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選集》和《毛澤東文集》中,都沒有出現“恩情”二字。《毛澤東年譜》建國以前的部分,沒有一次出現過“恩情”,建國以后的部分之中,“恩情”只出現過一次,如下:“審閱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中央文革《關于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批示》稿,批示:‘照辦。’毛澤東審閱時,將附件《中共新疆軍區委員會關于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革命委員會的報告》中‘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爹親娘親不如毛主席親’這句話刪去。(說老實話,“爹親娘親沒有毛主席親”這句話雖然被主席本人刪掉了,但是我認為這句話其實是對的。毛主席帶領人民消滅了地主、消滅了資本家、盡可能消滅了一切剝削。數萬萬工農群眾并不是因為自己的爹娘才翻身做主,而是在毛主席的領導下翻身做主。今天的多數人民面對分田單干帶來的城鄉分化、面對過度的市場化帶來的就業和住房、醫療等等生活壓力的時候,他們的父母能幫自己解決嗎?實際上很難。這些在毛澤東時代卻是不用愁的。所以,時間越久,人民越能感受到“爹親娘親沒有毛主席親”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引者注。)”(《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8年,七十五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可見,毛主席從反感用“恩情”形容自己和黨。年譜中唯一一次出現的“恩情”,就是毛主席刪掉的“恩情”。
“恩情教育”是什么?用毛主席老人家堅持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看,就是過度教育人民群眾對領導者感恩戴德、一輩子一輩子的去“償還”那“還不盡的恩情”。這實質上是一種歷史唯心主義。歸根結底,究竟是人民對領導者有恩情,還是領導者對人民有恩情呢?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毛主席認為,歸根結底,是人民對領導者有恩情,這是主要的;領導者的貢獻是不可缺少的、是不能被忽視的,但是領導者的作用歸根結底是因為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的支持才會產生的。
毛主席教導黨員干部:“必須明白: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毛澤東選集(第三卷)》:《<農村調查>的序言和跋》)“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毛澤東選集(第三卷)》:《論聯合政府》)領導干部只有深入群眾之中,才能明白什么是實際情況,才能制定滿足群眾利益、符合實際情況的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領導干部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只有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符合人民群眾的需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才能成功的貫徹落實,從而為推動歷史的進步發揮作用。
正如主席所說:“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作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毛澤東選集(第三卷)》:《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杰出的領導干部只能來自人民群眾,并服務人民群眾。所以,歸根結底是群眾決定杰出人物的命運,而不是杰出人物決定群眾的命運;歸根結底是群眾創造歷史,而不是杰出人物創造歷史。如果有能力的人物脫離人民群眾、所堅持的東西不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被人民支持,也必然會被歷史淘汰。脫離群眾的人是最愚蠢的人。所以,主席指出:“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58年,六十五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有能力的人自以為是、脫離群眾,就會脫離實際,最終不會成為杰出人物、為推動歷史的進步發揮作用。
當然,我們并不完全否定杰出人物例如領袖人物的歷史作用。領袖人物可以通過密切聯系群眾、廣泛調查研究,制定出符合群眾利益需求、代表人民利益的正確路線、方針、政策,從而以自己高瞻遠矚的政治遠見、堅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爐火純青的斗爭藝術、杰出高超的領導才能、勇于開拓的非凡魄力,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下,帶領群眾奪取一個又一個的勝利,從而推動歷史的進步。可是我們也要注意,領袖人物終究是從群眾中走出來的,是產生于聯系群眾、代表群眾利益的人物之中的,甚至很多產生于群眾自身之中的。毛主席本人就出生于農民家庭,在青少年時期經常參加勞動生產實踐,他最熟悉農業生產、最熟悉廣大農民。后來,毛主席說:“《毛選》,什么是我的?這是血的著作。《毛選》里的這些東西,是群眾教給我們的,是付出了流血犧牲的代價的。有些文章應該再寫,把新的東西寫進去。”(《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4年,七十一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主席投身革命事業之后,做了最多的調查研究、讀了最多的無字書、聯系了最多的工農群眾,于是開辟了一條在世界上絕無僅有的“農村包圍城市”偉大道路,領導人民建立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民群眾當家作主的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領袖從群眾中來,代表了群眾的愿望,為群眾做出了貢獻,這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我承認群眾創造歷史,但是我最感激、最熱愛、最崇敬的歷史人物(沒有之一),就是毛主席。我們的毛主席之所以偉大、高尚,就是因為他從來不把他的功績當作他和人民討價還價的籌碼。從來不和人民講自己的恩情,卻經常把人民對自己的恩情掛在嘴邊,并高呼人民就是自己的上帝。作為最徹底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毛主席教導我們:領導付出的再多,也不是領導和人民討價還價、脅迫人民甚至剝削人民的理由。所以主席說:“老干部過去有功勞,但是不能靠吃老本……要立新功,立新勞。”(《毛澤東年譜(1949~1976)》1967年,七十四歲。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但是,很多新民主主義時期的同路人們,是很難理解主席的這句至理名言的。
只有毛主席這樣從不搞“恩情教育”,從不把自己置于人民之上,但是又踏踏實實為人民做了最多的好事、時時刻刻和人民心連心的高尚的、堅持群眾史觀的偉大領袖,才是真正最值得人民崇敬的偉大領袖。對于“恩情教育”,毛主席一定尖銳、深刻的說:“要搞馬克思主義,不要搞修正主義。是英雄創造歷史,還是群眾創造歷史?我們只能站在人民的立場上,而決不能跟搞恩情教育的‘青天大老爺’混在一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