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拜登在最后的告別演講中,警告說美國正在陷入寡頭政治,美國的權力被極少數超級富豪掌控。他的意思或許是在警告馬斯克和特朗普操縱了白宮,但是毫無疑問,拜登對于美國早在更早之前就已經是徹頭徹尾的寡頭政治心知肚明,現在不用裝什么大尾巴狼。
美國人民正在失去他們的幸福和夢想,美國的中產階級其實就是過去的工人階級,他們的生活水平出現了代際滑墜,一代活得不如一代。現在他們把希望寄托在特朗普身上,但是他們遲早要為此絕望的,特朗普改變不了任何結構性的矛盾,同樣是富家子弟,他還不如路易吉。
美國的問題主要在內部,在于1%和99%的矛盾,特朗普服務于誰,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特朗普讓人絕望并不是一件壞事,因為只有徹底的絕望,才會讓美國人民明白,誰是他們的敵人,誰是他們的朋友。
找準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找準敵人是美國人民解決結構性矛盾的首要問題,而敵人不在外部,就在美國。
誰是美國的敵人,誰是美國的朋友?對美國的1%和99%來說,這兩個問題有著截然不同的答案。從美國過去的歷史來看,美國會始終堅持從外部找一個對手,作為自己的假想敵,并扛到最后一刻,直到自己把自己折騰倒下。
美國隔一段時間就會爆發經濟危機,這是資本主義制度發展過程中的必然,但是這一百多年來,美國發生了多次經濟危機,而把解決危機了矛頭對準內部的只有一次,就是羅斯福新政。而在羅斯福新政之前,是美國引發的世紀大蕭條。換句話說,沒有世紀大蕭條,美國絕無可能出現羅斯福新政,美國無法向外轉嫁矛盾的絕境之下,才不得已轉向了內部。
羅斯福新政帶來的美國黃金時代,帶來了中產階級崛起的夢幻,之后就是沒完沒了的戰爭和經濟危機,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外部對手和敵人,從蘇聯日本歐盟到今天的我們。總有一天,可能也就是昨天,美國發現在外部可以找到對手,但是美國干不動了,也解決不了美國的內部問題。
那么下一步美國該怎么辦呢?等待特朗普讓中下層絕望,等待下一場危機把他們逼上絕路,那時候,他們就該發出靈魂拷問,誰是美國的敵人,誰是美國的朋友?
02
就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衣食住行這些事,只是說我們有漫長的歷史,從祖祖輩輩的經驗中得出的教訓,會更注重吃的,民以食為天,這句話老外可能領悟不如我們深刻,他們關注的重點是食,而我們關注的重點其實是民。
但是現在來看,全世界的普通老百姓,基本上都是在為生計奔波,生活水平上可能有些差距,但本質上的區別不大,大概就是我們總體上實現了小康,而很多國家滑向了溫飽,或者始終在溫飽上掙扎。以人類目前的生產力水平而言,這本來不應該成為一個問題的。
這個問題的背后,是被刻意忽視和掩蓋的人類的階級矛盾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在工業化兩百多年后,生產力大發展和財富大積累之后,財富的分配極度的兩極分化,導致全世界絕大多數人,始終是在為生存為溫飽掙扎奔波。
在上世紀最為耀眼的美國中產階級,一度超越了溫飽問題,但其本質上,還是屬于美國對其他國家的剝削關系之上,隨著這一關系的瓦解,美國的中產階級也在滑落,但是伴隨這一過程的,是包括美國在內的全世界,財富在快速向極少數人集中,這一漲一落之間,就是現在的核心矛盾。
在全球是南北矛盾,在各國內部,是兩極矛盾。這個矛盾只有另一本小紅書里有答案。
今天當我們重新審視這兩句標語的時候,會有一種不一樣的感覺,這種不一樣的感覺,來自于這兩句話似乎代表的是一種邏輯關系,先有了我們的復興,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之后才會有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沒有前者,恐怕永遠也不會有后者。世界人民什么時候能實現大團結,過去從來沒有過,在英國時代沒有過,在美蘇時代沒有過,在美國時代也沒有過,難道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說人類的希望,文明的希望,就寄托在我們身上,過去可能是一種美好的寄語,現在看更像是一種期望,甚至是略顯迫切的期待。誰是時代的逆流,誰是文明的希望,當今世界,只要讓更多的人來看看中國,來了解中國,他們自然就有了答案。
不管是什么文化與傳統,什么制度與風俗,堅持為人民服務,永遠都是最高的宗旨。這兩句標語中,唯二出現了兩次的詞語,只有人民萬歲。這就是他給世界的答案,也是我們給世界的答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