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編者按:演員李明德事件持續發酵,直到他遭到封殺,才注意到這并非只是娛樂圈的臟事兒。李明德自詡工人階級,但屬于工人階級的最上層的一類,這類人革命意志最是搖擺,最易騎墻。如果有利益,就擁護資產階級;如果被打壓,就投身到無產階級。可惜上面沒有給他搖擺的機會。叢林內卷,無人幸免,階級斗爭的福射波越來越廣了。
又一個"不服的年輕人"站了出來。
1月4日晚,28歲的年輕演員李明德(演過《玉骨遙》《親愛的、熱愛的》),在微博刷屏式發文炮轟電視劇《三人行》劇組。他連發7條微博,矛頭直指男一號馬天宇。說是他耍大牌,讓自己在零下17度的長春穿著單衣等了40分鐘;全組圍讀時就馬天宇缺席;人好不容易等來了,臺詞又說得驢唇不對馬嘴。
事情還沒完。就在劇組試圖安撫他的當口,李明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發聲。他隔空喊話男一號:"想讓我閉嘴?那就主動退出并賠償組里五天的損失。因為你不值這個片酬,而我要完整地塑造完我的‘趙左右’(該劇主角),因為我比誰都愛他。"
這讓我想起了另外一個對抗系統的年輕人。
2024年8月,32歲的清華學子馬翔宇,實名舉報自己的領導,大聲質問:"向來如此,便是對的么?"如今,這件事的熱度早已過去,雖然他的領導受到了處分,但他自己也不得不離開原有軌道。有人說他"為眾人抱薪",也有人說他"太傻太天真"。抗爭了黑暗,卻也搭上了自己的前程。
李明德似乎比馬翔宇更有底氣。"光腳不怕穿鞋"——他是這么說的。當有網友勸他冷靜,提醒他資本的力量不可抗衡時,李明德回應道:"他們資本有多少人?我們工薪階層有多少人?"
李明德在賭,賭網友能共情他,賭網絡的力量能戰勝資本。但他或許沒想到,資本的反應會如此迅速而冷酷。就在他發完這些微博的幾個小時后,他的經紀公司和頌傳媒迅速編輯了社交平臺置頂的旗下藝人長圖,將他的名字刪除——當自家藝人開始反抗整個體系時,當然要迅速與之切割。
我猜李明德最初并不想魚死網破,所以只爆料了馬天宇,他在微博里說導演還是很有才華的,說感謝劇組的編劇和團隊,還說自己想繼續塑造這個角色,這些細節都在表明:他其實并不想把事情搞大,他還想吃演員這碗飯。
但是,當盛夏星空這樣的大公司為馬天宇站臺,放出那份"嚴正聲明",否認一切不實指控時,當整個行業都在看著這場戰爭時,一個失去經紀公司支持的演員,注定只能成為這個行業的棄子。"不爽就開撕劇組、爆料內幕,這樣的演員以后誰還敢用?"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寫在了李明德的未來里。
李明德說他可以去直播帶貨,但沒有經紀公司和資源方的支持,一個"觸犯"了行業潛規則的藝人,想要在新賽道站穩腳跟也并非易事。
如果我年輕一點,我一定會站在李明德一邊。我理解他,他已經28歲了,這個年紀在娛樂圈十分尷尬,能在30歲之后嶄露頭角的演員幾乎鳳毛麟角,所以他對這部劇集懷有很大的期待。然而,雖然科班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多年來卻一直只能演一些不痛不癢的小角色,即使被劇評人稱贊"眼神里有光,表演有靈魂",有良好的口碑,謙卑的品格,但始終沒有撬開進入一線明星的大門。他快沒有時間了,唯有抗爭,才能提醒圈子里的人注意到他這樣一個懷才不遇的年輕人,雞蛋碰石頭是他最后的選擇。
但如果李明德是我的朋友,我肯定死死把他摁住。
不管大家多么欣賞他的勇氣,投資方和制片人只會用"安全性"來衡量一個演員。就像相親市場一樣,男人嘴上說著欣賞獨立女性,但最后娶回家的,往往是那個懂事聽話不麻煩的姑娘。這個圈子也一樣,再有演技、再有才華,也抵不過"好說話、懂規矩"這幾個字。他逞了一時口舌之快,卻把自己的路給堵死了。
當年輕人想以一己之力改變游戲規則的時候,結局往往是相似:"勇敢地站出來,孤獨地戰斗,最后黯然離場"。過個一年半載,李明德在微博上的屠榜戰績早就被人忘得一干二凈,當有人問起李他時,有人可能還記得:"哦,那個年輕人啊,后來上哪去了?",但更多人只會問:"李明德是誰?"
魯迅曾說:"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但現實總是:為眾人抱薪者,常常先被凍斃于風雪。也許,這就是那些不愿意低頭的年輕人們,最終都要面對的宿命。
而在經濟的寒冬里,這樣的故事只會越來越多:金字塔在不斷收縮,上升通道越來越窄,資源越來越少,機會越來越渺茫。當年輕人們發現,努力不再是通向成功的可靠路徑,才華不再是撬動命運的有力杠桿,實力和汗水都無法換來公平的機會,反抗似乎成了最后的出路——盡管會魚死網破。
但我們還是應該感謝感謝每一個不甘心、不低頭的聲音。他們的故事都在提醒那些位居塔尖的人:如果不能給年輕人留出一點上升的空間,不能給努力的人一些合理的回報,這樣的戲碼不會終結,只會愈演愈烈。
畢竟,比起"認命",更可怕的是整整一代人都放棄了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