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國對韓免簽,上海街頭出現不少韓國游客。極少數滬爺,打著在韓國人面前爭“大國風范”的理由,爭先駕駛自己價值數百萬、上千萬的豪車,如上班般一圈圈“游街”,停停走走,與韓國游客和上海群眾互動合影,展現豪氣。相鄰省份的豪車車主們,也爭先支援上海,街頭各式各樣的豪車云集,熱鬧非凡。
這可讓深受民族主義影響的人歡喜和驕傲。贊揚滬爺們是在“揚我國威”、“給中國人長臉”、“滬爺自己獨特爛漫的愛國方式”,可真是一出魔幻大片!
領著幾千塊工資的打工人,欣賞著在幾攝氏度低溫開敞篷繞街的滬爺,伸著大拇指,高喊“讓韓國小地方的人見識一下我們的豪氣”。仿佛此刻,這些豪車不是滬爺所擁有,而是打工人自己的一般。
侯玉蘭、徐波在《情感與利劍:民族主義何以重構世界版圖》有段話:
資產階級的階級利益被夸大為整個“民族”的利益,而在民族主義的旗號下,資產階級極力向人民灌輸這樣的意識;資本家的個人財富就是整個民族的財富,資本家的一切事業都是整個民族的事業。
在這樣的氣氛下,甚至“倫敦東區最貧困的愛國者,只要一想起英國的工業和財富,也會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因為資產階級的民族主義宣傳使他相信,英國的財富就是他自己的財富。
受主流宣傳影響,這部分沒有階級意識的打工人,在自身處在一種隨時可能失業,發愁房貸、車貸、養老等問題的生活里,卻共情開著百萬豪車兜風的滬爺,殊不知他們,或者他們的長輩們,大概率是剝削和壓榨工人的權貴。
他們是反對八小時工作制最大的幫兇,是推動房價、物價上漲最大的受益者。那一輛輛豪車,是本該屬于打工人雙休、月入過萬、免費醫療教育住房養老的幸福生活。
所謂的在外人面前爭“門面”,實在是可笑。兩個地主斗富,受壓迫的農民驕傲的說,“瞧,我家老爺比你家的老爺出門的轎子更有排面!”
普通人和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同屬一個民族,就像筆者和馬云同屬一個民族,可這是怎樣一種劃分標準呢?韓國的財閥和東大的權貴們屬于兩大民族,996的打工人和馬云同屬一個民族,可是各國權貴立場相同,還是同樣是打工人的中國和韓國工人相同?這不是顯然易見的嗎?
2025年,上海月最低工資標準為2690元人民幣,韓國月最低工資標準為10480元人民幣,雖然上海月最低工資低,但月最高收入那是相當高,收入懸殊遠超韓國。豪車只是極少數人的玩具,大多數打工人真實收入水平,才更反應客觀社會,更代表一個國家最廣大的人群生活狀態。
滬爺的一輛車是打工人一輩子積攢不到的財富,車上的每一個零件,不都是來源于剝削勞動者得來的嗎?有幾個人是靠著自己一雙勤勞致富的手,購買得起數百萬的豪車?
當然了,滬爺們或許愛國,熱愛這個私有制的國,熱愛著這個自己幸福生活的國,假若,這個國是“人人需勞動(除疾病等特殊情況),不勞動者不得食”的工人掌權的國,滬爺們還會愛嗎?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多一些這樣的滬爺跳出來,讓普通人看看懸殊的貧富差距,看看巨大的階級差距,認清一下現實,也是件好事。
今日的上海,像其他地方一樣,時刻上演著革命落寞后貧富兩極分化的社會。然而,人類總要向前發展,事物總要向前推進,打工人總不會甘愿當永世雇傭奴隸。滬爺開著豪車炸街,也免不了樹倒樓塌,走向它的對立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