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有個特點,就是太“認真”。
說“趕英超美”,就一定要超過去;說“把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那邊去”,就一定要甩過去,一代人完不成,那就兩代三代,愚公移山。
真到了超越的那一天,那就是以沛然不可阻擋之勢碾壓過去,對面再也沒有追上的機會。
人家說人話,我們當真,人家吹牛撒謊,我們也當真,人家畫PPT騙經費搞戰略欺詐,我們還當真,不管行不行,先來個可行性分析,再造個驗證機測試一下……反正料敵從寬,把對手當三體人來對待。
中國人不排斥任何先進的理念,不諱言自己的任何的缺點,該學學,該改改,該做做,不怨天,不尤人,幾代人埋頭苦干,一切都是為了“先進”和“強大”。
中國人寫歷史,輝煌和勝利往往一筆帶過,失敗和挫折,能夠幾代人連篇累牘討論幾百年,研究著作寫得汗牛充棟,哪怕過去上千年,依然還在“反思”、“研究”、“總結經驗教訓”。
近代百年是我們的“百年國恥”,所以念念不忘,一代一代從小學生教起,一遍一遍重復“我們是怎么落后的,我們是多么對不起祖宗”……分析總結了無數原因,比如“清政府腐敗”,那就全民無限追求政治清明;比如“閉關鎖國”,那就窮盡一切手段保持對外信息暢通,學習世界先進水平;比如“工業嚴重落后”,那就用幾代人的時間付出無數犧牲換來“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比如“科學技術落后”,那就全民幾代人拼命死磕數理化,培養出全世界最多的工程師科學家群體。
縱觀整個華夏史,這種素質的一以貫之的,周朝亡于分封,那就廢分封,立郡縣;秦亡于苛急,那漢就慢慢來,輕徭薄賦,但是繼承了秦的大一統、郡縣、編戶齊民;漢亡于豪強,魏晉亡于門閥,那隋就設科舉,抑制豪強;南北朝外族入侵,天下大亂,唐就破突厥、安西域,開疆拓土,威服天下;唐末藩鎮割據、武人強橫,宋朝便重文輕武,守內虛外;兩宋積弱,武風不振,文官士大夫利益集團尾大不掉,明清便加強中央集權;近代中國落后,飽受欺凌,于是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新文化運動、反帝反封建、推翻三座大山、全民掃盲、舉國工業化……就接踵而至了。
中國人最優秀的地方,就在于從不固步自封,而是不斷刀刃向內、自我革命,中華民族是一個最善于“反思”的民族,真聽得進意見,真肯改,甚至有時候會“大破大立”、“矯枉過正”。
所以說,咱們這個文明有個非常強大的底層操作系統,無論遭遇多么大的環境變化,都能自動更新優化,任何一個版本,最終都能進化到頂端。
歷史上我們得到的教訓,犯下的錯誤,走過的彎路,一個都忘不了;別人優秀的地方,是如何強大的,對我們做下的事情……那是更加刻骨銘心,念念不忘。
當年,無論我們多絕望,字典里都沒有“投降”二字,當年他們有鋼鐵,我們有鋼鐵的意志。
現在,我們有了碾壓全世界的鋼鐵,我們的鋼鐵甚至有了“意志”,但愿他們也有“鋼鐵的意志”。
當年我們在百年的血海深淵中拼命奮斗,拼出了一個新世界,但愿他們也有這樣的勇氣和韌性。
不是所有人,都像我們這么“認真”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