暫不執行,也痛痛快快給句準話。別整天通過媒體放風,如果再模模糊糊,到了19日,我要主動關停了!
拜登政府卻仍然不想做決定。
如果執行禁令,民主黨就必定激起民憤,1.7億用戶會形成反噬,將嚴重影響民主黨議員們中期選舉,甚至是2028大選。
如果簽署行政命令,推遲執行禁令的時間,就等于拜登政府向Tiktok認慫,臉上掛不住。
于是拜登一動不動,拖到他離開白宮為止,想讓特朗普來收拾局面。
可見民主黨政府是何等的不負責任。
最后期限到來時,Tiktok還提前了幾個小時,主動關停。
在這場“不賣就禁”的鬧劇進行期間,美國政客和媒體有一種自以為是看法:
Tiktok只能跟著美國的節奏,被動地走下去。
美國設想的局面大致有三種:
一、字節跳動(Tiktok母公司)被“不賣就禁”法案嚇倒,同意將Tiktok出售給美國某企業,拿到一筆“大錢”離場,這是美國最理想的局面。
二、Tiktok走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利益。但美國最高法做出裁決后,Tiktok不得不死心,在2025年1月19日前同意出售。
雖然這會讓人們看穿美國最高法的裁決依據是基于政治,而不是法律。但效果還是可以的,畢竟得到了Tiktok,不要臉就不要臉吧。
三、Tiktok堅決拒絕出售,那就讓法案于1月19日生效,谷歌等應用商店下架這款APP。而用戶原來的APP仍然可以使用,等到某個時間段,Tiktok由于無法更新,也就成了一款僵尸APP。
然而,從TikTok首席執行官周受資2023年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正面回應安全性質疑的態度來看,“一和二”的局面已是不可能出現了。
美國只能選擇第三種,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讓TikTok被禁一事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1.7億老用戶會在用著用著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接受TikTok慢慢消失的結果……
但是,TikTok寧可站著死,也不去建立心理緩沖期。
“Tiktok難民”涌向小紅書這一出人意料的壯觀場面也在為TikTok助攻。
小紅書原先在美國應用商店的下載量只排在200名開外,是一個純中國的APP。
沒有“Tiktok禁令”就不會有中美網友小紅書對賬,不是嗎?
熱火朝天的小紅書對賬,讓那些美國政客又害怕了,又想封禁小紅書。
禁、禁、禁,就是美國政客們如今的能力。
美國強橫慣了,以為TikTok也像法國、德國、日本企業那么好捏。
但面對背后站著中國的企業,美國卻踢到了鐵板。
大疆不也面臨著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無人機和攝像設備的全面進口禁令,大疆怎么做?
1月16日,大疆(DJI)宣布對其在美國的“禁飛區”設置進行調整,將原有的地理圍欄系統(geofence)更改為警告系統,不再強制阻止無人機飛越邊境、機場、山火區域、白宮等敏感地點。
以后,美國自己去管吧,美國無人機愛好者自由了。
管不了,丟的是美國的臉,不要來求中國。
在TikTok禁令問題上,更可悲。因為禁了之后,替代品卻是來自中國的小紅書。
從客觀上來說,“Tiktok難民”涌向小紅書,而不是扎克伯格等人控制的那些美國社交平臺,這有力地支援了Tiktok的抗爭。
美國網友寧可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平臺,用翻譯軟件磕磕絆絆地交流、訴苦、交“貓稅”,也不愿去美國平臺,說明什么?
說明大家心里有恨,恨那些破壞他們正常生活的政客和幕后黑手。
現在好了,美國網友沖破長期的黑暗,看到了陽光。
給Tiktok挖坑的人,終于發現掉進了坑里的正是自己。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句中國古話。
1月19日,Tiktok正是這么做的。
站著斗爭,才有生存和勝利的機會。哪怕是死,也是轟轟烈烈。更何況也死不了,因為美國只是Tiktok經營范圍的一部分。
否則,你退一步,它們就進一步,直到把Tiktok的骨頭都吞下肚。
美國的市場規則,TikTok遵守了嗎?遵守了。
美國的網絡法規,TikTok遵守了嗎?遵守了。
美國的監管要求,TikTok遵守了嗎?遵守了。
結果怎樣?美國法官甚至連憲法第一修正案都棄之不顧,以“國家安全優先于言論自由”的借口,裁定封殺這款APP。
在美國歷經數年風雨,TikTok已經變得成熟而堅強,它的擁有者與管理者也不再對美國抱有幻想。
如果說TikTok是一家在美國深受人們喜愛的奶茶店。那么,美國想得的到不僅是它的店面和顧客,更想得到它的奶茶秘密配方。
這就是黑社會式的強買強賣,什么“國家安全”都是鬼扯。
誰說TikTok一定要跟著美國節奏走?誰說TikTok沒有主動權?
TikTok決定主動關停,美國網友就立刻受到了強烈刺激。
今天,美國網友按照標準葬禮流程送別Tiktok。
大家掩飾不住悲傷,送它最后一程,埋在了雪地里。
碑文上寫著:2016.9.20~2025.1.19
在中國網友看來,這挺搞笑的。
但美國人是玩真的,沒有笑場,有的人還哭了,怒吼了……責備拜登 ,呼喊特朗普救救“我們的Tiktok”。
Tiktok對美國人有多重要?
在這1.7億人的群體當中,有數百萬人是依靠Tiktok維持生計的,收入好的博主,一年能達到百萬,甚至千萬美元。
有位小V,昨天還問道:我還能找回我兩年前在麥當勞的崗位嗎?
對很多用戶來說,都是如此--他們突然就失業了。
要知道,當拜登到碼頭、工廠視察時,但凡有一點就業率提高的成績,民主黨就會高聲告訴大家:總統又為某某地區創造了數千個就業崗位……
這下好了,民主黨折騰兩年多,居然一下子剝奪了數百萬人的就業崗位。
難道少數互聯網科技巨頭的利益比美國人民的利益還重要?
Tiktok已經成了億萬美國人民生活一部分,每天人均有兩小時花在Tiktok上面。
美國普通人生活水平怎么樣?小紅書對賬已經對出了很多賬單。
Tiktok就是他們暫時忘記生活艱辛,獲得快樂,振作精神的源泉。
從某種角度來說,它的存在是有利于美國“國家安全”的。
今天,連一位102歲的二戰老兵都出來指責拜登政府害他失去了Tiktok。
他余生最大樂趣就是與年輕人談論他為國家服務的榮耀和歷史。
那些剝奪老兵僅有樂趣的政客們,他們為這個國家作出的貢獻跟這位老兵能比嗎?
有很多人,連睡眠規律都被“禁令”給打亂了。
那些折騰“Tiktok禁令”的美國政客以及其背后利益集團,看看自己干的是什么事?既踐踏了法律,又違背了人性。
美國政客與文明的方向背道而馳,其結果必定是天怒人怨,自取其辱。
拜登將責任和壓力都甩給了下一任,接下來就看特朗普如何解套?
但在絕對實力面前,一切交易都浮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